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本-(近代欧洲的变革)
- 格式:doc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8
近代欧洲的政治和社会变革近代欧洲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欧洲发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变革,这些变革极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
这篇文章将会介绍这个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以及其影响。
政治变革近代欧洲的政治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绝对主义的出现绝对主义是指君主或官僚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来强化自己的统治和控制。
这种国家体制在17世纪末期开始兴起,并成为欧洲大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
其中,法国的绝对主义最为著名。
路易十四在位期间,极力强化自己的自治权,并通过强化国家机器和门限制权力的措施,将国家统治力量集中在自己手中。
2. 君主立宪制度的出现君主立宪制是指国王不再拥有完全的统治权力,而是要在立法机构内按照法律规定形式上执行自己的职务。
这种制度开始在18世纪成为欧洲各国国王与议会制衡体制的代表。
其中英国是第一个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在英国,议会发挥着重要的立法和行政职能。
3. 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是指强调民族利益和民族解放的思想。
它开始在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流行起来,成为欧洲政治文化的一部分。
其中德国是民族主义的代表国家。
在德国,民族主义高度强调德国民族和德国文化的独特性,反对外来文化和外来势力的影响。
4.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出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近代欧洲的两个重要的社会政治运动。
它们的目的是要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统治阶级的社会制度。
其中共产主义的代表是苏联。
在苏联,共产主义制度曾经得到了全面实现。
社会变革近代欧洲的社会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过程。
它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其中,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在英国,由于某些因素(例如战争、贸易和殖民地)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大量的企业家积极投资于技术和生产力的改进,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经济体系。
法国拿破仑时代近代欧洲的重塑与变革法国拿破仑是欧洲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领袖。
他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中,迅速征服了大片土地,将法国帝国的势力扩展到整个欧洲,对近代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拿破仑时代如何重塑了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一. 政治重塑拿破仑时代对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拿破仑出于个人的野心和追求,通过一系列的征战,将欧洲大陆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下。
他推翻了许多封建君主制国家,并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国卫星国。
首先,拿破仑推动了现代行政体系的建立。
他采用了一套统一的法律体系,取消了封建的特权制度,以及许多地方的自治权力。
这使得欧洲各国都出现了更加统一的行政体系,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其次,拿破仑被誉为开启了现代欧洲的法典时代。
他制定了《民法典》等一系列法典,将法律统一起来,取代了以往各个国家根据地方习俗和传统判决的实践。
这使得法律更加公正和稳定,为法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拿破仑还推动了近代欧洲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他通过征服多个国家并改革其政治体制,将这些国家纳入了他的法国帝国。
同时,他也倡导国际间的联合与交流,并建立了著名的《柏林航海法典》。
这为后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经济重塑拿破仑时代也对欧洲的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通过推行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欧洲的工业化进程,从而催生了新的经济格局。
首先,拿破仑取消了许多封建制度和特权,这解放了企业家和劳动者的活力。
他推行了现代企业制度,鼓励自由贸易和私人投资。
这使得欧洲的经济开始呈现出更加市场化和自由化的特点。
其次,拿破仑建立了一套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体系,促进了贸易和市场的发展。
他还修建了一系列的交通基础设施,如大运河和公路,促进了各地之间的交通运输,加快了商品和人员的流动。
此外,拿破仑还鼓励科学技术的发展。
他建立了许多科学研究机构,并资助了许多科学家的研究。
这推动了欧洲的工业革命进程,催生了许多科技创新和发明。
近代欧洲历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近代欧洲历史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期,其中两个重要的运动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运动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与原因文艺复兴是指自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欧洲发生的一系列关于艺术、文化和学术领域的变革和创新。
