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2017版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3
厦门骏晖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海绵城市改造工程竣工验收自评报告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企业技术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福建利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01月06日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厦门骏晖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海绵城市改造工程(二)工程地点:厦门市海沧区新阳工业区霞光路107号(三)参与本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1、建设单位:厦门海沧城建集团有限公司2、设计单位: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3、监理单位:厦门海投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4、施工单位:福建利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四)工程基本概况:厦门骏晖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海绵城市改造工程位于厦门市海沧区新阳工业区霞光路107号,本工程主要施工范围包括新增绿地,包装材料车间及综合楼防水工程、屋面绿化、喷淋系统,停车位植草砖,高位花坛等部位的施工作业。
本工程于2017年10月25日开工,至今完成工程施工,已按设计图纸及施工合同约定的内容完成,现具备竣工验收。
二、施工合同履行、设计文件执行情况1、本工程严格依据施工合同约定及设计变更进行施工。
2、本工程主要涉及设计变更及联系单有以下几点。
三、工程技术标准执行情况: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了以下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规程,没有违反强制性规范条文的情况:(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试行)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3)《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试行)(DB3502/Z 5009—2016)(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5)《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DB3502/Z5010-2016)(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其他与本工程有关的现行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规程、法规,地方标准、施工图纸及图集。
群升·大智汇28#地块海绵城市工程质量验收自评报告施工单位:浙江暨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6月群升·大智汇28#地块海绵城市工程自评报告本工程于年月日开工,根据施工合同、施工图要求,已完成群升·大智汇28#地块海绵城市工程建设,按照相关规范及要求,现将本工程验收及自评的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1)建设单位:贵州省群升置业有限公司2)监理单位:贵州建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重庆千朴景观设计有限公司4)施工单位:浙江暨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项目为群升·大智慧,分为28#、29# 两个地块。
地块位于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西北部,具体范围为:北至科技,南至思杨路,西至思雅路。
地块西部为28#地块,东部为29#地块,中间一条暗河相隔。
本部分为28#地块的海绵城市设计,28#地块用地面积为:52289.97m2,建筑占地面积为:14717.59m2。
二、海绵设计指标要求项目建设内容为在其传统的设计基础上,进行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布置海绵设施,经LID设施控制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加权平均植为78.81%,满足指标的要求,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LID设施的去除率按照80%进行计算,年SS总量去除率为63.05%,其雨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5.8%,三个强制性指标达到要求。
三、项目建设情况本项目采取了“渗”、“滞”、“蓄”、“净”、“用”、“排”为主的海绵化改造措施,大片的绿地以入渗为主,依赖于LID设施进行调蓄和利用,采用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净化雨水,雨水回用于道路浇洒、绿化用水、景观水体。
四、施工质量管理及项目班子组成工程开工前,根据合同签订的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和业主的要求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组建项目管理班子,建立完善的质量岗位责任制,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并签订相应的质量岗位责任状,实行责任与经济挂钩。
同时建立一套规范的项目质量管理程序,从工程的开工、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工程竣工验收,用户回访与维修有一套统一、完整、系统的实施程序。
武汉市建设工程规划方案(海绵城市部分)编制技术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规范建设工程规划方案编制中有关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部分的内容,提高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国家、省、市海绵城市相关政策和技术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除下列工程外,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编制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应当遵守本规定。
1.地下管线类建设工程。
2.危房应急改造类建设工程。
3.在既有建设用地上单纯增加电梯及立体停车库等民生设施的建设工程。
4.在二类和三类工业用地上建设的建设工程。
5.在既有建设用地上单纯进行海绵化改造的建设工程。
第三条建设工程海绵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应坚持绿色优先、灰绿结合、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系统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在编制建设工程海绵城市规划方案时,应根据建设工程特点采用不同的编制模式。
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化建设工程应采用一般建设工程的编制模式,城市道路和排水走廊建设工程应采用城市道路和排水走廊的编制模式。
第五条建设工程海绵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除遵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武汉市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建设工程第六条一般建设工程的规划方案应包含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文件和总平面图中的海绵城市专项指标。
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文件应包含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下垫面分类布局图、海绵设施分布总图、场地竖向及径流路径设计图、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
总平面图中的海绵城市专项指标应包含软化屋面面积、可渗透硬化地面面积、蓄水设施总容积。
第七条一般建设工程海绵城市规划方案编制应按照图1顺序开展。
图1 一般建设工程规划方案(海绵城市部分)编制流程示意图第八条海绵城市目标取值应符合以下规定,并按照附录3-1的规定格式填写目标取值计算表。
(一)强制性指标的取值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取值(1)建筑与小区建设工程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以所在排水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管控基准值为基础(详见附录2-1,不在附录2-1范围内的建筑与小区建设工程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按70%取值),并结合项目用地性质和建设特点予以调整,具体调整幅度按表1执行。
悦来生态城田家湾支路海绵城市专项施工案博野建筑工程**2016年3月一、综述1.1编制依据建立单位提供的施工设计图及图纸会审会议纪要工程建立标准强制性条文现场施工条件及围环境"工程建立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局部) "(建标[2002]99号) "城市道路穿插口设计规程"(CJJ -2010)"公路路基设计规"(JTG D30-2015)"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CJJ -2010〕"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TG F801-20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CJJ37-201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GB50763-20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1-200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CJJ75-97〕"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DBJ50-064-2007〕"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6修订〕1.2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悦来生态城东北,起点接悦居路〔一期〕C段,终点接悦居路〔一期〕D段。
定位为交通效劳性支路。
本次设计起点桩号为K0+000,自南向北延伸后与悦居路D段衔接,终点桩号K0+345.098。
本次田家湾支路的实施围为:K0+012~K0+333.061,实施长度为321.061m。
道路为城市支路,标准路幅宽14m,设计车速20km/h,双向两车道,占地面积5021m2。
