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角的概念的推广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1.角的概念的推广:(1)定义:一条射线OA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端点O按一定方向(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到另一位置OB形成角α。
其中射线OA叫角α的始边,射线OB叫角α的终边,端点O叫角α的顶点。
(2)正角、零角、负角:由始边的旋转方向而定。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射线不做旋转时形成的角(3)象限角:由角的终边所在位置确定。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第二象限角的集合第三象限角的集合;第四象限角的集合(4)终边相同的角:一般地,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角在内,可以表示为可构成集合S={ β| β=α+k×3600, K∈ Z}(5)特殊角的集合:终边在轴上角的集合,轴线角终边在轴上角的集合,终边在坐标轴上角的集合2.弧度制:(1)定义:用“弧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弧度制。
(2)角度与弧度的互化:角度、弧度的换算关系:≈0.01745(rad), ≈57.30°=57°18ˊ;(2)两个公式:设扇形的弧长为,圆心角为,半径为,α为圆心角弧度数,则有:扇形弧长:扇形面积:1.将化为的形式是( ).A. B.C. D.2.若,则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为(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扇形的周长是,圆心角是弧度,则扇形面积是( ).A. B. C. D.4.若集合,,则集合为( ).A. B. C. D.5.若角与终边相同,则一定有( ).A. B.C. D.6.在到之间与终边相同的角是___________.7.如果是第三象限角,那么角的终边的位置如何?是哪个象限的角?8.已知扇形的周长为,当它的半径和圆心角各取何值时,扇形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扇形面积的最大值.。
角的概念的推广概念角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由一个初始点出发,以一定的角度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然而,角的概念可以进一步推广到更复杂的形式,从而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首先,角可以分为几何角和平面角。
几何角是指由两条射线构成的图形,其中初始射线称为边,旋转的射线称为腿。
平面角则是指在一个平面上的角。
几何角和平面角可以相互转换,并且可以按照大小进行比较。
角的概念可以推广到三维空间中。
在三维空间中,角可以由两个非共线的向量构成,并且可以通过点乘和向量的模运算来计算角度。
三维空间中的角可以用来描述物体之间的关系,例如两个平面的夹角或者两个直线的夹角。
角的概念也可以推广到曲线上。
在曲线上,可以定义曲率角,它是指曲线在某一点上的切线与某一特定方向的夹角。
曲率角可以用来描述曲线的弯曲程度,例如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常用来描述曲线运动的轨迹。
此外,角的概念还可以应用于三角函数中。
三角函数是以角作为自变量的函数,它们描述了角和直角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它们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解决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问题中。
在物理学中,角的概念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角动量是物体旋转运动的重要物理量,在刚体力学和量子力学中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角速度也是用来描述物体旋转运动的重要概念,它是物体单位时间内旋转的角度。
在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游戏中,角的概念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计算机游戏中的角色会随着玩家操作而改变角度,而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三维模型也是由许多角所构成的。
因此,理解和运用角的概念对于计算机图形学和游戏开发非常关键。
总之,角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可以被推广到几何角、平面角、三维空间角、曲线上的角、三角函数中的角,甚至在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姓名,年级:时间:§1周期现象§2角的概念的推广1.周期现象我们把以相同间隔重复出现的现象叫作周期现象.2.任意角(1)角的概念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2)角的分类按旋转方向,角可以分为三类:名称定义图形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一条射线从起始位置没有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角时,如果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若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称这个角为轴线角或象限界角.(2)象限角的集合表示象限角角的集合表示第一象限角{α|k·360°<α<k·360°+90°,k∈Z}第二象限角{α|k·360°+90°<α<k·360°+180°,k∈Z}第三象限角{α|k·360°+180°〈α<k·360°+270°,k∈Z}第四象限角{α|k·360°+270°〈α〈k·360°+360°,k∈Z}(3轴线角角的集合表示终边落在x轴的非负半轴上的角{α|α=k·360°,k∈Z}终边落在x轴的非正半轴上的角{α|α=k·360°+180°,k∈Z}终边落在x轴上的角{α|α=k·180°,k∈Z}终边落在y轴的非负半轴上的角{α|α=k·360°+90°,k∈Z}终边落在y轴的非正半轴上的角{α|α=k·360°-90°,k∈Z}终边落在y轴上的角{α|α=k·180°+90°,k∈Z}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α|α=k·90°,k∈Z}(4)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β|β=α+k×360°,k∈Z},即任何一个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周角的整数倍的和.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钟表的秒针的运动是周期现象.( )(2)某交通路口每次绿灯通过的车辆数是周期现象.()(3)钝角是第二象限的角.( )(4)第二象限的角一定比第一象限的角大.()(5)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 )解析:(1)正确.秒针每分钟转一圈,它的运动是周期现象.(2)错误.虽然每次绿灯经过相同的时间间隔重复变化,但每次绿灯经过的车辆数不一定相同,故不是周期现象.(3)正确.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称为钝角,它是第二象限角.(4)错误.100°是第二象限角,361°是第一象限角,但100°<361°.(5)正确.终边相同的角可以相差360°的整数倍.答案:(1)√(2)×(3)√(4)×(5)√2.已知下列各角:①-120°;②-240°;③180°;④495°。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双滦职教中心:徐云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2.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3.体会运动变化观点,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借助图片、视频、实物演示、动手绘制角等手段,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多媒体等手段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2.在老师的引导、及时评价下,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下,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3.通过课堂上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研判: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体会: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其符号表示、集合表示教学思想方法:本节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情景导入法、问题探究法、教师引导下的讨论法,通过课前预习展示、实例教具展示、观看视频等方式,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轻松地接受新知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积 探问题5、完成此题后讨论 填空完成下列等式,并在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30,390,330,7500,-6900指出这些角的终边有什么关系?(三).终边相同的角 (1).观察:它们的终边都与30角的相差3600的整数倍。
(2)猜想:它们的终边相同。
(3)画图:证实 (4).探究: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一个0到360的角与)(Z k k ∈个周角的和。
