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我认为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以人为本,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通过课内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动手实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关系非常密切,现谈几点。

一、理论联系实际,介绍身边的物理现象和科学奥秘,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

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如炎热的夏天,从电冰箱取出的冰棒为什么会冒气?人造卫星为什么会上天?这一个个的物理现象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物理是一门以观察为基础的科学,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要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加强实验,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开拓视野、创造思维的能力

实验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1、注重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要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步骤及其所得结论。2、分组实验,培养人人动手,掌握实验操作本领。3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三、把握物理学科创新的特点,不断引导学生分析物理过程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其中分析综合能力是学习物理的核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和深刻性是很有必要的。

四、想方设法,把素质教育落实在物理教学中,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以育人为目标,追求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正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材”。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作用。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关系非常密切。

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摘要:随着课程改的深入,在课堂内容设计、结构安排、评价管理等方面都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教师的叫法也必须随之改变和创新本文主要从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几点 建议。 关键词:创新;教学;体育;兴趣 一、体育教学创新应该注意分层教学 1.合理分层,让学生找准自身定位,增强归属感。在体育教学中,首先教师必须积极向学生宣传开展分层教学的积极意义,以此消除部分学生产生的“分层即为分等级”的片面观点,让学生明白,各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能力方面事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开展分层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准利于自身体发展水平的目标,更好地开展训练。教师可以将学生体育能力分为四个等级:a等为具有较强身体素质并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大约占5%。b等为体质较好,能够轻松完成训练目标的,约占30%。c等为体质与运动技巧一般,经过努力也可以完成训练目标的学生,约占45%。d等为体质较弱或存在缺陷,以及运动技巧较差的学生,约占20%。在等次确定过程中,要采取学生自报与教师综合审核确定相结合,做到尽量客观公正。 2.分类要求,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保护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做好学生分类的基础上,还应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相应的训练目标。让学生在自身能力和体质

范围内开展学习与训练活动。 3.分组竞赛,让学生开展同位赶超,营造浓氛围。针对学生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开展有效的人员分层与要求分类,如果还是让学生在一起进行训练,则无法营造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氛围,教师要采取分组进行训练或是分组竞赛等方式,开展体育项目的训练活动。对于人数较少的层次组,直接开展训练竞赛活动,例如a级同学。人数较多的,可以按照男女分为几个小组开展训练,一般5人左右为适宜的标准。让学生在互相能力接近的环境中开展训练活动,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氛围。同时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开展心得交流,以达到提高运动技巧和实现运动能力提高的目标。 4.动态管理,让学生增强成功体验,激发上进心。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核目标进行考核学生的成绩,开展分层教学一方面是为了使教学活动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兼顾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同时也是为了能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得到充分发展,感受到成功,激发其对体育的兴趣与信心。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分层管理,要进行动态管理。我们开展分层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要鼓励学生向着上一层次目标迈进,对于已经达到或超过上一层次考核要求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调整,以此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倡快乐体育教学

