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数字图片配对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13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 1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8,理解数字8的实际意义。
2、能细致地观察画面,发现其中的数学现象。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活动过程:1、情境导入播放课件,激发幼儿兴趣。
师:看看谁来了?(巧虎)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要到数字城堡去探险,探险需要通关密码,密码就在下面这张图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播放课件,认识数字8,师:数数这张图上有几只小动物?8只小狗可以用数字8表示?3、理解8的实际意义师:8除了可以表示8只小狗,还可以表示什么?4、闯关游戏师:播放课件,下面我们就去数字城堡探险吧。
(1)第一关:说说8师:请你说说8像什么,说出三个才能过关哦。
(2)第二关:连连看(3)第三关:找8师:图片上是8就拍一下手,不是8就不拍手。
5、完成幼儿操作材料师:恭喜大家闯关成功,现在我们一起去数字城堡玩一玩吧。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 2今天,5岁的妹妹暄暄来我家玩。
阿姨给我一个任务:让我教暄暄认数字。
我巴不得,这次我可以过足老师的瘾了!我动手做了5张卡片,把阿拉伯数字1至5这五个数字写在上面。
然后我清了清嗓子,说:“暄暄同学,可以开始上课了吗?”“可以了,姐姐老师。
”暄暄很合作,让我感觉很好。
“这是1”,“1”;“这是2”,“2”……这样重复读了五遍,我想该是测验一下我的教学成果的时候了,当我拿着标有“1”的卡片让她读时,妹妹居然呆若木鸡。
“没事,我们慢慢来,重新开始。
”我很有耐心,这次我一边教她一边观察她在干什么,“这是1”,“1”妹妹嘴里应着,眼睛不知看到哪去了。
“暄暄,眼睛看着姐姐手里的卡片,嘴巴跟着姐姐一起读,好,就是这样,真乖。
”又是五遍后,我发现妹妹还是心不在焉的。
吃饭前我让她再认这几个数字,她居然只认得“1”。
有点欣慰,总算有点收获,没有白忙一场。
“小黄老师很棒,很有爱心和耐心。
”阿姨还夸我呢!……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 3教材分析:《认识数字10》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生活数学》个人生活模块中的内容,该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9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百数图,让你的孩子变侦探吧,家长收藏给
孩子!
很多一年级的孩子,观察力和理解力不够,做到一些需要灵活运用的题目时,往往就容易出现错误。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百数图,一个需要利用观察力来总结规律,运用规律的问题。
家长朋友们,请往下
首先,观察横行:
其次,观察竖列:
会填上面的表格即可,上面小10,下面大10,左边小1,右边大1.
下面给出几个练习,试试手吧!
相信,你只要对照着上面的这个图,就一定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多给孩子示范几个练习,就可以很快悟出其中的规律啦。
像第二题,尽量少讲解,多示范,用笔来指出自己的移动方式,你的孩子一定能够理解的。
让孩子试试说出他领悟到的规律,注意,慢即是快,保持耐心!
加油吧!。
X X X 小学
我们是祖国的小太阳/浑身充满正能量
名字接龙
课堂纪律
上课期间不可以大声喧哗和离开座位吵闹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得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上课想回答问题,或者要上厕所的小朋友,要举手让老师看到你喔~
奖励制度
荣誉班长
各方面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今日之星
表现优秀的小朋友
进步之星
进步最大的小朋友
两只小口袋,天天随身带,要是少一只,
就把人笑坏。
(打一衣物)
目录1生活中的数字2简单比大小3认识单双数4
认识相邻数
第一部分
像鸡蛋圆又大
像铅笔细又长
像小鸭水上游
像耳朵听声音
像小旗迎风飘
像钩子来钓鱼
第二部分
认识加号 认识减号 认识等号
认识大于号
认识小于号 认识等号
千条线,
万条线,
掉进水里看不见。
(打一自然现象)
像口哨嘀嘀响
像锄头来锄地
像葫芦上下圆
像勺子来吃饭
像棍子加鸡蛋
像棍子加鸡蛋对好朋友排排坐
一个黑孩,从不开口,要是开口,
掉出舌头。
(打一食物)
第三部分
13
579我们把这种一双一双地数多余1个的数称为“单数” +++
+
246
810
我们把这种一双一双的数称为“双数”
第四部分
X X X 小学。
蒙氏数学教案二:数字配对数字配对是蒙氏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当孩子们学会了数字配对这个技能,就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掌握数字大小的概念,并能够更方便的进行计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蒙氏数学教案二中的数字配对内容,以及具体的学习方法。
数字配对的定义数字配对是一种数学技能,其基本思想是将数字与它们的数量对应起来。
比如说,我们可以将数字1配对一个气球等于一个苹果,2配对两个气球等于两个苹果,以此类推。
从这个基础出发,孩子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例如1比2小或者5比3大等等。
数字配对的学习方法数字配对可以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来帮助孩子更好的掌握这个技能:1.数字连线游戏这是一个有趣的数字配对游戏,它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将一行数字连线起来,例如1和1连线,2和2连线,一直到10。
这个游戏有助于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以及如何对数字进行配对。
2.桌面配对游戏桌面配对游戏是用纸牌或其他物品来进行数字配对的游戏。
将数字写在一张纸牌上,将数量写在另一张纸牌上,让孩子们将数字和相应的数量配对。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数字配对。
3.数字配对卡片数字配对卡片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数字配对技能。
这些卡片既可以是数字和数量卡片,也可以是数字和计算结果卡片,让孩子们将它们配对,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数字配对的教学效果数字配对是蒙氏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孩子们数学学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旦孩子们学会了数字配对这个技能,他们就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字大小的概念,并且更方便地进行计算。
此外,数字配对还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总结数字配对是蒙氏数学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数字大小的概念,并进一步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的学习方法,孩子们可以更好的掌握数字配对这个技能,并从中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
