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关于炭族元素的知识点详解
- 格式:docx
- 大小:43.58 KB
- 文档页数:14
碳族元素知识点总结碳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4组元素,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和铅(Pb)。
碳族元素具有许多重要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碳族元素的几个主要知识点的总结:1.原子结构和电子配置:碳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p区,外层电子结构为ns2np2、碳原子的电子配置为1s2 2s2 2p2、在碳族元素中,碳和硅是典型的非金属,锗是半金属,锡是过渡金属,铅是主族金属。
2.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碳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有增大的趋势。
这是因为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的数量也增加,电子屏蔽效应增强,从而使得原子半径增加。
在同一族元素中,离子半径随着正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3.化学反应性:碳族元素的化学反应性有较大差异。
碳和硅都是非金属,具有较高的电负性。
它们能够形成多种化合价的化合物,如碳的四价化合物和硅的四价和六价化合物。
锡和铅具有特殊的价态行为,可以形成多种化合价的化合物。
锡和铅通常表现出二郎功能。
4.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碳族元素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变化。
碳以钻石、石墨和富勒烯等多种晶体结构存在。
钻石具有非常高的硬度,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润滑性,富勒烯则具有独特的球形结构。
硅具有金刚石样的晶体结构,可以形成多种晶体相。
锡和铅以金属晶体结构存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可塑性。
5.化合物和应用:碳族元素形成了众多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最重要的化合物是碳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起到重要的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
锗和硅的氧化物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锡和铅的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能,常用于制备导电玻璃和陶瓷材料。
此外,锡和铅还广泛用于合金制备和防腐剂。
6.生物学意义:碳族元素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命体中含有大量的碳和硅。
碳是有机物的组成要素,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硅在植物细胞壁和一些动物骨骼中起到结构支持的作用。
碳族元素13.1 碳族元素通性周期表中第ⅣA族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五种元素,统称碳族元素。
其中碳(C)、硅(Si)是非金属元素,锗(Ge)、锡(Sn)、铅(Pb)是金属元素。
本族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ns2np2,主要氧化数+4和+2。
碳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2s22p2,在化合物中一般多显+4,也可显+4到-4之间的任意氧化数。
在化合物中,C能以sp、sp2、sp3杂化轨道相互结合或与其他原子结合。
C-C、C-H、C-O键的键能大,稳定性高,奠定了含碳有机物结构复杂、数量庞大的基础。
硅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3s23p2,化合物中一般显+4价。
Si-Si键不稳定,但硅氧键很稳定,所以硅的化合物中硅氧键占很大比例。
锗(Ge)、锡(Sn)、铅(Pb)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稳定氧化态逐渐由+4变为+2,这是由于ns2电子对随n的增大逐渐稳定的结果。
锡一般以+2价的形式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铅则以+4价氧化态的形式存在于共价化合物和少数离子型化合物中。
+4价的铅由于惰性电子对效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碳主要以煤、石油、天然气等有机物存在。
硅主要以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和泥沙中,自然界也存在石英矿。
碳、硅在地壳中的丰度分别为0.023%,25.90%,碳是组成生物界的主要元素,硅是组成地球矿物界的主要元素。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分布很广。
硅有很强的亲氧性,自然界中基本不存在游离态的硅,一般以硅的含氧化合物,如SiO2、硅酸盐等形式存在。
锗、锡、铅主要以硫化物和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13.2 碳及其化合物单质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和球碳。
金刚石:具有四面体结构。
每个碳以sp杂化,与相邻四个3金刚石晶体中碳碳键很碳原子结合成键,是典型原子晶体。
没有自由电子金刚所有价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强,主要用而且不导电。
石硬度最大,在所有单质中熔点最高,它还用于制作首饰等高档装于制造钻探用钻头和磨削工具,饰品。
碳族化学知识点总结
1.碳的化学性质
碳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常见的存在形式有石墨、金刚石和富勒烯等。
在化合价态上,碳可以形成C4+、C3+、C2+和C-4等多种氧化态,这使得碳能够形成多种不同的化合物。
碳最为重要的化合物就是有机物,通过碳的共价键形成了许多复杂的有机分子,包括烃类、醇类、醛酮类、酸类等等。
因此有机化学是碳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探索碳的化学性质和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硅的化学性质
硅是地壳中第二丰富的元素,它也拥有和碳相似的化学性质。
在自然界中,硅以SiO2的形式存在,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常用来制备其他硅化合物。
硅也能够形成C4+、C3+、C2+甚至C-4的氧化态,因此和碳一样,硅也能够形成多种化合物,比如硅烷、硅醇、硅酸等。
此外,硅还可以与氧形成硅-氧链或硅-氧环,从而形成无机硅化合物。
硅的这些性质使得它在材料科学、半导体行业以及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锗、锡和铅的化学性质
锗、锡和铅在地壳中的含量逐渐递减,它们的化学性质也逐渐向金属方向发展。
