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 格式:docx
- 大小:82.61 KB
- 文档页数:4
【数学教案】2021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会议1课题识别时间(一)内容教科书第90页,91例1,例2,做它并练习23个问题1-3目标1.了解钟表表面的知识。
2.学生们将阅读和写作多长时间。
3.知道1小时=60分钟。
4.结合具体事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观察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可以在5分钟和5分钟内读取时间,并且可以读取小时和分钟。
初步确立1小时1分钟的时间概念。
教具学具一个钟面教具,几个钟面学习教具和几篇家庭作业。
课件。
教学过程添加、删除和修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滴答滴答,当当当,会说没有嘴,会跑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打一物)2.钟表有什么用?让我们看看Xiao Li星期六的日程安排。
(课件)2.生活中我们说几点几分,数学语言中我们说几时几分。
今天,让我们在时间的“滴答滴答”声中,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二、直观演示,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1)课件:拿出钟表模型,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生:12个数,时针,分针,(板书)。
师:我们一起数一下这12个数。
师;钟面上相邻两个数之间是一大格,仔细观察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生:12大格。
(课件1)师: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生;每一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老师:钟面上有多少个小方块?你怎么知道的?老师:让我们把钟面上的小盒子数成五。
老师:好的,请告诉我,从12到1有多小?从12到3有多小?从12点到8点?2.了解时间。
(1)认识时。
①师:时针是表示时的,(拨钟从12时到1时,)猜一猜,时针在钟面上怎样走是1时?生:走1大格。
(课件)师:时针从几走到几是2时呢?归纳: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板书)(2)认识分。
①师: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猜一猜,分针在钟面上怎样走是1分?②游戏:感受1分钟。
(经历1分钟)一分钟做你想做的事。
(写字、数数、画画)师:1分钟能干这么多的事情,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分针走两圈经过的时间是( ).A. 60秒B. 120分钟C. 60分钟2.下午3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角是( ).A. 锐角B. 钝角C. 直角D. 周角3.小朋友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 ).A. 时B. 分C. 秒二、判断题4.2小时=20分.5.4.75小时等于4小时45分6.9时8分写作9:8.( )三、填空题7.填空.49g=________ kg23分________时8.用两种方法写出下面钟面上的时间.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9.千克=________克;40分=________时.10.________m3=750dm3 5060千克=________吨 2.4时=________时________分30公顷=________平方米11.•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1)________ (2)________四、解答题12.写出每个钟面上所指的时刻,并算出经过的时间.五、作图题13.根据下面的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六、综合题14.下面是三年级4个班到学校礼堂参观科技展览时间安排表.参观科技展览时间安排表(1)三(1)班参观科技展览用了________分.(2)三(3)班从9:50开始参观,参观了40分,在表中填出三(3)班的时间安排.________~________(3)请你根据表中时间安排的规律填出三(4)班的时间安排. 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解:分针走两圈经过的时间是120分钟.故答案为:B.【分析】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由此确定分针走两圈经过的时间即可.2.【答案】A【解析】【解答】解:下午3时30分,时针与分针之间有2格半,因此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锐角.故答案为:A.【分析】下午3时30分,时针指向3和4中间,分针指向6,两针之间有2格半,每个大格是30度,由此确定夹角的类型即可.3.【答案】A【解析】【分析】一天24小时,小时在1天之内是最大的时间单位,睡眠时间保证充足,应在10小时左右.二、判断题4.【答案】错误【解析】【解答】2小时=2×60=120(分),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根据1小时=60分,将时化成分,乘进率60,据此列式解答.5.【答案】正确【解析】【解答】4.75小时=4+0.75×60=4小时45分,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单名数改成复名数,单名数中整数部分的数作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然后把小数部分化成复名数的低级单位即可,1小时=60分,将小时化成分,乘进率60,据此解答.6.【答案】错误【解析】【解答】9时8分写作9:08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写时间时,时写在左边,分写在右边,用两个小圆点把左边的时和右边的分隔开,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得要用0来占位.三、填空题7.【答案】;【解析】【解答】49÷1000=(kg),23÷60=(时)故答案为:;【分析】1kg=1000g,1时=60分,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8.【答案】12:00;12时;7:30;7时半;6:00;6时;1:00;1时;4:30;4时半;9:30;9时半;6:30;6时半;11:00;11时【解析】【解答】解:根据时针和分针指向的位置依次确定:12:00,12时;7:30,7时半;6:00,6时;1:00,1时;4:30,4时半;9:30,9时半;6:30,6时半;11:00,11时.故答案为:12:00、12时;7:30、7时半;6:00、6时;1:00、1时;4:30、4时半;9:30、9时半;6:30、6时半;11:00、11时.【分析】分针指向12表示整时,分针指向6表示30分,也可以说是半时,根据时针所指的位置确定时刻即可.9.