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的浮选
- 格式:docx
- 大小:23.42 KB
- 文档页数:4
金矿浮选工艺流程金矿浮选是一种常见的金矿提取方法,其工艺流程通常包括破碎、磨矿、浸提和浮选四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金矿浮选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破碎阶段。
金矿通常会通过矿石破碎设备进行粗破碎,然后再通过细破碎设备进行细破碎,将矿石破碎为更小的颗粒。
这样可以提高浮选的效率,使金矿矿石更容易与浮选试剂反应。
接下来是磨矿阶段。
矿石经过破碎后,会被送入到磨矿机中进行磨矿。
磨矿的目的是将矿石进一步细化,使其粒度更加均匀,并且释放出更多的金矿颗粒。
常用的磨矿设备有球磨机、磁力磨机等,其中球磨机是最常用的设备之一。
然后是浸提阶段。
磨矿后的矿石会被送入到浸取槽中,与浮选试剂进行浸提。
常用的浮选试剂有捕收剂、泡沫剂和调节剂。
捕收剂的作用是吸附金矿粒子,使其能够被泡沫吸附,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泡沫剂则可以产生丰富的泡沫,将吸附了金矿粒子的泡沫浮起,从而分离出金矿。
调节剂的作用是调节矿浆的PH值、粘度和表面电荷,优化金矿浮选的效果。
最后是浮选阶段。
矿石经过浸提后,会形成含有金矿颗粒的矿浆,矿浆会被送入到浮选槽中。
在浮选槽中,会通过机械搅拌和空气吹送等方式,使浮选试剂与金矿颗粒充分接触,产生泡沫。
泡沫会将含有金矿颗粒的矿浆浮起,形成泡沫层。
然后,泡沫层上浮到浮选槽的顶部,泡沫中的金矿颗粒被收集起来。
这样就实现了金矿的浮选分离。
综上所述,金矿浮选工艺流程包括破碎、磨矿、浸提和浮选四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设备和试剂,通过各种化学和物理反应,最终实现了金矿的分离和提取。
金矿浮选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提取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金矿提取工艺中。
金矿浮选流程金矿浮选是一种常见的金矿提取工艺,通过对金矿中的金属矿石进行浮选分离,最终实现金的提取。
本文将详细介绍金矿浮选的流程及相关操作步骤。
首先,金矿浮选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进行浮选前,需要对原矿进行破碎、磨矿和矿浆调理等工序,以确保矿石颗粒的适当大小和矿浆的适当浓度,为后续的浮选操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接下来,进行金矿的浮选分离操作。
首先将经过前期处理的矿石加入浮选槽中,然后通过给药、搅拌和通气等操作,使金矿与浮选剂发生化学反应,使金矿颗粒吸附浮选剂形成泡沫,从而实现金矿的浮选分离。
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矿石的特性和浮选剂的种类进行合理的操作和控制,以提高金矿的回收率和品位。
随后,进行金矿的浓缩和脱泡操作。
经过浮选分离后,泡沫中的金矿颗粒会被集中到浮选浓缩槽中,然后通过浓缩机进行浓缩处理,将金矿颗粒进一步提高其含金量。
同时,对浓缩后的金矿浆进行脱泡处理,去除浮选剂残留和泡沫,以得到较为纯净的金矿浆。
最后,进行金矿的尾矿处理和金精矿的提取。
经过浮选和浓缩处理后,产生的尾矿需要进行尾矿池沉淀和尾矿浆排放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而金精矿则需要进行过滤、干燥和精炼等工序,最终得到成品金。
总的来说,金矿浮选流程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需要对矿石的性质、浮选剂的选择、操作参数的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合理的安排。
只有在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并对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的管理和控制,才能够实现金矿的高效提取和利用。
