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年护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4.26 KB
- 文档页数:2
日本115项养老服务细节流程1.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家中接受定期的健康护理服务。
The elderly can choose to receive regular health care services at home.2.养老服务可以包括定期的居家护理和生活照料。
Elderly care services can include regular home care and daily living assistance.3.有专业护理人员进行上门服务,确保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Professional care workers provide home services to ensure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the elderly.4.老年人可以参加日间活动中心,与其他人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
The elderly can participate in day care centers and enjoy their time with others.5.针对老年人的体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有专业的团队提供。
There are professional teams providing physical exercise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the elderly.6.养老服务也包括精神抚慰和心理治疗,帮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Elderly care services also include spiritual comfort and psychological therapy to help the elderly maintain a good attitude.7.提供营养餐饮服务,确保老年人的膳食均衡。
Provide nutritional catering services to ensure a balanced diet for the elderly.8.养老服务还包括定期的医疗检查和健康指导。
日本老年护理老年护理,是指因年事已高、身患慢性疾病、身体衰弱、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老人,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他人的援助活动。
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在日本被称之为介护保险)是2000年4月开始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旨在运用社会保险的机制,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实施社会化的护理服务,对克服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负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人口中护理需求日益增大,借鉴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对适时建立我国老年护理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一)在老年人口中护理需求日益增大国际上认定,老龄化社会是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高于总人口的7%或60岁以上人口高于10%的社会。
2006年,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431万人,占总人口的19%以上。
2010年将达到25%,2025年将达到28%,老年人的护理问题成为全社会沉重的负担。
据日本厚生省统计,到2000年止,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有20万人患有老年痴呆症,120万人长期卧床不起,加上其它原因需要他人护理的共有280万人,并且此后人数将以年增3.5%的比例持续上升。
据厚生省和劳动省人口动态经济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龄者死亡前平均卧床时间为8个半月。
老龄者需要护理的人数随年龄而增加。
如65~69岁人群平均67人需要1名护理人员;70~74岁为28人、75~79岁为15人、80~84岁为9人、85岁以上则4人就需要1名护理人员护理才能维持正常生活。
(二)“护理缺失性住院”带来严重的医疗赤字1963年日本建立老年人福利制度,对低收入老年人提供免费收容和照料。
其他老年人入住福利院养老的费用需要部分或全部自理。
20世纪70年代日本医疗保险对6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免费医疗,但不属于低保对象的老年人在福利院养老的费用仍需要部分自理。
为此造成医院滞留大量不愿出院的老年人,由于护理缺失产生老年人住院实现护理的现象,造成医疗费用剧增。
日本养老管理制度一、日本养老管理制度的概述日本是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养老管理制度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日本的养老管理制度包括基本养老金制度、福祉服务制度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这些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了保障和帮助,确保他们在晚年能够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二、基本养老金制度基本养老金制度是日本养老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日本政府为所有65岁以上的居民提供的养老保障制度。
根据该制度,65岁以上的居民可以获得基本养老金,以帮助他们在老年生活中支付生活费用。
基本养老金制度的资金来源包括来自居民的缴纳和政府的补贴。
在日本,基本养老金制度分为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済年金。
国民年金是针对没有参加任何其他养老保险的自雇人士和个体经营者的制度,其缴费由个人按照规定缴纳。
厚生年金是针对在私人公司就业的职工的制度,其缴费由雇主和员工共同缴纳。
共済年金是针对在地方公务员、国家公务员等职业的人士的制度,其缴费由雇主和员工共同缴纳。
基本养老金制度的实施,为日本老年人提供了特定的养老保障,可以有效地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基本养老金制度的资金来源也比较稳定,可以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三、福祉服务制度除了基本养老金制度,日本还有福祉服务制度来帮助老年人。
福祉服务制度包括长期照护保险、社区日间服务、居家护理服务、老年人公寓、老人设施等多种形式。
这些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身心健康的关怀和照顾,以保障他们能够得到充分的照料和关爱。
其中,长期照护保险是日本福祉服务制度的核心内容,它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的护理和医疗服务。
长期照护保险由政府设立,通过居民的缴费和政府的补贴来运作。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形式的护理服务,从而确保他们在晚年得到充分的照顾和帮助。
