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语言文化二题(1)
- 格式:pdf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7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的建立,使语言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科学。
2、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起音和(),但决不可缺少()。
4、方言词是诣()。
5、附加在词根上,一般表示附加性词汇意义的语素叫()。
6、交际的基本单位是()。
7、语法手段可以分力两大类型:()和()。
8、语言发展有两个特点:()和()。
9、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的分类叫做(),也叫做()。
10、文字起源于()。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社会语言学属于()①理论语言学②广义应用语言学③普通语言学④狭义应用语言学2、元音[]的名称是()①舌尖后高圆唇元音②舌尖前高圆唇元音③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④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3、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三合元音的是()①邮②欧③玩④农4、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①最长由三个音素组成②最长由四个音素组成③最长由五个音素组成④最短由两个音素组成5、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①玻璃②黑扳③语言④红旗6、下列词中,属于复台词的是()①傻子②席子③天子④椅子7、下列词组中,属于多义的是()①两只学生送的花瓶②两位学生送的花瓶③两只学生送的花篮。
④两个学生送的花篮8、下列词中粗体的成分,属于同音关系的是()①杜鲁门——杜绝②负荆一负担③忽然--突然④花朵——浪花9、英语的‘foot”(脚,单数)变为“feet”(脚,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①附加②异根③内部屈折④重叠10、汉语普通话中的:“卡通片”中的“卡”是一个()①语素②音节③前缀④词11、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这属于()①异化②类化③新语法范畴的形成④实词虚化12、下列语言中属于粘着语的是()①苗语②越南语③俄语④日语1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脑言时,最主要的依据是()①语法②语义③语音④词汇14、下列词的词义,属于词义缩小的是()①“皮”原指兽皮②“涕”原指眼泪③“瓦”原指一切烧好的上器④“江”原捐“长江”15、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①象形的②会意的③表音的④形声的三、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
= 姓名学号班级《语言学刚要》(修订版)练习与思考题(一)说明:以下题目来自王洪君《语言学刚要学习指导书》并略作调整导言一、名词解释语言学语文学语言现象普通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史语言学语言学;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语言应用成果的应用问题,等等。
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领域。
语文学: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历史,文学和哲学而研究语言的,我们把这种依附于其他学科存在的语言研究成为语文学。
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是人类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语言现象是最早纳入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语言现象是丰富而复杂的。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一定发展阶段的情况,研究语言的共时作用规律。
普通语言学:概括各种具体语言和亲属语言的研究成果,研究各种语言的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
历时语言学: 研究语言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规律。
二、填空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古希腊、古印度、古代中国。
2、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
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4、语言交际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5、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
6、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在题号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语和书面语。
(×)2、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与系统外的社会环境没有关系。
(×)3、理论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一般规律的,不受具体语言研究影响。
(×)4、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根本问题。
(×)四、思考题1、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密切关联?答:第一,语言是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分化统一而分化统一,可见,语言绝不是自然现象。
西方语言学流派绪论西方语言学史的分期:1.古代/传统语言学(19世纪以前)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2.近代语言学(19世纪)主要是历史比较语言学3.现代语言学(20世纪上半叶)4.当代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一、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的区别:1.定义:传统语言学是一个与现代语言学相对的概念,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之前的各种语言学理论。
那么,与它相对的现代语言学就是指20世纪以来,建立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基础上的各种语言流派及其分支学科的总称。
2.传统语言学的性质“依附性”是传统语文学重要的性质。
传统语文学并不能算作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只能称为语言学的前奏。
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独立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样化的研究材料,而传统语文学并不具备这三个条件。
3.传统语言学的兴起传统语言学兴起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语言研究的进步都离不开社会的推动。
人类祖先在满足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后,渐渐感觉到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其他精神上的需要,比如宗教,哲学等,而要满足这样的需求,又必须克服语言(主要是书面语)的障碍,或者是思考与语言有关的问题,于是他们就开始了进行语言研究,从而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语文学。
但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由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促成的。
对于三大语文学传统来说,它们兴起的根本原因都是来自于社会的推动力。
而具体到各个民族来说,他们开始从事语言研究的直接出发点并不相同。
4.传统语言学(语文学)的局限性(1)研究对象狭窄,不重口语→经典古文语法的规定性,与现实脱节。
(2)研究目的单纯,读懂古籍→不重语言结构本身,缺乏科学认识。
(3)研究地位低下,附属地位→不能形成独立的科学,所以称之为语文学而非语言学。
第一章古代语言学一、古希腊语言学1.希腊三贤:苏格拉底(西方哲学之父)、柏拉图(最先探讨了语法研究的可能性)、亚里士多德(创立逍遥学派也即亚里士多德学派)2. 重要争论:“词”“物”之争在希腊的早期语文研究的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论争,分别是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间,以及“规则派”与“类推派”之间展开。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冲刺试卷(一)(考试时间120分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有教无类”、“不忙不启,不悱不发”一墨子B.“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学记》C.“儿童是教育主体”.—赫尔巴特D.“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卢梭【知识点】中外教育思想【答案】B【解析】(1)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
墨子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2)《学记》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教育文献,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被称为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它对古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揭示和表述了许多重要教育原理。