这场运动的背景和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随着中世纪的结束,欧洲社会开始渐渐摆脱农业经济,进入城市化时代。
城市的崛起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繁荣,人们开始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经济实力来追求艺术和文化的发展。
其次,文艺复兴背后的重要因素是古典文化的重新发现。
在中世纪,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几乎被遗忘,被教会的思想统治所取代。
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和哲学。
这种古典文化的复兴激发了欧洲人们对美的追求,成为了文艺复兴的核心。
最后,文艺复兴还与贸易和探险的发展密切相关。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开启了欧洲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文化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艺术和文化的多元化,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影响方面。
首先,文艺复兴重新塑造了欧洲的艺术风格。
从建筑到绘画、雕塑等各个艺术领域,都呈现出古典风格的复兴。
例如,画家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人的作品,注重逼真的人体绘画和透视法的运用,标志着艺术的进步与创新。
其次,文艺复兴对科学和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借鉴,欧洲的学者们重新探索了理性思维和实证主义的价值。
克卜勒、伽利略等科学家的成就,奠定了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础。
最后,文艺复兴还对社会结构和观念带来了深远的改变。
人们开始重视个人的自由和人权,尊重个体的创造力和才能。
这种人文主义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来欧洲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三、宗教改革的背景与原因宗教改革是指16世纪欧洲发生的一系列基督教宗教改革运动。
这场运动的背景和原因有以下几点。
最新人教版(2023年)高中历史教材目录第一册:中国古代史第一章:远古时期1. 人类起源与早期文明2.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夏商周时期1. 夏朝的兴起与发展2. 商朝的兴衰与特点3. 周朝的建立与王室衰落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1. 春秋时期的政治体制2. 诸子百家与思想文化的繁荣3. 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与兵器革新第四章:秦汉时期1. 秦朝的统一与变革2. 汉朝的开创与繁荣第二册:中国近代史第一章:中国近代史概述1. 清政府的衰败与民族危机2.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民族抵抗第二章: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1. 太平天国起义与失败2. 洋务运动的兴办与成果评价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1.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推翻清朝2. 民国的建立与政治系统的变革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册:世界历史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兴起1. 埃及古文明的发展与特点2. 希腊罗马古文明的兴盛与传承第二章:中世纪的欧洲1.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2.欧洲的宗教改革与科技革命第三章:近代欧洲的变革1.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2. 欧洲的帝国主义与殖民扩张第四章:现代世界的变革1. 世界两次大战的爆发与影响2. 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与冲突以上是最新人教版(2023年)高中历史教材目录的概要内容。
希望这份目录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变革的脉络及其意义。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2023年)高中历史教材目录的概要内容。
希望这份目录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变革的脉络及其意义。
世界近代史复习材料第三章欧洲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第一节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名词解释1、权利请愿书:1628年英国议会在义律、皮姆领导下向国王查理一世提出的情愿书。
内容:未经议会讨论通过,国王不得征收新税;未经法院批准,任何人不得非法逮捕人并剥夺其财产;不得强占民房驻兵。
它虽然未执行,但是有反对王权的作用。
这个文件后来成为宪法性文件。
2、大抗议书:1641年底英国议会通过。
内容:列举了查理一世种种罪行,提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建立大臣对议会负责制,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自由,取消英国国教,允许人民信仰清教。
它的通过标志着国王与议会的决裂,是英国革命的纲领。
3、不列达宣言:1660年2月查理二世与英格兰军区司令蒙克将军会谈,查理二世提出如允许他回英国复位,保证做到如下几点:恩赦一切过去反对国王的臣民;承认没收国王、王室的土地仍旧归新主人;保证信仰自由;保证国王服从议会。