在实际生产中,金矿浮选流程需要根据不同的矿石性质和工艺要求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浮选效果和经济效益。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金矿浮选作为一种重要的金矿提取工艺,在矿山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相信金矿浮选流程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金矿浮选工艺流程
《金矿浮选工艺流程》
金矿浮选是一种常用的金矿选矿工艺,通过利用金矿与其他矿石的不同物理和化学性质,将金矿从其他杂质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下面将介绍金矿浮选的工艺流程。
首先,将原矿进行破碎和磨矿,使其颗粒度适宜浮选。
然后,将破碎后的矿石送入浮选机进行浮选分离。
浮选机是金矿浮选工艺中最重要的设备,通过搅拌和注入空气或其他浮选剂,使金矿和杂质矿石发生不同程度的附着和分离,从而实现金矿的选矿目的。
接下来,根据金矿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浮选剂和药剂,对金矿进行浮选处理。
浮选剂和药剂的选择非常重要,它们可以改变金矿表面的性质,促使金矿与浮选剂或药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金矿的浮选效果。
在浮选过程中,通过控制浮选时间、浮选机搅拌强度和药剂用量等参数,调整金矿和杂质矿石的分离效果。
在金矿和杂质矿石被分离后,通过给金矿进行脱泡处理,去除金矿表面附着的泡沫和浮选剂残留,最终得到金精矿。
最后,对金精矿进行进一步的浮选或冶炼处理,提炼出高纯度的金属。
通过合理的浮选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金矿的选矿效果和提纯度,为金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总的来说,《金矿浮选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又有效的金矿选矿方法,它通过利用金矿和杂质矿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实现了金矿的高效分离和提纯。
同时,也为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金矿浮选生产线【工艺简介】浮选是黄金选矿厂处理岩金矿最广泛的一种选矿方法,常用于处理可浮性很高的硫化矿物含金矿石。
浮选工艺可把金最大限度地富集到硫化矿物中,尾矿可直接废弃,选矿成本低,我国80%的岩金矿都是采用该工艺进行选别。
【应用领域】金矿浮选工艺适用于处理金粒较细、可浮性高的硫化物含金石英脉矿石及多金属含金硫化矿石和含碳(石墨)矿石等。
[ 工艺介绍 ]金矿浮选工艺流程金矿物的浮选一般采用一段磨矿-浮选流程,对于堪布粒度不均匀的矿石可以采用阶段磨浮工艺。
我国普遍采用一段磨浮-浮选流程,从而实现有用矿物的富集。
金矿的磨矿细度要求金矿磨矿细度的要求,一般来说对于包裹在硫化矿物中的金只需要硫化矿单体解离即可,但是对于与脉石连生的金的磨矿细度就需要达到金的单体解离。
同时某一种矿物的磨矿细度度是由试验来决定的。
金矿浮选工艺矿浆浓度要求金矿浮选的原则是:浮选大密度、粒度粗的矿物,往往用较浓的矿浆;反之,当浮选小密度、粒度细和矿泥时用较稀的矿浆,粗选用较浓的矿浆,可以保证获得较高的回收率,精选用较稀的浓度,有利于提高精矿质量。
其它工艺条件除磨矿细度外,影响金浮选的工艺条件还包括矿浆浓度、药剂用量、充气量、浮选时间等都需要试验来确定。
[ 生产实例 ]鑫海坦桑尼亚金矿1200t/d的选矿生产线,采用的核心工艺为金矿全泥氰化提金工艺,其中的矿石主要为硫化矿(10.7g/t)和氧化矿(2.4g/t),最终通过全泥氰化提金工艺从两种矿石中分别提取金为91058%、93.75%。
了解更多项目信息点击此处。
以云南某金矿为例,选厂规模为300t/d,矿石中主要矿物为黄铁矿,金的粒度微细,且与金属硫化矿物关系密切。
该矿石的浮选工艺为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但由于砷锑矿物表面易被氧化,吸附了大量的浮选药剂,而且浮选效果较差,所以该选厂委托鑫海对该工艺进行改造。
鑫海针对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技术改造,将原旋流器抛尾改为阶段磨浮,浮选抛尾,使流程畅通,易于操作,此外,还对某些工艺的设备台数及浮选药剂制度均进行改进,最终所得指标优良。
金矿浮选流程金矿浮选是金矿提取金属的一种重要工艺流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金矿石进行浮选分离,从而提取出金属。
