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5年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各年龄阶段游戏特点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3.51 KB
- 文档页数:7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A.强化练习B.直接感知C.实际操作D.亲身体验2.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
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面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
这反映了小班幼儿()A.具体形象思维特点B.直接行动思维特点C.象征性思维特点D.抽象逻辑思维特点3.教师根据幼儿的图画来评价幼儿发展的主法属于()A.观察法B.作品分析法C.档案代评价法D.实验法4.一名从未见过飞机的幼儿,看到蓝天上飞过的一架飞机说:“看,一只很大的鸟!”从幼儿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反映的特点是()A.过渡规范化B.扩展不足C.过度泛化D.电报式言语5.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最重要的学习形式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奖惩措施6.评价幼儿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指标是()。
A.体重和头围B.头围和胸围C.身高和胸围D.身高和体重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等词汇,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A.知识取向B.情感态度取向C.能力取向D.技能取向8.幼儿在户外运动中扭伤,出现充血、肿胀和疼痛,教师应对幼儿采取的措施是()A.停止活动,冷敷扭伤处B.停止活动,热敷扭伤处C.按摩扭伤处,继续活动D.清洁扭伤处,继续活动9.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A.解放儿童的观察力B.解放儿童的体力C.解放儿童的智力D.解放儿童的创造力10.幼儿以积木、沙、雪等材料为道具模仿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A.表演游戏B.结构游戏C.角色游戏D.规则游戏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为什么不能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幼儿?请说明理由。
2015下半年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附解析2015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已经结束,你是否有信息通过此次考试了?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想看看答案了呢?下面是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的: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解析,祝各位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绩!2015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 )A.强化学习B.直接感知C.实际操作D.亲身体验1.【答案】A。
专家解析: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
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油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
这反应了小班幼儿( )。
A.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B.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C.象征性思维的特点D.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2.【答案】B。
专家解析: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
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题干中幼儿对"包子"、"油条和"麻花"的认知是在其对橡皮泥的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建立的,即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图画来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 )。
A.观察法B.作品分析法C.档案袋评价法D.实验法3.【答案】B。
专家解析:"以作品为依据,具有客观性"作品分析法的特点之一,题干中教师对幼儿评价以"幼儿的图画"为依据,正是作品分析法特点的体现。
4.一名从未见过飞机的幼儿,看到蓝天上飞过的一架飞机说"看,一只很大的鸟!"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舰反映的特点是( )。
河北省2015年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婴幼儿发展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老年( )有规律地变化过程。
A.身心B.心理C.行为D.习惯2.幼儿充足的午睡时间一般为( )A.1-2小时间B.2-2.5小时C.11-12小时D. 2-3小时3.幼儿入园除进行体格检查外,( )考试或测查。
A.可以进行数学方面的B.严禁任何形式的C.可以进行识字方面的D.可以进行艺术方面的4.幼儿园教育是( )的奠基阶段。
A.基础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高等教育5. 关于计算机“防火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在网络服务器所在的机房中建立的一堵用于防火的墙B:它用于限制外界对某特定范围内网络的登录与访问C:它不限制其保护范围内主机对外界的访问与登录D:它可以通过在域名服务器中设置参数实现6. 常见的主题环境创设的方法有( )和文献法。
A.观察法B.自主选择法C.空间利用法D.仿照法7. 幼儿与别人讲话时,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 )。
