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氟沙星壳聚糖微胶囊缓释作用研究_赵依妮 (1)
- 格式:pdf
- 大小:419.91 KB
- 文档页数:6
壳聚糖包裹胰岛素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吴俊丽傅国旗刘丽何炳林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 关键词:壳聚糖胰岛素纳米微球药物释放壳聚糖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天然碱性多糖,其毒性低,具有良好的通透性、生物相容性和体内可降解性,因而在药物释放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壳聚糖可增加亲水性的蛋白质多肽药物通过肠道上皮和鼻腔的吸收,还能直接作用于细胞的紧密连接,从而促进药物通过细胞间隙的转运,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1]。
我们以胰岛素为模型药物,制备了包裹胰岛素的三聚磷酸钠(TPP)交联壳聚糖纳米微球,着重考察了不同壳聚糖溶液的pH值对形态、药物包封率及其体外释放性质的影响。
研究结果对以壳聚糖为载体的多肽蛋白类药物口服缓释制剂的研制有指导意义。
按Janes 等[2]的方法制备空白壳聚糖微球和载药微球制备。
用1M NaOH溶液调节壳聚糖醋酸溶液的酸碱性以得到不同的pH值的壳聚糖溶液。
分别测定壳聚糖粉末、空白及不同pH值下包药微球的红外图谱,分析微球制备过程中pH值和交联度的关系。
用TEM观察对微球形态。
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微球的粒径。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微球乳液经高速离心后上清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再结合初始胰岛素加入量计算药物包封率。
分别考察了不同pH值情况下制备微球乳液在pH 值为7.4和1.0的PBS缓冲溶液释放性能。
Mi等[3]系统研究了壳聚糖和TPP在不同酸碱条件下交联结构,交联度随pH 值的升高而下降。
我们从微球FT-IR谱图中自由氨基特征峰随壳聚糖溶液pH值的变化也证实了这一点。
TEM照片显示微球成规整球形,表面光滑,粒径较均匀。
微球制备过程中,壳聚糖溶液的pH值对微球粒径及其药物包封率的影响如表1所示。
粒径随pH值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这是由于壳聚糖微球的交联度随pH值的升高而下降,其致密程度也随之下降,故粒径随之增大。
药物包封率在胰岛素等电点pH 5.3时出现了最大值,TEM照片显示微球中存在结晶态的胰岛素微粒。
诺氟沙星调研报告诺氟沙星调研报告一、引言诺氟沙星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本调研报告将对诺氟沙星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副作用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调研。
二、药理作用1. 抗菌机制诺氟沙星通过抑制细菌DNA缠绕和复制过程中的酶功能,从而阻断了细菌复制和增殖的过程。
它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尤其对耐药菌株的抗菌活性更强。
2. 药代动力学特性诺氟沙星口服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达85%以上。
它在体内分布广泛,能够达到有效浓度的组织和体液。
药物主要经肾脏代谢和排泄,药物代谢产物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三、临床应用1. 治疗感染诺氟沙星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临床研究表明,诺氟沙星对于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菌的杀菌效果显著。
2. 预防感染在手术前后预防感染方面,诺氟沙星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研究发现,术前口服诺氟沙星能有效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四、副作用1. 肠道反应部分使用诺氟沙星的患者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些反应一般较轻微,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个别患者服用诺氟沙星后可出现头晕、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这些反应通常会在停药后自行缓解。
五、市场前景目前,随着耐药菌株的出现,对效果较好的广谱抗生素的需求正在增加。
诺氟沙星作为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良好的耐受性,因此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诺氟沙星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致命性的心脏安全问题,这对药物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市场推广过程中需要加强药物的监测和警示标签的说明,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六、结论诺氟沙星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通过抑制细菌DNA复制和增殖,能有效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然而,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仍然是需要关注的方面。
壳聚糖载药微囊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莫名月;李国明;方雷
【期刊名称】《天津化工》
【年(卷),期】2005(19)6
【摘要】壳聚糖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黏附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本文对壳聚糖载药微囊的制备方法:乳化-交联法、离子凝胶法、自凝聚法以及壳聚糖微囊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4页(P1-4)
【作者】莫名月;李国明;方雷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24.6
【相关文献】
1.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的制备及载药性质的研究 [J], 李沙;李馨儒;侯新朴
2.携带磁性纳米颗粒载药微囊的制备及肿瘤治疗的应用研究进展 [J], 房坤;杨芳;顾宁
3.壳聚糖-吲哚美辛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及微囊的性能 [J], 李柱来;王津;林媚;赵传春
4.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载药微囊 [J], 高娴;马世坤;陈斌