锗和硅相似,它可以形成多种氧化态的化合物,并且能够与氧、氮、硫等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
锡和铅则更具有金属特性,它们都能够形成阳离子,并且和其他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比如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等。
锡和铅也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工、医学等领域。
总而言之,碳族元素拥有丰富的化合价态和多样的化学性质,这使得它们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希望上述知识点能够对学习碳族化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碳和硅的知识点介绍(一)碳族元素1、组成和结构特点(1)碳族元素包括碳、硅、锗、锡、铅五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IVA族。
(2)碳族元素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到或失去电子,易形成共价键。
主要化合价有+2和+4价,其中碳和硅有负价。
碳族元素在化合物中多以+4价稳定,而铅在化合物中则以+2价稳定。
碳族元素中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金刚石)硬度最大;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在所有非金属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CH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2C是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原子;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其单质晶体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性质的递变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碳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由非金属元素逐渐转变为金属元素,即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二)碳及其化合物1、碳单质(1)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足球烯晶体类型原子晶体过渡性晶体分子晶体微粒间作用力共价键层内共价键,层间范德华力范德华力熔沸点很高很高低溶解性一般不溶难溶易溶于有机溶剂硬度最大质软很小导电性不导电导电不导电(2)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的性质稳定,在加热、高温或点燃时常表现出还原性,做还原剂,温度越高,还原性越强,高温时的氧化产物一般为一氧化碳。
溶解性不同:一般情况下,所有的钾盐、钠盐和铵盐是可溶的,所有的酸式盐是可溶的,正盐的溶解度小于酸式盐的溶解度,但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热稳定性不同:一般情况下,难溶的正盐和酸式盐受热易分解,可溶性碳酸盐稳定不易分解。
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两者都能与强酸(H+)反应产生CO2,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可鉴别两者。
可溶性盐的水解程度不同:相同浓度的正盐溶液的pH值大于酸式盐溶液的pH值。
与碱反应不同:弱酸的酸式盐可与碱反应生成正盐。
与盐反应不同:碳酸钠可与氯化钙或氯化钡反应生成难溶性碳酸盐,但碳酸氢钠不反应。
高一化学碳的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既基础又重要的学科,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化学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碳是化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元素。
本文将介绍高一化学中与碳相关的一些知识点。
1. 碳的基本性质碳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之一。
它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在常温常压下,纯碳呈固体状态,没有颜色和气味。
碳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容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稳定的元素。
2. 碳的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是指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最常见的碳同素异形体是钻石和石墨。
钻石由坚硬的晶体结构组成,是一种透明且具有光泽的宝石。
而石墨由层状结构组成,是一种具有黑色、柔软、导电性能的物质。
3. 碳的化合物碳在自然界中与许多元素能够形成化合物。
最常见的化合物是碳氢化合物,即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
其中,烷烃是最简单的一类碳氢化合物,由碳原子构成直链或支链结构,并与氢原子相连。
另外,碳还能与氧、氮、硫等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如醇、醚、酮、酸等。
4. 碳的电子结构碳的原子结构中,有6个电子,排布在两个能级上。
其中,主能级1上有2个电子,主能级2上有4个电子。
碳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活性。
碳有4个价电子,可以与其他元素共享电子形成化学键。
5. 碳的共价键碳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学键通常为共价键。
共价键指的是通过共享电子对来连接化合物中的原子。
碳原子通常形成4个共价键,其中最常见的是与其他碳原子形成的碳-碳共价键。
6. 碳的重要化合物碳的化合物有很多,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有时也包含其他元素,如氧、氮、硫等。
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燃料、药物、塑料、橡胶等。
总结:高一化学中学习碳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碳的基本性质、同素异形体以及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
同时,深入了解碳的电子结构和共价键的形成,可以为我们学习有机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关于炭族元素的知识点详解(1)相似性① 碳族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都为4个电子,C、Si为非金属元素,Ge、Sn、Pb为金属元素。
② 正价为 4,负价为-4。