浅谈创新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创新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7-31T16:48:48.51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3期作者:刘旭[导读] 刘旭湖北省十堰市广东路小学 442000 中图分类号:G6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096-01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学科教学中倡导创新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作为“五育”之一的体育教学,也必须高擎教育改革的大旗,在创新教育的层面上建构体育教学的理念,探究体育教学的全新方法。 一、体育课应该注意分层教学 1、合理分层,让学生找准自身定位,增强归属感。在体育教学中,首先,教师必须积极向学生宣传开展分层教学的意义,以此消除部分学生产生的“分层即为分等级”的片面观点,让学生明白,各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能力方面事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开展分层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准利于自身体发展水平的目标,更好地开展锻练。教师可以将学生体育能力分为四个等级:A等为具有较强身体素质并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大约占3%。B等为体质较好,能够轻松完成训练目标的,约占33%。C等为体质与运动技巧一般,经过努力也可以完成训练目标的学生,约占46%。D等为体质较弱或存在缺陷,以及运动技巧较差的学生,约占18%。在等次确定过程中,要采取学生自报与教师综合审核确定相结合,做到尽量客观公正。 2、分层要求,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做好学生分类的基础上,还应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相应的训练目标。让学生在自身能力和体质范围内开展学习与训练活动。 3、分层竞赛,让学生开展同位赶超。营造浓氛围针对学生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开展有效的人员分层与要求分类,如果还是让学生在一起进行训练,则无法营造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氛围,教师要采取分组进行训练或是分组竞赛等方式,开展体育项目的训练活动。对于人数较少的层次组,直接开展训练竞赛活动,根据我校班级人数多的特点可以按照男女分为几个小组开展训练,一般4-6人左右为适宜的标准。让学生在互相能力接近的环境中开展训练活动,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氛围。同时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开展心得交流,以达到提高运动技巧和实现运动能力提高的目标。 4、分层管理,让学生增强成功体验,激发上进心。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核目标进行考核学生的成绩,开展分层教学一方面是为了使教学活动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兼顾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同时也是为了能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得到充分发展,感受到成功,激发对体育的兴趣与信心。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分层管理。我们开展分层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要鼓励学生向着上一层次目标迈进,对于已经达到或超过上一层次考核要求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调整,以此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倡育人愉乐体育教学 1、精选教学内容,这是实施快乐体育的基础。教材不仅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现实需要。比如篮球,技战术内容很多,在短短的时间内不可能每样都教,所以教材的选择就很重要。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实用的内容进行教学。如运球技术。对女生来说重点学习运球急起,急停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等。至于跨下运球、运球后转身、背后运球等相关运球技术,因其动作难度较大,可以只作为介绍内容。而对于一些重点内容,必须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比赛中能较好发挥。 2、利用多变战术吸引学生。这类教学方法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比如篮球课,篮球之所以风靡世界,与它多变的战术直接的关系。在比赛中队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位置的变化、相互之间的配合等等都使比赛瞬息万变。因此体育课中举行篮球比赛,同样可以使学生们在课堂中得到锻炼,在锻炼的同时享受快乐。争取篮球比赛的胜利,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为了获胜,学生会不停地往返奔跑、争夺,既要和同队的其他四名队员相互配合,又要和另外的五名队员进行竞争。要从生理上、心理上融入比赛中,有了运动参与的愉悦感。教师要教育学生获胜了固然有胜利的喜悦,失利了也没什么遗憾,毕竟尽力了,要争取下次的胜利。 3、有一定强度的练习,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高水平高层次的锻炼。快乐体育本身就是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它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常规,这样学生既获得一定的锻炼方法,也会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比如篮球比赛中的强强对抗,,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体能,掌握良好的技战术,才能真正地享受到高层次的运动乐趣。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一些课堂比赛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采取相应的形式。 三、创设展现自身的“舞台”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吸引到积极的练习活动中去,并鼓励学生在练习当中去大胆探索,进行尝试性练习,努力让学生去找到自己所相应的练习动作,同时教师还应提供一个练习“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并尝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技巧组合动作练习中,要求学生不仅单纯地对规定动作进行反复练习,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已学过的动作和自编的动作来大胆尝试并进行创编组合,逐步设计成一套新颖、优美,融舞蹈、造型为一体的新的组合动作。此时教师还要给学生们提供一个练习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美组合动作,最终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实践,这种练习方法不仅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可以转化为主动学习,而且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总之“教无定法”,现代体育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结构多元化,可以根据所授课的类型、内容、自由的组织形式,合理安排课堂结构。传统教学模式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取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敢于创新,因人而异不断探索,努力保障我校体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和学生快乐的学习,健康的发展。