5.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多层复合载药微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初探 [J], 莫名月;李国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诺氟沙星-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释药性能薛昌刚;童春义;肖苏尧;王贝;俞丹密;唐冬英;刘选明【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39)003【摘要】利用乳液-化学交联法,用水溶性壳聚糖(CS)与诺氟沙星(NFX)制备诺氟沙星-壳聚糖微球(NFX-CSM).根据正交实验设计,考察投料比、交联剂用量、转速和反应温度对质量指标的影响,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Zeta电位仪对载药微球进行表征;用药物溶出度仪检测NFX-CSM在不同pH值环境下的释药速率,并考察不同交联剂用量和投料比((m(CS):m(NFX))所制备的载药微球对释药速率的影响;将大肠杆菌与NFX-CSM共培养,检测载药微球的抗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得载药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4 μm,球形圆整,分散性好,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4.9%和42.3%;载药微球在不同pH值环境下均对药物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其释药速率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和投料比的增大而变小;NFX在CSM的协同抗菌作用下,抗菌效果明显增强.【总页数】6页(P480-485)【作者】薛昌刚;童春义;肖苏尧;王贝;俞丹密;唐冬英;刘选明【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6.1;R978.1【相关文献】1.载三氧化二砷壳聚糖微球的制备、表征及释药性能 [J], 张亮;王靖;刘昌胜;黄晓春;陈统一2.Fe3 O4/羧甲基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的制备及释药性能 [J], 韩利华;赵由春;高扬;陈春江;王家喜;尚宏周3.盐酸海地芬-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 [J], 蒋林斌;易志远;宁春园;杨华;张淑琼4.拉米夫定-海藻酸钠/壳聚糖核壳结构微球的制备及释药性能 [J], 谢博媛;李国明;刘聪;严冠彦;黄克钧5.金雀异黄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 [J], 冯淑莹;李国明;侯琼;石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物制剂中微胶囊的性影响研究在药物制剂领域中,微胶囊作为一种常见的封装、控释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的输送和保护。
然而,微胶囊对药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药物溶解度、释放速率和稳定性方面。
本文将通过综合分析已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探讨药物制剂中微胶囊的性影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微胶囊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1.1 微胶囊对水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影响微胶囊作为药物的封装技术,可以有效增加水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通过调节微胶囊的材料和尺寸,可以改善药物与水的相互作用,促进药物分子在水中的离解和扩散。
此外,微胶囊还可以保护药物免受环境中的湿气和光线的影响,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1.2 微胶囊对脂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影响与水溶性药物相比,微胶囊对脂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影响较小。
主要原因是脂溶性药物在胶囊内部的亲脂性作用较强,更容易在胶囊内部形成稳定的溶解度。
此外,脂溶性药物的分子结构也会影响微胶囊对其溶解度的影响,一些具有较大空间结构或存在聚集现象的脂溶性药物可能会导致微胶囊溶解困难。
二、微胶囊对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2.1 微胶囊材料对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微胶囊的材料是影响药物释放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见的微胶囊材料包括聚合物、纳米材料和天然产物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渗透性和溶解度特性,会对药物释放速率产生影响。
例如,聚合物材料常用于控释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持续缓释效果;纳米材料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加速药物溶解和扩散过程。
2.2 微胶囊尺寸对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微胶囊的尺寸也是影响药物释放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小尺寸的微胶囊通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药物释放速率相对较快;而较大尺寸的微胶囊则释放速率较慢。
此外,微胶囊的形状和结构也会影响药物的扩散速率,一些具有多孔结构的微胶囊可提高药物的释放速率。
三、微胶囊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微胶囊作为药物的保护层,可以提高药物在外部环境中的稳定性。
特别是一些容易受到湿气、光照和氧化等因素影响的药物,通过微胶囊的封装可以减少或延缓药物的降解。
壳聚糖复合微胶囊的研制及在维生素D2可控释放中的应用*史新元 谭天伟△(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摘要 研究了以壳聚糖为核心壁材,以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的控制释放体系。
以维生素D2为模型药物,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对其进行有效包覆,并用乙基纤维素进行了涂覆。
对不同制备方法的微胶囊的形态及释放效果进行了测试,并探讨了制备过程中壳聚糖浓度、壳聚糖分子量、乙酸浓度、维生素D2负载量等因素对药物释放方式的影响。
所制备的微胶囊不仅在肠液中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并且大大降低了维生素D2在胃中的释放,达到肠溶的目的。
关键词 微胶囊 壳聚糖 维生素D2Preparation of Complex Chitosan Microcapsule and Its Application inControlled Release of Vitamin D2Shi Xinyuan Tan Tianwei△(Colleg e o f Chemical Eng ineering,Be i j ing Univ er sity o f Chemical Tech nology,Beij ing 100029) Abstract In this w o rk a system w hich consists of chitosan(CS)micr oco res entrapped w ithin enteric polymer is presented.V ita min D2,used as a mo del dr ug,w as efficiently entrapped w ithin CS micro co res using spr ay-dr ying and then micro encapsulated into ethy lic cellulo se(EC).T he mor pho lo gy a nd release pro perties o f micro capsules w ere tested.T he influential facto rs of pr epar atio n co ndit ions included molecular weight o f chit osan,concent ration of chit osan so lution,co ncentr atio n of acetic acid,lo ading of v itamin D2w ere discussed.T he r esults of in vitro r e-lease studies sho wed that the micr ocapsules prepared in this ar ticle could r ealize sustained release in intestine.Key words M icro capsule Chit osan V itamin D21 前 言壳聚糖(CS)是甲壳素经化学法处理脱乙酰基后的产物,其结构式为(1,4)-2-氨基-2-脱氧-B-葡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