尊敬的网民:您好,您好,您咨询海绵城市评价指标细项的有关材料已收悉,现答复如下:1、为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落实重点建设任务,按照科学性、典型性及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海口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依据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中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参考相关规划成果,确定了海口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五项分项目标及22项指标,五项分项目标具体表述为:水生态全面恢复、水环境显着改善、水资源适度利用、水安全充分保障、制度建设完备,具体指标如下表;表3-1海口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目标目标序号指标2020年2030年备注水生态1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 ≥7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要求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2 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20% ≥8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要求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标;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标;3 内河水系生态岸线比例≥40% ≥50%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求: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城市河湖水系岸线、加装盖板的天然河渠等进行生态修复,达到蓝线控制要求,恢复其生态功能;4 绿地率41% 45% 参考海口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 地下水位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平均降幅低于历史同期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求6 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得到缓解;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水环境7 水环境质量优于IV类标准达到Ⅲ类标准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8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年径流污染总量控制率≥50% ≥60%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9 合流管网年溢流≤12次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次数价指标水资源10 污水再生利用率≥20% ≥30%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求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20%,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要求再生水利用率≥目标序号指标2020年2030年备注水资源11 雨水资源利用率≥% ≥% 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要求重视雨水收集利用,有逐步推广雨水利用工程与项目的政策、计划并实施;12 供水管网漏损率≤10% ≤8%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要求供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12%,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水安全13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100%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14 龙头水质达≥99% 100%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率标;15 排水设计标准管线设计重现期3-5年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参考海口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16 内涝防治标准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50年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参考海口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制度建设17 规划建设管控制度出台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18 蓝线、绿线划定与保护出台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19 技术规范与标准建设出台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20 投融资机制建设出台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21 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出台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22 产业化出台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2、由于海绵城市规划尚未得到政府批准,目前不宜向您提供规划文本;感谢您对海口规划提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此复;海口市规划局2017年9月20日。
***件 1海绵城市建设自评估报告要点在总结海绵城市建设已开展工作基础上,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 51345—2018)进行建设效果评估,并按照以下要点编制自评估报告。
一、已开展工作(一)基本情况。
城市主要特点,在城市水系统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海绵城市建设确定的目标。
(二)工作进展。
1.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编制情况和实施进展;2.出台的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地方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控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3.划分的排水分区边界、范围、面积等情况;4.海绵城市建设的项目安排、建设进展和投资完成情况;5.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二、效果评估情况(一)达到标准的排水分区情况。
已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排水分区范围、面积,实施的建设项目。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 51345—2018)中的评价方法,对照附件2 评估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二)正在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的排水分区情况。
正在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的排水分区范围、面积,实施的建设项目,预计完成时间、可达到的指标等。
三、附件提供支撑海绵城市建设和评估工作的有关材料(电子版)。
2019 年试评估工作中已经提供过的资料不需要重复提交。
(一)图纸资料。
1.城市建成区范围图,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的排水分区范围图,须标明边界和面积;2.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排水分区图及其项目分布图,文件格式须为ArcGIS shape file,空间坐标系采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3.正在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的排水分区及其项目分布图,文件格式须为ArcGIS shape file,空间坐标系采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标明项目建设内容、服务区域范围和面积、设计标准、监测数据等;4.海绵城市建设前的易涝点位置图;5.城市黑臭水体位置图及最近1 年的水质监测数据。
(二)监测数据。
1.开展监测的排水分区范围图、监测点位图,须标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管网关键节点、受纳水体安装监测设备的位置,或监测分析的采样点位及监测指标;2.各监测点位的水质水量等原始监测数据(支撑各排水分区海绵城市建设评估要求的监测数据应单独列出或标明),数据分析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说明材料等;3.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海绵城市试点两湖一河P P P项目第一标段*****海绵城市分部自评报告*********************有限公司2018年06月21日一、工程概况1、区位*****地处贵州省域地理中心地带,控制总面积为1795平方公里,中心区位于核心贵安生态新城,北临清镇都市产业新城,南近马场科技新城,规划用地面积43.25平方公里。
2、工程概况“两湖一河”公园由月亮湖公园、星月湖公园和车田河构成,位于*****中心区核心位置,总体设计范围约668公顷,其中星月湖公园总用地面积200公顷,星月湖公园分三期。
月亮湖公园总用地面积约468公顷,目前一期实施面积约49.73公顷。
二期面积约418.27公顷。
分为*****、东二区和东三区。
全部为新建区域,面积共284332.6平方米。
我方施工区域为*****。
施工周期为2017年04月08日~ 2018年04月08日。
二、工程责任主体单位本工程涉及的责任主体单位为:建设单位:******************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单位:****************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究总院有限公司贵阳分公司监理单位:************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有限公司三、自评依据(一)、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10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施工验收与维护管理技术导则》(二)、施工图设计文件。
(三)、施工记录、材料验收及复试、工程隐蔽验收和监理验收检验、检测部门的检验报告等工程资料。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程序对各工序进行质量评定,经实测与检查验证主控和一般项目全部符合规范规定与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