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总结
- 格式:pptx
- 大小:888.93 KB
- 文档页数:45
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方法。
方法:本院生化检验科于2022年7月起开展质控工作。
随机选取2022年4~6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对照组,7-9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试验组。
统计检验结果误差较大的病例,根据影响因素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并观察管理效果。
结果:1)16例检验结果误差较大的生化检验项目中,影响因素包括样本、检验操作、人员三个方面。
2)试验组受检者的生化检验结果误差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和检验质量评分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临床医学生化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多样化,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能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生化检验;影响因素;质量控制;满意度生化检验是利用受检者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通过测定指定项目了解机体的健康状态,是疾病诊断与预后评价的重要手段[1]。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仪器设备的升级,生化检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然而,检验操作具有专业性,从样本采集到得出结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鉴于此,本研究选取440例生化检验患者为对象,分析了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对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生化检验科于2022年7月起开展质控工作。
随机选取2022年4~6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对照组,2022年7-9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试验组。
对照组内,男117例、女103例;年龄19~83岁,平均为(46.83±11.60)岁;就诊科室来源:普外科73例、内科65例、妇产科37例、骨科24例、其他21例。
试验组内,男115例、女105例;年龄18~84岁,平均为(47.35±12.14)岁;就诊科室来源:普外科80例、内科61例、妇产科32例、骨科21例、其他26例。
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受检者的基线资料相近(P>0.05),可对比研究。
22临床生化检验分析质量指标临床生化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检验,在诊断、治疗以及疾病预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遵守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指标。
本文将介绍22项临床生化检验分析质量指标,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和一致性。
1. 样本采集质量良好的样本采集是临床生化检验的前提条件之一。
样本的采集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以避免采集过程中的污染或样本失真。
同时,采集的样本应具备一定的数量和质量,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试剂和仪器质量试剂和仪器的质量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试剂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且要在指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检验方法准确性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是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不同的检验项目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因此,应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要确保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并进行常规的质量控制。
4. 检验结果解释准确解释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应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准确解读检验结果,并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还要及时向患者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指导。
5. 校对和评估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校对和评估是确保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定期的校对和评估,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数据管理和信息安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安全也是质量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务人员应遵守相关的隐私和数据保护规定,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同时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存储和传输。
7. 质量控制临床生化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关键。
医院应建立适当的质量控制体系,对试剂、仪器和人员进行经常性的质量控制和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以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8. 教育和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培训也是临床生化检验质量保证的关键。
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关键词:伴随着各种高端科技在检验医学中的不断运用,有力地确保了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有效性。
为患者疾病的迅速诊断、快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患者保健意识的提高,对医学检验也提出了更高、更优的要求。
笔者结合自身从事检验工作的实践,简单谈谈如何加强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1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该阶段是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单、患者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直至检验室验收、检验等全过程。
1.1 准确填写检验申请单:医生要准确无误地填写申请单,字迹要清晰可读,写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病案号、诊断以及标本来源,有时还要附有简单的病历,特殊情况说明等临床资料。
如果这些内容一旦被漏填、忽视、错填或者填写不清,都会使检验人员在检验操作过程不能全面获取患者信息,以至于不能根据患者生理变化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出现错报、漏报、误诊等情况[1]。
1.2 患者准备:此项工作可以确保送检的标本质量,避免一些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例如,当患者处于兴奋、激动、恐惧状态时,可导致白细胞、血红蛋白增高;患者运动时,可以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增高;而且还可以引起血中钠、钾、钙以及清蛋白、血糖等指标的变化;高蛋白饮食可引起尿素、三酰甘油、尿酸、血糖等增高;另外服用药物以及疲劳、熬夜、饮酒等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所以,当采集患者标本时应尽可能的规避上述情况。
如果确要检验,而又存在上述情况,应该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从而方便检验人员客观地解释检验结果。
1.3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正常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采集标本。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核对检验申请单所填写与标签是否一致;②采血最好以坐位或卧位,从而确保安全;③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紧、过长,也不要用力拍打穿刺部位,检验人员应在穿刺入血管后立即放松止血带;④采集标本的器材一定要符合实验要求;⑤避免血标本的溶血和标本的污染[2]。
