诱导牦牛同期发情的几种处理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9.21 KB
- 文档页数:4
家畜饲养中的诱导发情技巧家畜饲养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其中诱导发情技巧对于提高家畜繁殖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家畜的诱导发情技巧、饲养环境的管理以及配种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养殖者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牛的诱导发情技巧牛的诱导发情技巧主要有两种方法:内源性激素法和外源性激素法。
内源性激素法是指通过控制牛的日照时间和饲养管理等,促使其自然发情。
外源性激素法则是通过给牛注射人工合成的激素,直接调控牛的发情周期。
在选择使用哪种方法时,需要考虑养殖者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并咨询专业兽医的意见。
二、猪的诱导发情技巧猪的诱导发情技巧主要包括饲养环境的控制和精确配种。
首先,需要维持猪舍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确保猪的生长发育。
其次,合理安排猪的饲喂计划,保证其营养需求的充分满足。
另外,对于配种时机的确定,需要根据猪的生理周期和繁殖目标进行科学计算,并选择合适的公猪进行配种。
三、羊的诱导发情技巧羊的诱导发情技巧主要包括内源性激素法和物理刺激法。
内源性激素法是通过控制羊的饲养管理和光照条件等,诱发其发情。
物理刺激法则是通过对羊进行外部的刺激,如人工按摩或轻拍等,引起其发情反应。
在使用这些技巧时,需要注意对羊的身体健康和福利进行保护,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家禽的诱导发情技巧家禽的诱导发情技巧主要包括光周期控制、饲养环境调节和饲料添加。
通过控制灯光的亮暗和使用特定光谱的照明设备,可以模拟季节变化,使家禽的发情周期得以调整。
另外,合理调节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有助于激发家禽的繁殖欲望。
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质,也可以促进家禽的发情。
五、饲养环境的管理策略无论是哪种家畜,饲养环境的管理都是诱导发情的重要一环。
首先,饲养场的卫生状况必须良好,保持良好的排泄物处理和清洁消毒工作,预防疾病的传播。
其次,对于饲养场的食物供应和饮水管理要科学规划,确保家畜的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
此外,要关注饲养场的空气流通和通风状况,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何世明1,冯吉安1,余忠华1,王蓉芳1,顾飞1,吴贤智2,王天富2(1.四川省阿坝州科学技术研究院畜科所,四川红原624000;2.四川省红原县畜牧兽医局,四川红原624000)收稿日期:2008-04-21摘要:针对牦牛同期发情技术研究还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能直接应用于生产的技术成果的现状,应用现代牲畜繁殖技术和诱导牲畜发情激素制剂,试验结果筛选出T形硅胶孕酮栓+PMSG、螺旋形硅胶孕酮栓+PMSG、海绵孕酮栓+PMSG三种诱导同期发情的方法。
此三种方法均具有放置方便、成本低、发情率高、发情表现明显、发情集中、妊娠率高等特点;三种方法的发情率、第一情期人工授精的妊娠率、人工授精+自然交配获得的妊娠率分别达到92%、94%、98%,30%、32%、34%和72%、72%、78%。
关键词:牦牛;发情;同步率;妊娠率中图分类号:S823.8+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03(2008)06-0025-04诱导牦牛同期发情的几种处理方法研究同期发情技术是现代畜牧生产中的重要繁殖控制技术之一,它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的发情周期,使它们集中发情、集中配种、集中妊娠、集中分娩,有利于组织生产和管理;同时,同期发情技术还有利于人工授精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也是胚胎移植工作的重要的基础技术环节。
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牦牛同期发情技术研究工作,至今还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能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可行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成果。