A.说话声音B.讲究语言C.礼貌用语8. 家园合作的原则是( )A.平等原则、尊重原则、合作原则、共同参与原则B.平等原则、尊重原则、责任分担、共同参与原则C.平等原则、尊重原则、合作原则、互惠原则D.平等原则、尊重原则、责任分担、互惠原则9. ( )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
A.语言活动B.艺术活动C.游戏活动D.操作活动10. 元朝时形成了我国新的民族是。
A:维吾尔族B:朝鲜族C:回族D:蒙古族11. 对幼儿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及组织实施等提出的具体要求是( )的内容A.《幼儿园管理》B.《幼儿园工作规程》C.《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12. 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A.强化练习B.直接感知C.实际操作D.亲身体验2.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
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面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
这反映了小班幼儿()A.具体形象思维特点B.直接行动思维特点C.象征性思维特点D.抽象逻辑思维特点3.教师根据幼儿的图画来评价幼儿发展的主法属于()A.观察法B.作品分析法C.档案代评价法D.实验法4.一名从未见过飞机的幼儿,看到蓝天上飞过的一架飞机说:“看,一只很大的鸟!”从幼儿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反映的特点是()A.过渡规范化B.扩展不足C.过度泛化D.电报式言语5.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最重要的学习形式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奖惩措施6.评价幼儿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指标是()。
A.体重和头围B.头围和胸围C.身高和胸围D.身高和体重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等词汇,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A.知识取向B.情感态度取向C.能力取向D.技能取向8.幼儿在户外运动中扭伤,出现充血、肿胀和疼痛,教师应对幼儿采取的措施是()A.停止活动,冷敷扭伤处B.停止活动,热敷扭伤处C.按摩扭伤处,继续活动D.清洁扭伤处,继续活动9.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A.解放儿童的观察力B.解放儿童的体力C.解放儿童的智力D.解放儿童的创造力10.幼儿以积木、沙、雪等材料为道具模仿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A.表演游戏B.结构游戏C.角色游戏D.规则游戏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为什么不能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幼儿?请说明理由。
教资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精选练习题: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三)单项选择题1、3岁前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动作的发展是游戏发生发展的条件之一。
此阶段儿童主要以( )游戏为主,如大运动类游戏、用手的游戏、感觉游戏等,伴有象征性游戏的萌芽。
A. 感觉运动性B. 象征性游戏C. 结构性游戏D. 规则性游戏【答案】A2、幼儿初期,在室内功能区的设置上,要以( )为主。
室外设置运动区、玩沙玩水区等。
A. 文化区B. 角色区C. 建构区D. 运动区【答案】B【本店铺解析】幼儿初期是儿童在幼儿园生活的初始阶段,教师应注意为儿童创设温馨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
在室内功能区的设置上,要以角色区为主。
室外设置运动区、玩沙玩水区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幼儿初期的儿童处在象征游戏初期,在游戏中经常独自充当角色或平行充当角色。
所以,在游戏区投放玩具时应做到同种玩具提供多份,以满足儿童的需求。
3、幼儿中期是儿童象征游戏的高峰期,建构游戏的水平也逐渐提高,在环境的创设中,以象征性游戏和( )环境为主,适当增加低结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以满足儿童想象和创造的愿望。
A. 独自游戏B. 平行游戏C. 结构游戏D. 联合游戏【答案】C【本店铺解析】幼儿中期是儿童象征游戏的高峰期,儿童游戏内容逐渐扩展,同时游戏的水平也提高了。
儿童的游戏不仅模仿、反映日常生活情景,还经常创造性地反映日常生活。
建构游戏的水平也逐渐提高,能进行主题构造活动,还喜欢看图构造,对规则游戏产生了兴趣。
因此在环境的创设中,应以象征性游戏和结构游戏环境为主。
简答题1、简述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答案要点】(1)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4)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5)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2、简要叙述幼儿游戏的功能。
【答案要点】游戏的功能体现在:游戏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发展;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和语言的发展;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游戏是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优良性格的有效手段;游戏能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
教资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一、3岁前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一)游戏的发展水平3岁前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在生命的最初三年,儿童从每天只能躺着到会抬头、翻身、坐、爬、站、走,儿童动作的发展是游戏发生发展的条件之一。
此阶段儿童主要以感觉运动性游戏为主,如大运动类游戏、用手的游戏、感觉游戏等,伴有象征性游戏的萌芽,此阶段儿童喜欢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
亲子游戏是两岁前儿童游戏的主要形式,在儿童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儿童对同龄伙伴的意识的发生,儿童的伙伴游戏也逐渐发生发展。