汇报人:日期:•样品采集与处理•仪器设备与试剂•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目录•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管理•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样品采集与处理•空腹采集:生化检验一般要求受检者空腹采集样品,以避免饮食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规范采集流程:采集样品时,应按照规定的采集流程进行,如消毒、采血等步骤。
- 采集部位选择:采集血液样品时,应选择肘静脉等部位进行采集,避免选择有炎症或损伤的部位。
•及时处理:采集的样品应尽快进行处理,以避免样品变质或污染。
- 专业处理:处理样品时应采用专业的方法和技术,以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 标识与记录:处理样品时应进行标识和记录,以便于后续的追踪和管理。
样品储存与运输•储存条件:样品应存放在适当的容器中,并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储存,以避免样品变质或污染。
- 运输方式:运输样品时应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以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 记录与追踪:运输过程中应对样品进行记录和追踪,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设备与试剂仪器校准在每次实验前,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仪器维护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根据实验室的需求,选择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同时要考虑到仪器的稳定性、重复性以及可靠性。
仪器设备选择与仪器设备相匹配、质量可靠的试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高质量的试剂试剂储存试剂更换根据试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确保试剂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定期更换试剂,避免因试剂过期或失效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
030201试剂选择与使用根据仪器设备的规定,定期进行校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定期校准校准证明是证明仪器设备准确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依据,应妥善保管。
校准证明记录仪器的维修情况及维修后的使用情况,以便追踪和管理。
维修记录仪器校准与维护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应选择与患者样本相似基质、处于正常参考范围上限的冻干质控血清或干粉质控品。
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摘要] 目的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医生进行疾病的治疗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选取患者56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只接受一般的临床生化检验,实验组的患者接受严格质量控制的生化检验过程,从样品的采集,运送、处理、检测系统的质量管理都按标准严格质量控制。
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的差异大小,确定质量控制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的意义。
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接受严格质量控制的生化检验过程得到的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完整性更强、正确度更高、也更加及时,两组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的患者只接受一般的临床生化检验,实验组的患者接受严格质量控制的生化检验过程,从样品的采集,运送、处理、检测系统的质量管理都按标准严格质量控制。
1.2 实验方法1.2.1 患者的准备检测的样品来自患者,因此患者的准备至关重要,患者的状态、空腹与否、体位、样本标本的采集时间、运动、特别是药物等都会影响检验的结果,所以需要严格控制,对照组的患者口头嘱咐患者空腹来采集样本,实验组的患者发放细致的说明书并由医护人员督促其做好取样前的准备。
1.2.2 标本采集和处理对照组的患者直接进行标本的采集,无需进行前处理和检测,实验组的患者先检测其血糖、血压等,确保患者是在晨起空腹的状态下采集样本的,还应使患者处于平静的状态,减少采样前剧烈运动带来的影响,标准化患者采血时的体位,目前我们采血时多选用坐位或卧位,一般正常人直立位时血浆总量比卧位少12%左右[2]。
在取血时,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避免血氧含量ph值下降、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乳酸、甘油三酯升高。
当需要反复用止血带时,应选用另一侧,止血时间过长或止血带压力过大均会影响检验结果。
在取样检测时,溶血和脂血是影响检测的主要原因,其中溶血的影响最常见也最大,所以当发现患者发生体内溶血时,需要放弃检测,重新采集样品。
检验科生化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及分析1 室内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是各实验室为了监测和评估本实验室的工作质量,以此决定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
室内质量控制负责对实验室的整个分析测定过程进行监控,它是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对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从而监测和控制本实验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或减少到最低程度。
2 生化室内质量控制:生化室内质量控制是用统计学方法对生化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做出评价,以决定生化检验报告可否发出的检查控制手段。
3 误差: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的不符合性。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随机误差三大类。
误差通常用准确度和精密度俩个的概念来表达。
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反映的主要是系统误差。
精密度是指对同一标本用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反复测定多次,每一次测定结果与均值的接近程度,反映的主要是偶然误差。
4 OCV: 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的最佳条件下某项目所能达到的最好精密度水平。
是本室工作水平的一个基础指标。
5 RCV:表示本实验室在常规条件下某项目检验的精密度水平,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方法仪器操作者等在常规工作中的精密度。
是室内质量控制中靶值和允许误差范围确定的依据。
所以对同批号质控血清测定OCV后应进行RCV测定,在常规室内质量控制中每更换新批号质控血清,均应对新批号质控血清进行RCV测定。
一般实验室的质量工作都是以RCV为标准的。
二准备工作1 建立质量控制的规章制度。
2 普及质量控制知识: 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需要掌握大量的质量控制知识。
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检验工作中多加强质量控制知识的学习,让每个检验工作者对质控的基础知识一般作图方法以及质控的重要性等有充分的了解,并在质控工作过程中逐步提高,使检验工作者通过质控图形的分析,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在失控后有迅速查找原因的能力。
注重培养质控工作的技术骨干。
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医学检验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质量被看作是临床实验室的生命线。
新仪器、新方法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精确的客观依据,因而如何加强医院检验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质量,已成为当今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
从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病人的准备、标本的正确采集处理、生化分析仪的应用、结果质量控制等主要方面探讨了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医学科学;医学检验;标本;生化分析仪;质量控制临床生化检验是检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检验医学飞速发展,新的生化检验项目不断出现,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越来越重视,质量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涉及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病人的准备、标本的正确采集处理、生化分析仪的应用、结果质量控制等主要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处理控制不当,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