金矿浮选流程通常包括破碎、磨矿、浮选和脱泥等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金矿浮选的整个流程。
首先,金矿石经过破碎和磨矿处理,将矿石破碎成合适的颗粒大小,并经过磨矿设备进行细磨,使金矿石中的金属矿物得以释放。
破碎和磨矿的过程对后续的浮选和提取金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破碎和磨矿的工艺参数,确保矿石颗粒大小和磨矿细度的合适性。
接下来,经过破碎和磨矿处理后的金矿石进入浮选环节。
在浮选过程中,通过向矿浆中添加浮选剂和起泡剂,使金属矿物与泡沫一起浮到矿浆表面,然后进行集中处理。
浮选过程中需要根据金矿石的性质和成分,合理选择浮选剂和起泡剂,控制浮选时间和浮选速度,以提高金属矿物的浮选率和回收率。
浮选后,还需要对浮选泡沫中的泥鳅进行脱泥处理。
脱泥是通过离心机或其他脱水设备对泡沫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泥鳅和杂质,以保证浮选泡沫中的金属矿物纯度和品位。
最后,经过浮选和脱泥处理后的金属矿物进入提取金属的环节。
提取金属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浸出、重金属浸出和电解法等,根据金矿石的性质和金属的提取要求,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进行金属的提取和分离。
总的来说,金矿浮选流程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需要对矿石的性质和成分进行全面的分析,合理选择工艺参数和设备,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操作,才能确保金矿浮选的高效、稳定和经济的运行。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环保和安全的管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金矿浮选流程的优化和改进是金矿提取金属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提高金矿浮选的工艺技术水平,为金矿提取金属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金矿的浮选方法矿石中的粗粒金可以用混汞法和重选回收法,微细粒金(<0.001mm)常采用浸取的方法(氰化法和硫尿法)回收。
由于浮选能有效地回收矿石中的中细粒金(0.001-0.070mm),因此,以浮选法为主,配合有混汞、重选或浸取的联合流程是处理脉金矿石的常用方法。
当处理含金多金属矿石或回收多金属硫化矿中的伴生金时,金应回收到铜、铅等矿物的精矿中去,在冶炼过程中提取。
常用的金矿浮选法有:(1)浮选+浮选精矿氰化浸取。
这是处理含金石英脉和含金黄铁矿石英脉金矿最常用的方法。
一般都用黄药类作捕收剂,松醇油作起泡剂,在弱碱性矿浆中浮选得金精矿(或含金硫化物金矿)。
然后将浮选精矿进行氰化浸出,金被氰化物溶解变为;络合物进入溶液,再用锌粉置换(或用吸附法处理)得金泥,最后将金泥火法冶炼得到纯金。
(2)浮选+浮选精矿硫脲浸取。
对于含砷含硫高或含碳泥质高的脉金矿石,可用浮选法获得含金硫化物精矿,然后将浮选精矿用硫脲浸取回收金的方法,用硫脲浸取不但具有溶浸速度快、毒性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而且在处理含砷、硫高或含碳质、泥质高的金精矿时,还具有浸出率高,药剂、材料消耗低的特点。
某矿对碳质、泥质和碱性矿物含量较高的浮选精矿进行硫脲提金工业试验时,金的浸出率达95%-96%;处理1t浮选精矿的主要药剂、材料消耗为40-50元,而氰化法的浸出率只有93%左右,处理1t精矿的药剂、材料消耗为65元以上。
(3)混汞+浮选。
此法适用于粗细不均匀嵌布的脉金矿,在磨矿回路中先用混汞法回收粗粒金,然后用浮选法回收细粒金。
近年有一种处理低品位金矿石的方法—混汞浮选法,即是将矿石中金的混汞和浮选在同一作业中进行。
采用混汞浮选法比直接浮选法金的回收率可提高5%-8%。
(4)负载串硫浮选+尾矿氰化。
(5)浮选+精矿焙烧+焙渣氰化。
对于含砷含硫高的浮选精矿,不能直接氰化浸取时,可将浮选金精矿先进行氧化焙烧,除砷和硫。
这样焙烧后的焙砂结构疏松,更有利于金银的浸出。
金矿氧化矿的浮选方法是好的,我来详细解释金矿氧化矿的浮选方法的步骤:一、原料准备将金矿石进行碎矿,目标是充分解离和暴露出含金的氧化矿粒子。