由于该文件中国王同意了议会限制王权,被列入宪法性文件。
4、光荣革命:为英国走向现代化创造了重大前提。
光荣革命后使英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的英国政治体制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同时又开创了一条和平变革途径的先例。
英国进行光荣革命时,法国专制主义正向顶峰发展,德意志正在走向专制,俄国的农奴制专制制度正在加强,日本正在实行新一轮的幕府制度,中国的大清王朝刚刚开始44年,英国一个弹丸小国却走向近代世界的门槛。
二、问答题1、为什么15世纪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后来居上?1英国地理环境处于大西洋边缘(新航路开辟之后,商贸中心转移)利于商品经济,成为东西贸易的枢纽。
2贵族间的战争和农民战争消除了农奴制度,农民获得了自由。
3农村很早发生了圈地运动,实质是土地所有权的改变。
2、新贵族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特点?在革命中的作用如何?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一部分贵族改变剥削方式,成为新贵族。
他们改变了经营方式,在经济上与资产阶级是一致的,在思想上与资产阶级是相似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联盟是英国资产阶级的一个特点。
法国大革命君主专制的终结近代欧洲的变革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法国大革命无疑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它不仅终结了法国长期以来的君主专制制度,更是为近代欧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法国大革命爆发前,法国社会处于极度的不平等和腐朽之中。
君主专制制度使得权力高度集中在国王及其贵族手中,他们过着奢华无度的生活,而广大的平民百姓则深陷贫困与苦难。
税收负担沉重地压在农民和城市平民身上,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经济方面,法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封建领主对土地的垄断,限制了农业的进步和商业的自由。
手工业和商业在重重束缚下举步维艰,新兴的资产阶级渴望打破这些枷锁,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和经济自由。
思想文化领域,启蒙运动的兴起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的著作广泛传播,他们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深入人心,激发了人们对旧制度的不满和反抗意识。
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随后,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
《人权宣言》的颁布,明确提出了“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原则,为法国大革命确立了民主、自由的方向。
在政治制度上,法国大革命彻底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政体。
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封建贵族的特权被废除,权力逐渐转移到了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机构手中。
这一变革不仅改变了法国的政治格局,也对整个欧洲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冲击。
其他欧洲国家的人民开始思考自己国家的政治体制,推动了欧洲各国的政治改革。
经济上,法国大革命打破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土地的重新分配和农业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同时,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出台,使得法国的经济逐渐走向繁荣。
社会方面,法国大革命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
废除了贵族和教士的特权,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和追求个人发展。
近代欧洲的工业化进程与社会变革近代欧洲的工业化进程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引领了人类社会的巨大改变。
工业革命的兴起不仅彻底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也对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以及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工业化的兴起与经济结构的变迁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机械化生产的引入和工厂制度的建立。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率先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的大规模应用,随后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迎来了工业化的浪潮。
这一变革使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加速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速度,为较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工业化的兴起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迁。
传统的农业经济逐渐被工业经济所取代,城市化进程加速。
工业革命带动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农业生产也得到了技术和机械设备的改进,农民从传统的农耕生产逐渐转向了机械化和集约化生产。
这种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新的经济互动模式。