因此,搞好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是实验室人员的首要任务。
1 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在实验医学中,每组检验都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而且疾病发展到不同阶段,应选择的项目也有所不同。
检验人员应多与医护人员交流,介绍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介绍其诊断性试验的特异性、灵敏度,使临床医生根据病情正确地选择检验项目。
一般来讲,生化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这两个要领。
室内质控是检测和控制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提高常规工作中天内和天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
要搞好室内质控,包括3方面:①实验室内的科学管理;②实验室的规章制度;③统计学的质量控制。
室间质控是在室内质控的基础上进行,目的是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观察各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各实验室结果渐趋一致。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许多测定误差不是来自分析过程本身,而是来自瞬息万变的分析过程之外,应引起工作者重视。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有效控制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
方法分析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影响的各种因素,提出改进的方法措施。
结果生理因素、检验仪器和试剂因素、饮食因素与标本因素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强化标本与检验系统质量管理,认真开展项目复查、妥善保存检验记录,能够提升临床生化检验质量。
结论临床生化检验中存在着较多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严格管理操作规程,完善检验质量管理体制,能够提升临床生华检验质量,提高控制成效。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成效;分析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9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82-02临床生化检验对临床诊断发挥积极的参考作用,强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1 检验质量影响因素11 生理因素影响患者由于年龄的差异性,在开展临床生化检验中指标确定参考值也应当体现差别性,以成年人与新生儿对比为例,新生儿因为肝脏匮乏葡萄糖酸转移酶,未结合的胆红素就不能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在生化检验中的血清总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两项指标数值将会明显超过成年人。
患者性别差异也应当兼顾,适龄女性在月经期的性激素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患者情绪紧张也会导致血清游离乳酸和脂肪酸、血糖上升[1]。
多项医学研究资料显示,生理因素对检验质量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
12 环境设备与试剂影响任何先进的生化检测设备,都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有效的维护,保持最佳使用状态,使用中的人为不当操作也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
在生化试剂使用中,要严格按照规定运用,使用与保管不当会对试剂灵敏度产生影响。
实验室环境温度、湿度也应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13 饮食方面影响患者在检验前以及治疗期间的饮食结构也会与生化检验质量发生联系,饮食能够对血液中的成分产生影响,tg、glu、alp等成分受饮食干扰可能性较大,tg尤为明显,其升高之后会引发血清、血浆乳白状浑浊,对比色、比浊、滴定等检验项目准确性产生影响[2]。
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276-01【摘要】: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临床生化检验是诊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临床诊疗十分重要,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化检验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重要过程,对这三个过程进行全面的、完善的质量监管,可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
加强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可以为临床提供有意义的检验结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分析近年来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也随之不断发展、不断更新,更多的高科技使用于临床生化检验。
生化检验是现代医学诊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诊疗临床疾病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质量,才能使临床治疗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全程强化质量控制,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质量控制的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1 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1.1 健全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制度是保证质量监控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制定完善的实验室操作规程手册;其次对实验仪器建立完整的使用、校对及保养制度;再次必须制定实验室安全、岗位责任以及质控记录等相关管理制度;另外还应建立检测试剂的配制标准化及定期更换制度。
与临床生化检验相关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应在我们长期工作过程中不断补充,不断完善,不断健全。
1.2 高素质的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必须明确检验质控的重要性,能够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并可独立操作各项检验项目检验人员要具备认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检验的过程中准确无误的做好每一步检验步骤、准确的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检验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及时纠正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无误。
安排检验人员定期学习新的检验技术及相关内容,定期培训考核,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的能力是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分中心工作总结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分中心工作总结篇1今年检验科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科室同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努力学习,极积工作,认真落实院领导分配的任务和工作,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一定问题,现作以下总结:一、基本情况我科室现有人员x人,负责整个科室包括血液室、体液室、生化和电光学发光室、hiv室和血库的常规工作,负责以上科室的质量控制工作、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生物安全工作、卫生工作、全院科室的院感监测工作等等。
二、室间质评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科室成员的`大力支持下,我科室通过了x级医院实验室和血库的验收,参加了卫生部的各项目室间质评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凝血四项、感染a标志物、血气和酸碱度分析、优生优育十项、输血相容性检测、hiv抗体检测等共计x次检测,其中x次取得满分,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今年参加的所有项目的室间质评证书,保了证检验科的工作制量。
三、相关培训与检查科室人员均参加了不同项目的各种培训,包括xxcdc、xx区cdc、xx妇幼、xx献血办、卫生局组织的各种培训、以及科室内部定期组织的培训等、保证了整个科室的知识业务水平不断的提高。