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在现行的教育改革中,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准则。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是主战场,课堂是主渠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一、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的发生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如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时,要提示注意:①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对纸屑有什么作用?②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在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③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对纸屑有什么作用?④毛皮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在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⑤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在相互接近时,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学生自己得出了“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结论。通过对上述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实验,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由于物理学科“实验”这一特点的吸引力,所以物理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学科。把物理课上得生动有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大胆教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初中物理教材虽然涉及的物理实验较多,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很少,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我对课本实验进行了改革:把部分演示实验变成学生的分组实验,把课本中的“想想做做”、“探究活动”等小实验也融入到课堂之中,学生在自己做实验中获得知识和真理,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渐渐地变成课堂的主人。 2.理智的师生易位,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角。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各小组分别承担每节课涉及到的每个实验,让学生走上讲台代替老师,让课堂、讲台真正成为学生的主战场,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外组织小实验设计、小制作、小发明等比赛,这不仅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3.放心的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成为“实验员”。每节课后布置下节课的实验作业,即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室摆放仪器,让学生自己通过预习课本内容进行实验探索。每次试验之后小组长要如实地做好实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报告说明。这不仅让学生得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而且也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只有创新,社会才能发展。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也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物理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科学,与实际联系紧密,在创新教育方面应该首当其冲。要实现物理教学和创新教育的结合,教师首先要强化创新意识,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关键是要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幻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欲,鼓励独创性与多样性;要帮助学生克服创新的心理障碍,如胆怯感、神秘感、顺从感。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的思想。 一、遵循认知规律,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对中学生来说,头脑中旧的表象很少,展现书本知识发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重视在教学中再现前人是如何创造、发明的,让学生在前人走过的轨迹上,经历失败和成功的磨砺,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改革实验教学,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能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当前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实验教学。 三、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望。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人们对问题的探究,往往从好奇开始的,正是由于好奇心,引导着大量优秀的科学家去探索、去创造。玛丽·居里假如没有对放射性现象的好奇心,不可能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进

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我认为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以人为本,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通过课内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动手实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关系非常密切,现谈几点。 一、理论联系实际,介绍身边的物理现象和科学奥秘,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 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如炎热的夏天,从电冰箱取出的冰棒为什么会冒气?人造卫星为什么会上天?这一个个的物理现象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物理是一门以观察为基础的科学,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要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加强实验,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开拓视野、创造思维的能力 实验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1、注重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要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步骤及其所得结论。2、分组实验,培养人人动手,掌握实验操作本领。3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三、把握物理学科创新的特点,不断引导学生分析物理过程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其中分析综合能力是学习物理的核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和深刻性是很有必要的。 四、想方设法,把素质教育落实在物理教学中,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以育人为目标,追求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正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材”。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作用。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关系非常密切。