在日本,福祉服务制度的目标是让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社区中得到充分的关怀和服务。
通过这些服务,老年人可以得到养老金以外的额外帮助,确保他们能够过上幸福、安宁的晚年生活。
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日本为老年人提供的又一项重要保障措施。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是世界上较为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之一,对于我国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构建社会福利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将介绍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并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是为了解决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而设立的,该制度于2000年正式实施。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社会共同的力量来共担长期护理成本,使老年人能够获得适当的护理服务。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有以下主要特点:适度的保险费用。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采取了一种每人每月缴纳保险费的方式,缴费金额根据个人收入和年龄等因素有所不同。
这种分级缴费的方式可以确保年轻人和贫困人口能够负担得起保险费用,从而实现社会公平。
全面的服务范围。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包括了从家庭护理到机构护理的全面服务范围。
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家中接受护理服务,也可以选择去护理机构接受护理。
这一制度还提供了人员培训、康复辅助器具和住宿服务等多项保障,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公平的评估和认定。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通过评估来确定老年人是否符合享受护理保险的条件,评估项目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和健康状况等。
评估结果将作为老年人享受护理保险的依据,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多元化的服务提供者。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鼓励社区和私人企业成立介护服务机构,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选择。
这种多元化的服务提供者,既可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可以促进市场竞争,进一步推动护理行业的发展。
我国应加大对长期护理服务的投入。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需要加大对长期护理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可以为我国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模式。
我国应提高社会福利保障的公平性。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应该以公平为原则,通过合理的分级缴费和评估认定,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适当的护理保险服务。
我国应注重提高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
护理人员是实施护理服务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培养和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医疗、护理等需求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于2000年10月实行了“介护保险制度”,旨在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疗养、护理服务等保障。
该制度为日本老年人提供了长期护理,延长了生命期,减轻了家庭护理的负担,这对我国老龄化社会来说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实行强制参加制度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为全民强制参加,覆盖所有65岁以上的老年人。
而我国的社保制度虽然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但由于参保人口不足和缴费意愿低下,致使保障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进一步完善社保制度,加强民众的保险意识,实行强制参加制度,确保保障的覆盖面。
二、实行财源多元化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实行财源多元化,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个人多方面的作用。
政府负责补贴低收入者,企业提供员工的医疗护理保险计划,并支付社保费用,个人也需要缴纳保险费用。
因此,我国可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下,建立社会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个人多方面的作用,保障老年人的福利。
三、区分不同等级的照护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区分轻度、中度、重度等不同等级的照护,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计划和付费标准。
轻度照护主要包括家庭陪护和日间护理等,中度照护则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帮助,而重度照护则需要提供全天候的护理服务,包括有专业服务的养老院。
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重视轻度和中度照护,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减轻全社会对护理人力和资源的压力。
总之,日本介护保险制度作为老龄化社会的有效措施,为我国构建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国需要积极消除保险意识薄弱、参保率低的问题,实施强制参加制度、多元化财源,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通过完善照护级别制度,缓解养老压力,使老年人在晚年无忧。
日本老年福利保障研究及启示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福利保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日本作为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老年福利保障制度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对日本老年福利保障制度进行研究,以期给其他国家的老年福利保障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日本老年福利保障制度的基本概况日本老年福利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老年救济制度。