(5).结论:所有与终边相同的角连同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Z k k S ∈⋅+==,360| αββ在练习中边引导学生,边总结:(1)终边相同的角有何特点?(相差整数个周角)。
(2)用集合表示终边相同的角请注意以下问题: ①k Z ∈; ②是任意角;③0360⋅k 与之间是“+”号,如0360⋅k -30°,应看成0360⋅k +(-30°); (3)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是相等的一定终边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多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
角的概念的推广角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且重要。
角的概念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探讨角的概念以及它在不同领域的推广应用。
一、角的定义和性质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起源的部分平面,常用三个字母表示。
根据角的大小,可以将角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
锐角指小于90度的角,直角指等于90度的角,钝角指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的角。
角的大小可以通过角度来测量,角度是角所对应的弧长在单位圆上的长度比值。
除了大小外,角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性质。
首先,两个角互为补角当且仅当它们的和为90度。
其次,两个角互为余角当且仅当它们的和为180度。
此外,角的顶点、起始射线和终止射线确定一个平面。
这些性质为我们研究角的性质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二、角的推广应用1. 几何学中的角在几何学中,角是研究平面和空间图形间相对位置关系的重要工具。
角的推广应用在多边形的研究中尤为重要。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来判断它们的类型,进而帮助解决诸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多边形的内切圆问题等。
2. 物理学中的角角的概念在物理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角度被广泛用于描述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
在机械学中,角度还用于描述转动运动和力矩的计算。
此外,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也是物理学中经常使用的概念,通过这些概念可以描述物体的旋转状态以及旋转的快慢程度。
3. 工程学中的角在工程学中,角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和布局。
例如,利用角度可以确定建筑物的方向,帮助制定建筑物的布局方案。
此外,在电气工程中,角度也用于描述交流电的相位差,从而确定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对位置。
4. 地理学中的角在地理学中,角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和描述地球表面上的地理位置和方向。
例如,利用经纬度可以确定地理位置的坐标,并且通过计算角度可以确定两个地点之间的方位角和航向角。
这些信息对于导航和地图制作非常关键。
5. 计算机图形学中的角在计算机图形学中,角的概念被广泛用于描述和渲染三维图形。
角的概念的推广思政要点
角的概念的推广涉及到数学、物理、地理、文化等多个方面,以下是思政要点:
1. 角的静态定义和动态定义:角的静态定义是指具有公共端的
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而动态定义是指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
2. 角的种类: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 角等 10 种。
3. 角的符号:角的符号是以角度为单位的,通常用符号“°”
表示,例如 90°表示一个直角。
4. 角的测量:角的测量通常使用角度计或量角器等工具,其中
角度计可以测量任意角度,而量角器只能测量固定角度。
5. 角在物理中的应用:角在物理学中有许多应用,例如在几何
学中,角可以用来描述平面几何中的角度和线段长度之间的关系;在
力学中,角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受力情况。
6. 角在地理中的应用:角在地理学中也有许多应用,例如在地
图上,角可以用来描述两个地点之间的夹角,以及地图上各种线条的夹角。
7. 角的文化意义: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古代社会中,角被广泛用于装饰和祭祀活动中,代表着权力、荣誉和信仰等意义。
角的概念的推广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理解,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角的概念的推广》——说课稿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角的概念的推广》——说课稿惠安中学王辉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一必修4第一章第二节《角的概念的推广》。
我现就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学情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材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明,恳请在座的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研究1.教材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角的概念的推广,主要是运用运动观点来定义角,即用角的始边和终边及旋转方向来定义任意角.从而来完善初中角的定义。
2.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这一大章的第一节,是在学了集合和函数之后的又一重要章节,是对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个延伸和推广,主要是推广到任意角三角函数,也是对集合与函数的知识的又一渗透.所以本节课《角的概念的推广》就起到了一个铺垫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今后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⑴.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⑵.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角的集合(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
⑶.体会运动变化观点,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能力培养点:⑴.借助实物演示、绘制图形等手段,让学生充分体会数与形结合对探究数学问题的作用。
⑵.在老师引导、及时评价下,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下,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德育渗透点:⑴.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⑵.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⑶.通过课堂上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我反思的学习精神,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的品质。
4.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其符号表示、集合表示二、说教学方法本节教学方法采用教师引导下的讨论法,通过实例教具展示,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发现就概念、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而探索新的方法,形成新的概念,突出数形结合思想与方法在概念形成与形式化、数量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一节体现数学的逻辑性、思想性较强的新课.三、说学情学法(1)分类法:了解数学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弄清角的分类及分类的方法。
§2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理解角的概念推广的必要性,了解任意角的概念,根据角的旋转方向,能判断正角、负角和零角;2.学会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讨论任意角,理解象限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3.通过观察、联想得出相应的数学规律的学习过程,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初步理解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2.初步学会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方法.【教学方法】六环节分层导学法【课前准备】(学案导学)教师编印导学案,提前两天下发,指导学生完成并检查.学生预习教材P6-8相关内容,完成优化设计基础知识梳理部分和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内容,形成对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初步认识;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完成优化设计典型例题领悟部分和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至少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线.(小组交流)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解决个别同学存在的困惑,共同梳理出自己小组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得到及时解决。