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论文摘要: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理念下,如何营造宽松、自主、个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的设计思路,而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又是一条有效的新教学途径,我们必须从学生个体发展出发,转换师生角色,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论文关键词:自主,合作,创新,体育 部分老教师认为体育教学,不就是准备活动后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练习,最后讲评总结。这种传统的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上都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配合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体育课训练也只是为了加试时那三十分而已。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状态下,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与发展,最重要的是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都争取不到。随着教育新课改不断地深入,以教师讲,学生听、练为基本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就日趋显得太不适应教学要求了。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改变了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面知识为主和间接经验为主的传统模式,融学习于活动中,寓乐于教学中,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以培养,是适应新时期教育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是以目标统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因此,摸索、实践这种新的课堂学习方式,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进展,我们的体育教师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对体育课有了新的理解:体育课是要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要从单纯的“身体锻炼”和“体能达标”转变成把体育当作学生个体发展地延伸性学习活动。在体育课中能有意识地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别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树立了学生发展第一的意识,把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好,我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愉快、扎实地学好、练好,让学生喜欢体育,同时更喜欢上体育课,作为教好体育课的首要任务。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前体,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目标、把握学习进度和目标达成的评价体系。课堂上学生可以大胆质疑,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作主张”,谈话时学生可以提出批评,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游戏。教师则积极引导,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得以充分发展。这里的“自主”就是要多给学生一点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作主张”与“任性”得到心理与生理上的满足,而不是始终在教师指导与安排的阴影下学习与锻炼。 2.合作教学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它是指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一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合作教学也是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走出“自我为中心”的局限心理。 3.创新教学是学生发展的目标,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学习中就要引导学生多涉猎、广积累、勤练习,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要注意引导和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欢迎学生从参评一个新动作起就七嘴八舌,广发议论、各抒己见。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更能提高学生鉴别所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很快建立以往的传统体育教学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进行知识的传授,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课改所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过去以局限性地内容直接确定学习目标的模式,而是在确定目标与学生掌握的基础上,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内容与途径。 将上述理念引入体育课堂,使学生在自主获取、主动合作、自由创新的新课堂教学境界中学习与提高。 一、创设开放课堂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说到体育课上的“开放”,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认为体育体育课“开放”就是教师不负责,不认真的表现,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指教师课前没有准备,上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贯彻人文教育思想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贯彻人文教育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确定的新课程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改变:改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生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存,学会做人,关注“全人”的发展。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伯主张,养成括:“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两大部分,他认为“学会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科学精神;“学会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21正是世纪的教育主调。 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一、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的内涵 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所谓人等。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人文, 文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当代人文主义教育从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立足个它所强调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人,逐渐转变为既关心个人,集体乃至整个人类。又关心他人、人的尊严、理解与宽容、自由与责任、对人类和自然都怀有关怀、慈爱之心。为此,当代人地理等人文学科的教学;历史、伦理、社会、哲学、文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加强文学、艺术、把价值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要地位;将个性教育贯穿于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 二、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刻不容缓.中学体育的现状呼唤人文教育1首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刻意地去追求技术动作、达标成绩,为考而教,一味的用高度、远度、时间等统一的指标去实施教育过程和让学生天性得以自由张扬的科目,却变成了单体育本来是一

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它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同时,它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又必然以现有的教育存在为基础,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本质为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当今我们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核心。而基础物理教学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培养新一代的建设者。并且,世界科技的日新月异更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而物理学是现代科技是重要组成部分,故物理教学更能为提高未来的国民科学素质服务。那么,物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在物理实验中,即使实验目的和要求相同,但如果实验原理和实验器材不同,实验方案也往往具有多样性。因而在实验教学中,如能选择典型的课题,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电学实验中,提供以下实验器材:电流表(0—0.6A—3A)、电压表(0—3V—15V)、滑动变阻器(0—5Ω)、电池、小灯泡、几个阻值不同定值电阻、开关、导线若干。要求利用以上仪器尽可能多设计一些电学实验。 通过学生自由的设计,学生将会设计出如:“研究串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研究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用伏安法测电阻”等十多种可行的研究方案。 同时,在实验的教学中还可将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扩大探究空间和思维空间,并能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寻找创新的突破口。例如,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实验时,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然后放手让学生去结合书上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并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①音叉的振幅不易观察,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能比较出其振幅的大小?②这一实验中我们应观察什么?如何记录实验现象?③你还能设计哪些不同实验进一步来探究这个问题?最后同学们很好完成了本探究实验,并设计出了几种新的探究方案,而且还学到了一种科学的方法“转换法”——观察乒乓球弹起的幅度来推理不易观察的音叉振幅。从而使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二、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开展创新训练,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于实践活动中,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从中获得发现创新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要培养勇于创新的综合型人才,在现代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教育;激励;潜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118 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国家兴旺的基石。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要培养勇于创新的综合型人才,在现代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唤起强烈的创新意识 1. 消除创新的神秘感,明确物理学本身发展即创新过程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具有引起某种创造动机所表现的创作意向和愿望的意识。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基本前提与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欲望和动机,就不可能去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活动。因此,创造动机就是学生进