1. 养老金制度:日本的养老金制度采用了公平分配和退休制度。
基本养老金由国家统一征收,根据个人的缴纳年限和缴费金额进行计算,从而实现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而退休制度则允许老年人在达到一定的年龄后退休,并领取养老金,保障了老年人的经济生活。
2. 医疗保险制度: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广泛覆盖的社会安全制度,所有居民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包括老年人。
医疗保险制度通过支付一定的保险费来提供医疗服务,同时还有额外的补充保险可供选择。
这样老年人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并且不会因为医疗费用过高而增加经济负担。
3.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日本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而特别推出的制度。
这个制度主要针对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定期的护理和照顾。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通过对所有居民征收一定的保险费来筹措资金,从而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的护理保障。
4. 老年救济制度:老年救济制度是日本社会福利制度的一部分,为无法自行生活的老年人提供财务救助。
这个制度主要针对没有家人照料、没有养老金收入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二、日本老年福利保障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日本的老年福利保障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优势:1. 全面覆盖:日本的老年福利保障制度是一种全面覆盖的制度,所有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福利保障。
这样可以保证老年人不会因为个人经济状况或其他原因而受到歧视或不公平的待遇。
3. 定期护理和照顾: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推出为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提供了定期的护理和照顾。
浅析日本的介护(护理)保险制度摘要:日本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22%,其已进入超老龄社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龄者不断增加。
针对这种现状,日本政府于2000年推出介护(护理)保险制度,其以全社会相互扶持为目的。
本文针对日本介护保险法的主要内容及其问题予以分析,希望能对我国今后在制定相关法律时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超老龄社会;介护保险制度;政府财政投入一、介护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按照联合国的定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大于7%低于14%时属老龄化社会。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大于14%低于21%时属老龄社会,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大于21%时称为超老龄社会。
截至2009年8月,日本65岁以上人口达2890万人(男性1235万人、女性1655万人),占该国人口总数的22.7%。
截至2007年,日本人平均寿命为82.5岁。
居世界第一,其中男性79.19岁。
仅次于冰岛:女性85.99岁,连续21年居世界第一位。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表明,以65岁的老龄人为主的“老龄家庭”到2007年6月达到1006万户,与1980年相比增加了近8倍,占家庭总数的21%。
过去,日本80%以上的患者护理都由家庭妇女来承担。
即“家庭内介护”。
随着社会发展,女性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比例逐年增加,患病卧床的老年人在自己家庭里很难找到合适的护理者。
并且,由于养老院等介护设施的费用昂贵、入住条件比较苛刻,又使很多经济条件一般的老龄患者无法得到相应的护理。
在60岁以上老人的医疗费由国家负担的情况下,很多患者不得已选择了“介护性住院”的护理方式。
据1996年日本医师会的相关统计,一年中住院时间达6个月以上的老龄患者超过30万人,其中超过半数的患者是因为得不到家属护理而长期滞留在医院。
按照每人50万日元,月的平均费用计算,政府每年最低要超额负担8000亿日元以上的医疗费开支。
这种依赖型的“介护性住院”造成日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高额赤字以及纳税人的过重负担,且仍有日趋严重之势。
2000介護保険制度【原创实用版4篇】目录(篇1)1.2000介护保险制度2.制度的背景和目的3.制度的主要内容4.制度实施的影响和效果5.总结正文(篇1)2000介护保险制度是日本政府为了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护理问题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
该制度旨在通过保险的形式,使需要护理的人群能够获得必要的护理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一、制度的背景和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趋势加剧,日本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护理问题。
传统的家庭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2000介护保险制度的推出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该制度旨在通过保险的形式,使需要护理的人群能够获得必要的护理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二、制度的主要内容1.参保范围:制度适用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需要护理的人群。
2.缴费标准:参保人每年需要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缴费标准根据年龄、收入等因素而异。
3.服务内容:保险公司提供护理服务,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医疗护理等。
4.服务质量和监管:保险公司必须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同时政府也会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管。
三、制度实施的影响和效果2000介护保险制度的实施对日本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该制度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该制度有助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使老年人、残疾人等需要护理的人群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
