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奇妙世界人教(部编版)优秀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4.44 MB
- 文档页数:36
2023-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及知识点汇总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们奇妙的世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八个方面来进行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我们奇妙的世界》。
本文通过描绘天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之奇、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这奇妙世界的喜爱。
文中所写事物都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但在作者眼里却有如此美的发现,也启发读者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课文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第二、学情分析教学本课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说说平时有没有注意天空和大地的变化,交流自己的发现。
在此基础上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天空和大地两大部分写出了世界的奇妙,然后聚焦“文章选择了哪些事物来写天空和大地的?”这个问题展开教学。
最后借助课文最后一段话,激发学生去寻找、探索世界奥秘的兴趣。
从生活入手,问题引导,再结合板书梳理课文的顺序和写到了哪些事物,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呈、蔚”等8个字,读准多音字“劲”,会写“呈、幻”等11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2.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
22我们奇妙的世界本篇课文通过描写天地间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的奇妙和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喜爱。
课文描写的事物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是在作者眼中却是如此美丽的景色。
常见的事物在生动的语言描写中变得神奇和迷人,读者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既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也提醒我们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课文的内容较多,篇幅比较长,但整体来看课文的结构和逻辑是清晰的,呈现一个“总—分—总”的结构。
课文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分别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直接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奇妙的。
第2~16自然段分别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展开来写。
从天空中的太阳、云彩、雨水、群星等事物的描写来展现天空的神奇;大地方面则是主要写了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动植物们的生活随之改变,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描写来展现大地的生机和活力。
第17、18自然段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强调这个世界上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仔细地去找。
课文中关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的描写,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的是都是有一个总起句“你看天空的珍藏——”和“再看大地的珍藏——”,一个“再”形成清晰的脉络,连接起课文的两个部分;另一个相同之处是两个部分的内容都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不同的是天空部分是按照一天的时间顺序来写的,从清晨、落日到黑夜,写尽了一天之中天空的变化,而大地部分是按照一年的时间顺序来写的,春夏秋冬四季的轮转变化也是大地的变化。
本文的语言富有情感,且描写生动。
课文内容丰富,但是每一自然段的划分都很简短,很多段落只有一两句话。
简短的自然段如诗一样排列整齐,生动的语言也充满诗意和画面感。
比如,升起的太阳像个大火球,雨后的水洼像面镜子,黑夜的群星像蜡烛,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像锋利的刀剑,融化的水滴像珍珠。
课文中运用到的色彩也是非常多的,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清晨的天空用到了粉红色、蔚蓝色,夕阳下的天空用到了金色、红色、紫色,写水果用到了鲜红色、深紫色和浅黄.色。
《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型、幻”等生字。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整理课文结构。
2.精读课文2~8自然段,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的,感受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是怎么写清楚的。
3.懂得从多方面观察事物,练习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单元导语图)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望远镜、登山杖)是啊,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
今天,我们就跟随英国作家彼得·西摩,去感受他笔下的奇妙的世界。
2.齐读课题。
你觉得题中哪个词最关键?什么意思?(奇特、美妙)再读课题,突出世界的奇妙。
二、初读,理清脉络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奇妙的世界?2.检查生词。
诱人的颜色锋利的刀剑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学习生字:型)圆润的鲜红色的樱桃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3.理清脉络(1)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世界的奇妙的?你找到了两个关键句,请大家把这两句话画下来。
天空的珍藏是哪几小节?(2~8)大地的珍藏是哪几小节?(9~16)(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大地的呢?学生圈、说,教师板贴。
(3)总起、总结。
课文除了写天空和大地,还写到了什么?(4)小结:像这样的结构就是“总——分——总”三、精读,体会天空的“奇妙”1. 天空的珍藏中你最喜欢哪个景物?请你读一读,在觉得奇妙的地方做好标记。
2. 交流:你最喜欢什么景物?请你读一读。
你觉得哪里奇妙?(1)“太阳”指读。
你觉得这段话奇妙在哪?①“比喻”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大、圆、红、温暖)指读,读出“像”。
刚刚我们通过朗读句子的方法来感受了太阳的温暖、火热。
(板贴:朗读句子)②粉红色、蔚蓝色这段话还有哪里奇妙?火球一样的太阳把天空染成了——粉红色,慢慢地天空又变成了——蔚蓝色(领读词语)颜色美不美?刚刚我们品读了描写颜色的词语,来感受太阳的奇妙,真好!(板贴:品读词语)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清晨)清晨的太阳升起,你想到了什么画面?这样的方法就叫做想象画面。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知识点+图文讲解知识点一、生字组词呈chéng(呈现、呈文、呈祥、五彩纷呈)幻huàn(幻想、变幻、梦幻、幻术)蜡là(石蜡、白蜡、蜂蜡、蜡像)烛zhú(蜡烛、烛台、烛光、火烛)诱yòu(诱人、引诱、诱导、诱惑)润rùn(圆润、湿润、温润、滋润)乘chéng(乘凉、乘风、乘客、乘法)芒máng(光芒、锋芒、芒刺、光芒万丈)剑jiàn(宝剑、刀剑、利剑、上方宝剑)普pǔ(普查、普及、普通、普度众生)通tōng(通过、通知、通信、通力合作)模mó(模式、模本、模范、规模)型xíng(型号、模型、典型、发型)二、多音字降jiàng (降落)xiáng(投降)模mó(模范)mú(模样)漂piāo(漂流)piǎo(漂洗)piào(漂亮)三、近义词奇妙——奇特变幻——变化映射——照射降临——来临领略——领会颤动——颤抖光芒——光辉闪耀——闪烁四、反义词奇妙——普通降落——上升结束——开始张开——合拢融化——冻结仔细——马虎无穷——有限五、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写奇妙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