(二)游戏的预设3岁前是孩子接触社会的最初阶段,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至关重要,应经常对孩子说话、讲故事、唱歌。
给他们听柔和的音乐、玩色彩鲜艳的玩具,为他们创设一个安全、温馨、幸福、和谐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儿童大胆的探索行为,引导他们参与到游戏当中来,使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变得自信、主动、大胆,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幼儿初期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一)游戏的发展水平幼儿初期的儿童处于象征性游戏初期,此阶段儿童的象征性游戏内容和情节都比较简单,常常重复同一动作,而且游戏主题不稳定,常随外部条件和自己情绪的变化而改变。
受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对游戏规则的理解较差,自我控制的水平较低。
此阶段儿童所进行的角色游戏比较简单,角色的种类不多,大都是独自充当角色或平行充当同一角色。
这个时期幼儿游戏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由独自游戏向联合游戏过渡。
他们不再喜欢独自玩耍,而是喜欢和同伴们一起玩。
在同其他儿童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想象和各种社会性交往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游戏活动中,儿童逐渐认识到自我的存在。
因此,在这个阶段更多为幼儿创造与同伴接触的机会,将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年核心考点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及指导一、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一)3岁前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3岁前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此阶段儿童主要以感觉运动性游戏为主.如大运动类游戏、用手的游戏、感觉游戏等。
伴有象征性游戏的萌芽,此阶段儿童喜欢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
(二)幼儿初期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幼儿初期的儿童处于象征性游戏初期,此阶段儿童的象征性游戏内容和情节都比较简单,常常重复同一动作,而且游戏主题不稳定,常随外部条件和自己情绪的变化而改变。
(三)幼儿中期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幼儿中期是儿童象征游戏的高峰期.儿童游戏内容逐渐扩展,同时游戏的水平也提高了。
游戏情节丰富、内容多样化,游戏兴趣明显增加。
(四)幼儿晚期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幼儿晚期的儿童处于象征游戏的高水平阶段,儿童已摆脱了实物直观相似性的束缚,语言描述和动作表象起主导作用,可以用语言、动作替代实物进行游戏。
二、幼儿园各类游戏活动的指导(一)角色游戏的指导1.小班角色游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其提供种类少、数量多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避免其为争抢玩具而发生纠纷。
满足其平行游戏的需要:以平行游戏法指导游戏,也可以游戏中的角色身份加入游戏,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指导的目的: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儿童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独立。
2.中班角色游戏教师应根据儿童需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鼓励儿童玩多种主题或相同主题的游戏:注意观察儿童游戏的情节及发生纠纷的原因.以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的方式指导;通过游戏讲评引导儿童分享游戏经验,以丰富游戏主题和内容;指导儿童学会并掌握交往技能及规范,促进儿童与同伴交往,使儿童学会在游戏中解决简单问题。
3.大班角色游戏教师应根据儿童游戏的特点.引导儿童一起准备游戏材料和场地,多用语言指导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观察儿童游戏的种种意图,给儿童提供开展游戏的练习机会和必要帮助:允许并鼓励儿童在游戏中进行创造,通过讲评让儿童相互学习.拓展思路.不断提高角色游戏水平。
2015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1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以引起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自然实验法又称现场实验法,即在幼儿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学习、劳动)的自然情况下,引起或改变影响幼儿的某些因素,来研究幼儿心理特征的变化。
2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自主感[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是个人根据社会道德准则评价自己或别人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社会情感。
题干描述的情感体验是道德感。
3幼儿如果能够认识到他们的性别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说明他已经具有()。
A.性别倾向性B.性别差异性C.性别独特性D.性别稳定性[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性别稳定性是指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3 ~ 4 岁的时候,幼儿对性别稳定性就有了正确的认识。
4让脸上抹有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哪方面的发展()。
A.自我意识B.防御意识C.性别意识D.道德意识[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点红实验,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5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称为()。