数字拼图用数字拼图认识数字的顺序数字拼图是一种有趣的教育游戏,它可以帮助儿童认识数字的顺序及其相对大小。
通过数字拼图,孩子们可以根据形状和颜色将数字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拼装,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同时,数字拼图还可以增强孩子们对数字的记忆和理解,为他们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首先,数字拼图的基本要求是按照数字的顺序进行拼装。
这意味着数字拼图的第一块应该是数字“1”,第二块是数字“2”,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块是数字“9”(或者更大的数字)。
这种顺序性的拼装要求能够帮助孩子们逐步形成对数字顺序的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值的大小与差异。
其次,数字拼图的形状和颜色也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
通常,每个数字都有对应的形状,比如数字“1”通常是长条形状,“2”是一个倒置的“S”形状,“3”是一个弯曲的形状,以此类推。
此外,每个数字还有自己的配色方案,往往不同数字之间的颜色也有所区别。
这种规律性的设计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辨认不同的数字,并将其正确地拼装在一起。
在进行数字拼图游戏时,孩子们需要根据给定的基板上的形状和颜色,选择正确的数字块进行拼装。
这个过程既考验他们的观察力,也考验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孩子们需要凭借自己的感知和思考,找到合适的数字块,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拼装。
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会得到培养和发展,他们对数字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此外,数字拼图还能够帮助孩子们记忆数字。
通过不断地拼装数字块,孩子们可以加深对数字的记忆,并且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比如,他们可以通过拼装数字块来找到相邻的数字,体会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差异,如何进行递增或递减。
这种实际操作与数学概念的结合,使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字的本质,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总的来说,数字拼图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育工具,它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认识数字的顺序及其相对大小。
通过数字拼图,孩子们可以培养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加深对数字的理解与记忆,并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1》教学目标:1、认读数字1,能数出数量是1的人和物的个数,会说1的儿歌。
2、通过实物图片和动手操作,学会认读数字1。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初步的数量概念分层目标:a组:能完全达到教学目标。
b组:在教师指导下跟着说一说。
c 组:跟着老师指一指。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的个数,了解“1”的含义。
教学难点: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的个数。
教具:实物图片、“1”的数字卡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教学。
二、新课。
1.出示挂图。
引导学生观察挂图,让学生说出图上的内容。
2.指导学生数画上桌子上的东西,得出它们的数量都是1。
3.板书。
“1”。
并教给学生“1”的读音,从音、形、意三方面让学生对“1”有初步的认识。
儿歌:1像铅笔学写字4.黑板上贴出数量是1的各种图片(指导学生数,a组学生先数,然后再让b、c组学生数)5.让学生说一说教室里是1的物体。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小棒一根,让学生数出“1”。
2.教师说出“1”让学生在抽出1根小棒。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1支铅笔1像铅笔学写字1个笔盒1本书1个书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认读数字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的个数。
2、通过实物图片和动手操作,认读数字1,并能用1来表示看到的东西数量。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初步的数量概念分层目标:a组:能认读数字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的个数。
b组:在教师指导下能认读数字1,能数出数量是1的物的个数。
c组:跟着老师认读数字1。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的物的个数。
教学难点:能用数字1表示看到的东西数量。
教学准备:图片,数字卡片、数量为1的实物一、导入1、复习数字1的儿歌。
1像铅笔学写字。
2、复习数字1教师出示数字1的卡片,学生读出数字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字1.。
二、新授1、观察图片,说一说分别有几样什么东西。
(课件展示)(1)、教师出示图片,一张一张引导学生观察。
①、图上是什么水果。
中班数学教案数物配对【教案标题】中班数学教案——数物配对【引言】数学是幼儿园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通过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中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数学教案,引导幼儿认识数字和物品、进行数物配对练习,从而提高幼儿的数学认知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节适用于中班的数学教案——数物配对,旨在培养幼儿的物品概念和数字概念。
【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1-10;2.认识一些常见的物品;3.能够将具体的物品与相应的数字进行配对。
二、教学准备1.数位卡片(印制数字1-10的卡片);2.物品卡片(印制与数字1-10对应的物品图片的卡片);3.海报或黑板上的数字1-10。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让幼儿积极参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出示数字1-10的数位卡片,让幼儿一起大声读出数字,然后教师贴在海报或黑板上。
2. 学习数字与物品配对(培养幼儿对数字和物品的认知)教师出示物品卡片,与幼儿一起说出卡片上的物品名称。
然后,教师随机选择一张物品卡片,让幼儿在海报或黑板上找到相应的数字卡片,并将两者配对。
