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飞行区场地维护手册
- 格式:pdf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91
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运输机场飞行区场地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日期】2022.05.11•【文号】民航规〔2022〕9号•【施行日期】2022.05.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运输机场飞行区场地管理办法民航规〔2022〕9号第一章基本要求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运输机场飞行区场地管理工作,确保机场运行安全,依据《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规定》《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等规章,参照国际民航组织《空中航行服务程序—机场》的有关条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运输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的飞行区场地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确保跑道、滑行道和机坪的道面(含道肩,下同)、升降带及跑道端安全区、巡场路和排水设施等持续处于适用状态。
第四条跑道、滑行道、机坪的几何构型、平面尺寸、物理特性应当符合《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的要求。
第五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指定部门负责飞行区场地管理工作,并配备与机场运行量、保障模式和飞行区场地面积相适应的机场场地巡视检查和维护人员及设施设备。
第六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对机场飞行区场地管理、巡视检查和维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对象、学时、方式和内容应当符合飞行区场地管理业务培训大纲(见附件)要求。
第七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制定飞行区场地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制度内容应当至少包括:(一)工作目标;(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三)人员培训和考核;(四)飞行区场地巡视检查方案;(五)飞行区场地维护方案;(六)飞行区道面综合评价和场地管理工作评估。
第八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对跑道、滑行道和机坪道面进行编号,便于巡视检查、维护等工作。
第九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每五年至少进行一次跑道、滑行道(含滑行道桥)和机坪道面状况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报告的建议,及时采取维护和改进措施。
当跑道、滑行道和机坪道面破损加剧或者出现持续沉降且面积较大时,应当及时对道面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报告的建议采取防范措施。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规范机场飞行区的管理,确保航空安全,提高机场运行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飞行区范围及分类1. 机场飞行区是指用于飞机起降、停放、滑行等活动的区域,一般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
2. 根据用途和功能,飞行区分为民用飞行区和军用飞行区。
三、飞行区管理机构1. 民用机场的飞行区管理由机场管理机构负责,军用机场的飞行区管理由军事管理部门负责。
2. 飞行区管理机构负责飞行区的日常管理、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
四、飞行区使用规定1.飞行区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航空局规定。
2.飞行区的使用应按照机场管理机构的规定和指导。
3.飞行区的使用应符合气象、空中交通管制和机场领航等规定。
4.飞行区的使用涉及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应严格按照指定的路线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五、飞行区设施设备1.飞行区应安装和配备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的灯光、标志、导航设备等。
2.飞行区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应按照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
3.飞行区设施设备的故障和损坏应及时报修,保证其正常使用。
六、飞行区保障1.飞行区保障包括飞行区安全保障、航空安保人员、灭火救援等工作。
2.飞行区保障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和实施。
七、飞行区维护1.机场管理机构应定期对飞行区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安全的使用状态。
2.飞行区维护包括道面维护、设备维护、植被清理等。
八、飞行区安全1.飞行区安全是机场飞行区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
2.飞行区安全包括防火、防雷、飞机坠毁等方面的安全风险。
3.机场管理机构应制定并落实飞行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飞行区的安全运行。
九、飞行区使用1.飞行区的使用应符合机场接收航班和航班顺序,确保航班起降和停靠的有序进行。
2.机场管理机构应根据航班计划和状态,合理调配和安排飞行区资源,确保航班的正常运行。