A.元认知B.道德认知C.心理理论D.认知理论[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心理理论是指幼儿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 如信念、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需要等)的认识,以及据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
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是幼儿拥有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
6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是()。
A.练习性游戏B.规则游戏C.象征性游戏D.建构游戏[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感觉机能性游戏又称为练习性游戏或机械性游戏,它是幼儿发展中最早出现的一种游戏形式,其动因来自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快感,由简单的重复运动所组成,比如奔跑、跳跃、攀登、摇拨浪鼓、骑木马、敲打和摆弄物体等。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幼儿发展评价方法的掌握。
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某些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幼儿心理变化的方法。
故B选项正确。
A项: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幼儿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
C项: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D项:实验室实验法是在有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掌握。
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三个方面。
道德感是幼儿在对别人行为方面进行评价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标准而产生的。
幼儿在对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表示出愤怒或谴责的同时,还对弱者表现出同情,并表现出相应的安慰行为。
如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就是道德感发展的结果。
故B选项正确。
A项:理智感是幼儿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期是儿童理智感开始发展的时期。
幼儿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
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
C项:美感是幼儿在审美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幼儿对色彩鲜艳的艺术作品或物品容易产生喜爱之情;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中期能从音乐、绘画作品中,从自己从事的美术活动、跳舞、朗诵中得到美的享受都属于美感发展的体现。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D项:自主感的产生与发展与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相关,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存在,自主感也逐步发展起来。
自主感是幼儿在自己做主完成活动时产生的情感。
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河北省2015年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各年龄阶段游戏特点考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幼儿园教育以( )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
A.计算B.语言C.游戏D.艺术2.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 )A.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B.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C.儿童的自选活动D.儿童的游戏活动3.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
A:家庭教育B:教师培训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4.粗犷义气的性格。
此歌的曲调取自一首民歌素材。
这首民歌与下列哪个地方剧种出自同一个省?A:吕剧B:豫剧C:评剧D:黄梅戏5. 常见的主题环境创设的方法有( )和文献法。
A.观察法B.自主选择法C.空间利用法D.仿照法6. 元朝时形成了我国新的民族是。
A:维吾尔族B:朝鲜族C:回族D:蒙古族7.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于( )A.半小时B.一小时C.两小时半D.两小时8. 子期知音”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
伯牙所奏琴曲为。
A:《广陵散》B:《高山流水》C:《阳关三叠》D:《扬州慢》9. ( )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A.斯金纳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10.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 个别的心理特征B.典型的心理特征C.所有的心理特征D.笼统的心理特征11. 在语言领域,幼儿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目标中,在成人提醒下写字和画画姿势正确是( )年龄阶段。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12. 我不在犯罪现场。
如果我在,那么我没有犯罪。
如果我犯了罪,那么一定是我神志不清。
以下哪一项与上述论证最相似?A:我只吃鸡或鱼或鸭。
如果我没吃鸡,那么一定吃鱼或鸭。
如果我没吃鸭,那么一定吃鱼B:我从不说谎,如果我说了,那么一定是被迫的。
如果我被迫说了谎,那么责任不在我C:我没借你的书。