行创新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内在动力。在创新教育中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消除对创新的神秘感,树立人人都可发明创造的思想。“无生我才必有用”,创新的关键在于一个“敢”字,教师没讲过的敢想,教师没教过的敢做,只要敢想敢做,也就迈进了创新的大门。但是大多数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把创新看得神秘莫测。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物理学本身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和故事,介绍物理学家是如何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理论的。例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时,看到成熟的苹果会自动落向地面,产生疑问:苹果为什么会落向地面而不落向天空?用其他物体进行研究,发现不只是苹果,任何物体抛向天空,最终总要落回地面,于是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通过事例,让学生体会推陈出新的创新过程,这对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是大有裨益的,为学生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学生的创新多数是一种学习上的创新,而独立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据此,只要不是墨守成规,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见解、新方法,都是创新。 2. 改进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

浅谈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修订版

浅谈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浅谈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 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的引导作用就主要 体现在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情境。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引入新的教 学思想和方法,借助体育教学的自身优势,在传授知识与技能中,充分发展体育 的育体、促智、竞心等多种能力的教育性,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体育课 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体育课堂教学 的民主自由氛围,保证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 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要构建以需要为核心,以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为基本 内容的动力系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不竭的能源。 关键词:能力自身优势系统创新 前言:? 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创新能力潜伏于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之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真挚情感的灌注。教师在教学中能始终保持高昂的教学热情,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在教师良好情感的强烈感染下,充分发挥潜力,发挥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和创新激情。只有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创新能力才能被激活,从而释放出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呼唤学生生命活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自由舒展。因此,体育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学生作为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一、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新,开发学生活动空间。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诸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需要以创新意识为基础,创新情感为动力。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和毅力,在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创新。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浅谈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浅谈 在针对传统教育发展过程中,通常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及在教学模式上为“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的方式,而在新时代的发展情况下,在教育教学上要不断培养学的创新能力朝着素质教育为核心。所以,在针对初中体育课程教改中要不断总结经验、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以便能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发展教学任务。 一、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提倡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 在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下,实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使学生不断去接触新事物、新知识、新方法,最终使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全面教学水平提高,逐步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自身能力的提升,开发学生自身内在潜质的发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模式、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实现全面的素质教学标准。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提倡兴趣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由于对于初中学生自身

的年龄和心理成熟特征对学习知识都有着较高的兴趣浓度,所以在充分根据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特征不但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去假设、去探索、去创新,提倡兴趣教学,不断开发学生自身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推广。 而在兴趣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首先,积极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同学之间的交流等等形式才能更好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大胆质疑,大胆的假设以及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有,在培养学生自身兴趣教学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充分实现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情感交流逐步疏导学生情感空间,全面发展学生自身的体育修养。 最后,针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自身优劣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对于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的素质情况以及自身的天赋,不断进行有效的引导对学生进行培养,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和缺点不断鼓励学生去更好的创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能力,以便使学生在对体育事业的学习和实践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谈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谈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近年来,我国针对国际上教学现代化的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修改了理科教学大纲,特别是在理科教学中强调对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水平,教学目的发生了由知识到能力、由能力向素质、由智力教育观念向综合教育观念转化的变化。物理教学大纲也从考虑物理学科本身的学习需要变为考虑物理科学、物理教学、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整体需要,从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的需要变为学生在校与毕业后工作相结合的需要。这都说明在我国物理教育中的主体因素与内在因素正在日益受到重视,物理教学中知识的要求和学生主观上全面发展的关系正日益趋于合理,物理教学正向素质教育方面发展,这必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个性,培养独立思维,促进全面发展,塑造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坚持五个原则 (一)全员性原则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主要是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程,观察、实验、掌握物理方法等技能都穿插和渗透在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习惯展开想象或用静态想象代替动态想象,常常以回忆代替想象,从而产生片面性的分析;由于不能用发展的、开放的、全面的方式思维而以个人日常经验和从日常概念出发,以想当然或片面的方式思维,草率地得出结论,从而不能自觉地把握整体、深入本质,造成错误。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及其它心理因素的障碍,妨碍学生正常地接受物理的概念和规律,使部分学生从心理上觉得物理难学。一些物理教师针对好学生进行偏爱性教育,着重培养,对“差生”歧视或根本放弃,这样做只会使部分学生在关爱下得到较好发展,而使另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打击,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因此,物理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全面、科学地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不以“升学”为目的,而以“成才”为方向,以全面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为己任。 (二)全面性原则 智育,是物理教学中的基本成分,它包括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技能训练等。一方面,物理教育的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学成果,又在意识和实践的领域以某种高于或异于智育的效果发挥着能动作用。传统应试教育重视的是智育,侧重于物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测试,忽视了实践,忽视了物理学与科学技术发展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关系,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好坏,以升学率判定教学的优劣,使得物理教育只侧重于学科的专业性而失去了德育、美育、劳动技能等多种教育功能。