一般需要将矿石破碎到-200目以下,增加自然金粒子的回收率。
二、搅拌在浮选槽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将碎后的金矿料悬浮于其中进行搅拌。
搅拌要均匀,使矿料可以完全浸泡于水中,以便后续添加浮选剂。
三、调节浮选pH氧化金矿的最佳浮选pH一般在8-11,所以需要在浮选前先测定矿浆的pH,并通过添加碱性药剂如苛性钠来调节pH进入最佳范围。
四、添加collectors向矿浆中加入金属离子的配位剂,比如肥皂、氢氧化铵、唑啉类等,这些物质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水溶性配合物,使金属氧化物表面带上疏水性,起到收集的作用。
五、调节磨浆密度如果需要,可以加入一定量的矿浆稀释水,来减低矿浆的密度,这个比重较轻可以有利于氧化金矿的浮游。
六、反复搅拌在添加各种浮选试剂之后,需要再次对矿浆进行充分搅拌,使试剂与矿物完全接触。
这样有助于提高后续的浮选效果。
七、泡沫浮选向浮选槽中通入空气,产生的气泡会将表面带有水溶性配合物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吸附,带到泡沫层。
不断进行气浮,收集泡沫中的金属。
八、精炼提纯收集的金属氧化物浮精进行烘干后,需要进一步冶炼熔融,以提纯出金属金。
精炼所用方法取决于金的质量要求。
九、尾矿处理浮选后的尾矿含有一定量未回收的金,需要进行回收,也要进行水泥混凝填等处理以防环境污染。
十、小结金矿氧化矿的浮选,需要经过细碎、调pH、添加药剂、浮选分离等关键步骤,最后得到金属精矿。
这是从低品位金矿中有效回收金的重要方法。
浮选试验报告一、试样的采取和制备7月22号收到矿石样,将所送矿样全部细磨后,用于本次试验。
样品的各主要元素含量见表1.1。
表1.1样品各主要元素分析结果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矿石的有价元素是金和铜,硫含量较低,属氧化类矿石。
二、选矿试验1、试验流程试验流程如下图2.1所示,由于是矿石浮选的探索性试验,所以只进行粗扫选,考察该矿石的回收率情况,对精矿没有进行精选。
2、浮选过程及结果2.1药剂条件试验固定条件:浮选浓度30%,磨矿细度-200目50%,粗选黄药100g/t,黑药8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扫一黄药80g/t,黑药5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扫二黄药50g/t,黑药5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
并通过添加Na2S和Na2SiO3考察加不同调整剂的影响,并进行了细度为-200目50%和80%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1。
表2.1条件试验结果通过1与2试验对比发现,加入Na2S有利于提高金浮选回收率。
通过2与3试验对比发现添加Na2SiO3,在一定程度上有提高金浮选回收率的作用,在提高铜浮选回收率方面效果不太明显。
通过1与4试验对比发现,磨矿细度由-200目50%提高到80%,金、铜的回收率都获得很大的提高,可见细度是影响该矿物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因而我们安排进一步提高磨矿细度的浮选试验。
2.1.2细度条件试验通过对调浆后检测PH可见,该矿物略显酸性,所以采用Na2CO3做调整剂。
固定条件:加Na2CO3调PH=8-9,搅4min;加Na2S 2000g/t搅30min,浮选浓度30%,粗选黄药10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扫一黄药8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扫二黄药5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
考察细度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2.2。
金铜矿重选浮选工艺流程
金铜矿石经过破碎、磨矿后,进入重选浮选过程。
常用的金铜矿重选浮选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粗碎:采用颚式破碎机对金铜矿石进行初步粗碎,将矿石粒度控制在150-300。
2. 中碎:采用圆锥破碎机对粗碎后的矿石进行二次碎减,将矿石粒度控制在15-40。