(检查反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书写不够规范,角的单位“°”容易漏写;2)思维不够严谨,审题不仔细,做题往往不注意条件;3)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掌握不熟练;4)概念辨析缺乏方法.完成较好的学生有:白焕焕、杨宇、杨强、何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角的概念”,请大家思考一下问题:(1)初中学过的角是如何定义的,角的范围又是怎样的?(2)跳水运动员在空中身体的旋转周数如何用角度来表示?(3)汽车在前进和后退中,车轮转动的角度如何表示才合理?(4)工人师傅在拧紧或拧松螺丝时,扳手转动的角度如何表示比较合适?学生围绕以上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得出正角、负角和任意角的有关概念.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遇到大于360°的角及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研究推广角的概念的必要性. 之后提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即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板书】角的概念的推广二、展示评价学生以组推荐代表展示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并回答问题:本节课中学习了哪些新概念,这些概念分别是如何定义的?其他同学补充完善,不同组别之间展开交流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板书,并点拨、激励、评价.展示形式:实物投影展示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口头表述回答教师所提问题.三、导引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象限角的判定与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学会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讨论任意角,理解象限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探究1:判断角所在象限例1在0°~360°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1)480°;(2)-760°;(3)932°;归纳小结:判断角α所在象限的方法:先在0°~360°之间,找出与所求角终边相同的角β,因为α与β终边相同,因此只需判断角β所在象限,即为角α所在象限.跟踪训练1:象限角的概念:第一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______;第二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_________ ________ _;第三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第四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跟踪训练2:锐角是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的角都是锐角吗?探究2: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例2写出与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写出来.归纳小结:一般地,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β|β=α+k×360°,k∈Z}.跟踪训练3:在直角坐标系中,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360°表示)四、当堂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巩固提高部分,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相关概念,总结解题方法1.正角、负角、零角2.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3.角所在象限的判定和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六、作业布置习题1-2 第2,3题【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必修4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概念,是学好三角函数的基础. 本节课使用的方法是六环节分层导学法,由学生先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小组进行交流学习,课堂由学生展示和教师引导的课堂探究以及当堂检测组成. 由于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导致学生课前完成的导学案问题较多,影响了课堂展示评价环节的进行,再加上教师对六环节分层导学模式的应用不够熟练,导致课堂评价展示环节流于形式,变成教师的“满堂解释”,导引探究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对角所在象限的判断和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进行探究,学生基本能掌握两种方法,但理解不够,动手能力还不好. 最后由于时间把握不好,当堂检测部分未能按时完成. 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没能很好的体现六环节分层导学模式,今后在教学中将会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以期能熟练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高一年级数学学科
编号:23 班级:学生姓名:
设计人:史旭龙审核人:安仓娃
课题:§2角的概念的推广
【学习目标】(1)推广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2)理解象限角、坐标轴上的角的概念;
(3)理解任意角的概念,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
角)的表示方法;
(4)能表示特殊位置(或给定区域内)的角的集合;
(5)能进行简单的角的集合之间运算.
【学习重点】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和象限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及判断.
【学习难点】把终边相同的角用集合和符号语言正确地表示出来.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1、正角、负角及零度角:
①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
②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
③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我们认为这时它也形成了一个角,并把这个角叫做.
2、象限角与坐标轴上的角:
我们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包括原点)重合,那么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
3、终边相同的角
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一象限.
所有与30°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30°角(k=0)在内,可以表示为:.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
1、判断下列各角是第几象限角.
(1)—60°;(2)585°;(3)—950°12’.
2、在直角坐标系中,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α用0°~360°的角表示).
3、写出与6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360°≤β<270°的元素β写出来.
第三部分【课堂练习】
1、锐角是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一定是锐角吗?再分别就直角、钝角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2、与—496°终边相同的角是,它是第象限的角,它们中最小正角是,最大负角是。
3、时针经过3小时20分,则时针转过的角度为,分针转过的角度为。
4、若α、β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则α与β的关系是;若α与β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则α与β的关系是;若α、β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则α与β的关系是;
若角α是第二象限角,则180°—α是第象限角。
第四部分【课后反思】
(1)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吗?
(2)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 你熟练掌握具有相同终边角的表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