③ 非金属元素可形成气态氢化物RH4④ 非金属元素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RO3,其水溶液呈酸性;金属元素低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具两性偏碱性。
2. 碳单质(C)碳元素价态有机物变化及重要物质:碳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和石墨两种。
(1)金刚石和石墨的晶体结构:金刚石晶体里,每个三个碳原子都处于四个碳原子的信息中心,以共价键跟四个结合成正四面体结构,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发展,构成一个空间感网状晶体,为原子晶体。
石墨石墨是层状结构,每层内的碳原子排列成梯形,一条条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网状结构,同一层内,相邻的碳原子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层与层以范德华力科学管理,因层与层之间更易滑动,质软。
硅晶体为层状晶体(看作混合型晶体)。
(2)物理性质:石墨和石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
(3)化学性质:碳循环单质常温下性质很稳定,碳的性质随温度升高,活性增大。
碳的同素异形体晶体结构化学性质相似。
① 可燃性:在充足空气中燃烧C O2(足) 2CO② 高温下,与氢、硫、硅等发生化合反应:C+2S CS2(C表现还原性)C+Si SiC(C表现弱氧化性)C+2H2 CH4(C表现弱氧化性)③ 高温下,与钙、铁、铝、硅的氧化物频发反应,生成碳化物或还原出金属单质。
CaO+3C CaC2+CO(电石)CuO+C Cu+COSiO2+2C Si+2COFe2O3+3C 2Fe+3CO④ 高温下,与水蒸汽发生反应,⑤ 与氧化性酸发生反应:C 4HNO3(浓) CO2↑ 2SO2↑ 2H2O3. 二氧化碳(CO2)属于酸性氧化物,即为碳酸酸酐。
(1)分子组成和结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和一个碳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成直线型的由非极性分子;固态时为分子晶体。
(2)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加压和降温下转为雪状固体叫干冰,若在压强为101帕,温度℃时,干冰可升华演变成气体;CO2可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1)。
考点21碳族元素碳及其化合物碳(Carbon)是第14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2周期、14族。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6,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也是生命体中存在最多的元素之一、碳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和形成化合物的能力,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
碳的基本性质:1.原子结构:碳原子的原子核周围有6个电子,分布在两个能级上,第一能级上有2个电子,第二能级上有4个电子。
碳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2,其中2p2的两个电子构成了碳原子的共有电子对。
2. 原子半径:碳原子的共有电子对可以与其他原子的电子对进行共价结合,形成化学键。
碳原子的共价半径为77 pm。
3.化合价:碳原子的化合价为4,即一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共价键。
这使得碳原子能够与其他元素形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
碳的化合物:碳的化合物非常多样,其中最简单的是与碳原子形成单一共价键的化合物。
例如,甲烷(CH4)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形成的化合物。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和化学原料。
除了甲烷,碳还能形成许多其他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乙炔(C2H2)等。
这些化合物在能源、化工、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碳族元素的共同性质:除了碳,碳族元素还包括硅(Silicon)、锗(Germanium)、锡(Tin)、铅(Lead)等元素。
这些元素都具有相似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1.四个共价键:碳族元素的原子外层都有四个电子,因此它们都能够形成四个共价键。
2.价态变化:由于碳族元素具有4个共价键的能力,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它们的价态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碳可以形成-4价的甲烷,也可以形成+4价的二氧化碳。
3.相似的化学性质:碳族元素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对氧化剂的反应性较弱,容易与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亲和力较低的元素结合。
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碳的应用:碳是材料工程领域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形成多种多样的材料,如金刚石和石墨。
碳族元素基础知识点网络结构图基础知识1.碳族元素①特征:碳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易形成共价键,难形成离子键。
碳族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同周期中硬度最大,熔沸点最高(如金刚石、晶体硅)。
②化合价: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2,+4,其中Pb+2价稳定,其余元素+4价稳定。
③递变规律: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的能力增强,从上到下由非金属递变为金属的变化非常典型。
其中碳是非金属,Sn、Pb是金属,Si、锗Ge是半导体材料。
④自然界的存在:自然界里碳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硅在地壳里无游离态,主要以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⑤几种同素异形体:碳:金刚石、石墨、C60、C70等;硅:晶体硅,无定形硅2.碳在常温下碳很稳定,只在高温下能发生反应,通常表现为还原性。