【答案】800;【解析】【解答】千克=×1000=800克;40分=40÷60=时.故答案为:800;.【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1时=60分,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据此列式解答.10.【答案】0.75;5.06;2;24;300000【解析】【解答】解:750÷1000=0.75,所以0.75m³=750dm³;5060÷1000=5.06,所以5060千克=5.06吨;0.4×60=24,所以2.4时=2时24分;30×10000=300000,所以30公顷=300000平方米.故答案为:0.75;5.06;2;24;300000【分析】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吨=1000千克,1时=60分,1公顷=10000平方米,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11.【答案】750;40【解析】吨化为千克乘以进率1000,小时化为分钟乘以进率60.四、解答题12.【答案】【解析】【分析】钟面上,分针指向12,表示现在是整时;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一大格是5分;经过的时间=后一个钟面的时间-前一个钟面的时间.五、作图题13.【答案】【解析】【分析】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分针走过每个大格是5分钟,分针经过几个大格,就走了几个5分钟;钟面上,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两个数字之间,就是几时半;时针在两个数字之间,就表示几时多了,例如时针在2和3之间,表示2时多了,分针快指向12,时针快指向某个数字时,表示快几时了,据此画指针.六、综合题14.【答案】(1)40(2)9:50;10:30(3)10:40;11:20【解析】【分析】(1)题中,三(1)班参观科技展览用了:8时50分-8时10分=40分;(2)题中,9时50分+40分=10时30分,所以三(3)班参观时间是9:50~10:30;(3)题中,每两个班的参观时间间隔是10分,参观的时间是40分,三(4)班的时间安排是10:40~11:20;。
第7单元认识时间第1课时认识时间(1)【教学内容】课本第90~91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 1小格是1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知道1时=60分。
2.经历猜一猜、拨一拨、认一认、写一写等猜想、观察、操作的数学活动,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渗透初步的模型思想。
3.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时间的价值,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几时几分。
难点: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学准备】课件、钟表学具。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师:上课之前呢,我先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
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
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打一日常用品二、旧知回顾。
师:我们以前学习过认识钟表,今天就再来复习一下。
(课件出示。
)师:钟面上现在显示的是几时?预设:8时。
师:你是怎么认的?预设: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
师:你认识下面的时刻吗?(课件出示。
)预设:8时,3时,6时。
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三、探究新知☆教学例1。
(课件出示钟面)1.引入新知。
师:观察钟面,现在是什么时间?预设:部分同学会认,部分同学不会认。
师:今天我们来深入认识一下钟面。
2.深入认识钟面。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仔细观察,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数字外,还有什么?预设1:还有长短不一的黑线。
预设2:还有很多格子。
师:钟面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形成1个大格,共12大格。
这些大格又被黑线分成了若干小格,数一数,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预设:5个。
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看。
预设1:我一小格一小格地数,1,2,3,4……60,共60小格。
预设2:我一大格一大格地数5,10,15,20……60,一共有60个小格。
预设3:从12开始看,半圈是30个小格,一圈是60个小格。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第3课时解决问题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创设和谐氛围,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展开思考与交流。
课堂需要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在理解题意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有利于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互相学习,积累经验。
对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应加以鼓励。
2.结合排除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推理活动强调“步骤完整,理由充足”。
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排除推理的方法,可引导学生采取表述、书写、图示、画流程图等多种方式加以描述,只要能表达清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论即可。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在特定的时间里做一些特定的事情,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看这样一组钟面(课件出示四个钟面,四个钟面上的时间分别是7:308:35 10:05 12:30)。
请大家读出这些钟面上的时间。
师:这些时间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生: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师:在这4个连续的时间里大家平时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交流并汇报)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做事情都很有时间观念,都很会安排时间。
