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制动系统的构造原理与故障检修
- 格式:ppt
- 大小:6.40 MB
- 文档页数:39
车辆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作为我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而制动系统则是保障汽车行驶安全的关键部件之一。
如果制动系统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驾驶体验,更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了解车辆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车辆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车辆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制动管路、制动片、制动盘(鼓)、制动助力器等部件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通过杠杆原理将力量传递给制动主缸。
制动主缸中的制动液在压力作用下,经过制动管路被输送到各个制动轮缸。
制动轮缸推动制动片与制动盘(鼓)接触,产生摩擦力,从而使车辆减速或停车。
制动助力器的作用是帮助驾驶员更轻松地踩下制动踏板,增加制动踏板的力量。
常见的制动助力器有真空助力器和液压助力器。
二、常见的制动系统故障1、制动失灵制动失灵是制动系统最严重的故障之一,表现为踩下制动踏板后车辆没有明显的减速效果。
造成制动失灵的原因可能有制动液不足或泄漏、制动主缸或轮缸故障、制动片磨损过度、制动管路堵塞等。
2、制动跑偏制动跑偏是指车辆在制动时偏向一侧行驶。
这可能是由于左右两侧制动片与制动盘(鼓)的摩擦力不一致、制动轮缸工作不良、车架或悬架变形等原因引起的。
3、制动拖滞制动拖滞表现为车辆在松开制动踏板后,仍有制动作用,导致车辆行驶阻力增大,油耗增加。
其原因可能是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小、制动主缸回位不良、制动轮缸卡滞等。
4、制动异响制动时发出异常的响声,如尖锐的叫声、沉闷的摩擦声等。
这可能是由于制动片磨损到极限、制动片与制动盘(鼓)之间有异物、制动盘(鼓)表面不平整等原因导致的。
5、制动踏板行程过大或过小制动踏板行程过大,意味着需要踩下很深的踏板才能产生有效的制动效果;行程过小则可能导致制动过于灵敏。
这通常与制动系统的调整不当、部件磨损或损坏有关。
三、故障诊断方法1、外观检查首先对制动系统的外观进行检查,查看制动管路是否有泄漏、制动片和制动盘(鼓)的磨损情况、制动轮缸是否有漏油等。
制动系统的构造原理与故障检修制动系统是汽车重要的安全保障之一,它的作用是通过产生制动力来减少或停止车辆的运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动系统的构造原理以及故障检修方法。
一、制动系统的构造原理1.制动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分泵、制动主泵、制动助力器、制动盘/制动鼓、制动蹄/制动片、制动液、制动油路、制动管路等组成。
2.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动系统通过将制动踏板上的人力转化为液压能量,将制动盘/制动鼓与车轮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转化为制动力,从而停止或减少车辆的运动。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制动踏板,通过悬挂、连杆等机械结构将驾驶员的踩踏力量转化为推动制动主泵的力量。
(2)制动主泵,将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产生的推力转化为液压能量,通过制动分泵将液压能量传递到制动蹄/制动片。
(3)制动助力器,通过真空泵或者电动泵来提供助力,增加制动力的大小,减小驾驶员所需的踩踏力量。
(4)制动蹄/制动片,由制动盘/制动鼓与车轮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产生制动力,从而减少或停止车辆的运动。
(5)制动液,作为传递液压能量的介质,通过制动油路和制动管路将液压能量传递到制动蹄/制动片。
3.制动系统的类型主要有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电子控制制动系统(ABS/EBD)、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P)、停车制动等。
二、制动系统的故障检修1.制动失效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制动失效可能是多个原因造成的,包括制动液压力不足、制动蹄/制动片磨损严重、制动盘/制动鼓变形等。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1)检查并添加制动液。
(2)更换制动蹄/制动片。
(3)对制动盘/制动鼓进行修复或更换。
2.制动系统出现异常声音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制动系统出现异常声音可能是制动蹄/制动片与制动盘/制动鼓之间摩擦产生的,也可能是制动助力器或制动分泵故障所致。
解决办法包括:(1)检查制动蹄/制动片,如有刹车片磨损过度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2)检查制动盘/制动鼓的平整度,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汽修基础知识:制动系统维修技巧制动系统是汽车重要的安全系统之一,它负责控制车辆的速度和停车。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制动器通过对轮胎施加压力来减速车辆。
因此,掌握制动系统的维修技巧对汽车维修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技巧。
一、制动系统基本原理: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器、制动液和制动辅助系统组成。
制动器可以分为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
在盘式制动器中,制动器在轮转的盘上施加摩擦力来减速车辆。
而在鼓式制动器中,制动器在轮转的鼓内部产生摩擦。
制动液是将踩下制动踏板的力转化为压力的介质。
常用的制动液有DOT3、DOT4和DOT5三种类型,它们具有不同的沸点和黏度,以适应不同环境和工况的要求。
制动辅助系统包括了制动助力器和防抱死系统(ABS)。
制动助力器可以通过减小司机踩踏制动力的力度来增加制动的效果。
而ABS系统可以监测车轮的旋转速度,并在紧急制动时避免车轮抱死,提高制动的稳定性。
二、制动系统维修技巧:1.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制动系统常见的故障有制动失效、刹车失灵、刹车异响等。
当发现这些故障时,首先要进行系统性的故障诊断,找出问题的原因。
(1)检查制动液:检查制动液的液位和质量。
制动液过低或者过脏会影响制动器的正常工作。
如果液位过低,应及时补充制动液,并检查是否有制动液泄漏的情况。
(2)检查制动盘和制动鼓:制动盘或者制动鼓的磨损严重会导致制动不良。
通过检查制动盘或者制动鼓的磨损程度,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
(3)检查制动片或者制动鼓片:制动片或者制动鼓片的磨损也会影响制动效果。
如果制动片或者制动鼓片的磨损达到规定的极限,则应立即更换。
2.制动系统维护:(1)周期性更换制动液:制动液的沸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如果沸点过低,可能会导致制动失效。
因此,建议定期更换制动液,以保持其正常工作。
(2)定期检查制动器:定期检查制动器的磨损情况,如果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制动片或者制动鼓片。
(3)保持制动系统清洁:制动器上的灰尘和污垢会影响制动器的工作效果。