①燃烧反应②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CO、H2的混合气体叫水煤气);③与氧化性酸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C+4HNO3(浓)CO2↑+4NO2↑+2H2O3.CO不溶于水,有毒(CO和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无法和O2结合,而使细胞缺氧引起中毒),但由于CO无色无味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①可燃性②还原性:CO+CuOCO2+Cu,CO+H2O(g)CO2+H2O4.CO2直线型(O=C=O)非极性分子,无色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可倾倒,易液化。
固态CO2俗称干冰,能升华,常用于人工降雨。
实验室制法:CaCO3+2HCl=CaCl2+CO2↑+H2O。
①酸性氧化物一—酸酐Ca(OH)2+CO2=CaCO3↓+H2O(用于检验CO2)②氧化性:CO2+C2CO;2Mg+CO22MgO+C5.碳酸盐①溶解性:Ca(HCO3)2>CaCO3;Na2CO3>NaHCO3。
②热稳定性:Na2CO3>CaCO3;碱金属正盐>碱金属酸式盐: Na2CO3>NaHCO3。
高一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化学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而高一阶段的学习重点之一就是碳及其化合物。
碳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个元素,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以其独特的化学性质而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一碳及其化合物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碳的特性及基本性质碳原子的结构非常独特,它有着四个完全相同的配对电子,使其能够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
碳的电负性较小,稳定性较高,能够形成多种不同的化合物。
另外,碳还有着很强的自组装能力,能够形成各种复杂的有机分子。
碳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均是碳的存储形式。
此外,碳还是生命的基础,所有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因此碳也被称为有机化学的基础。
二、碳的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碳同素异形体有链状异构体和环状异构体。
链状异构体是指由相同个数的碳原子组成,但它们的结构不同,如正丁烷和异丁烷。
环状异构体则是指由相同个数的碳原子形成一个或多个环状结构,如环己烷和苯。
三、碳的卤素衍生物卤素衍生物是指由碳链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氟、氯、溴、碘)取代的有机化合物。
卤素衍生物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医药、农药、染料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卤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卤素衍生物的活性也逐渐下降。
四、碳的官能团官能团是指影响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特殊原子团,常常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常见的官能团有羟基、醛基、酮基、羧基等。
官能团的引入可以增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多样性和反应活性,扩大了其应用领域。
五、碳的环状化合物环状化合物是指由碳原子形成一个或多个环状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环状化合物有着特殊的稳定性和反应性质。
其中,芳香烃是含有苯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饱和性。
芳香烃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染料、涂料、医药等。
六、碳的生物化合物生物化合物是指存在于生物体内或由生物体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生物化合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脂肪、蛋白质、糖类等。
高中化学归纳必修一碳硅及其化合物1、碳族元素(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结构。
碳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IVA族,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 五种元素。
最外层有四个电子,这些结构不同的电子不容易失去电子,容易形成共价键,难以形成离子键。
(2)主要化合价。
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2和+4, C、Si、Ge、Sn的+4价化合物较稳定,而Pb的+ 2价化合物较稳定。
(3)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及其相应的水合物。
(4)碳族元素金属和非金属性质的渐变规律。
由C到Pb,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由碳族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碳、硅为非金属,但是硅有金属光泽;锗、锡、铅为金属。
2、碳和硅的结构与性质3、二氧化硅、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注意] 若在硅晶结构中的每个Si一Si键中“插入一个氧原子,便可得到以硅氧四面体(SiO4) ”为骨架的二氧化硅的结构。
在二氧化硅晶体中,硅原子和氧原子交替排列,不会出现Si一Si键和O一O键,即每个硅原子与四个氧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每个氧原子和两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因此,二氧化硅晶体中硅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 :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是SiO24、碳酸盐(1)正盐与酸式盐的比较(2)酸式盐性质的一般规律①在水中的溶解性:一般的,相同温度下,难溶性正盐的溶解度小于其酸式盐,可溶性正盐的溶解度大于其酸式盐。
如CaCO3难溶于水,Ca(HCO3)2易溶于水; Na2CO3 易溶于水,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溶解度小;②与酸或碱反应:强酸的酸式盐只与碱反应而不与酸反应;弱酸的酸式盐与足量强碱反应生成正盐,与足量强酸反应生成正盐和弱酸;③热稳定性:一般的,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为:正盐>酸式盐。
(3)碳酸钙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岩石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溶于水,但溶于酸。
碳族元素的知识点总结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结构碳旌死素位于第ⅣA族,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五种元素。
