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必备: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框架体系
- 格式:docx
- 大小:47.44 K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知识框架一、原始社会南方古猿:三四百年三大人种: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最早)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大河文明)P1 古印度—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种姓制度古中国—黄河与长江流域—分封制、青铜文明二、奴隶社会发源地—古希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伯利克里)2、西方文明罗马共和国:布匿之战(海洋文明)古罗马罗马帝国:屋大维日本:大化改新1、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阿拉伯:伊斯兰教、穆罕默德三、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等级制度2、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城市的兴起罗马教廷的统治希波战争总结:战争: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亚历山大东征1、古代文明传播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平: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象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文字楔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甲骨文—中国(商朝)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2、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荷马史诗》—荷马—古希腊文学《天方夜谭》—民间故事—阿拉伯阿基米德主要成就科技与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巴黎圣母院——“石头的交响乐”四、资本主义社会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1、萌芽期新航路开辟(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689年《权利法案》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2、产生确立期1787年宪法1789年《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1789—1794)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典》美国:南北战争林肯《解放黑人奴隶》资本主义俄国:1861年改革转折点制度巩固日本:明治维新转折点改变社会对印度——反抗:章西女王3、发展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东方从属于西方对中国——鸦片战争面貌英国宪章运动无产阶级斗争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法国巴黎公社美国:南北战争4、加强巩固期: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5、强化期(出现垄断组织,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P12五、大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俄国十月革命1、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巴黎和会资本主义世界确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一战后的世界格局)美: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德日:法西斯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新经济时代战后资本主义西欧:欧盟的成立经济恢复和发展日本:70年代成为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赫鲁晓夫改革:首次冲击斯大林模式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后政治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1991年底(社会性质变化)改革和演变匈牙利改革2、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东欧剧变:1989年亚洲:印度(1947年尼赫鲁)亚非拉国家独立和振兴非洲:埃及、纳米比亚拉美:古巴、巴拿马运河中东地区冲突不断:关键——巴以冲突战后世界格局:美苏两极格局(美苏冷战)政治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一、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1.1 秦朝统一中国1.1.1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1.1.2 秦朝的政治制度1.2 秦末农民起义和兵家政治1.2.1 陈胜吴广起义1.2.2 韩信、彭越等将领的抗秦斗争2. 两汉时期2.1 刘邦建立汉朝2.1.1 刘邦的功绩和政治制度2.1.2 文景之治2.2 王莽篡权和新朝的建立2.2.1 王莽的变法措施2.2.2 王莽政权的崩溃和东汉复兴3. 三国时期3.1 黄巾起义和三国鼎立3.1.1 黄巾起义的原因和影响3.1.2 蜀、魏、吴三国的形成3.2 诸葛亮与刘备的经营和抗击曹魏 3.2.1 赤壁之战3.2.2 诸葛亮的政治和军事策略二、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文明与尼罗河流域文明1.1 尼罗河流域的地理条件1.2 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1.3 古埃及的经济和文化成就2. 古希腊文明2.1 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2.2 希腊的民主政治2.3 希腊的艺术和哲学3. 古罗马文明3.1 罗马帝国的兴起和扩张3.2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3.3 罗马的法律制度和建筑艺术三、中国近现代史1. 清朝的衰落与晚清改革1.1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不平等条约1.2 戊戌变法和康梁新政1.3 辛亥革命和1911年的新中国2. 中华民国时期2.1 北洋政府与北伐战争2.2 国共两党的斗争和第二次国共合作2.3 抗日战争和日本无条件投降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3.1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3.2 文化大革命及其影响3.3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上是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的总结框架,具体的内容可以根据需求展开。
希望这个框架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整理和总结历史知识,为学习提供指导。
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世界历史核心知识点考点提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1.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誉为(尼罗河的赠礼)意思是(是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
2.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
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帝国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但是古埃及帝国的版图(只涵盖亚非,没有欧洲领地)。
3.古埃及帝国最终在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灭亡。
后来又先后被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占领,最终导致(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来)。
4.古埃及的科学文化取得了很高成就。
古埃及天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是(太阳历);古埃及创作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象形文字主要刻在(石壁)上。
5.金字塔被称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只有(中国人)才称它为金字塔。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结晶。