如果我借了,我不会把书弄破。
如果我把书弄破了,那是我不小心D:她每天按时完成作业。
如果她没完成作业,那么,她不会睡觉。
如果她睡觉了,那一定是她完成了作业13. 所谓(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
A.吸收的心智B.“整个教学法”C.全面教育D.“教学做的”合一14. 他的去世标志着巴洛克音乐的终结。
同属于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是。
A:海顿B:莫扎特C:贝多芬D:亨德尔15. 在健康领域中,( )幼儿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16. 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 )。
A.社会发展的需要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学前儿童的需求17. “儿童中心论”的提倡者是( )A. 蒙台梭利B.杜威C. 维果斯基D. 加德纳18.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 )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A.美观、大方B.好玩C.开心、快乐D.健康、丰富19. 幼儿园教育活动按特征分为( )。
A.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体活动B.教学活动、领域活动、主体式活动C.全园活动、亲子活动、分组活动D.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教育活动20. 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
A.持续性延长B.目的性加强C.细致性增加D.概括性提高21. 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在( )的指导下工作。
A.上级主管部门B.教育行政部门C.业主D.幼儿园园长22. 3-4岁男孩子的身高应该达到( )A.94.9-111.7cmB.106.1-125.8cmC.125.8-130.1cmD.130.1-135.2cm23. 幼儿入园除进行体格检查外,( )考试或测查。
A.可以进行数学方面的B.严禁任何形式的C.可以进行识字方面的D.可以进行艺术方面的24. 下列哪项不属于第三产业?A:教育B:社会福利C:邮电通信D:航天25. 在健康领域中,( )幼儿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26.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力不包括。
A:分析与综合的能力B: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C: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D:与学生的交往能力27.反思环节引入是否适宜、环节的设置是否层层递进、环节的问题是否有效,师幼互动的时候有没有突出幼儿的自主学习、自发性探究,活动的提升是否准确等属于( )A.反思目标B.反思准备C.反思过程D.反思方法28.幼儿园的( )是一切园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A.保教工作B.后勤管理C.安全工作D.课堂组织29.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30. 健康包括和两方面。
( )A.生理和心理B.身体和心理C.身体和生理D.心里和生理31. 幼儿园的主题环境通过( )来探索墙饰与课程、教学、幼儿以及家长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在环境创设中和家长、幼儿的“对话”。
A.互动墙饰B.园所环境C.班级活动D.班级环创32. 如果幼儿烫伤,应立即用( )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A.温水B.冷水C.热水D.冰块33. 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活动法、直观法、( )。
A.形象法B.观察法C.演示法D.口授法34. 1938年,在延安设立了陕甘宁边区( )A.第二保育院B.蓝天幼儿园C.鲁艺幼儿园D.第一保育院35. 关于《红楼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书于清代康熙年间B:突破了古典小说章回体的传统体制C:高鹗续书最为流行D:对《牡丹亭》《金瓶梅》有重要影响36. 活动法是一种以幼儿的( )为主的教学方法。
A.自由活动B.操作活动C.实践活动D.交流活动37.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D: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8. 幼儿在( )能用筷子吃饭A.3---4岁B.4---5岁C.5---6岁D. 6---7岁39.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发生的阶段是在( )岁。
A.0一1.5B.1.5—3C.3—6、7D.6—1240. 下列画家与其作品风格搭配不当的是。
A:顾恺之——以神写形B:吴道子——“吴带当风”C:王维——画中有诗D:马远——“残山剩水”41. 以下哪项不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A:《罗密欧与朱丽叶》B:《睡美人》C:《天鹅湖》D:《蓝色多瑙河》42.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
A:教师的义务B:教师的责任C:教师的良心D:教师的能力43. 以下哪项中的书法家不属于“楷书四大家”?A:赵孟頫B:欧阳询C:颜真卿D:黄庭坚44.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名句的作者是。
A:杜甫B:李白C:韩愈D:白居易45. 幼儿在3—4岁年龄阶段中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能大方地( )。
A.表现出来B.感兴趣C.与人打招呼46. 幼儿充足的午睡时间一般为( )A.1-2小时间B.2-2.5小时C.11-12小时D. 2-3小时47. 幼儿园教育是通过( )来实现的,它不仅为幼儿系统地提供新的学习经验,而且是帮助幼儿把学习经验系统化,引导其心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
A.课堂教学B.户外活动C.教育活动D.教师讲解48. 激活思维,落实目标,学有所获体现了( )活动价值。
A.有序B.有效C.有神D.有魂49. 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发生在( )A.元音B.辅音C.前鼻音D.齿音50. ,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B:1996年C:1997年D: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