你还能举例说一说你是怎样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吗?生:早上我先起床后上学;下午我先做作业后看电视……师:还会做些什么呢?(让学生补充第3件事情或更多事情,建议不超过4个)生:早上,我先起床,再吃饭,然后上学。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用“先……再……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表述,体现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由巩固旧知入手,再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知,通过选取时间说一说和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两个层次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为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路和生活经验作铺垫,为新知的学习做准备。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七单元《统计(一)》教学设计课本94、95。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调查表、统计图、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设计:一、兴趣导入1、小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谁想告诉大家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2、老师知道大家喜欢的小动物都是非常可爱的。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只小动物,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教师逐个板贴:小猫、小狗、小兔、小鸡)3、大家喜欢他们吗?现在老师非常想了解在这四种小动物中我们班喜欢哪种动物的最多,喜欢哪种动物的最少?你们想知道吗?我们就来统计一下我们班喜欢这几只动物的情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并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
二、探索新知1、收集整理数据(1)、请学生从学具袋里的四张动物卡片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投在票箱里。
小猫小狗小兔小鸡(或用表格文字打钩:学生活动。
(2)、合作完成数据统计谁想念动物卡?谁到黑板上来记录?请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记录。
(黑板上没有表格,只有4种动物,有学生自己决定用“∨、正字、等”)2、制作统计表(1)、完成统计表有和黑板上记的结果不一样的吗?我们一起把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
(注意统计人数是否和实际人数一致。
)我们已经把喜欢各种小动物的人数统计出来了,看看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统计图不够清楚)(2)、探索完成统计图尝试:统计表不够清楚明了,有没有其他的统计方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明白的?(出示统计方格纸)请学生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试着涂一涂,完成统计图。
第七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
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重点训练项目:认识几时几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四、教学难点:1、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2、推算经过的时间五、具体措施:1、结合生活情景,体会和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六、课时安排:3课时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一、教材分析: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传统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本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第3课时解决问题
单元测评方案
第七单元测评
一、填空。
1.()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2.时针走1个大格,分针走()个大格,合()个小格,所以1时=()分。
3.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分,再加上()分是1时。
4.()时整,分针和时针在一条直线上。
5.每天()时播放新闻联播。
二、将童童一天的活动与时间连起来。
三、下面的小动物们读得对吗?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1. 2.
3. 4.
四、看谁认得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时=()分
39分+()分=45分
1时-25分=()分
()分+36分=1时
2时20分+()分=3时
1时()分-()分=40分
六、在○里填上“>”“<”或“=”。
100分○1时
30分+20分○1时10分
1时-15分○48分
35分+45分○1时+20分
七、选择。
1.分针走5个小格是()。
A.1分B.5分C.10分
2.1时分针正好走()圈。
A.1 B.60 C.15
3.同学们中午吃饭用了30()。
A.时B.分C.小格
4.分针从12走到10,走了()分。
A.5 B.10 C.50
5.冬冬和兰兰参加800米赛跑,冬冬用了5分,兰兰用了4分,()跑得快。
A.冬冬B.兰兰C.无法比较
八、根据给出的时间,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
6时35分1时30分
12时5分9时
九、看钟表,按要求写出时间。
十、下面各时钟都正常走着,哪个最先到达9时?按到达的先后顺序标出序号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一、1.12 2.126060 3.略 4.略 5.7
二、
三、1.× 2.× 3.× 4.√
四、12:259:553:5512:35
五、(后两空答案不唯一)6063524401232
六、><<=
七、1.B 2.A 3.B 4.C 5.B
八、略九、略
十、①③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