最外层皆有4个电子,这种结构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易形成共价键,难形成离子键。
2.主要化合价碳族元素的化合价主要有+2和+4,C、Si、Ge、Sn 的+4价化合物较稳定,而Pb的+2价化合物较稳定。
3.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的水化物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RO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RO3、 H4RO4或R(OH)44.碳族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由C至Pb,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由碳族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碳、硅为非金属,但硅有金属光泽;锗、锡、铅为金属。
二氧化碳:①物理性质: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②化学性质:a.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因此当我们进入干枯的深井,深洞或久未开启的菜窖时,应先做一个灯火实验,以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造成危险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红色石蕊试液又变回紫色:H2CO3===H2O+CO2↑c.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Ca(OH)2+CO2====CaCO3↓+H2Od.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③用途: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比空气重,可用于灭火b.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它做制冷剂或人工降雨c.工业制纯碱和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d.植物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一氧化碳:①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碳族元素知识点总结碳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碳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它们的共价化合物。
由于这些元素外层电子结构的相似性,它们通常都具有4个价电子。
因此,这些元素可以形成类似的共价键结构,比如碳的四价、硅的四价等。
碳族元素共有6个电子,其中4个价电子。
另外2个电子则位于轨道的内层能级。
碳族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它们的共价化合物通常是非极性分子,具有较强的共价键而不具有明显的电性差异。
其次,这些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多为四配位结构,如CH4、SiH4、GeH4等。
此外,由于这些元素的大部分化合物都是非金属,因此它们的氧化状态多为正的。
碳族元素的物理性质碳族元素的物理性质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首先,这些元素在常温下大多呈非金属性质,如碳为固体,硅为固体,锗为固体,锡为固液混合体,铅为液体。
此外,碳族元素的硬度逐渐增加,从碳的较硬的金刚石到锡、铅的较软的性质。
另外,碳族元素的密度也逐渐增加,从碳的2.26g/cm³到铅的11.34g/cm³。
此外,这些元素的熔点和沸点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硅的熔点为1414℃,铅的熔点为327.5℃。
碳族元素的地球化学意义碳族元素具有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
首先,碳族元素在地壳中广泛分布,如硅占地壳质量的27%。
其次,碳族元素在地球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碳的存在形式有石墨、石英、石英等。
此外,碳族元素还是地壳中一些矿物的主要成分,如石英、硅铁矿等。
除了在地壳中的分布之外,碳族元素还在地球的化学演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碳酸盐的形成等。
此外,碳族元素还在地球的构造和动力地质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碳族元素的应用碳族元素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应用。
首先,碳族元素大多可以形成不同种类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工业用途。
比如碳的金刚石和石墨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锡在锡制品和合金中有重要的应用。
其次,这些元素的化合物也在冶金和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碳族元素1.碳及其重要化合物(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及其应用木材干馏所得的固态产物是木炭,木炭由于它的孔隙被干馏时产生的油脂等物质所覆盖,吸附能力较弱,经活化处理增加表面积后就有高的吸附能方。
这种具有高吸收能力的碳,称为活性炭。
活性炭的孔隙多,内表面积大,一般为500rn2/g~l000m2/g。
活性炭属于非极性吸附剂,因此易吸附非极性或弱极性物质。
常见的易被活性炭吸附的物质及应用如下:①有毒的气体(或蒸汽):NO、NO2、Cl2、Br2、C6H6(苯)。
活性炭用于去毒、防毒。
②色素。
活性炭用于溶液脱色(漂白),如制造白糖工业中可用活性炭做脱色剂。
③水中有臭味的物质。
活性炭用于水的除臭净化。
(3)碳及其重要化合物2.硅及其重要化合物(1)硅的存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含量仅次于氧,排第二位,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成分。
(2)硅岛单质: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同素异形体,晶体硅是原子晶体,类似于金刚石,熔沸点高、硬度大,是良好的半导体。
(3)硅的性质: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①Si+O2=SiO2②Si+2NaOH+H2O=Na2SiO3+2H2↑(4)硅的制备及提纯:SiO2+2C=Si+CO↑ , Si+2Cl2=SiCl4 SiCl4+2H2=Si+4HCl (5)硅的氧化物SiO2:①原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②酸性氧化物:但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SiO 2+CaO 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③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④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抖,制造石英玻璃等。
