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景观设计》课程作业任务书
---趣味空间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1)本课题应课内+课外完成;按要求安排绘图时间。
(2)了解设计任务书,对课题的分析和调查研究,搜集分析有关资料,进行设计构思和方案比较,逐步深入推敲和发展设计方案,绘制全套设计图纸、表现图,撰写设计说明,课题成果考核等完整工作程序。
(3)掌握景观设计空间形式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4)掌握设计任务书、设计方案构思与表现。
(5)掌握设计图纸与效果图表现。
二、设计要求
在9x7米的设计用地中进行空间景观设计:
(1)设计要有趣味性
(2)空间要满足流动性
(3)设计主题和形式不限
三、图纸要求
(1)图纸内容:
分析图(构思分析和人流分析)、设计说明、平面图、效果图、立面图(最好有)
(2)图纸尺寸:A3
(3)表现方法:手绘
四、设计时间
第9周、第十周完成。
附设计图:
学生作业示例。
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以及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学生应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并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1.描述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解释不同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
3.阐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4.分析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并应用相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5.运用实验方法和工具进行观察和测量。
6.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和演绎物质的性质和能量变化规律。
7.结合生活实例,应用物质与能量的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和科学思维。
2.增强对物理实验的热爱,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强化环保意识,理解科学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涵盖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主要内容,包括:1.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物质的性质和状态变化。
3.能量的守恒和转化定律。
4.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及其应用。
具体到教材的每一章节,我们将分别讲解:•第3.1节: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第3.2节: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性质。
•第3.3节: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
•第3.4节:能量的守恒和转化。
•第3.5节: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系统讲解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现象,促进学生思考。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科学实验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状态变化和能量转换。
四、教学资源为确保教学质量,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物理教程》第三章相关内容。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科普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
4.实验设备:确保实验课所需的仪器和材料齐全,让学生动手实践。
《设计基础(三)之色彩构成》任务书作业二: 色彩的感受与表现一、目的: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 培养学生用色彩对整个感觉系统进行抽象表达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表现某一地方特色的印象联想构成——海洋、森林、沙漠、田野等;(2)表现音乐的联想构成——交响乐、民乐、轻音乐、摇滚乐; (3) 解构传统色彩(年画图案、皮影、民间图案、瓷器、织绣图案等), (4)解构大师作品(凡高、毕加索、莫奈等)。
三、要求:任选其中的一个主题, 要求学生得心应手地用抽象的表现手法画出所给题目的色彩感受, 既有个性又能被他人普遍地理解。
解构模式不限, 针对不同对象, 可利用空间混合模式或自行抽象其形态。
规格:①15cm*15cm, 并裱在4K卡纸上。
②小本子上勾画草图(语汇)训练二: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一、目的:采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过滤和选择的过程, 其训练的实质是拓宽和丰富设计思路的手段, 最终达到对色彩再创造的目的。
二、作业内容: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练习, “城市一瞥”, 如苏州(观前街、山塘街、园林、圆融等)。
三、要求:要求学生针对特定区域, 进行采集重构训练;分析提炼图片中的主要图形和色彩因素;重新设计新的图形和色彩, 在重新构成画面时, 应加入自己新的想法、新的表现, 以新的面貌展现, 赋予新的意念。
