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03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2 工业化的起步
- 格式:doc
- 大小:544.01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历史知识点:工业化起步_中考历史
. 工业化起步
了解: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掌握: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党情感: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绩斐然
唯物史观: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 工业化起步经典例题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D
第-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A。
初中历史工业化起步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工业化的概念和背景;
2. 掌握工业化起步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 分析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工业化的概念和背景;
2. 工业化在欧洲的起步和发展过程;
3. 工业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掌握工业化起步的关键因素;
2. 理解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 等教学工具;
2. 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
3. 练习题及讨论题。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工业化的概念,并思考工业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Step 2:讲解工业化起步的背景(15分钟)
讲解工业化在欧洲的起步和发展过程,探讨关键因素如工业革命、科技进步等。
Step 3:探讨工业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0分钟)
分组讨论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展示学生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Step 4:练习题及讨论(10分钟)
提供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工业化起步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分享对工业化的看法和认识。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工业化的起步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案例和实例,深入探讨工业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工业化的起步
聚焦考点☆巩固基础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2.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一五成就:
(1)重工业成就: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2)交通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3)工业基地: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了加强,华北和西北业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4)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知识拓展】走近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又称一五计划,1953年5月14日,全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该计划由中共中央周恩来、陈云主持制定。
1953年5月14日,全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是“把重点转到基本建设上来”,安排总投资766.4亿元人民币。
计划所规定的建设任务,于1957年底完成。
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对个体农业、手工业以及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
【图解】
1、建成一大批现代化大型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建立了许多过去没有的新工业部门。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轧钢厂、无缝钢管厂、炼铁炉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新中国有了第一炉铁水、第一根无缝钢管。
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生产出第一辆汽车“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在齐齐哈尔的富拉尔基建成了――富拉尔基重工业基地。
其中重型机械厂和特种钢厂成为我国国防工业的重要基地。
3、形成了以东北为中心的一批现代工业基地。
一五计划以苏联帮助援建的156个重大工程为依托,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类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例1】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状况,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轻工业 B.农业 C.重工业 D.商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状况,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部门,根据所学知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五计划
【点睛】认真审题,准确记忆相关知识,可准确作答。
【举一反三】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类型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例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1954年()
A.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届全国人大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1954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时间是19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制定的时间是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制定的时间是1952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高,在准确识记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联系已学知识综合分析可获取正确答案。
【举一反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
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它制定于(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机关。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课时作业☆能力提升
1. (2016年德州卷)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
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2. (2016年鄂州卷) 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常用简洁的词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
“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A.1953—1957年B.1957—1965年C.1966—1976 年D.1978—2000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
BCD不符合题意。
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3.(2016年泰安卷) 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4.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
B、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5.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
“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答案】A
【解析】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个五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