(6)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中化学碳族元素的知识点总结碳族元素是周期表中的第14族,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和麦家(Ja)。
碳族元素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和特征,下面将对碳族元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原子结构: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是外层电子壳的电子数量为4个。
每个碳族元素的原子内核都有与其电子数相等的质子数,电荷中和,具有相应的原子序数。
电子层的排布为[2,8,4],其中两个内层电子属于填充内层,而最外层电子属于价电子。
2.定位和周期性:碳族元素位于第2周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4组。
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有相同数量的价电子,并且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或获得4个电子。
3.物理性质:碳族元素的物理性质有一定的规律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束缚减弱,电子云容易发生形变。
此外,碳族元素的密度、熔点和沸点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递增。
4.化学性质:碳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它们的外层电子配置所决定,其中最外层电子的数量为4个。
碳族元素常发生+4价和-4价两种价态。
在化合物中,它们通常与其他元素形成共价键或离子键。
5.碳的性质:以碳为代表的碳族元素是生命中的基础元素,生物分子的骨架和结构都以碳为主要构成部分。
碳的共有4个价电子,因此形成氧化态及共价化合物较为常见。
碳的同素异形体分子和同系物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活性。
6.半金属元素:碳族元素中的硅,被认为是一种半金属元素。
硅的特点是中等电负性、半导体特性和热稳定性较好。
硅在电子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制备半导体器件和太阳能电池。
7.其他碳族元素:除碳和硅外,锡、铅和麥家也是碳族元素。
锡和铅是广泛使用的金属,它们常用于制备合金。
麦家是放射性元素,具有高毒性和放射性衰变的特点。
8.化合物和应用:碳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和广泛的应用。
例如,碳形成的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的基础)、无机化合物(如碳酸盐)和碳化物(如硅碳化物)。
碳元素的知识点碳元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个元素,原子序数为6,符号为C。
它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也是生命的基础。
碳元素具有独特的特性和重要的化学性质,因此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逐步介绍碳元素的特点和知识点。
1.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碳元素的原子结构包含6个质子、6个中子和6个电子。
它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绕着原子核旋转。
碳元素的电子排布为2, 4,意味着它具有4个价电子。
2.碳元素的化学性质碳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许多独特的化学性质。
其中最重要的是碳元素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共价键。
这使得碳元素能够与其他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如甲烷(CH4)、乙烯(C2H4)和乙炔(C2H2)等。
3.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碳元素具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即由相同的原子组成,但结构却不同的化合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钻石和石墨。
钻石是由纯净的碳元素组成,具有非常坚硬的结构,是一种宝石。
而石墨则是由层层堆叠的碳原子形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润滑性。
4.碳元素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碳元素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因为它能够与其他元素形成很强的化学键。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生命体中的许多重要分子,如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
5.碳元素在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应用碳元素在环境和能源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碳元素可以作为吸附剂来吸附和去除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
此外,碳元素还可以用于储存和转化能源,如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
6.碳元素的同位素碳元素有三个天然存在的同位素:碳-12、碳-13和碳-14。
其中,碳-12是最常见的同位素,占地球上碳元素的绝大多数。
碳-14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碳年代测定。
7.碳元素的生命意义碳元素是构成生命体的基础元素之一,它可以形成复杂的有机分子,从而构成生命体的组织和结构。
生命体中的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分子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
此外,碳元素还与氧元素结合形成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为维持地球上生命的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详细解析高中化学关于碳族元素的疑难点碳族元素疑难点解析1、碳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碳族元素包括(C)、硅(Si)、锗(Ge)、锡(Sn)、铅(Pb)等五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IVA族,其原子最外层上均有4个电子。