为提高单位个体的生产性能,降低杂交改良的成本,促进杂交改良技术推广,快速大幅度提高牦牛群中优良杂种牛比例,在适度减少牦牛数量的同时显著提高牦牛业的经济效益,借鉴母牦牛情期激素水平研究成果及有关牦牛同期发情研究的成功经验,应用现代牲畜繁殖技术和产品,开展了牦牛同期发情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试验动物为红原县龙日乡龙日村、格尔玛村牦牛改良点参配母牦牛群、壤口乡牦牛改良点参配母牦牛群、壤口乡耿登联户母牦牛群及瓦切乡泽郎夺尔基母牦牛群等。
包括经产半奶母牦牛及经产全奶母牦牛。
1.2试验材料1.2.1进口硅胶孕酮栓:T形硅胶孕酮栓、螺旋形硅胶孕酮栓均为新西兰生产,每个栓含孕酮1.56g,配有专用放置枪,放置方便,不易掉落,缓释有效期长达20d。
1.2.2国产海绵孕酮栓:新疆石河子农业大学动科院试制,体积小,放置方便,缓释有效期约13d。
1.2.3其他材料与试剂:该试验研究还需要母牦牛保定架、显微镜、液氮罐、输精枪等人工授精设备设施,PGF2α、PMSG等激素制剂及注射器、常规玻璃仪器、细管冻精、液氮、消毒剂等药械。
1.3试验方法1.3.1参试牛的管理:牦牛改良点参配母牦牛群管理:6月初到9月初,集中、专人放牧管理,隔离种公牛;以后分散到牧户放牧,冬季妊娠牛补饲草料或精料。
联户牧场母牦牛群管理:自然放牧管理,前期公牛隔离饲养,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输精后放入母牛群补配,冬季妊娠牛补饲草料或精料。
1.3.2母牦牛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筛选试验:选择成年健康全奶母牦牛、半奶母牦牛各100头,共20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0头(全奶母牦牛、半奶母牦牛各25头),按以下4种方法处理。
国产海绵孕酮栓阴道栓塞法:安全保定母牦牛,将特制的海绵孕酮栓放置于健康母牦牛的阴道,同时皮下注射孕酮缓释剂3ml,9 ̄11d时,取出海绵孕酮栓,同时注射PMSG500国际单位,用阉割公牦牛或公犏牛试情,发情后8 ̄12h进行人工授精。
T形硅胶孕酮栓阴道栓塞法:安全保定母牦牛,将进口硅胶孕酮栓放置于健康母牦牛的阴道,7 ̄9d时,取出进口硅胶孕酮栓,同时注射PMSG500国际单位,用阉割公牦牛或公犏牛试情,发情后8 ̄12h责任编辑向锦25进行人工授精。
螺旋形硅胶孕酮栓阴道栓塞法:安全保定母牦牛,将进口硅胶孕酮栓放置于健康母牦牛的阴道,7 ̄9d时,取出进口硅胶孕酮栓,同时注射PMSG500国际单位,用阉割公牦牛或公犏牛试情,发情后8 ̄12h进行人工授精。
PGF2α注射法:安全保定母牦牛,肌肉注射PGF2α200mg,第四天肌肉注射PMSG500国际单位,用阉割公牦牛或公犏牛试情,发情后8 ̄12h进行人工授精。
1.3.3发情母牦牛的配种:牦牛改良点参试母牦牛群:经同期发情处理的母牦牛,定时用普通牛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每头母牦牛输精一次;下一情期发情者按自然发情牛进行人工授精;牛群解散到户后发情者,由黑黄杂种公牛或公牦牛进行自然交配。
联户牧场参试母牦牛群:经同期发情处理的母牦牛,在进行一次人工授精后,由黑黄杂种公牛或公牦牛进行自然交配和补配。
1.3.4妊娠诊断:同期发情处理的母牦牛配种45d时,用直肠检查法进行早期妊娠诊断,以了解参试牛的妊娠情况。
2试验研究结果2.1发情效果用T形硅胶孕酮栓+PMSG、螺旋形硅胶孕酮栓+PMSG或海绵孕酮栓+PMSG三种方法对母牦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均可获得较好的发情效果,发情率分别达到94%、98%和92%,三种方法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用PGF2α+PMSG的处理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其发情效果不如上述三种方法(P<0.01)(见表1)。
表1激素制剂诱导牦牛同期发情的几种处理方法的发情表现诱导同期发情的激素制剂处理参试母牦牛数主要发情表现接受爬跨有粘液宫颈开张有发育大卵泡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海绵孕酮栓+PMSG504284418249984692T形硅胶孕酮栓+PMSG5045903978501004794螺旋形硅胶孕酮栓+PMSG5047944080501004998PGF2α注射+PMSG502856163238762958合计200162811366818793.517185.5用T形硅胶孕酮栓+PMSG、螺旋形硅胶孕酮栓+PMSG、海绵孕酮栓+PMSG或PGF2α+PMSG四种方法处理母牦牛,全奶母牦牛的发情效果较半奶母牦牛好,但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不同产乳期母牦牛用激素制剂诱导发情的发情表现参试母牦牛总数主要发情表现接受爬跨有粘液宫颈开张有发育大卵泡数量%数量%数量%数量%全奶母牦牛1008383717195958989半奶母牦牛1007979656592928282合计200162811366818793.517185.52.2发情同步率用T形硅胶孕酮栓+PMSG、螺旋形硅胶孕酮栓+PMSG、海绵孕酮栓+PMSG或PGF2α+PMSG四种方法对母牦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绝大部分母牦牛发情都集中在取栓时注射500单位PMSG后的48 ̄72h之间,很少母牦牛在取栓时注射500单位PMSG后的48h前或72h后发情;T形硅胶孕酮栓+PMSG、螺旋形硅胶孕酮栓+PMSG、海绵孕酮栓+PMSG三种方法的同步发情率显著高于PGF2α+PMSG的方法(P<0.01)(见表3)。
表3激素制剂诱导牦牛同期发情的几种处理方法的发情同步率头头诱导同期发情的激素制剂处理方法总数发情时间24h48h72h96h合计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海绵孕酮栓+PMSG50243468918124692T形硅胶孕酮栓+PMSG5000408048364794螺旋形硅胶孕酮栓+PMSG500036721224124998PGF2α注射+PMSG501215301326002958合计20031.512562.5381952.517185.5头责任编辑向锦26表5激素制剂诱导牦牛同期发情的几种处理方法的妊娠率用T形硅胶孕酮栓+PMSG、螺旋形硅胶孕酮栓+PMSG、海绵孕酮栓+PMSG或PGF2α+PMSG四种方法处理母牦牛,全奶母牦牛的同步发情率(89%)高于半奶母牦牛(82%),但差异不显著(0.05>P>0.01)(见表4)。
表4不同产乳期母牦牛用激素制剂诱导发情的发情同步率参试母牦牛总数发情时间24h48h72h96h合计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全奶母牦牛1002266661717448989半奶母牦牛1001159592121118282合计20031.512562.5381952.517185.5头2.3妊娠情况用T形硅胶孕酮栓+PMSG、螺旋形硅胶孕酮栓+PMSG、海绵孕酮栓+PMSG三种方法处理母牦牛后,第一情期人工授精的妊娠率分别达到30%、32%和34%;人工授精+自然交配获得较高的妊娠率,分别达到72%、72%和78%;三种方法的妊娠率均显著高于PGF2α+PMSG的方法(P<0.01)(见表5)。
诱导同期发情的激素制剂处理方法总数人工授精自然交配合计妊娠数妊娠率妊娠数妊娠率妊娠数妊娠率海绵孕酮栓+PMSG50173419383672T形硅胶孕酮栓+PMSG50153021423672螺旋形硅胶孕酮栓+PMSG50163223463978PGF2α注射+PMSG5011227141836合计2005929.5703512964.5头、%用T形硅胶孕酮栓+PMSG、螺旋形硅胶孕酮栓+PMSG、海绵孕酮栓+PMSG或PGF2α+PMSG四种方法处理母牦牛,全奶母牦牛的妊娠率(66%)高于半奶母牦牛(63%),但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6)。
表6不同产乳期母牦牛用激素制剂诱导发情的妊娠率参试母牦牛总数人工授精自然交配合计妊娠数妊娠率妊娠数妊娠率妊娠数妊娠率全奶母牦牛100272739396666半奶母牦牛100323231316363合计2005929.5703512964.5头、%3结论与讨论3.1选用的T形硅胶孕酮栓+PMSG、螺旋形硅胶孕酮栓+PMSG两种方法进行牦牛同期发情处理,放置方便,不易掉落,缓释有效期长,可重复使用2 ̄3次,且成本低、发情率高、发情表现明显、发情集中、妊娠率高;海绵孕酮栓+PMSG方法进行牦牛同期发情处理,成本低、发情率高、发情表现明显、发情集中、妊娠率高。
建议在牦牛的杂交改良中,推广应用上述3种诱导同期发情处理方法。
3.2此前牦牛同期发情技术研究多采用单一激素或复合激素制剂处理的方法,虽然可获得较高的发情率,同步效果也比较好,但普遍存在发情表现不好、不分泌粘液、无发育卵泡、不排卵等问题。
Magash等[1]分别用捷克和匈牙利生产的2种PGF2α制剂Oestrophan和Enzaprost处理母牦牛,结果发现注射1次Oestrophan和Enzaprost的牦牛同期发情率分别为60.0%、55.0%;而处理2次的分别为82.6%、90.0%。
同时Magash等[1]还发现,任何一种制剂诱导母牦牛发情在繁殖季节效果最好,发情率达到60.0%左右;权凯等[2]也得出了与Magash等[1]人相同的结论;Yun[3]对母牦牛肌注FSH,7d内的同期发情率为46.7%;屯旺等[4]对空怀母牦牛注射PMSG,3d后再注射HCG,30d内同期发情率为55.6%;刘志尧等[5]和Yun[1]利用三合激素也得到相似的结果;Yun[3]还发现经三合激素处理后出现2次发情的母牦牛高达68.1%;曹成章等[6]对当年产犊的母牦牛肌注孕马血清冻干粉和前列腺素,同期发情率仅为22.2%;王应安等[7]用氯前列烯醇和FSH处理母牦牛的同期发情率为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