二、社会结构的变革与阶级冲突的出现工业革命对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冲击,社会的等级体系发生重大变动。
传统的封建贵族和军事特权逐渐被资产阶级所取代,中产阶级的崛起使社会阶层变得更加多元化。
工业化进程不仅带动了中产阶级的发展,也刺激了贫苦农民和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抗。
与此同时,工厂制度的建立也导致了劳资关系的尖锐对立。
工人阶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劳动价值,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工人阶级的团结与抗争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出现了一系列的工人运动、罢工和政治组织的建立。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进一步加剧,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三、文化观念的转变与教育的普及工业化带来了社会文化观念的深刻变化。
在工业革命之前,知识和教育资源主要掌握在贵族和教会的手中,普通人难以接触到高等教育和文化知识。
然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化需求和阅读市场。
出版业的兴起使得文化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普遍,书籍、报刊成为广大民众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第5章近代欧洲的变革公元16至19世纪是近代欧洲出现重大变我在本章将学到革的阶段。
科学革命加速欧洲科学的发展;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理性思考各项议题;专制王权则提高了君王权力,凝聚国家向心力;工业革命则促进了物质生活的进步,均为日后人们的思想与生活风貌奠下了重要基础(搭配图册页13)。
我在本章将学到◆科学革命的经过和影响。
◆启蒙运动的重要性。
◆专制王权的兴起及其代表人物。
◆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其影响。
16世纪科学革命开始1643年法王路易十四即位1682年俄皇彼得大帝即位1848年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18世纪启蒙运动开始1325-1科学革命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的思考方式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重新思索宇宙万物的运作原理。
到了公元16、17世纪,欧洲经历了一场“科学革命”,加速欧洲科学的发展。
一科学革命的发生背景1. 新工具的发明:望远镜、显微镜、温度计等新工具的发明,有利于科学研究的进行(图2-5-1)。
2. 新方法的使用:培根提倡“归纳法”,主张由实验所求得的事实,可归纳出普遍的原则或科学的定律;笛卡儿则对一切事物持怀疑的态度,强调“我思故我在”,提倡“演绎法”,认为一切知识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过程,才能确立(图2-5-2)。
归纳法与演绎法等新方法的使用,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切实可行的途径。
3. 科学研究机构的成立:公元17世纪起,英、法等国相继成立科学研究机构,鼓励科学家进行研究,有助于科学研究风气的展开(图2-5-3)。
☐图2-5-1公元17世纪时,天文学家与其使用的望远镜。
☐图2-5-2培根与笛卡儿像♦图2-5-3法兰西科学院/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资助法兰西科学院,成员能自由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与观点。
133图2-5-4哥白尼、伽利略与牛顿像。
二科学革命的重要成就1. 天文学:公元16世纪,哥白尼提出“太阳为宇宙中心”的观点,质疑天主教教会传统的“地球中心说”,史称“哥白尼革命”。
到了公元17世纪,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运行,证实了哥白尼的学说,对于天文学的发展贡献甚大。
2. 物理学:牛顿是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
他所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三大运动定律”(惯性定律、运动定律、反作用定律),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图2-5-4)。
科学革命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逐渐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
由于公元17世纪欧洲科学人才辈出,成果丰硕,所以这个世纪又被称为“天才的世纪”。
随堂练习阅读甲、乙两则漫画后,请你判断何者为归纳法?何者为演绎法?甲:從一系列具體的事例,可歸納出普遍的原則。
張三死了李四死了張三、李四都是人所以人都會死人都會死張三是人李四也是人所以張三、李四都會死乙:從普遍公認的原則為依據,經嚴格的論證來確認其他具體的事例。
1341355-2启蒙运动在科学革命的成就下,到了公元18世纪时,欧洲许多学者乐观地认为人类的社会活动,也可运用科学方法与理性态度来解释,并寻求一种普遍适用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法则,这股思潮称为“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成就主要在政治与经济学说两方面:一 政治学说早在公元17世纪末,英国人洛克已主张生命、自由与财产是人类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
统治者如果破坏人民的天赋人权,人民可以起而反抗。
后来的法国学者相继提出各种新理念,使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重镇(图2-5-5~6)。
重要者有: 1. 孟德斯鸠:他着有法意一书,主张政府组织应采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互相制衡,避免造成政府的专制。
2. 伏尔泰:他批评政府与天主教教会的权威与腐败,并强调言论自由。