碳族元素的原子不容易得、失电子,通常表现为较易形成共价化合物,而较难形成离子化合物。
①那么,碳族元素为何容易形成共价化合物,而不易形成离子化合物呢?原来,碳族元素介于典型金属(IA)和典型非金属(VIIA)的中间,其最外层电子数为4。
因为碳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往往既不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而是以共价键的形式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这就是碳族元素的成键特点。
故碳族元素通常易形成共价化合物,不易形成简单的离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将这个问题绝对化,一方面说碳族元素不易直接形成离子键,并不是说碳族元素不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之中,因为很多碳酸盐及简单的硅酸盐都是离子化合物;另一方面,像铅等原子半径特别大的元素,也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简单的阳离子。
②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4价和+2价,其中C、Si、Ge、Sn的+4价化合物比较稳定,而Pb的+2价化合物比较稳定。
??“铅的+2价化合物稳定,而其它碳族元素的+4价化合物稳定”体现出了同一主族元素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2、碳族元素及其单质的一些重要性质①在周期表中从上到下,颜色:碱金属略有加深,卤素依次加深,氧族中氧→硒加深,碳族中分为三截:C→Si加深,Sn→Pb加深;Ge比Si浅,但比Sn深。
熔点、沸点:碱金属依次降低,卤素和氧族依次升高,碳族总体呈降低趋势(熔点:锡比铅低;沸点:锗比硅高)。
②碳是明显的非金属,硅、锗是半导体,锡、铅是明显的金属。
碳、硅虽属非金属,但其熔、沸点明显比卤族、氧族中的非金属要高得多,其原因主要是碳、硅属原子晶体。
卤族,氧族中的非金属通常属于分子晶体,据此便可解释有关熔、沸点的递变现象。
高中化学关于炭族元素的知识点详解高中的高中会学习到很多的知识点,下面本人的本人将为大家带来关于碳族元素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关于炭族元素的知识点的介绍1. 碳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① 碳族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都为4个电子,C、Si为非金属元素,Ge、Sn、Pb为金属元素。
② 最高正价为 4,负价为-4。
③ 非金属元素可形成气态氢化物RH4④ 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RO3,其水溶液呈酸性;金属元素低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具两性偏碱性。
2. 碳单质(C)碳元素价态变化及重要物质:碳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和石墨两种。
(1)金刚石和石墨的晶体结构:金刚石晶体里,每个碳原子都处于四个碳原子的中心,以共价键跟四个碳原子结合成正四面体结构,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发展,构成一个空间网状晶体,为原子晶体。
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每层内的碳原子排列成六边形,一个个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网状结构,同一层内,相邻的碳原子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层与层以范德华力相结合,因层与层之间易滑动,质软。
石墨晶体为层状晶体(看作混合型晶体)。
(2)物理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
(3)化学性质:碳单质常温下性质很稳定,碳的性质随温度升高,活性增大。
碳的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相似。
① 可燃性:在充足空气中燃烧C O2(足) 2CO② 高温下,与氢、硫、硅等发生化合反应:C+2S CS2(C表现还原性)C+Si SiC(C表现弱氧化性)C+2H2 CH4(C表现弱氧化性)③ 高温下,与钙、铁、铝、硅的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碳化物或还原出金属单质。
CaO+3C CaC2+CO(电石)CuO+C Cu+COSiO2+2C Si+2COFe2O3+3C 2Fe+3CO④ 高温下,与水蒸汽发生反应,⑤ 与氧化性酸发生反应:C 4HNO3(浓) CO2↑ 2SO2↑ 2H2O3. 二氧化碳(CO2)属于酸性氧化物,即为碳酸酸酐。
(1)分子组成和结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成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固态时为分子晶体。
(2)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加压和降温下变为雪状固体叫干冰,若在压强为101帕,温度℃时,干冰可升华成气体;CO2可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1)。
CO2无毒,但它是一种窒息性气体(≥10%即窒息),可灭火。
(3)化学性质:①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CO2+H2O H2CO3 H +HCO3--溶液呈弱酸性,H2CO3为弱电解质,而CO2为非电解质。
②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碱、与碱性氧化物、与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CO2+CaO CaCO3CO2+Ca(OH)2=CaCO3↓ H2OCaCO3+CO2+H2O=Ca(HCO3)2③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CO2表现弱氧化性。
CO2+C 2CO④ 与某些活泼金属反应,CO2表现氧化性CO2+2Mg 2MgO+C,生成黑色(C)和白色(MgO)两种粉末。
(4)制法:实验室制法:CaCO3+2HCl=CaCl2 H2O+CO2↑工业制法:CaCO3 2CO2(蓝色火焰)② 还原性:CuO+CO工业制法:碳还原CO2:C+CO2 2CO水煤气法:C H2O(气) CO H2(4)用途:气体燃烧、冶金工业的还原剂及有机合成原料。
5. 碳酸及其盐(1)碳酸(H2CO3)① 二元弱酸,分步电离:H2CO3 H +HCO3-、HCO3- H +CO32-酸性:H2CO3>HCO3-CO2通入水中得到碳酸溶液,CO2+H2O H2CO3,碳酸只存在于溶液中。
② 碳酸是不稳定酸,易分解。
H2CO3=H2O+CO2↑③ 碳酸具有酸的通性,与指示剂、与碱、与碱性氧化物、与活泼金属、与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2NaOH+CO2=Na2CO3+H2ONa2O+CO2=Na2CO3+CO2+H2O=CaCO3↓ 2HClO(2)碳酸盐:包括正盐和酸式盐两种盐① 溶解性:碳酸盐除K 、Na 、NH4 盐易溶于水,Mg2 微溶于水外,剩余都难溶于水。
