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
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汇编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该法规是中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规定了国家安全生产的原则、目标、机构设置和行政职责等内容,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明确了企业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职责,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时间和休假等内容。
在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中,该法律规定了安全保护措施的义务,要求雇主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和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确保雇员的安全。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主要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包括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储存和运输等内容。
该法规要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和使用。
四、《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条例详细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
根据该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都必须立即上报,并按照有关机构的要求进行调查和处理,以及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该法规是中国刑法的基本法律,也适用于安全生产领域。
根据该法律,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故意投放危险物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该法律的适用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起到威慑作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该法规针对矿山安全进行了专门规定。
矿山是安全生产的重点领域,该法律规定了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技术管理要求,明确了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管机构的职责,保障了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
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该办法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法律法规之一。
在安全生产方面,该法规规定了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要求,要求企业建立健全适应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及时识别、获取、审查、更新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确保加油站的经营、服务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加油站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获取、更新、适用性识别和管理。
3职责3.1 加油站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定期获取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识别其适用性,追踪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3.2 安全领导小组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汇总后应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库,并定期进行更新。
3.3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编制符合性评价报告。
4控制程序4.1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范围识别和获取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主要内容包括:4.1.1 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部委规章、规定、要求;4.1.2 地方法规、规章、标准规定、要求;4.1.3 行业规范、规章、标准规定、要求;4.1.4 相关管理或执法部门的规划、通知和公告等;4.1.5 国际公约;4.1.6 其它方面的规定、要求。
4.2 获取渠道4.2.1 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与本专业对口的工商、税务、财务、技术监督、质量检验、公交、消防、安监、环保、工业卫生、劳动保障等政府职能部门保持联系,及时获取国家及地方最新的有关安全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4.2.1 通过行业协会、官方网站、行业报刊、数据库和中介服务机构、媒体及上级有关部门等渠道获取;4.3获取方式4.4 识别适用性4.4.1 安全领导小组根据本单位的特点,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适用性。
4.4.2 安全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识别本单位经营过程中各类安全生产标准的适用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第三章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识别与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1、目的为建立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渠道,及时识别和获取出适用于本矿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并保持更新,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国家、地方、行业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办法、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评审和更新。
3、职责3.1综合办公室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于与本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并备案,经审批后实施(纳入企业管理文件或直接贯彻执行)。
3.2其他职能部门负责其职责范围内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识别和获取,并传递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3.3综合办公室负责对全厂通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文件的登记、发放,发放方式包括以企业文件形式发放、原文发放和其他形式。
3.4各专业职能部门负责对其本专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文件的登记、发放,发放形式同第五条。
4、工作程序4.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获取4.1.1获取的内容:法律:全国人大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律,如:刑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规:国务院和省级人大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局和省级人民政府颁布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标准:国家、地方和行业颁布的安全标准;国际公约:我国已签署的关于劳动保护的公约;其他要求:各级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地方和相关行业有关的安全生产要求、非法规性文件和通知、技术标准规范等。
4.1.2获取渠道:各级人大、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办法及其他要求的获取渠道是全国人大公报、国务院公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获取渠道是各部、委或标准化组织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获取渠道是各上级主管部门;与咨询机构等部门联系;通过报刊、书店、互联网等渠道。
安全生产的法规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各类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中国,安全生产法规非常重要,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是一些关于安全生产的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该法规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责任,明确了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2. 《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该法规详细阐述了生产单位与管理者的安全生产责任,要求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员,完善制度和措施。
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针对危险化学品在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相关单位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人员和环境安全。
4. 《煤矿安全规程》:该规程是针对我国煤矿特点而制定的法规,包括煤矿井下作业、安全管理、逃生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障煤矿工人的安全。
5.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该条例针对建设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规定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法规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法律依据,要求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按照法律要求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识别、获取、评审、更新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认识和了解与我公司运营过程中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和相关方,规范运营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2、职责:2.1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各部门各途径识别和获取的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批阅并批准转发至相关部门;每年组织一次“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会议;负责公司级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政府要求”项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整改方案的审批、检查和验证;指定公司办公室制定公司年度“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政府要求”的计划和落实必要的经费。