如“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尊师敬道”、“启发教学”等。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强调“儿童是教育主体”等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4)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体系的是赫尔巴特。
1806年,赫尔巴特发表《普通教育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他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他第一次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观点建议考生了解以下知识(1)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老庄学派,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
第1-2章史前教育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题1.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教师被称为( B ).(教育学统考2009年)A.“拉比”B.“古儒”C.“书吏” D。
“教父"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为“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古儒".2.通常,苏美尔和( A )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A. 巴比伦 B。
印度 C. 埃及 D. 中国3.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已有两级。
其中的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 A )。
A。
读写 B. 苏美尔文 C。
文法 D。
祈祷文A。
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有两级。
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之外,还有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4.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即分别被委任为官吏的是( D ).A. 文士学校 B。
职官学校 C。
僧侣学校 D. 宫廷学校5.古代埃及教育中,注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是( C )。
A. 文士学校 B。
职官学校 C. 僧侣学校 D. 宫廷学校僧侣学校(寺庙学校)是一种附设在寺庙的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
6.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其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 A )。
A。
《吠陀》经 B。
苏美尔文 C。
文法 D。
祈祷文7.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教学语言不用梵文而用地方语言的是( A )。
A。
佛教教育 B. 婆罗门教育 C。
职官学校 D. 宫廷学校佛教由释迦牟尼所创,他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佛教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是寺院,学习内容主要为佛教经典。
教学语言不用梵文而用地方语音,适应了平民学习的需要。
8.泥板书舍中教师被称为( C );“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 D );希伯来的教师称为( A )。
古印度的文字介绍大全古印度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由五大民族构成,融合了中西方、古今文化,从而形成具有印度独特色彩的文化。
代表着古印度文明的古印度文字是什么呢?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古印度的文字,希望你喜欢。
哈拉巴铭文。
从文字来看,公元前3000年代中叶,古印度居民就创造了印章文字。
印度河文明毁灭后,落后的雅利安人只有口头相传的作品。
再次出现文字约在列国时代之初,流传至今的最古文字是阿育王所刻的铭文。
阿育王铭文所用的文字有两种:一为婆罗米文,可能源于塞姆人的字母;二是去卢文,可能源于阿拉美亚人的字母。
去卢文后来逐渐失传,而婆罗米文在公元7世纪时发展成梵文,这种文字由47个字母构成,在词根和语法结构上与古希腊语、古拉丁语、古波斯语相似,在语言学上属印欧语系,是近代印度字母的原型。
古印度的写作材料是铁笔和经过处理的树皮,直到17世纪时,还存在这种木质的纸。
哈拉巴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达罗和北部的哈拉巴为中心,它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
从已经发掘的遗址来看,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考古学断定,哈拉巴文化大致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鼎盛时期约为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
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栽种的作物有大麦、小麦等。
除田间作物外,椰枣、果品也是人们喜爱的食物。
当时,人们已经能够驯养牛、山羊和各种家禽。
哈拉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铜器,这表明古印度人已经掌握了对金银等金属的加工技术。
从出土的各种美妙绝伦的手工艺品和奢侈品中,可见当时工匠的精巧技艺。
制陶和纺织是哈拉巴文化的两个重要部门,染缸的发现表明当时已掌握纺织品染色的技术,纺织业与车船制造业等也高度发达。
城市的繁荣使哈拉巴的商业盛极一时,不仅国内贸易活跃,国际贸易也特别频繁。
大量古迹遗址的发掘充分证明了它与伊朗、中亚、两河流域、阿富汗,甚至缅甸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
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两处城市遗址,规模都相当大。
梵文16个元音字母的汉字含义
【导语】梵文是古印度的一种古老语言,其书写系统中包含了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元音字母。
这些字母不仅在发音上有着独特的地位,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梵文16个元音字母的汉字含义。
梵文16个元音字母分别为:(a)、(ā)、(i)、(ī)、(u)、(ū)、(e)、(ai)、(o)、(au)、(ām)、(a)、()、()、(ru)、(lu)。
以下为这些元音字母对应的汉字含义:
1. (a):无、零、初始。
2. (ā):无限、永恒。
3. (i):行走、移动。
4. (ī):观察、注视。
5. (u):繁荣、富有。
6. (ū):呼吸、生命。
7. (e):美丽、优雅。
8. (ai):不可分割、统一。
9. (o):行动、行为。
10. (au):舞蹈、节奏。
11. (ām):我、我们。
12. (a):他、他们。
13. ():流动、奔跑。
14. ():闪耀、光辉。
15. (ru):愉快、欢乐。
16. (lu):束缚、限制。
这些元音字母的汉字含义,体现了古印度人对自然、生命、宇宙等方面的理解和认知。
它们在梵文诗歌、经文等文献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也为后人研究古印度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填空题1.古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巴尼尼《梵语语法》;古希腊-罗马:狄奥尼修斯•特拉克斯《希腊语法》。
4. [英]威廉•琼斯:大胆提出“印欧语假设”,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
5. [德]施列格尔:第一个提出“比较语法”,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草创者。
6.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7.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8.19世纪建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语言学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一般认为是从20世纪开始的,是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标志的。
10.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内部的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功能派);哥本哈根学派(符号派)和美国学派(描写派)。
11.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12.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语法三个部分。
13.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14.在理论上,语言学从具体研究对象上可以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从时段上可以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
二.填空题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语言,这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语法规则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最有效的工具。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思维。
5.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brother表示,汉语的舅妈、姨妈、姑妈、婶婶,英语用aunt表示。
6.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