第二部分(2-8):从清晨日出、云彩变化、落日余晖、群星闪烁四个方面写天空的奇妙。
第三部分(9-16):从植物的生长,水果的颜色,夏日的树叶,秋天的光辉、鸟儿、风以及冬天的冰雪等方面写大地的奇妙。
第四部分(17-18):概括说明只要仔细地观察、寻找,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就是无穷的。
六、句子解析1.你看天空——第一个方面从天空入手告诉我们世界是奇妙的,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2.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
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写出了太阳升起过程中天空颜色的变化,点明了世界的奇妙之处;运用比喻,把太阳升起来的形状及天空颜色的变化形象直观地表现了出来,点出了新的一天是多么奇妙啊!3.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如同”和“雕饰”为引出云彩的奇妙之处做出了铺垫。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2.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用时:5分钟)1.出示词语,复习词语。
2.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的呢?二、品读感悟天空的奇妙。
(用时:15分钟)(一)学习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1.这部分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第2自然段)2.天空展示的哪些事物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画出相关语句。
(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落日、星星,都是我们平常见过的,是很普通的事物。
)3.用心读读这些句子,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颜色形状)1.交流讨论。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3.拓展练习,填空,再回答问题。
(1)有时,云彩在()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一样,呈现出()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美妙的故事……你能想象出哪些形状?(天上的云像洁白的羊群,像连绵的山峰,像奔腾的骏马,像威武的雄狮、像翻腾的巨浪,像堆积的棉絮,像泛着光的鱼鳞。
)(2)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的镜子,()着我们的脸。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浅水洼的有趣、奇妙。
)(3)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
就像千千万万支较小的蜡烛在发光。
4.再默读这几个自然段,看看在表达顺序上你又有什么新发现?(按时间顺序描绘了天空的美。
)板书:天空——早到晚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老师也能感受世界的奇妙,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我们奇妙的世界》这是一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写景散文,通过具体描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奇妙世界的热爱。
散文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文体,是个性情怀的见证,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言“我”之志,抒“我”之情。
中国人通常将散文称为“美文”。
它美在情感,美在构思,更美在语言。
我们应借助散文的阅读,发现散文的构思美,发现散文的语言美,发现散文的表达美,发现散文的情感美。
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世界的美,并且懂得,这种美更多地蕴含在平凡而普通的事物中,蕴藏在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美,时时在,处处在。
【教材分析】《我们奇妙的世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语文要素为“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要让学生明白“写清楚”的内涵。
本文对如何“写清楚”进行了很好的示范。
作者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先总写这个世界很奇妙,再具体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进行描写,每个方面分别都有一个总起句,并且结构相似。
最后又总写我们这个世界太奇妙了,需要我们去仔细探索,文章首尾呼应,使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在本课教学中,围绕语文要素,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表达景物特点的方法,丰富美感,培养语感,触发敏感,积淀语感。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学习能力有:1.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2.通过阅读能初步了解一般文章的表达顺序。
教学时,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好预习题目,要求他们自己利用工具书及资料,解决字词难点,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另外,虽然文章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事物,学生都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一定会留心观察这些事物的特点。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出天空和大地的奇妙。
2.品读关键句子,激发热爱世界、寻找奥秘的情感;学习作者对普通事物生动的描写,进行练笔。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整体把握1.复习导语: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奇妙的世界》,看看世界的奇妙。
(板书:我们奇妙的世界)(齐读课题)2.回顾:作者从哪两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天空、大地)3.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
(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二、品读课文,精读悟法1.自.由读课文第2-17自然段,思考:(1)第2-17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天空和大地的?(2)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画出相关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2.全班交流:作者写了晴天、雨天和夜晚的天空;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了大地。
3.重点品读比喻句,学习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一切都是有生命的”。
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引导学生抓住“粉红色”“蔚蓝色”体会色彩变化之美。
太阳的出现,把天空的颜色都改变了,这改变的过程是充满生命力的体现。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引导学生想象:小水洼里还会映射着什么?)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你觉得闪烁的星星还像什么?夜是静寂的,但群星闪烁发出的光芒给这静寂的夜色增添了生机与活力,静寂的夜色里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生命的活力。
)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