3. 细磨:将中碎后的矿石料送入球磨机进行细磨,目标是使矿石达到浮选粒度,一般控制在0.074-0.3占70%左右。
4. 分级:将球磨后的矿浆进行分级,分离出所需粒级的矿浆作为浮选。
常用的分类设备有螺旋分类器、水力分类器等。
5. 条带浮选:在调节剂条件下,先后加入收集剂和浮选剂,在条带浮选机中进行粗浮,获得铜精矿。
6. 精选:将粗浮得到的铜精矿进行多次清洗和脱水,去除杂质,得到铜精矿浓缩物。
7. 再磨再浮:将浮选尾矿进行再磨细矿,然后再进行浮选,回收尾矿中的铜金矿物,提高资源回收率。
8. 混合浮选:将重选浮选精矿与原始浮选精矿混合,进行统一的精矿处
理。
9. 浓缩及干燥:最后将精矿浓缩物进行脱水、过滤、干燥等操作,得到成品精矿。
以上是金铜矿典型的重选浮选工艺流程,根据不同矿石的性质,也会有所调整变化,以达到优化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一、浮选法的发展沿革
中国古代曾利用矿物表面的天然疏水性来净化朱砂、滑石等矿质药物,使矿物细粉飘浮于水面,而无用的废石颗粒沉下去。
在淘洗砂金时,用羽毛蘸油粘捕亲油疏水的金、银细粒,当时称为鹅毛刮金。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金银作坊回收废弃器皿上和尘土中的金、银粉末时“滴清油数点,伴落聚底"。
这就是浮选法选金的最初应用。
18世纪人们已知道固体粒子粘附在气泡上能升至水面的现象.随着人们对金属需求量的增加,急于找到一种方法回收矿石中细粒金属。
19世纪末,随着人们对矿物表面性质的认识深化,出现了薄膜浮选法和全油浮选法。
20世纪初,泡沫浮选法应用选别有色金属和黄金矿.1922年用氰化物抑制闪锌矿和黄铁矿,发展了优先浮选法.
浮选法的发生和发展也促进了黄金选矿业的发展,特别是对脉金矿的利用和在有色金属矿石中综合回收黄金创造了条件.目前,浮选法已成为处理金矿石生产黄金的重要工艺。
我国许多脉金矿山选矿厂是以浮选工艺为主或以单一浮选工艺装备起来的。
浮选厂的金回收率达到90%以上且可综合回收以金为主的低品位多金属。
小于10um细颗粒金是很难用重选法回收的.浮选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可以选收细粒,甚至微细粒矿物。
超细粒浮选或荷载体浮选和离子浮选可以回收微细粒金。
解放前中国有几座黄金浮选厂和副产回收金银的有色金属浮选厂。
目前,黄金浮选工艺已广泛用于金选矿厂,即使是乡镇小矿和个体采金户均能成功于运用浮选法选收黄金。
二、浮选甚本原理
矿物颗粒自身表面具有疏水性或经浮选药剂作用产生或增强疏水性。
疏水就是亲油和亲气体,可在液,气或水—油的界面发生聚集。
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的金矿粒虽然密度大却能与气泡和浮选剂亲合而被浮于浮选机的矿液表面,将作为泡沫产品回收。
这是目前常用于黄金浮选的一种方法。
它适于选别0.5mm至10um的金矿粒。
当入选矿粒小于l0um时需要采用特殊的浮选法。
常用的有用絮凝剂使细粒金或含金矿物絮凝成较大颗粒,脱出脉石细泥后再浮去粗粒脉石,这是絮凝—浮选。
荷载体浮选是用粒度适于浮选的矿粒作荷载体,使微细粒金粘附于荷载体表面并随上浮而成金精矿。
用油类使细矿粒团聚进行浮选的油团聚浮选和乳化浮选。
利用高温化学反应使矿石中金属矿物转化为金属后再浮选的离析浮选对金矿石不常采用。
关于使用泡沫浮选法回收金泥,我国将用于工业领域。
三、浮选剂
浮选时使用各种药剂来调节入选矿物和浮选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扩大金矿物或含金矿物与脉石间亲琉水性的差异,使之更好地分选,达到提高金回收率的目的。
常用的浮选剂分三大类: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
1.捕收剂
自然界中除煤、石墨、硫磺、滑石和辉钼矿等矿物颗粒表面疏水、具有天然的可浮性外,大多数矿物均是亲水的,金矿物也是如此。
加一种药剂能改变矿物颗粒的亲水性而产生疏水性使之可浮,这种药剂通常称之为捕收剂。
捕收剂通常是极性捕收剂和非极性捕收剂。
极性捕收剂由能与矿物颗粒表面发生作用的极性基团和起疏水作用的非极性基团两部分组成。
当这类捕收剂吸附于矿粒表面时,其分子或离子呈定向排列,极性基团朝向矿物颗粒表面,非极性基团朝外形成疏水膜,从而使矿位具有可浮性
与铜、铅、锌、铁等硫化矿物伴生的金,在浮选时常用有机硫代化合物作浦收剂.例如,烷基(乙、丙、丁、戊基等)二硫代碳酸钠(钾),又称黄原酸盐,俗称黄药。
如NaS2C·OCH2·CH3,在含金多金属矿石的浮选时,多采用乙基黄药和丁基黄药。
烷基二硫代磷酸或其盐类,如(RO)2PSSH,式中R为烷基,俗称黑药.