2.2各部门负责不定期获取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政府要求,识别其适用性,追踪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政府要求并及时交安委会备案;负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政府要求年度执行情况报告”2.3安全员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汇总清单后,负责文件的发放。
选择适合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定期更新。
负责编制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文件年度评价报告”。
2.4各部门对本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及时进行宣贯,传达给相关方。
3、内容:3.1获取渠道和时机3.1.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通过官方网站、行业报刊、数据库和中介服务机构、媒体及上级有关部门等渠道获取。
3.1.2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从各级安全生产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获取。
3.1.3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通过上述渠道以走访、电话、传真、信件、会议等方式获取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同时建立必要的联系;3.1.4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通过阅读和整理有关报刊收集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登记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获取记录表上,并及时传递到安委会备案。
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
《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本法规,于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该法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责任主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事故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强调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健全,明确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责任追究。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是于2011年10月1日实施的法规,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要求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报告,并及时组织调查,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以根据事故的成因和教训,加强生产安全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是我国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法规,于2019年4月1日实施。
该条例规定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审批、颁发和管理的程序,要求企业在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之前,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生产要求,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合法合规。
此外,该条例还明确了许可证持有人的义务,包括定期检查、报告安全生产事故等。
除了上述法律法规,还有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这些法规都是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
总之,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法律保障,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4最新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在现代社会中,安全生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法规和要求,对于各个行业和企业都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本文将对2024年最新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介绍,并提供一个清单。
一、中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明确了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办法。
二、其他安全生产要求
1.各行业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安全生产要求,相关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是企业必须遵守的。
2.企业自身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业务需求,制定适用于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和程序。
3.监督检查机构的要求:各级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会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企业必须按照相关要求配合检查,并及时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4.人员培训和教育的要求: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安全生产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企业,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为社会建设和谐安全的环境做出贡献。
以上是2024年最新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清单,总结了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自身要求和外部监督检查机构的要求。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要求,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和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实施。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标准和制度不仅是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准则,也是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法律保障。
本文将介绍如何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
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分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1.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又称强制性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和管理的标准,包括GB、GB/T、GBZ、GB/Z等标准系列。
国家标准是全国各行各业都必须遵守的标准,具有法律效力。
例如,对于建筑企业来说,GB 50736-201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程》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标准。
1.2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按照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由相关行业单位组织制定的适用于本行业的标准。
行业标准以行业名称或代号作为标准编码,如建筑行业标准的代号为JG,化工行业标准的代号为HG。
行业标准具有强制性和指导性两种属性,对于同一行业的企业通常是强制遵守的,对于其他行业的企业则可以作为参考。
例如,化工行业的HG/T 3249-2013《固体废物储存处理现场安全评价规程》就是一种典型的行业标准。
1.3 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地方标准化机构审批发布的地方标准,通常是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需求而制定的。
地方标准具有指导性和推荐性两种属性,一般适用于本地区或本行业的企业,对于其他地区或行业的企业则可以作为参考。
例如,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上海市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就是一种区域性的地方标准。
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获取途径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
2.1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国家标准的获取方面,最权威的途径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
安全生产法规法令清单
1.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安全生产法规法令的清单,以帮助企业和
个人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请注意,本清单只包含一些常见的
法规法令,具体的适用情况可能因地区和行业而异。
在实际操作中,请务必参考适用的法规法令以确保合规。
2. 安全生产法规法令清单
2.1 国家层面的法规法令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评价和安全批准制度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2.2 地方性法规法令
- 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
- 上海市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广州市安全生产条例
- 深圳市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 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例
- 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
- 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
-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3. 结论
安全生产法规法令清单汇总了一些常见的国家层面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作为参考指南来帮助企业和个人确保安全生产合规。
IMPORTANT请注意,法规法令可能会有更新和变化,为确保准确性,建议随时参考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法律法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