6.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
他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古代两河流域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2.两河流域产生文明的时间是(公元前3500年),和古埃及产生文明几乎同步。
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3.两河流域使用的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天文学上,苏美尔人还根据月亮的变化制定了(阴历)。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5.汉谟拉比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就是《汉谟拉比法典》。
该法典的历史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九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资料班别: 姓名: 学号:一、 九年级上册知识框架———资本主义社会(世界近代史)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手工工场里出现了雇佣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时间:文艺复兴 地点:(人被发现的时代) 核心:性质:作用: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时间:新航路开辟 目的:(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代表人物及成就:作用:时间:原因:英国资产 过程:阶级革命 文献:影响:2、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时间:原因:美国 过程:独立战争 独立标志:领导人:影响:时间:原因:法国 开始与结束:大革命 文献:影响:拿破仑时代:时间:3、资本主义的巩固 开始:(工业革命) 主要发明:结束:影响:2、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三角贸易 路线:作用:殖民侵略 东印度公司:印度民族大起义:拉美独立运动:宪章运动:无产阶级斗争 《共产党宣言》:时间:原因:美国 矛盾焦点:南北战争 导火线:转折点:影响:时间原因(目的):俄国 领导人:农奴制改革 内容:性质:影响:原因:日本 时间:明治维新 领导:4、殖民侵略与无产阶级斗争 5、资本主义的巩固与扩大内容:日本明治维新性质:影响:时间:第二次 核心:工业革命 主要发明: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时间:交战双方导火线一战 转折点结果性质6、帝国主义时代二、选择题编汇第一单元1.下列文艺作品中,“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的是A.《神曲》B.《英雄交响曲》C.《向日葵》D.《战争与和平》2.生存还是死亡,这便是一个问题:是默默忍受命运之矢石,还是挺身反抗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除净尽,这两种行为,何者更为高尚?”这段经典独白是文艺复兴时期核心思想的深刻表达,它出自下列哪部文学作品A.《哈姆雷特》B.《复活》C.《母亲》D.《美国的悲剧》3.“海宝”(见右图)是以汉字“人”为创意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海宝”的设计强调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下列历史事件中,开始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主张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是A.启蒙运动 B.文艺复兴C.新航路开辟 D.宪章运动4.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B.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C.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D.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5.恩格斯说:“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初中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框架一、古代文明1. 约旦河流域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古埃及文明2. 黄河流域文明- 彩陶文化- 夏朝- 商朝- 周朝3. 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古代城市文明- 孔雀王朝4. 后期东亚文明- 秦朝- 汉朝- 三国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二、世界古代史1. 古希腊- 希腊城邦制度- 希腊神话- 古希腊科学文化 -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民主的诞生 - 希腊的艺术与哲学2. 古罗马-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的疆域拓展- 罗马文化的传播- 基督教兴起与罗马帝国的衰落 3. 印度古代王朝- 梵天教与婆罗门教- 南亚古代王朝发展- 孔雀王朝4. 伊斯兰世界的兴起- 孔雀王朝- 伊斯兰教的创立与发展- 阿拉伯帝国三、中国古代史1. 秦朝及其统一中国-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 秦朝法制的建立- 修建长城与陵墓2. 汉朝的兴起与繁荣- 西汉的初期与中期- 东汉时期的政治动荡- 文人墨客的繁荣与变革3. 三国时期- 曹操与刘备的统一战争- 三国鼎立时期的政治格局与军事战略 - 三国文化的影响与传承4. 南北朝时期- 北朝与南朝的政治对立-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的传播与影响- 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四、中国古代科技文化1.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 灭火和建筑技术- 中医药的起源与发展2. 文化艺术与娱乐- 书法与绘画- 音乐与舞蹈- 表演艺术与戏曲- 传统节日与习俗的形成与传承五、世界近代史1. 16世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西班牙的哥伦布- 葡萄牙的达伽马- 英国的弗朗西斯·德雷克2. 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兴起- 世界各国间的殖民争夺与世界大战爆发 3. 20世纪的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与冷战- 亚洲、非洲、拉美的独立运动- 当代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六、中国现代史1. 清朝的衰落与近代中国的崛起-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 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 中共的领导与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社会主义建设 - 文化大革命及其后的改革开放3. 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崛起- 经济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国际地位的提升与一带一路倡议七、世界现代史1.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与非洲地区的动荡2. 当代国际关系与全球化- 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 经济全球化与环境问题- 科技进步与信息时代的兴起总结:初中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框架汇总了古代文明、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以及世界现代史等内容。
