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八年级生物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2 线型动物和环节动物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记住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关注蛔虫病的预防。
【课前小测】(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2)扁形动物主要特征:。
【新知探究】1、线形动物的身体呈,前端有,后端有;体表包裹一层密不透水的,起保护作用;结构简单,能力强。
2、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3、线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有:、、。
4、环节动物的代表:蚯蚓。
蚯蚓的身体呈,由许多相似的构成。
蚯蚓身体的前端有,是区分蚯蚓前后端的标志。
5、蚯蚓体壁可以分泌使体表保持。
蚯蚓体壁密布,氧气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排出。
所以蚯蚓用进行呼吸。
6、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其代表动物有、。
7、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合作与探究】互动学习,激发潜能1、蚯蚓在糙纸上的运动速度快?还是在玻璃上的运动速度快?刚毛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2、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实验后将怎么处理蚯蚓?【基础演练】1、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A、体节B、环节C、环带D、体带2、下列不是环节动物的是()A、沙蚕B、蚯蚓C、蛔虫D、水蛭3、活的蛔虫呈现()A、乳白色或浅黄色B、乳白色或粉红色C、浅绿色D、浅灰色4、雌、雄蛔虫在形态上的区别是()A、雌虫较大,尾端向腹面卷曲B、雄虫较小,尾端尖直C、雌虫较大,尾端尖直;雄虫较小,尾端向腹面卷曲D、颜色不同5、蛔虫生殖能力强大,雌虫每天可产卵约()A、5万粒B、10万粒C、20万粒D、30万粒6、蛔虫的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大约经过()A、两天B、两周C、两个月D、两年【当堂检测】1、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A、有口无肛门B、有小肠大肠C、有口有肛门D、有肛门无口2、寄生数量较多时,会引起肠梗阻的寄生虫是()A、蛲虫B、钩虫C、绦虫D、蛔虫3、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A、早晚刷牙、洗脸B、不随地大便C、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D、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4、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B、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课后反思。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识别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2、概述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重点蛔虫和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主要特征难点蛔虫和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主要特征教法小组合作学习学法小组同学间交流一、预习导航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
前端有、后端有、体表具有它可以起保护作用。
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食糜。
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器官。
2、线形动物主要包括、、、、、等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4、蚯蚓的运动:蚯蚓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5、蚯蚓的呼吸:蚯蚓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能减少与土壤的。
6、像蚯蚓这样,身体由许多相似的构成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
7、除蚯蚓外,你还知道哪些其它的环节动物?三、变式拓实验:观察蚯蚓完成p10讨论123四、巩固练习1.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2.在下列蛔虫形态结构的特征中,哪项是比水螅在进化上的高等之处()A.虫体细长 B.具有消化腔 C.四周围有三片唇 D.具有口和肛门3.蛔虫进入人体是通过()A.呼吸道 B.口腔 C.蚊虫叮咬 D.皮肤4.患蛔虫病的人常有失眠、烦躁、夜惊等症状,其原因是蛔虫()A.唇片叮咬 B.虫体活动 C.分泌毒素 D.吸食人体营养5.能正常生活的蚯蚓,其体表状况应为()题二、合作探究1、为什么便前便后要洗手?2、为什么切菜的时候熟食和生食要分开?3、在一些地方,大雨后蚯蚓常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什么原因?A.湿润、光滑B.干燥、光滑 C.湿润、粗糙 D.干燥、粗糙6.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下列哪种操作可以使蚯蚓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A.环境气体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 B.将蚯蚓的体表涂抹凡士林,使体表保持湿润 C.将蚯蚓放入水中,避免体壁变干燥 D.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描绘蚯蚓的形态构造、生理特点。
2.说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点。
3.举例说出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养成优秀的饮食习惯。
学习重点:蚯蚓的形态构造特点以及环节动物的主要特点。
一、自主学习:1. 蚯蚓的运动:蚯蚓经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能够增强运动的灵便性。
2. 蚯蚓的呼吸:蚯蚓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赖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互换。
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使体壁向来保持润湿,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能减少与土壤的。
3. 像蚯蚓这样,身体由很多相像的组成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
4.除蚯蚓外,你还知道哪些其余的环节动物?二、合作研究、沟通显现在一些地方,大雨后蚯蚓常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什么原因?三、当堂坚固1. 能正常生活的蚯蚓,其体表状况应为()A.润湿、圆滑B.干燥、圆滑C.润湿、粗拙D.干燥、粗拙2. 在做察看蚯蚓的实验时,以下哪一种操作能够使蚯蚓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A.环境气体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B.将蚯蚓的体表涂抹凡士林,使体表保持润湿C.将蚯蚓放入水中,防范体壁变干燥D.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3. 蚯蚓的生计环境是()。
A.干燥,松懈的土壤B.润湿,松懈,富含氧气的土壤C.润湿,松懈,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D .润湿,松懈,植物稀有的土壤4. 雨后,常有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C.蚯蚓喜欢在润湿的地面爬行D.借助润湿的地面,蚯蚓能够快速改变生计环境5. 蚯蚓的体壁总是润湿的,这有利于蚯蚓()。
A.达成呼吸B.在土壤中运动C.吸取营养D.保持水分6. 蚯蚓体表刚毛的作用是()A.防守敌害B.辅助运动C.捕杀小动物D.辅助呼吸7. 察看蚯蚓标本时,应区分其前、后、背、腹,标志是()A.有眼睛的是前端,颜色浅的是反面B.有环带的是前端,颜色深的是反面C.有肛门的是后端,颜色浅的是腹面D.有口的是前端,颜色深的是腹面四、总结环节动物主要特点及代表:。