此外,该制度还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保障了弱势群体的权益。
四、总结2000介护保险制度是日本政府为解决护理问题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其目的是通过保险的形式,使需要护理的人群能够获得必要的护理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目录(篇2)1.2000介护保险制度背景2.2000介护保险制度内容3.2000介护保险制度影响4.结论正文(篇2)一、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日本政府在2000年推出介护保险制度,旨在解决老年人护理需求。
日本老年护理体系对中国老龄化的启发1 日本老年护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日本属于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的一个国家。
上世纪70年代,日本超过65岁的老年人数量已占到全国总数的7%,已属于老龄化国家范畴,且所占比重逐年递增,至2013年已达到25%左右。
而在老年护理问题方面,日本也很早展开了摸索和研究,尤其是本世纪初颁布的《护理保险法》,进一步推动了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解决日本剧增的老年人护理需求有重要意义。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是基于日本医疗制度建立的,是地域保险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一是护理保险的保险人,往往是居民周边的,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力、财力等差距大是有待探讨的主要问题;第二是被保险人,通常以65岁为分界线,1号被保险人是65岁往上的,2号保险人是40~64岁的医疗保险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超过65岁的老年人护理保险服务是无条件的,而40~64岁的护理保险服务需符合因癌症、风湿病等影响身体恶化的老年人。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展开之后,以家庭为中心的养老服务不断扩大,整个养老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然而护理费用的快速增加,该制度体系的持续性成为主要研究课题。
与此同时,日本2015年“生育高峰世代”到达高龄时期,2025年迎来后期高龄期,认知症和单身生活的高龄者的增加,使得该课题尤为重要。
因此,从2005年开始,3年作为一期进行了改革,主要表现为重视预防、利用者负担的公正话、社会保障综合化、看护人才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等。
除此之外,未来将面向医疗看护一体化改革,“从医疗到看护”、“从设施到住宅”的方向改革。
2 中国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2.1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在中国,政府一开始推崇高龄者福利服务政策,但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
直至201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是中国在社会保险制度历史上的第一次立法,其包含了法律意义上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5个保险制度。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介护保险制度是指为了保障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或残障人士能够得到必要的服务和照顾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其介护保险制度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并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基本情况1. 产生背景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是在1997年开始实施的。
当时,日本的老龄化问题已经非常突出,老年人口数量庞大,需要长期护理的人口增加,而家庭护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决定建立介护保险制度,通过社会化的方式为需要长期护理的人提供必要的服务和照顾。
2. 制度设计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所有65岁以上的人都必须参加介护保险,缴纳保险费;二是保险费的缴纳和介护服务提供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的;三是介护保险制度包括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和长期护理机构等服务,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员和护理设施。
3. 实施效果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介护保险制度的实施极大地减轻了家庭护理的负担,提高了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
由于介护保险制度的支持,一大批护理员和护理设施得以培养和建立,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1. 加强社会化的长期护理保障机制我国目前的长期护理保障主要依靠家庭护理和社会救助,社会化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相对薄弱。
通过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应当加强社会化的长期护理保障机制,推动建立完善的介护保险制度,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提供更加全面和可持续的长期护理服务。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具有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介护保险法、相关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
我国在推动介护保险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也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为制度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介护保险制度需要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和人才支撑,包括护理员、护理设施、护理用品等。
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缘起及对中国的启迪2012-10-18一、定义老年护理,是指因年事已高患有各类疾病而导致的身体衰弱、生活不能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他人援助活动。
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红利的消失,社会养老矛盾突出,老年医疗保险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多等问题。
