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镜头脚本表格
- 格式:docx
- 大小:20.94 KB
- 文档页数:2
《》分镜头剧本景别:远景作用主要强调场面的深远。
全景作用显示人物相对的动作状态。
(人物的全身都可见)中景作用符合一般的人物视野,它的场景看起来不远不近。
(人物膝盖以上)近景作用能看清人物表情。
(取人物的上半身或其他部分)特写作用放大人物的面部,人体或物体的一个局部。
(突出局部)镜头角度:平视特点是视平线在画面人物或主体的头部或上部。
(该角度给人平实和自然的感觉)俯视特点是画面在人物头部或主体的顶部以上,层次和运动比较清晰,但表情不容易被看清。
仰视特点视点在画面人物的腰部或主体的下半部以下。
形象显得高大,但也会产生主体形象变形的特点。
混合运用通过平视,俯视,仰视的组合来达到希望的效果。
摄法:(一)拉镜头:它的作用是为了让观众在看清楚某一重点的基础上,由点到面,认识人物和环境,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拉镜头使人产生宽广舒展的感觉。
(二)跟镜头:顾名思义,就是镜头始终是跟随一个在行动中的表现对象进行拍摄,以便连续而详细地表现他的活动情形,或在进行中的动作和衷情。
(三)摇镜头:这是指摄影机放在固定位置,向左右环顾,摇摄全景,或者跟着拍摄对象的移动进行摇摄。
它常用于介绍环境或突出人物行动的意义和目的。
(四)推镜头:是指被摄人位置不动,只移动摄影机推成近景或特写镜头。
同一个镜头内容,缓慢地推近,给人以从容,舒展和细微的感受。
快推则产生紧张,急促、慌乱的效果。
推拍,可以引导观众更深刻地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加强气氛的烘托。
(五)主观镜头:是将电影的镜头当作剧中人物的眼睛来观察和表达客观事物的,它可以模拟感觉、渲染气氛。
主观镜头比较普遍的是用来表现人物在特殊情况下的精神状态,也常用来反映人物的幻觉,想象,这在电影中是经常出现的。
同时,对于刻画人物性格也有突出的作用。
(六)空镜头:这种镜头,以具体的视觉形象(即画面)表明一定的时间、地点、没有人物,没有语言,只表现具有一定寓意的自然景物和气氛的场面。
如山、水、海、青松、花草、白云、月亮、飞鸟等。
考试疯云脚本人物:小艾,小五,小玲,老师场景:教室,医院门口分镜头脚本:1.·小玲趴在桌上睡觉。
(正面近景)2·透过树的阳光照射镜头(仰拍,天热,蝉叫)3·小艾丢了本书在旁边,出去。
1,揉眼睛(特写)2,站起走出镜头(正面近景)3,小艾出去,小五进来(两个人交叉而过,背拍)4·小伍进来,坐在小艾的位置上。
(低头玩手机,正面近景,镜头长)5·小艾进来走到小五面前说:唉,哥们儿,真是莫名其妙,是不是在搞笑,难道你没看到,这个座我已经占了!(走两步,正面近景对小艾,插入桌上的书的特写)6·小伍:丁是丁,卯是卯,其实我占的比你早!(慢悠悠的,边玩边说,正面近景)7·小艾:我一“大早”(强调语气)就来了,怎么没看见你呢?(正面特写)8·小伍:我昨天晚上占的。
(不抬头,继续玩,正面近景)9·小艾:最后一排是我的专利!为了它,我每天早早地起了床,抢破了头,血直流,这个位置不能丢!(有些恼怒,不断提高声调,正面近景)10·小伍:“最后一排”(强调)是我的骄傲,风水宝地这边独好。
要想把我从这赶跑(插小艾怒目的特写)劝你趁早拉倒!(抬起头说,嚣张的语气,主观镜头,俯拍近景,演员看镜头)(跟小玲声“哎呀”)11·小玲醒来:吵什么吵什么吵?(声音先入:“哎呀”)(正面近景,埋怨的语气)12·一大早就在这么神圣的教室里吵架,浪费大好青春(伸懒腰,边说边瞪小五小艾,三人入画全景)!13·小艾坐在小玲前面。
(不屑的看了一眼小五,拿起原来桌子上的书)14·小艾:得,还是发扬风格。
(正面特写,叹气)15·小艾:哥们,考试罩着我点!(回头对小五说,过小五肩拍)16·小伍:啊?今天考试啊?(特写)小玲:可不?我今天手都麻了!小艾:吓的噢?小伍:睡觉睡的吧?17·小玲:都不对!打小草累的!小艾:哎,想我昨晚点灯熬油地折腾了大半夜呀!小伍:哎呀,发奋学习了?小玲:你也打小抄?(侧面固定镜头,全景)18·小艾:哪呀,我在想考试的策略!(特写)小伍、小玲凑过去:想到什么?19·小艾狂笑:告诉你们,这招绝了!小伍、小玲:快说啊!(侧面,全景)20·小艾:照书抄——(拿起书)(特写,很严肃)小玲:去死(缩回去)!小伍:是个好主意!我咋没想到呢?(语气带讽刺)小玲: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