十、飞行区卫生1.飞行区卫生包括机场场道、滑行道、停机坪等区域的清洁和卫生保洁工作。
第三章飞行区场地管理3.1 概述3.1.1 范围飞行区场地主要包括跑道、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区、防吹坪、净空道、滑行道、停机坪以及排水系统、其他土面区、围界、巡场道等。
3.1.2 目标本章的目的是明确延安机场飞行区场地设施运行标准,建立飞行区场地巡视检查、维护保养和管理制度,通过标准、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飞行区场地设施符合《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场地维护技术指南》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要求,始终处于适航状态。
3.2 安全目标3.2.1 不发生因跑道、滑行道和机坪不符合标准而造成的飞行事故;3.2.2不发生因跑道、滑行道、机坪、围界基础设施保障原因而造成的飞行事故征候;3.2.3不发生因围界破坏入侵而造成的破坏航空器,劫持航空器、爆炸航空器空防事件;3.2.4不发生因巡场路不符合标准而造成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3.2.5不发生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其他重大(含)以上安全事故。
3.3 组织机构图及职责3.3.1 组织机构延安机场机场有限公司机场管理部场务队3.3.2机场管理部及场务队职责(1)负责飞行区道面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2)负责飞行区土面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3)负责飞行区围界、排水设施等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4)负责飞行区割草、土面区碾压工作;(5)负责道面除冰雪等和场务机具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4 管理工作主要依据3.4.1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文件《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民用机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管理规则》《民用机场飞行区场地维护技术指南》3.4.2 相关参考文件ICAO《机场勤务手册》ICAO《机场设计手册》ICAO《机场规划手册》3.5 飞行区道面管理3.5.1 飞行区道面包括跑道、联络道、站坪、道肩、防吹坪道面。
3.5.2 跑道道面管理3.5.2.1技术标准(1)跑道道面完好,不能出现松散、剥落、断裂、破损等现象,而影响航空器的操作;(2)道面清洁度,清洁无杂物、无污染物;(3)道面平整度,3米范围内的高低差不大于10mm;(4)磨擦系数,不低于各种测试设备规定的最小磨阻值;(5)嵌缝料有效性、封灌完好,有弹性、无剥离、老化;(6)相邻板块接缝错台不得大于5毫米。
飞行区管理手册第一篇:飞行区管理手册飞行区管理手册飞行区环境管理规定5.1.4机坪作业保障单位应保持作业现场清洁卫生;保障作业结束后,对各自作业区域进行清理。
5.1.5对任何影响机坪环境的行为,机坪作业人员都有义务进行制止,并立即向飞行区管理部举报(电话:67152727)。
5.1.6道面上有泥浆、污物、砂子、松散颗粒、垃圾、燃油、润滑油及其他污物时,应当立即清除。
用化学物清洁道面时,应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并不得对道面造成损害。
5.2油污控制及处置5.2.1在机坪内进行航空器维护、添加润滑油和液压油及其他保障工作时,不得影响机位的正常调配和机坪内其他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行,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机坪造成污染和腐蚀。
对机坪造成污染和腐蚀所发生的治理费用由造成污染的单位承担。
维修结束后,维修部门应当及时清理现场。
5.2.2 清洗航空器应当在现场指挥中心指定的位置进行。
5.2.3各类油料、污水、有毒有害物及其它废弃物不得直接排放在机坪上严禁将易燃液体直接倒入垃圾罐或排水沟内、以及油料地井栓或阀井。
5.2.4发现污染物时应当及时进行清除,对于在地面上形成液态残留物的油料,应当先回收再清洗。
5.2.5易燃液体应当用专用容器盛装,不得倒入机坪排水系统和机坪垃圾桶内。
5.2.6对机坪内或油井中的漏油、溢油须定期检测、清理,航空器燃油(检验回收专用容器盛装)应及时清运出机坪。
5.3噪音控制应尽可能减少航空器的噪声污染;航空器试车时,机组人员应在指定地点进行,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
5.4垃圾处理5.4.1机场应当在机坪上适当位置设置有盖的废弃物容器,任何人不得随地丢弃废物;机坪保障作业人员发现垃圾或废弃物应当主动拾起,并放入垃圾桶。
5.4.2垃圾或废弃物必须袋装封闭,垃圾桶应及时清理,不得泄漏或溢出。
5.4.3运输或临时存放垃圾或废弃物时,应当加以遮盖,不得泄漏或溢出;在机坪内不得进行垃圾分拣。
5.4.4机场统一负责机坪日常保洁和卫生监督工作。
飞⾏区围界管理规定1.0飞⾏区围界概述1.1飞⾏区围界作⽤或功能⾸都机场飞⾏区围界是⽤于将飞⾏控制区与公共区进⾏有效隔离。
其主要功能是防⽌任何⼈员从围界进⼊飞⾏控制区对空防造成的影响⽽采取的⼀种物理防范设施。
因此,围界应具备⼀定的防攀扒、防钻⼊功能。
飞⾏区围界实体长度是34.8KM(不含围界上建筑物),围界内设施及其外3⽶的范围内是飞⾏区管理范围。
1.2围界分类及技术标准1.2.1围界的分类⾸都机场飞⾏区围界依据各区域特点及使⽤时限不同,分为正式围界、临时围界和其它围界(防窥板)1.2.2围界的技术标准飞⾏区围界技术标准是依据《国际民⽤航空公约—附件⼗七》、《民⽤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民⽤机场飞⾏区技术标准》等规章⽽制定。
1.3围界的细节描述钢筋⽹围界(标准围界)1.4飞⾏区围界分布图2.0围界巡视及维护围界巡视的⽬的是保障飞⾏区围界设施完好,并对巡视中发现的围界破损及时进⾏修补。
同时,围界巡视应针对不同围界特点,及时发现围界及围界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都机场飞⾏区的运⾏安全和空防安全。
2.1围界巡视检查围界巡视维护⼯作包括⽇常性检查和周期性检查。
2.1.1⽇常性检查⽇常性检查的⽬的是及时保证现有的围界与围界建设标准⼀致,已确保围界的完好性。