八年级生物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生物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生物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模式介绍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求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材分析《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包括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两个类群,这两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对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不熟悉,然而它们在动物的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了解动物的进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学习上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为本节课程学习提供了学习方法和前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2、掌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3、了解蛔虫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4、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5、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运用生物学知识描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的综合能力。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学习目标】1、概述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重点: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过程】一、学习引入:展示蛔虫生活的视频,并提问:你知道蛔虫病吗?蛔虫寄生在人体的什么器官内?为什么儿童容易得蛔虫病?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二节。
二、旧知复习:1.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和构成。
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叫作。
水螅摄食时,食物由进入,吃进去的食物在消化腔内被消化,食物残渣仍从排出。
2. 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在处尤其多。
环境良好时,水螅通过的方式进行生殖。
3.腔肠动物的身体呈;体表有。
4.扁形动物中的寄生虫适于寄生的特点:很简单,有的甚至没有,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活;特别发达。
5.扁形动物的身体呈;背腹;。
6.日本血吸虫属于动物,它的成虫寄生在。
三、自学检测:1.线形动物有些是自由生活,如。
有些寄生在人或其他动物体内,如、、钩虫、丝虫。
2.蛔虫寄生在人的里,靠吸食小肠中的食糜生活。
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
蛔虫没有专门的,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蠕动。
3. 雌雄蛔虫在人的中交配后,雌虫产下的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
人喝了有虫卵的生水,吃了沾有虫卵的蔬菜,用沾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都可能感染。
预防蛔虫病,一是要,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二是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后再作肥料。
4.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构成。
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有,与蚯蚓的有关。
在繁殖期间,蚯蚓产生的蛋白质环会带着1~3个从蚯蚓身体上脱落,形成,并在卵茧内发育成小蚯蚓。
5.蚯蚓靠的收缩和的配合向前蠕动。
6.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要靠呼吸。
蚯蚓的体壁密布,可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也经体壁的血管由体表排出。
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目的是使体表保持,维持正常。
导入:
【提出问题】蚯蚓的身体也是细长的。
为什么它不属于线形动物而属于环节动物?
新授:
环节一:蚯蚓的主要特征
【讨论】展示蚯蚓生活环境图片,提问:蚯蚓是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
【播放视频】通过观察蚯蚓视频来了解蚯蚓,并思考教材P10讨论问题。
【思考讨论】问题一:蚯蚓的身体是否呈两侧对称?具有哪些形态特征?通过观察,逐一讲解。
【拓展】通过蜡烛和纸巾筒进行类比,从体腔的知识角度讲解蛔虫的圆柱形和蚯蚓的圆筒形的区别。
【提出问题】通过视频观察蚯蚓的运动,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刚毛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提出问题】蚯蚓体表的黏液有何意义?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
【提出问题】蚯蚓又是如何进行取食和消化的呢?
【小结】通过表格总结蚯蚓适合土壤穴居生活的身体特征
环节二:其他的环节动物
【展示图文】介绍沙蚕和水蛭,并提问: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拓展】环节动物身体分节有何意义?疣足是什么?
环节三: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展示图片】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环节四:课堂巩固
讲评教材P11练习题
金牌学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描述蚯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
2.说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出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习重点:
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自主学习:
1.蚯蚓的运动:蚯蚓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2.蚯蚓的呼吸:蚯蚓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能减少与土壤的。
3.像蚯蚓这样,身体由许多相似的构成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
4.除蚯蚓外,你还知道哪些其它的环节动物?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在一些地方,大雨后蚯蚓常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什么原因?
三、当堂巩固
1.能正常生活的蚯蚓,其体表状况应为()
A.湿润、光滑 B.干燥、光滑
C.湿润、粗糙D.干燥、粗糙
2.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下列哪种操作可以使蚯蚓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A.环境气体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
B.将蚯蚓的体表涂抹凡士林,使体表保持湿润
C.将蚯蚓放入水中,避免体壁变干燥
D.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3.蚯蚓的生存环境是()。
A.干燥,疏松的土壤 B.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
C.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D.潮湿,疏松,植物稀少的土壤4.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5.蚯蚓的体壁总是湿润的,这有利于蚯蚓()。
A.完成呼吸 B.在土壤中运动
C.吸收营养 D.保持水分
6.蚯蚓体表刚毛的作用是()
A.防御敌害B.协助运动
C.捕杀小动物D.协助呼吸
7.观察蚯蚓标本时,应区分其前、后、背、腹,标志是()
A.有眼睛的是前端,颜色浅的是背面
B.有环带的是前端,颜色深的是背面
C.有肛门的是后端,颜色浅的是腹面
D.有口的是前端,颜色深的是腹面
四、总结
环节动物主要特征及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