3. 数物配对游戏(通过游戏互动培养幼儿的数学认知和动手能力)游戏1:挑选物品教师将一些物品放在桌子上,幼儿轮流选择一个物品,然后在海报或黑板上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将物品和数字进行配对。
游戏2:找到物品教师贴上10个数字卡片,告诉幼儿要找到相应的物品,并将其放在对应的数字卡片旁边。
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例如让幼儿关闭眼睛,用触觉找到物品,或者让幼儿描述物品的特征来找到对应的数字卡片。
4. 结束活动(总结活动内容,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数物配对的活动内容,让幼儿说出他们学到的数字和物品。
最后,教师鼓励幼儿夸赞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在活动中的表现。
【教学延伸】1. 数物配对拼图游戏制作数字和物品的卡片,将每个数字拆分成相应的部分,然后将每个数字的部分和物品拼图混合在一起,让幼儿将数字的每个部分与相应的物品配对。
看图连线小班数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和2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识数字1和2。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字识别能力。
教学内容:1.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数量。
2. 引导学生说出数字1和2,并将其与图片中的物品进行对应。
3. 进行看图连线活动,让学生将数字1和2与对应的物品连接起来。
教学步骤:1.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数量。
2. 引导学生说出数字1和2,并将其与图片中的物品进行对应。
3. 进行看图连线活动,让学生将数字1和2与对应的物品连接起来。
4.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数字1和2的识别能力。
2. 评价学生在看图连线活动中的表现。
第二章:认识数字3和4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识数字3和4。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字识别能力。
教学内容:1.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数量。
2. 引导学生说出数字3和4,并将其与图片中的物品进行对应。
3. 进行看图连线活动,让学生将数字3和4与对应的物品连接起来。
教学步骤:1.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数量。
2. 引导学生说出数字3和4,并将其与图片中的物品进行对应。
3. 进行看图连线活动,让学生将数字3和4与对应的物品连接起来。
4.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数字3和4的识别能力。
2. 评价学生在看图连线活动中的表现。
第三章:认识数字5和6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识数字5和6。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字识别能力。
教学内容:1.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数量。
2. 引导学生说出数字5和6,并将其与图片中的物品进行对应。
3. 进行看图连线活动,让学生将数字5和6与对应的物品连接起来。
教学步骤:1.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数量。
2. 引导学生说出数字5和6,并将其与图片中的物品进行对应。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数字配对》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认识数字1-10,并能够正确配对相应的数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1.数字1-10的认识。
2.数字与数量的配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幼儿掌握数字1-10,并能够正确配对相应的数量。
2.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说出数字1-10。
(2)教师提问:“我们认识了哪些数字?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数字配对游戏(1)教师将数字卡片和数量卡片分别放在两个盒子里,引导幼儿进行数字与数量的配对。
(2)教师示范一次配对过程,然后请幼儿尝试独立完成配对。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
3.数字配对竞赛(1)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2)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每组派一名代表出来进行配对。
(3)代表配对成功后,本组得分,统计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4.数字配对接力赛(1)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2)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每组从起点开始,每人传递一个数字卡片,直到终点。
(3)终点处的幼儿将数字卡片与数量卡片配对,然后返回起点。
(4)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
(2)教师提问:“你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五、作业1.家长协助幼儿完成数字配对练习册。
2.家长与幼儿一起玩数字配对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数字1-10的认识程度较高,能够快速完成数字与数量的配对。
2.在竞赛环节,幼儿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意识,积极参与活动。
3.在接力赛环节,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4.本次活动激发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1.部分幼儿在配对过程中,对数量认识不够清晰,需要加强引导。
2.部分幼儿在接力赛中,传递数字卡片时速度较慢,需要提高反应能力。
知识文章格式幼儿园数字认知游戏:数字图片连连看教学案例在幼儿园教学中,数字认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数字,数字图片连连看游戏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教学工具。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深入探讨数字图片连连看在幼儿园数字认知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
1. 游戏介绍数字图片连连看是一种以数字图片为元素的连连看游戏。
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出相同的数字图片并将它们连接起来。
这个游戏既能帮助孩子们练习观察和记忆能力,也能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概念和大小关系。