⽇常检查范围:围界⽴柱、⽹⽚及V型⽹、刺圈、围界底部及地梁以及围界⽴柱与⽹⽚之间的连接件等部位。
⽇常检查以⼯作⼈员每⽇通过徒步⾏⾛,以看的⽅式检查围界外观,还要对⽴柱及⽹⽚等关键部位⽤⼿触碰等⽅式进⾏检查。
注:⼈⼯检查Z2滑⾏东桥附近围界等距离滑⾏道中线较近的围界时,应注意避让航空器。
2.1.1.1检查标准及措施1)刺圈2)围界⽴柱3)⽹⽚及V型⽹4)连接件5)围界底部的检查6)防窥板7)防治围界内外3⽶内障碍物的措施2.1.1.2影响空防安全的情况2.1.2季节性维护2.1.2.1双层围界间的割草2.1.2.2排⽔闸门检查1)汛期(6⽉1⽇-9⽉30⽇):每周检查两次;2)⾮汛期:每周检查⼀次;3)当启动飞⾏区防汛预案时,应每隔1.5⼩时对所辖排⽔闸门进⾏1遍检查。
白塔国际机场飞行区管理部管理手册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飞行区管理部管理手册目录1、飞行区管理部管理手册发布通知7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83、飞行区管理部职责(编号: ) 93.1 飞行区管理部 94、部门质量目标114.1 质量方针114.2 质量目标115、飞行区管理部基本制度、规定、规程、作业指导书13等文件135.1飞行区管理部各室主要职责(编号: ) 13 5.2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 (编号 ) 175.3基本制度3133a碾压时间: 46b碾压标准: 465.3.29机场飞行区割草制度515.4规定605.4.10驱鸟设备维护管理规定 66 5.5规程755.5.8调光器应急预案 995.6作业流程、程序1465.6.3 1#电站倒闸操作程序15410. 道面吹雪、除冰程序表1726、飞行区管理部受控文件清单 (编号:) 1737、记录清单(编号:) 1748.各部门记录表样 1751、飞行区管理部管理手册发布通知为了在呼和浩特机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内规范飞行区管理部的相关管理活动,更有效、更具针对性地实施相关管理和控制,飞行区管理部编制并颁布《飞行区管理部管理手册》。
本管理手册之内容,是呼和浩特机场颁布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操作性文件。
部门内有关单位、有关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与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和认真贯彻。
本管理手册的颁布,标志着我部门的生产、管理工作随着呼和浩特机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进入了又一个规范、标准和系统化的管理和控制阶段。
管理手册的控制,将遵循呼和浩特机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之《文件管理程序》,随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断加以完善。
《飞行区管理部管理手册》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主管副总裁:邱蕴琦2007年 6月16日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3、飞行区管理部职责(编号: )3.1 飞行区管理部分管副总裁负责呼和浩特机场飞行区场地维护管理、净空保护、鸟击防范及助航灯光系统的保障工作,达到适航要求;负责呼和浩特机场的供电保障工作;负责集团公司基本建设工程可研批复后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
《航空飞行营地场地要求和运行管理规范》团体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的印发,激起了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发展的高潮,明确了航空体育“引导和发展航空飞行营地”的发展任务和方向。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开展航空体育与体验飞行,使航空体育产业和航空飞行营地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为了发挥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在航空运动项目健康发展中的协调作用,进一步推动航空运动项目在国内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及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启动了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
本标准的制定,将以标准化的形式主动服务社会,建立统一的行业管理体系,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起草单位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海南省航空模型运动协会等。
二、标准的制定目的和意义航空飞行营地是指在中国航空运动协会的统一指导、规划下,为大众提供因地制宜的航空运动知识普及、航空运动培训、竞赛表演、休闲娱乐飞行服务和产品而设立的综合性场所。
作为航空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载体,航空飞行营地能够满足群众“想飞就飞”的多样化航空体育消费需求,健全航空体育安全管理体系,调动全社会开展航空体育项目活动的积极性。
本标准主要从航空飞行营地实际运行角度出发,对各类航空飞行营地场地和管理要求进行规范,拟构建一套既符合行业安全规范,同时又可以满足营地场地建设与日常运行使用的标准,从而确保航空飞行营地安全有序运行。
三、主要工作过程2021年12月,随着国内航空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为规范对航空飞行营地安全运行,明确了航空飞行营地场地及运行管理为本次标准制定的标准化对象,定制了工作计划。
2022年6月-9月,成立工作组并组织召开线上工作组讨论会,起草组技术人员通过检索文献、查阅政策文件、借鉴相关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对航空飞行营地场地要求和运行管理要求提出了新的建议,会后起草组根据工作组讨论会的意见初步确定并编制了《航空飞行营地场地要求和运行管理规范》标准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