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和黄原酸盐的酯类衍生物等也是硫化矿物常用的捕收剂。
也是浮选含金多金属硫化矿的常用描收剂,常与黄药类同时使用.
非离子型极性捕收剂的分子不解离,如含硫酯类,非极性捕收剂为烃油(中性油),如煤油、柴油等。
2.起泡剂
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分子,定向吸附于水一空气界面,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使充入水中的空气易于弥散成气泡和稳定气泡。
起泡剂和捕收剂联合在一起吸附于矿物颗粒表面,使矿粒上浮。
常用的起泡剂有:松树油,俗称二号油、酚酸混合脂肪醇,异构己醇或辛醉、醚醉类以及各种酯类等.
3.调整剂
调整剂可分为五类:(1) pH值调整剂。
用它来调节矿浆的酸碱度,用以控制矿物表面特性、矿浆化学组成以及其他各种药剂的作用条件,从而改善浮选效果。
在氰化过程中也同样要调节矿浆pH值的。
常用的有石灰、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等。
在选金时,最常用的调节剂是石灰和硫酸。
(2)活化剂。
能增强矿物同捕收剂的作用能力,使难浮矿物受到活化而浮起。
使用硫化钠活化含金的铅铜氧化矿,然后用黄药等捕收剂浮选。
(3)抑制剂.提高矿物的亲水性和阻止矿物同捕收剂作用,使其可浮性受到抑制。
如在优先浮选过程中使用石灰抑制黄铁矿,用硫酸锌和氰化物抑制闪锌矿,用水玻璃抑制硅酸盐脉石矿物等、利用淀粉、拷胶(单宁)等有机物作抑制剂达到多金属分离浮选的目的。
(4)絮凝剂。
使矿物细颗粒聚集成大颗粒,以加快其在水中的沉降速度;利用选择性絮凝进行絮凝一脱泥及絮凝一浮选。
常用的絮凝剂有聚丙烯酰胺和淀粉等。
(5)分散剂。
阻止细矿粒聚集,处于单体状态,其作用与絮凝剂恰恰相反,常用的有水玻璃、磷酸盐等。
浮选剂的种类和用量随矿石性质和浮选条件及流程特点而各异,可用试验单位提供药方(或称药剂制度),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也可根据上述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加以改变。
四、浮选设备
浮选设备主要是浮选机以及为实现浮选工艺的其他设备。
矿浆经过搅拌充气,在各种浮选剂的作用下矿粒与气泡粘附,气泡上升、形成矿化泡沫层,被刮板刮出或溢出,这一系列浮选过程均是在浮选机中完成的。
浮选机多由多槽串联而成。
按搅拌和充气的方式不同浮选机可分为5种:(1)机械搅拌式.有离心叶轮,也有的是星形转子和棒形转子等类型.搅拌器在浮选槽内高速旋转,驱使矿浆流动,在叶轮腔内产生负压而吸入空气。
(2)充气机械搅拌式。
除机械搅拌外,再补充向浮选糟内充入低压空气。
(3)充气式.靠压入空气进行搅拌并产生气泡,如浮选柱和泡沫分离装置等。
(4)气体析出式。
用降低压力法或先加压后降至常压的万法,使矿浆中溶解的空气析出,形成微泡.(5)压力溶气式。
利用高压将充入的空气预溶于水,然后在常压下在浮选槽内析出,形成大量微泡。
目前,在我国金选矿厂最常用的浮选机是国产的机械搅拌式浮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