3. 卢梭:他着有民约论(又称社会契约论),主张政府的权力来自政府与人民所签订的“契约”,这种“主权在民”的理念,是后世民主政治的基本理论。
启蒙思想家所提倡的自由思想,后来成为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指导原则,对近代政治发展影响深远。
▲ 图2-5-5 启蒙运动重要代表人物像 图2-5-6 启蒙运动时期的聚会讨论/思想家常聚会讨论科学、艺文等议题,激发出许多新思想。
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起源于何时?图2-5-7百科全书书影/“百科全书”一词后来成为这一类著作的总称。
二经济学说英国人亚当斯密(1723~1790A.D.)着有国富论,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学说,认为市场的供需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政府不应过度干预人民的经济活动。
他所提出的理论,成为此后欧、美等国经济学理论中的一环。
此外,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狄德罗对当时的知识作有系统的整理,邀集学者合编百科全书(图2-5-7)。
他开启了日后百科全书类著作的风气。
随堂练习以下四则漫画是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主张,请你将适当的选项填入图旁的空格中。
选项:甲、洛克乙、卢梭丙、孟德斯鸠丁、亚当斯密生命、自由与财产是人类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
政府组织应采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互相制衡。
政府的权力来自政府与人民所签订的契约,是源自「主权在民」的观念。
市场上,若供过于求,价格会下跌;供不应求时,价格则会上涨。
1365-3专制王权的兴起自15世纪起,欧洲各国君王权力提高,逐渐形成17、18世纪欧洲的专制王权(图2-5-8)。
一专制王权的代表此时各国君王大多强调“君权神授”,作为统治的理论基础。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图2-5-9)、俄国的彼得大帝都是专制王权的主要代表。
路易十四对内实行中央集权,并兴建凡尔赛宫,是当时法国国力富强的象征;对外则积极开拓疆域,使法国成为欧洲强国。
彼得大帝则大力提倡西化,并对外扩张,提升了俄国的国力(图2-5-10)。
二开明专制的代表18世纪时,俄国凯萨琳二世(1762~1796A.D.在位)、普鲁士腓特烈二世(1740~1786A.D.在位)等君王,虽仍采取专制统治,但因受到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实施司法改革、推广教育等措施,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此种政治被称为“开明专制”。
☐图2-5-8公元18世纪,欧洲各国形势图小帮手君权神授欧洲各国君王认为他们的权力直接由上帝所赐予,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人民必须服从君王的命令。
☐图2-5-9路易十四(1643~1715A.D.在位)像/他所穿戴的假发、丝袜与高跟鞋,掀起一股时尚风潮,当时法国男性权贵纷纷仿效。
☐图2-5-10彼得大帝(1682~1725A.D.在位)剪下大臣的胡子/他强力推行西化政策,并带领大臣剃掉长胡,改穿西式服装。
137☐图2-5-12近代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5-4工业革命从公元18世纪中期起,欧洲在生产技术上产生重大变革,蒸汽动力的机器逐渐取代传统人工的生产方式,新出现的工厂制度可以大量生产,并带来人们社会生活的改变,史称“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起源地在英国公元18世纪后,由于英国的政治比较安定,煤矿的蕴藏丰富,海外市场的需求广大,也有充裕资金从事技术改良,所以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二工业革命的过程工业革命首先从纺织业的技术改良开始。
为了因应市场上对棉纺织品的大量需求,人们改良或发明了织布机、纺纱机等生产工具。
后来,英国人瓦特(1736~1819A.D.)改良蒸汽机,并被应用至纺织机上,导致纺织业的蓬勃发展。
蒸汽机接着也被运用在汽船、火车上,促成交通运输的革新(图2-5-11~12)。
继英国之后,欧洲大陆各国与美国也自公元19世纪起纷纷运用机器生产,致力于工业发展,加入了工业革命的行列。
☐图2-5-11工业革命后,海上交通方式改变示意图。
138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促成了物质生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影响有以下四点:1. 工厂制度的出现:新出现的工厂制度,为城镇带来就业机会,形成人口集中于都市的现象。
2. 社会问题的产生:工业革命后,城市涌入大量人口,出现治安败坏、居住环境拥挤等问题。
而资本家为赚取更多利润,往往不顾工人福祉,因此贫富差距扩大,形成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对立(图2-5-13~14)。
3. 社会主义学说的提出:为了解决工业革命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相继出现。
其中马克思主张废除私有财产,提倡公有财产,因此他的学说又被称为“共产主义”(图2-5-15)。
4. 引发欧洲各国之间的竞争:工业革命奠下了英、法等工业国家的富强基础,但这些国家为了寻求更多的原料与市场,积极向外发展,争夺海外殖民地,引发彼此之间的竞争与利益冲突。
☐图2-5-13在煤矿坑工作的童工/矿坑通道狭窄,身材矮小的童工比较容易进入,所以煤、铁矿的开采常可见到童工的身影。
小帮手社会主义为了解决工业革命所造成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学说,称为“社会主义”,可分为温和与激进两派。
温和派主张以改革、立法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激进派则倾向采取革命手段,如马克思。
☐图2-5-15马克思(1818~1883A.D.)像/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对20世纪的世界局势影响深远。
☐图2-5-14资本家与劳工/图为1843年英国杂志上的插画,讽刺工业革命后,贫富不均的现象。
下层为穷人、矿工的生活环境,而上层则是资本家过着奢华的日子。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