2. 游戏目的通过数字图片连连看游戏,幼儿园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认识数字:通过游戏中出现的数字图片,帮助孩子们认识0-9的数字。
- 比较大小: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数字图片的大小关系,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相对大小。
- 训练记忆:游戏中孩子们需要记住数字图片的位置,找出相同的图片进行连接,从而锻炼他们的记忆能力。
3. 教学案例在一次实际教学中,教师使用数字图片连连看游戏来进行数字认知教学。
教师让孩子们观察游戏板上的数字图片,并问他们认识哪些数字。
教师逐个指出某个数字,并让孩子们找出另一个与之相同的数字进行连接。
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们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并帮助他们加深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4. 教学效果通过数字图片连连看游戏的教学,教师观察到了一些明显的教学效果:- 孩子们的数字认知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对0-9的数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 孩子们的观察和记忆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能够更快地找出相同的数字图片进行连接。
- 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在游戏中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5. 总结与展望通过上述教学案例的实践,数字图片连连看游戏在幼儿园数字认知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数字图片连连看游戏的变式玩法,以及与其他数字认知教学资源的结合,为幼儿园数字认知教学注入更多的新意和活力。
数字配对大班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1到10的数字,并正确书写它们。
2. 能够将相应数量的图形与数字进行配对。
3. 能够通过游戏巩固数字的认识和书写。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至10的数字卡片,每个数字对应一张卡片。
2. 图形卡片:包括1至10个相应数量的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1至1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逐个认识数字,并正确书写在黑板上或白板上。
数字配对游戏:2. 将数字卡片和相应数量的图形卡片混合放在桌子上。
3. 学生们轮流选择一张数字卡片,并找出与其相应数量的图形卡片,使数字和图形进行配对。
鼓励学生使用手指进行计数。
巩固练习:4. 将数字卡片和图形卡片分散在教室的不同角落。
5. 老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们迅速寻找并拿起与之对应的图形卡片。
6. 重复以上步骤,帮助学生巩固数字与图形的对应关系。
拓展活动:7. 在黑板上或白板上,画出1至10的数字,并要求学生在相应的数字下面,用手指或粉笔画出相应数量的点。
8. 带领学生们一起数数,用大声的读出每个数字。
课堂总结:9. 回顾课堂学习的内容,确认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10. 大声鼓励学生们认识1到10的数字,并夸奖他们在配对活动中的表现。
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们在不同场景中认识并配对数字和图形,例如家居摆设、玩具、书籍等。
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
结语:通过数字配对游戏和巩固练习,学生能够认识1到10的数字并正确书写。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的方式,学生加深对数字和图形的对应关系的理解。
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数字和图形的认知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对应连线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对应连线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0-9,并掌握其数量关系及顺序。
2.能够正确地将数字与对应的数量图片进行配对。
3.通过数字对应连线游戏,培养学生数字概念及观察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0-9。
2.数量插图卡片:与数字对应的图片插图。
3.室内场地:可使用黑板或教室的墙壁。
4.绳子或彩色线:用于连线游戏。
三、教学过程:1. 数字认识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一起读出每个数字,并重复几次以巩固记忆。
教师可将数字卡片贴在教室的墙上,供学生随时观察。
2. 数量对应插图展示(10分钟)教师出示数量插图卡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数量,并与数字进行对应。
教师可以依次出示每个插图,让学生说出对应的数字。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物品的数量,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字与实际物品数量之间的联系。
3. 数字对应连线游戏(20分钟)教师将绳子或彩色线拉直,如一条水平直线放在地上或黏贴在黑板上。
然后,教师在绳子上随机贴上数字卡片,数字的顺序与数量不一定对应。
接着,教师将数量插图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手中的插图和墙上的数字卡片,将相应的数字与插图连线。
学生可以用彩色线去连接数字和插图,也可以直接用手指指向对应的数字和插图。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认清数字和数量插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4. 数字对应连线检查(10分钟)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检查每一条连线是否正确。
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来进行检查,例如:“请你指出数字3对应的插图是什么?”或者“谁能告诉我数字7对应的插图是哪个?”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快速了解学生对数字和数量插图的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完成任务并获得正确的连线。
5. 数字顺序排列(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数字的顺序,并将数字卡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在生活场景中,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例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与数字2相对应?”,从而拓展学生对数字的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