浅谈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3-08-07T15:07:51.060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3年8月供稿作者:崔少显 [导读] 现代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存和改造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崔少显(指导教师:刘珂)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在阐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体育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优势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2.6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8-0002-03 进入21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发展观,以及“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已开始指导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的发展观及新理念的指导下,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教育界人士普遍认识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注重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 1 问题的提出在 人类社会科学技术革命性的飞跃和经济的巨大发展。一方面给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口问题、贫富差别问题、环境和生态问题、毒品问题、暴力问题、道德伦理问题等,都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我国,“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一些领域道德失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健康东西屡禁不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些问题是社会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导致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和价值体系的混乱所造成的,因此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2 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现代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存和改造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人才的素质是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构成的复合体。人才素质除身体心理素质存在着先天遗传因素外,大部分是在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而人文教育影响到人的素质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诸方面,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具有决定性作用。 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要了解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清什么是人文、人文主义、人文科学。中国古代《易经》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以人类最好的文明教化天下,即为人文。人文主义就其本意而言,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文学、艺术等由专注于神转而专注于人,由赞美神性转而赞美人性这样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人文素质教育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在知识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对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体育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修养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与文明的行为举止,尤其是学会如何做人;在能力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个性,激发创造力。 3 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3.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人文文化的需要。 我国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发端于炎帝、黄帝时代的早期农耕文化,它反映出先民们在与自然的搏斗中,对于自然的巨大威力既感到恐惧,同时又在想方设法保护自己,免遭伤害,这显著出先民们群体保护意识的加强。西周时期人们对于天文观察的结果,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人们对于人文的研究,便创立了以“礼”、“乐”为其主要内容的西周人文文化。后来,人禽之辨,成为中国古代文化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先哲们认为,人有人伦,有自己的精神生活,由此建立了道德思想体系,使中华人文精神与道德学说联系在一起。孔子的“中庸”之道,老子关于“物极必反”规则的揭示,以及孙子对人的自觉性的论述,都是具有丰富辩证思维的“有对”之学,战国未年,《周易》关于穷本探究的人文精神,深刻而系统地论述了“有对”和“变易”的道理。在中国人文文化中既有“天人合一”思想,如庄子在中国人文文化上第一次提出了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有“天人相分”理论,如荀子在《天论》中写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另外、中华人文精神还包括充满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由于这种精神的熏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不少不畏艰险、矢志为国为民而奋战的任人志士。美国的高中生有必读十本书的规定,我们的高中生难道不应该发扬中华的优秀人文精神?为此,如能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子百家的言论,流传盛广的唐诗宋词,以及四大名著等,应是我国中学生必读内容,而能成为我国现代中国人文主旋律的马列文章、《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应成为首选内容。当然,在发扬我国伟统文化的同时,不要忘记西方文化的精华。改革开放以来,如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我们就采取辩证的否定态度,它原本是以哲学的理论方式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并力图从哲学主体论上对恢复人的自由和个性进行论证,以重建新的价值观。它主张的个人本位观念虽然较易陷入个人主义,但它强化了人的主体意识,这一点也有利于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便促使人们从中寻找其合理的思想养料。现在,我们不仅认识到,要使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技术,需要观念的更新,而且也逐步认识到,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并不是排斥西方人文思想,而是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 3.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开拓型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必须应该有一点精神,这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也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而人文精神指的是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人之生存的价值、尊严、权利,亦即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表现为一种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谐统一的积极的态度、心境和精神风貌。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推动是有目共睹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此,崇尚科学,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勿容置疑,但我们也应看到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及因与它有关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面对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特别需要人文精神的大发扬,为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3.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易-贲》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成天下。”这里的“化”是教化,即教育的意思。如今,从学术界到高等院校对人文精神的特别推崇,而在中小学仍没有引起重视,认为中小学不必挑起这一重任,这只是大学里才能做到的事情。其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