今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科室成员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科室通过了x级医院实验室和血库的验收、接受并通过了xx血站、xx妇幼、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等的各种检查。
四、科室收入及工作量科室原计划开展铁蛋白、维生素b12、叶酸、afp、cea、ca、ca、优生优育十项等,但由于硬件设备的原因,原有的发光仪试剂位置和检测速度有限无法添加全部项目,所以只开展优生优育十项、染色体、b链等十多个检验项目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年血库总用血量为悬浮rbcml 血浆ml 科室收入从每年的月平均收入xx万左右上升到每年xx 月平均收入xx万以上。
五、存在的问题尽管这一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劳动纪律、卫生方面、耗材控制、一些稀有项目得开展宣传利用和运作等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台发光仪试剂位和检测速度有限,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输血相关检测方法为试管法,生化和内分泌的室间质评没有参加,争取在下一年中努力改进。
质量控制(QC)是实验室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的一种手段、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新仪器、新方法使医学检验不断向着快速、微量、准确的方面发展。
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已成为检验人员的迫切愿望和任务。
采用质量控制是检验和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抓好质量必须在检验工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各个环节,才能取得可靠的检验结果。
临床生化室的任务就是进行标本分析,正确的分析结果对临床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赖于良好的质量保证,质控的作用是最有效的促进手段,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将分析误差控制在容许限度内,以保证数据(检验结果)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达到要求的质量。
它分为能分析的质量系统和不能分析的质量系统。
能分析的质量系统包括室内质控、空间质评;不能分析的质量系统包括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建立操作手册、控制分析前、后各种环节,熟练的技能培训,与临床不断地交流等。
总之,质量保证的宗旨在于保证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对一定生物水平作出正确评价,以疾病分类学角度对结果作出正确解释。
因此,确立一套适当的质量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临床生化质量控制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室间质量评价(EQA)和室内质量控制(IQC)。
EQA主要反映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比性,IQC主要反映实验室的精密度。
1.1室内质控是用质控品与临床样品一起测定观察质控品的分析误码率差,建立一个较精密和敏感的控制程序,及时发现因技术操作、试剂和仪器性能改变等引起的误差。
使各项分析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一般在±2SD之间。
要搞好室内质控包括三方面:(1)实验室内的科学管理;(2)实验室的规章制度;(3)统计学的质量控制。
一、临床生化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室内质控(IQC),旨在检测和控制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提高常规工作中天内和天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
能及时地、准确地报告检验结果。
(一)控制物控制物又称质控品,质控品应具有的特征是:①人血清基质,分布均匀;②无传染性;③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少;④瓶间变异小,酶类项目一般瓶间CV%应小于2%,其它分析物CV%应小于1%;⑤冻干品其复溶后稳定,2-8℃时不少于24小时,-20℃时不少于20天;某些不稳定成分(如BIL,ALP等)在复溶后4小时的变异应小于2%;⑥在实验室的有效期应在一年以上;⑦合理的成本。
临床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2-06-24T03:41:46.388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5期作者:邓勇[导读] 目的:通过临床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效果研究。
方法:在我社区基层医院的检验科邓勇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环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武汉 430300)[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效果研究。
方法:在我社区基层医院的检验科中选取100名生化检验的患者进行研究,将这100名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
其中A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B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生化检验的普通质量控制方法,通过研究进行两组患者质量控制效果的对比。
结果:通过研究结果对比可以看出,相较于B组的失误率来讲,A组的失误率有着明显的降低,两组患者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在进行数据统计的时候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结论:本次研究表明,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效果较强,在临床上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临床检验科;生化检查;室内质量控制效果的研究Study on indoor quality control effect of routine biochemical test in Clinical LaboratoryDeng yong(Huanch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Qianchuan Street, Huangpi District, Wuhan, Hubei 430300)[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door quality control effect of routine biochemical test in clinical Laboratory.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biochem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from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of primary hospital in my community, and these 1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and group B. The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subjected to the indoor quality control method of routine biochemical test, and the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subjected to the ordinary quality control method of routine biochemical test. The quality contro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rough the stud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error rate of group B, the error rate of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had A strong difference,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data statistics. Conclusion: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quality control effect of routine biochemical test in laboratory is strong, and it has a strong practical value in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Clinical Laboratory; Biochemical examination; Study on effect of indoor quality control在医院的临床疾病检测中,常规生化检验是一种常态化的检测方法,但是在检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失误的现象,像用于检测的药剂失效、检测的结果出现错误、检测的报告单错误等等,都会使得常规生化检验的质量效果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