四、方法:1.建立比例色彩目录, 非比例色彩目录, 各重构两个结构图形拓展练习。
建立比例目录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条纹。
非比例的色彩目录的目标是总结在一个物体中发现的色彩。
2.拓展正稿, 最终决定一组正稿, 完成最终练习。
五、格式:1.4K纸张内容包括照片稿;色彩比例和非比例目录稿;拓展草稿图4张(10cm*10cm), 裱在4K黑卡纸上。
2、拓展正稿(30cm*30cm), 裱在4K卡纸上。
[具体时间安排]1.2014年2月18日, 布置作业二和训练二。
2.2012年2月21日, 作业二课堂教学环节, 定草图。
3.2012年2月25日, 外出城市采集或搜集资料。
机械制图大作业任务书
一、任务书
测绘机用虎钳(四人一台)。
本次大作业要求每人完成的任务如下:
1、绘制每个非标准件的零件草图,用三张草图纸。
2、绘制机用虎钳的装配图,用一张A2幅面图纸按1:1比例绘制。
3、绘制各非标准件的零件工作图,用3张A3幅面图纸按1:1比例绘制。
二、整个大作业时间为一周,其中:
1、布置大作业、熟悉机用虎钳:0.25天。
2、绘制每个非标准件的零件草图,测量每个非标准件的尺寸,并把所测的尺寸注在上:0.75天。
3、绘制机用虎钳的装配图:2.5天
4、绘制各非标准件的零件工作图:1天。
5、交图质疑、整理机用虎钳、收交大作业、量具等:0.5天。
小学生任务书任务目标本任务书旨在帮助小学生制定和完成他们的研究任务,以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学业进步。
任务内容1. 完成每日的作业:小学生应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作业可以包括阅读练、数学练、写作和绘画等任务。
完成作业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2.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小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和互动。
他们应尽量回答老师的问题,与同学们合作,并与教师和同学们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3. 阅读练:小学生应每天坚持阅读。
阅读可以包括课本上的内容、故事书、报纸、杂志等。
阅读能丰富小学生的词汇量、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开阔他们的视野。
4. 外语研究:小学生应积极参与外语研究。
他们可以通过课堂研究、课外辅导和在线资源等方式来提高英语水平。
外语研究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5. 健康生活:小学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惯。
他们应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并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良好的健康惯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身体素质。
任务奖励1. 每周作业完成良好的学生将获得小礼品一份。
2. 每学期成绩优秀的学生将获得学校颁发的奖状和奖杯。
3. 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将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
4. 在校研究积极的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和比赛。
任务计划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制定详细的任务计划,确保小学生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同时,请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小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发展。
其他事项本任务书的内容可能会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适当调整。
家长和老师可随时与孩子讨论和修改任务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
空间构成作业任务书•作业要求:•每个作业思考草图4-8张,从中选择1个作最终作业,并记录下整个思维过程,模型制作过程用图片(照片)记录每个阶段。
•将所有步骤和设计说明整理到1号图纸841mm×594mm)•手绘彩图,电脑模型,手工模型。
•上交作业前填好作业标签:课程名称,作品名称,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完成时间等。
•作业周期:12周1 空间形态创造练习•作业要求:用10×10 cm 的平面(白纸,卡纸等)创造一个或几个空间体形态。
形式不限,可以切割,折叠。
•作业目的:空间基础形态分隔训练•训练关键点:区分空间和立体形态•日程安排:提交时间(课程结束后的周五)•成果要求:草图+思考过程+创意说明+手绘+电脑模型(1号图纸)2 分割重组练习•作业要求:正方形体块(实体,可以为雕塑泥,泡沫,木块等)。
尺寸:10×10×10cm,进行分割,分出直线形、曲线形之后进行重组,做减缺、移位、重组练习。
•作业目的:认识空间,空间基础形态分割和重组•训练关键点:由体到空间的识别过程,学会分割体块并建立空间。
•日程安排:提交时间(课程结束后的周五)•成果要求:草图+思考过程+创意说明+手绘+电脑模型(1号图纸)3 平面投影线发展成空间造型物的构成练习•作业要求:由平面投影线发展成空间造型物的构成。
选一幅平面设计图形(可以用过去的平面作业作修改)进行空间造型构成,借助空隙在空间结构发生投影的基础上进行演化;选用常见、熟悉的材料,并充分发挥该材料的特性与肌理效果。
尺寸:20×20×20cm•作业目的:由平面向空间转化•训练关键点:平面投影相同可以发展成不同的空间形态。
•日程安排:提交时间(课程结束后的周五)•成果要求:草图+思考过程+创意说明+手绘+电脑模型(1号图纸)4 竖断练习•作业要求:利用竖断三种类型【直面、L型面、T型面】做单元,通过对称的多种形式进行组合,创造各种流动的分隔空间。