九年级上册知识框架一、原始社会南方古猿:三四百年P1三大人种: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最早)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大河文明)P1 古印度—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种姓制度古中国—黄河与长江流域—分封制、青铜文明二、奴隶社会发源地—古希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伯利克里)P22、西方文明罗马共和国:布匿之战P2(海洋文明)古罗马罗马帝国:屋大维P2日本:大化改新P21、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阿拉伯:伊斯兰教、穆罕默德P3三、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等级制度P32、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城市的兴起P3罗马教廷的统治P3希波战争总结:战争: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亚历山大东征P3-41、古代文明传播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平: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P4象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文字楔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甲骨文—中国(商朝)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P4-52、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荷马史诗》—荷马—古希腊文学P5《天方夜谭》—民间故事—阿拉伯阿基米德主要成就科技与建筑麦加大清真寺P5巴黎圣母院——“石头的交响乐”四、资本主义社会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1、萌芽期P5新航路开辟(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689年《权利法案》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2、产生确立期1787年宪法P6-8 1789年《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1789—1794)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典》美国:南北战争林肯《解放黑人奴隶》资本主义俄国:1861年改革转折点P10-11制度巩固日本:明治维新转折点改变社会对印度——反抗:章西女王P93、发展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东方从属于西方对中国——鸦片战争P8-9 面貌英国宪章运动无产阶级斗争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P10法国巴黎公社美国:南北战争4、加强巩固期:俄国:1861年改革P10-11日本:明治维新。
九年级上、下册考点知识体系
一、世界古代史
1、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亚非文明古国)
2、海洋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西方(欧洲)文明的源头)
3、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4、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意义,预示一个新的社会类型的来临)
二、世界近代史
1、新的文明(工业文明)的曙光:人的被发现—文艺复兴;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世界被发现—新航路的开辟;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
2、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美独立战争、法——工业革命前后)
3、两次工业革命
4、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美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夕)
三、世界现代史
1、两次世界大战(文明的震荡)
2、一战后的世界
政治上: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斯大
林的不同贡献)经济上: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3、二战后的世界
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冷战(序幕、
开始标志、表现、结束标志)战后日本的崛起(原因、启示)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上—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启示,欧盟)
经济上——全球化趋势
(第三次科技革命)
文化上——多元化。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框架
一、原始社会南方古猿:三四百万年
三大人种: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最早)
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大河文明)古印度—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种姓制度
二、奴隶社会
古中国—黄河与长江流域—分封制、青铜文明
发源地—古希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伯利克里)
2、西方文明罗马共和国:布匿之战
(海洋文明)古罗马
罗马帝国:屋大维
三、封建社会1、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日本:大化改新
阿拉伯:伊斯兰教、穆罕默德2、中古欧洲社会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西欧城市的兴起
罗马教廷的统治
希波战争
总结:战争: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亚历山大东征
1、古代文明传播罗马帝国的扩张
和平: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马可波罗来华
象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
文字楔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
甲骨文—中国(商朝)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荷马史诗》—荷马—古希腊
文学
四、资本主义社会
《天方夜谭》—民间故事—阿拉伯
阿基米德主要成就
科技与建筑麦加大清真寺
巴黎圣母院——“石头的交响乐”
1、萌芽期
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新航路开辟(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689 年《权利法案》
1776 年7 月4 日《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2、产生确立期1787 年宪法
1789 年《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1789—1794)
1804 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典》
美国:南北战争
林肯《解放黑人奴隶》
资本主义俄国:1861 年改革转折点
制度巩固日本:明治维新转折点
改变社会对印度——反抗:章西女王
3、发展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东方从属于西方对中国——鸦片战争
面貌
美国:南北战争4、加强巩固期:俄国:1861 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英国宪章运动无产阶级斗争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
法国巴黎公社
5、强化期(出现垄断组织,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70 年代—20 世纪初)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大战后的世界
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俄国十月革命
1、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
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
巴黎和会
资本主义世界确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
美:罗斯福新政
德日:法西斯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美国:新经济时代
战后资本主义西欧:欧盟的成立
经济恢复和发展日本:70 年代成为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赫鲁晓夫改革:首次冲击斯大林模式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后政治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1991 年底(社会性质变化)
改革和演变匈牙利改革
2、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东欧剧变:1989 年
亚洲:印度(1947 年尼赫鲁)
亚非拉国家独立和振兴非洲:埃及、纳米比亚
拉美:古巴、巴拿马运河
中东地区冲突不断:关键——巴以冲突
战后世界格局:美苏两极格局(美苏冷战)
政治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
3、当今世界
经济发展趋势:全球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20 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