为应对高龄老人的护理需求,日本在2000年4月推出一项新的社会保险制度——护理保险制度,旨在运用社会保险的机制,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给予社会化的护理服务,减轻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和财政支出的负担。
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实施以后,获得了85%以上民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同,医疗保险赤字得到降低。
从2000年到2005年,此项保险实施的第一个5年里,得到护理认定的人数从218万人增加到411万人,受益面扩大明显。
该项制度的实施也标志着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正在由“政府导向型”向个人和事业经营体之间的“契约型”转变。
二、产生原因1.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是日本实施护理保险制度的根本原因。
随着老龄人口基数的增大,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老年人护理问题已成为日本社会的最大课题。
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研究所的中位预测,2038年65岁以上老人将达总人口的30%以上,2050年达到32.3%2.病症多样化日本战后的人口平均寿命由50岁延长到80岁,一跃登上世界第一长寿国。
随着长寿人口的增多,老龄人口的病症也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
在日本护理保险的相关规定中,闭塞性动脉硬化、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综合症、帕金森综合症、老年痴呆症等15种慢性疾病都在护理范围内。
3.护理复杂化老年人口的护理复杂化是伴随着老龄人群体病症多样化出现的。
家庭中劳动力所掌握的护理技能并不专业,不能满足老年病症的护理要求。
此外,日本妇女意识的觉醒以及大量的年轻人离家就业,使得原本留在家中照顾老人的劳动力锐减,不得不以家庭外的劳动力补足。
日式养老服务标准
日本养老服务标准包括多个方面,例如服务等级划分、介护保险和养老保障等。
在服务等级划分方面,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将介护服务等级划分为支援1、支援2、护理1到护理5等七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护理服务根据老年人实时身体状况科学评估,包括预防护理和护理服务两大类。
在介护保险方面,日本设立了介护保险制度,提供老年人介护服务。
介护保险旨在满足老年人身体衰退的预防护理需求。
在养老保障方面,日本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和介护保险等。
这些保障措施覆盖了健康自理老人、无法自理的半失能老人和失能老人等不同需求层次的老年人。
此外,日本养老服务标准还包括一些具体的服务项目,例如洗衣做饭、健康指导等。
针对不同服务等级的老年人,提供的服务项目也会有所不同。
总体来说,日本养老服务标准具有全面性、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同时,日本政府还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养老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发表时间:09-03-12 11:16:29 来源:转载点击:499
其中自动扣除,其它人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大约80%的第1号被保险者的护理保险费是从年金中自动扣除的,只有20%的第1号被保险者由本人或家属缴纳一定的费用。
第二类称为第2号被保险者,是指40岁至64岁的人,他们的护理保险费与医疗保险费一起缴纳。
根据收入的不同水平缴纳不同数额的护理保险费。
另外,根据老年人口比重不同,不同区域的被保险者缴纳保险费为基准额乘以0.5至1.5的系数,保险费额高低相差大约有3倍左右。
以适应不同区域老人护理的负担差异。
40岁至64岁的被保险者,只有被确诊患有闭塞性动脉硬化、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合并症、帕金森综合症、老年痴呆症等15种慢性疾病才能享受护理服务。
(二)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投入
老人在享受护理服务时,原则上必须缴纳护理费用的10%,在余下的 90%费用中,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一半,护理保险费用承担一半,其费用负担的结构如下。
以2003年为例,日本全年护理保险年度预算额为5.4兆日元,由被保险者承担50%,其中第1号被保险者2400万人承担保险费的18%;第2号被保险者4300万人承担保险费的32%。
中央和地方财政承担50%,其中中央财政承担25%,都道府县承担12.5%,市町村财政承担12.5%。
这种预算结构既体现了政府的责任,又体现了个人的义务。
(三)护理保险的申请与认定
日本护理保险服务的支付对象有严格的限定。
首先由于衰老、上述15种慢性疾病等自然原因而引发的护理需要的第2号被保险者才有资格接受服务。
交通事故等人为原因造成的患者,原则上不能享受护理保险服务。
但第1号被保险者不受此条件限制。
其次接受护理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专家认定程序。
其程序如下:
一是被保险者先向市町村政府管理部门提出护理申请。
二是市町村派出认定调查员对申请人进行访谈调查,作出首次认定。
三是市町村委托主治医生对被申请人进行体检,由其提出审查意见。
四是市町村护理认定审查委员会根据上述两次调查作出二次认定。
认定结果分为四类:重新调查;有自理能力,不能接受护理服务;要支援,但只能接受居家护理服务,不能利用老人护理设施;要护理,并根据轻重程度分为轻度护理、中度护理、重度护理、最重度护理和特重度护理。
五是原则上每隔半年必须重新接受一次专家认定。
(四)护理保险的给付服务
护理保险的给付服务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居家护理服务。
即访问护理员到被保险者自己的家里进行护理,偶尔去护理设施接受一下检查。
另一类是设施护理服务。
即被保险者完全离开家居,住进护理设施接受福利护理员各种程度的护理。
居家护理服务可以细分为13类,从来访护理、来访医疗、来访康复、到有利于功能康复的住宅改装等。
以2004年价格为例,最低可利用金额为每月6.2万日元,最高可达20万日元,个人届时承担10%,低收入阶层还可以享受特别减免。
设施护理服务可分为3类,一是需要特别护理的老人院,每月自费为5万~6万日元;第二类是老人保健设施,每月自费额约7万日元;第三类是疗养型病床设施,费用是三者中最高的。
(五)护理人员的资质与培训
日本从事老年护理保险服务的人员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称为福利护理员,第二类为访问护理员。
前者需要2年的正规学习,并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及格后,才能取得上岗资格,他们一般在护理设施内就职,从事技术性较强的护理服务。
访但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人绝对值数量已为世界之冠。
今后我国老人护理问题将会成为十分沉重的社会负担。
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从日本等老龄化国家汲取经验,探索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并能取得真正实效的老年护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