《立体构成》课程作业任务书(第4周)1、从建筑、室内、景观、雕塑等作品中找出点、线、面、体四种形态作品,分析其语义(图片+文字说明)2、找出不同肌理材质在造型艺术表现中的应用(至少5种),分析其视觉和心理的作用(图片+文字)3、分析现代装置艺术和立体构成的关系(找出1个经典案例进行图解分析)要求:三张作业分别做在A3纸上,要有版面设计,图片分辨率不小于100像素/厘米,要有分析图和设计说明(第5周)4、根据形式美法则,做线立体构成1件,要求材质不限(硬线材、软线材),作品形式美观结构稳定。
尺度在400X400X400mm以内。
(纸质作业要求有不同角度照片5张A3排版)5.用卡纸制作不切多折、一切多折、多切多折的半立体板式构成一张(尺寸:300mm×200mm/张,装裱尺寸:装饰框边宽3.5cm黑卡)。
要求:(1)草图构思多张,选出6张制作正稿;(2)正稿须色彩统一,装裱时排列有序;(3)做工精细,整体美观。
6. 用卡纸制作仿生半立体构成一张。
要求同1,独创性,构图提炼概括。
7.选用不同材料如石膏板、绳结壁挂等进行半立体构成的制作练习。
(第6周)8.线立体构成2件(软质线材和硬质线材各一件)尺寸:30X30X30。
要求:1)注意不同材料、造型手法及加工工艺的应用2)体会软质线材与硬质线材表现出的不同视觉效果3)底座固定,做工精细,整体美观。
9. 应用电脑绘图分析一种著名建筑、景观、雕塑、小品的线立体构成分析其形式美法则要求:1)A3版面分析2)要求有实景对象照片、三视图、线形构成元素的三视图(第7周)10、薄壳构成、带状构成、层面构成、插接构成任选一种完成立体构成作业(尺寸30X30X30cm)11、棱柱、圆柱构成任选一种(柱体高度25cm宽度自定)12、柏拉图、阿基米德多面体任选其一做形体变异构成(尺寸自定)要求:设计要有创新性,构图均为自创设计,立体形式要求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雕塑、建筑、家具、环境小品等),制作工艺精细、表现准确、结构稳定。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设计(作业)任务书系执行系专业司法警务区队12级302学生邹柏旗学号201240430207一、毕业设计(作业)题目:深圳市罗湖区黄贝派出所实习专题报告二、毕业设计(作业)工作起止日期:2015年3月10日至2015年5月26日三、毕业设计(作业)进行地点:深圳市黄贝派出所四、任务书内容:(一)选题的目的、意义:目的:是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实习学习民警老前辈们处理案件的方法及专业知识的运用,了解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努力完善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网络。
意义:有利于检验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交流学习他人的工作方法和语言的表达方式,通过观察身边成功人士学习他们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他们如何思考,如何办案。
(二)写作的主要内容(写作提纲):1、实习单位简介2、实习内容4、实习感受5、实习总结(三)主要参考资料:1、张立新.警察执法中的权益保护[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报.2005.2、阎新瑞.现代世界警察杂志[M].2011.84.3、蔡炎斌;多元化警察激励机制的构建[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4.杨瑞清:《社区警务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四)时间进度安排:序号毕业设计(作业)各阶段工作内容日期备注1根据要求进行选题2015.3.10至2015.3.172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所选题填写毕业设计(作业)任务书2015.3.18至2015.3.303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写作2015.4.1至2015.4.154由指导教师对初稿进行核查和修改2015.4.16至2015.4.305最终定稿2015.5.7至2015.5.226将所有资料装订成册、上交指导教师2015.5.23至2015.5.26学生签名:邹柏旗2015年3月29日指导教师签名:龙昶2015年3月29日教研室主任签名:胡赪2015年3月30日。
机械设计作业任务书
题目:设计螺旋起重器(千斤顶)
设计原始数据:
起重量Q=40kN, 最大起重高度H=200mm,用力F在250N与500N之间.
说明
螺旋起重器的结构见图,螺杆7和螺母6
是它的主要零件。
螺母6用紧定螺钉5固定在
底座8上。
转动手柄4时,螺杆即转动并上下
运动。
托杯1直接顶住重物,不随螺杆转动。
安全板3防止托杯脱落,安全板9防止螺
杆由螺母中全部脱出。
对这一装置主要的要求是:保证各零件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能自锁、稳定性合格等。
工作量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主要包括起重器各部分尺寸的计算,强度,自锁性,稳定性校核等。
2.装配图一张,画出起重器的全部结构,标注出必要的尺寸与零件编号,填写标题栏与明细表。
桂林市第七期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
应完成的作业及任务
1、填写《桂林市第九期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信息反馈表》
(交一份文本文件,一份电子文件)。
2、作业(电子文本):
(1)各科任教师布置的所有作业(4科)。
(2)随班外出考察的校长每人交一份考察报告。
(3)没有参加考察的校长每人交一份调研报告。
(4)反思型论文一份(作业要求:论文选题参照各专题讲座提供的研究问题,内容必须与学校管理有关)。
(5)每人交一份培训总结。
所有作业于6月30日前通过QQ邮箱发送交班主任作为培训考核内容。
桂林师专培训部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