中学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中学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或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所进行的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 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的现代教育思想、模式的一种表述。实施 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素质教育落实到中学 物理教学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激发爱国主义热情,认识、感受科学美。下面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对如何推进中学 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略作探讨。 1 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动量》这一部分,可以说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难点,为了克服学生的厌学 情绪,我努力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在讲《动量定理》这一节时,我从自家带了一个鸡蛋、一 个小褥子。让鸡蛋从一个高度自由下落到小褥子上。一开始,许多同学都担心鸡蛋会破,结果,鸡蛋像球一样弹跳起来。后来不断提升鸡蛋高度,结果都一样。有的学生怀疑我用的是 熟鸡蛋,我当场把鸡蛋磕破到预先准备的碗中,全场一片哗然。再如,讲“完全失重”时,学 生不易理解“此时物体好像不受重力一样”这句话,我先让学生分析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然 后用一个底部一侧扎有小孔的矿泉水瓶装满了水,盖上盖子,并在其上钻一个小孔,让学生 观察瓶静止时和自由下落时从侧孔喷出的水流情况。结果是静止时水的射程较远,而自由下 落时水几乎不从小孔流出,这和水不受重力时的现象一致。然后结合压强产生的原因和自由 下落物体的受力和加速度情况提出“此时水的重力干什么去了?”继而引发讨论,最后统一意见。通过做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 效果。 另外,一堂好课,应有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并能将抽象、枯燥、深奥难懂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如讲“共振”时,可以先引用德国士兵把桥踩踏的事例引发兴趣;讲“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时,把振动图像比作是录像机记录“某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情况的图像,把波动图像比 作是照相机在某一时刻给“许多人”照的一张像;学生应用左、右手定则时分不清用右手还是 用左手,可帮其这样形象记忆:“右手爱打人,常与运动相联;左手易被打,常与受力相联”。这样无形中就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教师要尽 可能少用强制手段,多表扬、多鼓励学生的实际行动。我班曾有一名学生,有时他的意见或 方法和我讲的不一致时,总爱在下边小声嘀咕,我趁机鼓励他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并“特赦”他随时可以站起来质疑。后来,不但他自己的成绩直线上升,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同 学思考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中要注重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渗透,从而教会学生学习策略。现在高中生普遍反映物理一听就懂,但一做题就不会,不知该从什么地方下手、怎样下手,不会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思考问题。我认为原因有两种:一是根本没有真正理解相关 概念、定理和产生原因,或根本不熟悉,不能运用自如;再就是没掌握独立思考的方法。我 认为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具体应着重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做法主要如下: 2.1 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熟练掌握基本规律,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人 的思维发展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教学中可利用物理概 念的形成和物理模型的建立来培养该方面的能力。如讲“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要明确定律 的来源,再讲内容、前提条件以及作用,然后进行适当练习,并总结常见类型,最后还需找 出与动量定理的区别和联系;另外,利用物理中的理想化模型,如质点、弹簧振子、点电荷等,也是培养该方面的极好机会。 2.2 创设情境,鼓励发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讲“弹簧秤的用途”时,可设想 弹簧秤除测重力外,还有哪些用途?(横向发散);讲“电磁感应”时,可介绍法拉第由“电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