《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课程标准课程代码:2102054课程承担单位(部门):汽车专业部制定人:制定日期:2021年12月审核人:审核日期:2021年12月批准人:批准日期:2021年12月一、适用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二、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课程性质《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汽车服务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支撑作用。
前导课程有《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汽车维护一(汽车认识)》等,后续课程有《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检修》、《汽车空调系统检修》。
四、课程目标通过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检修的学习,能完成悬架与转向系统的维护、车轮的检修与换位、机械转向系统的检查与维修、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检查与维修、悬架的检查与维修、四轮定位、制动系统维护、制动器的维护与修理、制动主缸的检查与修理、真空助力装置的检查与修理、驻车制动系统的检查与调整、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检测与维修、制动跑偏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等工作任务,并进一步使学生学握以下知识能力、专业技能和素养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总体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汽车悬挂、转向及制动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诊断、排除,能规范的更换相关零部件。
1.知识目标:(1)学生能叙述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的常见故障。
(2)学生能描述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的故障对车辆的影响。
(3)学生能描述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4)学生能描述规范拆装、更换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相关零部件的方法。
(5)学生能描述汽车四轮定位的定义2.技能目标:(1)能根据故障情况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选择正确检测设备和仪器对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
(2)能对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进行基本维护。
(3)能规范对车轮进行换位作业,并对车轮出现的故障进行检修。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检修教案第一章: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2 教学内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分类: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图,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第二章: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学会使用诊断工具和设备进行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检修。
2.2 教学内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症状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检修的步骤:诊断、检测、维修、验证等。
常用诊断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示波器、传感器检测仪、故障诊断仪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车或模拟设备上进行故障诊断与检修的实操练习。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方法的理解程度。
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实车或模拟设备上进行故障诊断与检修的技能水平。
第三章:制动系统故障检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汽车制动系统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学会诊断和修复常见的制动系统故障。
3.2 教学内容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制动系统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常见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修复:制动蹄磨损、制动盘磨损、制动液泄漏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制动系统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制动系统是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故障会对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在日常保养中及时检查和维护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油泵、制动盘、刹车片、制动缸、制动管路等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油泵会增加压力将制动液送至制动缸,压力传递至刹车片和制动盘之间,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当汽车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时,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1. 刹车失灵:制动踏板踩下去后,刹车效果差或没有刹车效果。
2. 刹车抱死:当刹车时出现某一车轮或多个车轮抱死的情况,车辆无法正常制动。
3. 刹车异响:刹车时会发出异常的噪音,例如尖锐刺耳的嘎嘎声。
4. 刹车抖动:刹车过程中方向盘或整车会出现明显抖动现象。
一旦发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就需要及时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制动系统故障及维修方法:1. 刹车失灵:如果刹车失灵,可能是由于制动液不足、制动系统泄漏或制动油泵故障引起。
此时需要及时检查制动油液位是否正常,检查制动管路是否有漏油,以及检查制动油泵是否工作正常。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制动系统零部件或进行维修。
2. 刹车抱死:刹车抱死可能是由于刹车片磨损不均匀、制动盘表面不平整或制动系统失灵引起。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并更换磨损严重的刹车片和制动盘,同时检查制动系统的其他零部件,确保制动系统正常工作。
3. 刹车异响:刹车异响通常是由于刹车片磨损不均匀、制动盘表面生锈或制动器佩的垫片脱落引起。
解决方法是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刹车片,研磨制动盘表面并更换磨损严重的制动盘,以及更换垫片脱落的制动器佩。
4. 刹车抖动:刹车抖动可能是由于制动盘变形、轮胎不平衡或悬架系统失调引起。
解决方法包括更换变形的制动盘、调整轮胎平衡以及调整悬架系统的参数。
总的来说,对汽车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和维修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