阳离子相同的碳酸盐,通常,正盐溶解性<酸式盐,如:CaCO3(难溶)< (可溶)、MgCO3(微溶)< (可溶),也有例外,如:Na2CO3溶解性>NaHCO3溶解性。
② 热稳定性:通常正盐>酸式盐,如:Na2CO3 Na2CO3+CO2↑ H2O③ 正盐与酸式盐相互转化:Na2CO3+CO2+H2O=2NaHCO3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NaOH=Na2CO3+H2O2NaHCO3 SiO2、Si+2Cl2 SiF4↑+2H2O(HF制取:CaF2+H2SO4(浓) SiO2+H2O用途:石英制耐火材料、石英玻璃等。
水晶用于制光学仪器和工艺品。
8. 硅酸及硅酸盐(1)硅酸(H2SiO3)和原硅酸(H4SiO4)硅酸(H2Si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还弱;通过硅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不同操作方法,可制得硅酸溶胶或凝胶,甚至可得到白色胶状沉淀物,Na2SiO3+2HCl=H2SiO3+2NaCl,硅酸凝胶经过处理后用CoCl2溶液浸泡、烘干,制得一种变色硅胶(SiO2?xH2O),吸水前为蓝色,吸水后为粉红色,是一种很好的干燥剂。
硅酸还能和碱发生反应;H2SiO3+2NaOH=Na2SiO3+2H2O。
原硅酸H4SiO4是一种很不稳定、难溶于水的弱酸。
(2)硅酸钠(Na2SiO3):Na2SiO3水溶液称之为水玻璃或泡花碱。
① 发生水解反应,水溶液呈碱性:SiO32- 2H2O H2SiO3+2OH-② 与酸发生反应: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盐酸,边加边强力振荡,得到硅酸溶胶,继续滴加盐酸,得到硅酸凝胶。
9. 硅酸盐工业(1)玻璃工业① 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纯碱(Na2CO3)、石灰石(CaCO3)和石英(SiO2);若制有色玻璃或特种玻璃还要加入一些其它有色的物质。
② 生产玻璃的主要反应和主要设备。
Na2CO3+SiO2 Na2SiO3+CO2↑CaCO3+SiO2 CaSiO3+CO2↑,玻璃窑中进行。
③ 玻璃成分:玻璃不是晶体,称作玻璃态物质,它没有固定熔点,而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
软化状态时,可制成任何形状制品。
普通玻璃:是Na2SiO3、CaSiO3和SiO2熔化在一起的物质,可写成Na2O?CaO?6SiO2。
有色玻璃:在普通玻璃中加入氧化钴(Co2O3)呈蓝色,加入氧化亚铜(Cu2O)呈红色等,有色玻璃为固溶胶。
钢化玻璃:普通玻璃加热软化,急速冷却得到钢化玻璃,即成分与普通玻璃相同,因热处理方法不同,而结构、物性不同。
(2)水泥工业:① 制水泥原料:石灰石、粘土和适量石膏(熟料中加入适量石膏,为的是调节水泥硬化速度)。
② 制水泥主要设备:水泥回转窑。
③ 水泥成分: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2O3即水泥为混合物④ 水泥性能和用途水泥的组成和结晶形态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它的主要性能。
水泥具有水硬性。
水泥和水拌和后,发生作用,生成不同的水合物,同时放出一定热量,生成的水合物逐步形成胶状物,并开始凝聚,最后有些胶状物转变为晶体,使胶状物和晶体交错地结合成强度很大的固体,以上过程叫水泥的硬化。
水泥不仅是一般建筑材料,而且是水下工程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
水泥、砂子和碎石按一定比率混合后,制得混凝土,常用来造桥,建厂房。
若建筑物用钢筋作结构,再浇注混凝土,即钢筋混凝土,使建筑物更加坚固。
10. 碳族元素及其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比较。
【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 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D. 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氢气等非金属反应答案:C[例2] 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它们从上到下的非金属性向金属性递变的趋势比卤族元素明显B. 碳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C. 碳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D. 主要化合价有 2价和 4价,大多数 2价化合物稳定答案:D[例3] 对于碳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B. 它是由非金属性向金属性过渡十分明显的元素族C. 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 除铅外,碳族元素均以 4价化合物较为稳定答案:A、C。
[例4] 待发现的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X,其下列性质推断正确的是( )A. 它的金属活动性比铅强B. 有稳定的气态氢化物XH4C. 它稳定的化合价是 4价D. 最高价氧化物为XO2答案:A、D。
[例5] 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 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 溶液;④ 饱和Na2CO3溶液。
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②④C. ①②③D.②③H2CO3,H2CO3的酸性比盐酸弱,而比硅酸、次氯酸强。
根据酸与盐反应的规律,CO2通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弱酸不能制强酸);过量CO2通入Ni2SiO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H2SiO3生成;CO2通入溶液至过量,CO2 H2O CaCO3↓ 2HClO,CaCO3 H2O CO2 ,最终生成而无沉淀产生。
过量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2NaHCO3生成的NaHCO3溶解度比Na2CO3溶解度小而结晶析出。
编号试剂保存方法理由A固体氢氧化钠存放在带橡皮塞的广口瓶中防止与空气接触被氧化和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接触而变质B碳酸钠晶体存放在干燥密封的广口瓶中防止风化而碎裂成粉末C液溴存放在带橡皮塞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防止挥发D过氧化钠粉末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防止吸收水分而变质答案:B据此,请填空:(1)化合物F是___________。
(2)化合物I是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H2O反应④为:2F2 2H2O 4HF O2经逐个物质核对,均符合题意,解毕。
显然,本题的“切入点”,可以认为是Si和CO,而HF和F2则是本题的难点和重点之所在。
2H2O(4)2F2 2H2O 4HF O2答案:B、D答案:B答案:A、C答案:B化简得2x y=14,将A?DD各项中,x、y值代入验证,只有B符合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