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49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化学式、结构、性质和用途;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3. 理解甲烷在能源和化工领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甲烷的化学式和结构;2. 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 甲烷的制备方法;2. 甲烷在能源和化工领域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素材;2. 实验室用具(如试管、酒精灯等);3. 作业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2. 提问:你们听说过甲烷吗?它是什么?二、甲烷的化学式和结构(10分钟)1. 介绍甲烷的化学式(CH4);2. 讲解甲烷的结构特点:碳原子中心,四个氢原子围绕其周围;3. 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三、甲烷的制备方法(10分钟)1. 讲解甲烷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干馏法、热裂解法等;2. 演示甲烷的制备实验(如干馏法);3. 解释甲烷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四、甲烷的性质(10分钟)1. 介绍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2. 讲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3. 演示甲烷的燃烧实验。
五、甲烷的用途(5分钟)1. 讲解甲烷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天然气、沼气等;2. 介绍甲烷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合成氨、制氢等;3. 引导学生思考甲烷的环保问题:甲烷泄漏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甲烷的化学式、结构、性质和用途。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布置作业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甲烷泄漏对环境影响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甲烷的燃烧反应(10分钟)1. 讲解甲烷的燃烧反应方程式:CH4 + 2O2 →CO2 + 2H2O;2. 解释燃烧反应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3. 演示甲烷的燃烧实验,观察火焰颜色和形状。
七、甲烷的还原反应(10分钟)1. 讲解甲烷的还原反应:CH4 + 4OH→CO3^2+ 6H2O;2. 解释还原反应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3. 演示甲烷的还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甲烷的存在、结构1.存在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2.分子结构甲烷的分子式是CH 4;电子式是;结构式是。
实验证明,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其中四个C—H 键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等。
提醒有机化合物必须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CO 、CO 2、碳酸及其盐等。
常见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以甲烷为例)表示方法含义分子式:CH 4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映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最简式(实验式):CH 4表示物质组成的各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式子电子式:用小黑点等符号代替电子,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结构式:①具有化学式所能表示的意义,能反映物质的结构;②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或排列顺序的式子,但不表示空间构型球棍模型: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价键(单键、双键或三键)比例模型: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不同大小的原子二、甲烷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相比)水溶性无色气体无味比空气小极难溶2、化学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1.氧化反应(燃烧)(1)化学方程式:CH 4+2O 2――→点燃CO 2+2H 2O 。
(2)现象: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燃烧现象检验产物方法现象结论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生成了H 2O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变浑浊生成了CO 22.取代反应(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2)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①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 装置:a.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b.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出现;c.试管中有少量白雾;d.试管内液面上升;e.水槽中有固体析出B 装置: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CH 4与Cl 2在光照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②产物性质CH 3ClCH 2Cl 2CHCl 3CCl 4状态气体均为油状液体水溶性都难溶于水点拨无论CH 4和Cl 2的比例如何,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都是CH 3Cl 、CH 2Cl 2、CHCl 3、CCl 4和HCl 的混合物。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甲烷的结构特点2. 甲烷的制备方法3. 甲烷的化学性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甲烷的相关知识。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甲烷的结构、制备和应用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互动性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甲烷模型或图片3. 甲烷制备实验器材4. 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五、教学内容1. 甲烷的发现和命名2. 甲烷的结构特点3. 甲烷的制备方法4. 甲烷的化学性质5. 甲烷的应用领域教案内容:一、甲烷的发现和命名1. 介绍甲烷的发现过程,如斯帕拉捷、舍勒等科学家的贡献。
2. 讲解甲烷的命名规则,如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甲烷”、“乙烷”等。
二、甲烷的结构特点1. 展示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让学生了解甲烷的五个原子组成。
2. 讲解甲烷的空间构型,如正四面体结构。
3. 分析甲烷的键角和键长,如碳氢键的键角约为109°28′,键长约为1.09 Å。
三、甲烷的制备方法1. 介绍实验室制备甲烷的方法,如伍德合金法、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反应等。
2. 讲解工业制备甲烷的方法,如天然气、煤矿瓦斯等。
四、甲烷的化学性质1. 点燃甲烷,观察其燃烧现象,如火焰颜色、热量释放等。
2. 介绍甲烷的氧化反应,如与氧气反应二氧化碳和水。
3. 讲解甲烷的取代反应,如与卤素单质反应卤代烃。
五、甲烷的应用领域1. 生活用途,如天然气作为燃料、化工原料等。
2. 工业用途,如合成氨、制造碳黑等。
3. 科学研究,如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新型材料等。
六、甲烷的物理性质1. 介绍甲烷的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
2. 讲解甲烷的溶解性,如在水中溶解度较低。
3. 分析甲烷的稳定性,如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知识点一.有机化合物和烃概念组成元素有机化合物大部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含有C,常含有H,O,有的还含有N,P,S,Cl等(写元素符号,下同)。
烃仅含有C,H的有机物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有机物,如CO、CO2、碳酸盐、碳酸氢盐都属于无机物。
知识点二.甲烷1.存在和用途(1)存在: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2)用途: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2.组成与结构(1)表示方法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分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比例模型CH4(2)结构特点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结构,其中C—H键的键长和键角相同。
3.物理性质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与空气相比) 水溶性 无色气态无味小极难溶4.化学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KMnO 4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烷也能发生某些反应。
(1)氧化反应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
(2)取代反应①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②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气体颜色变浅,最后消失b.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出现c.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d.试管中有少量白雾③取代产物水溶性:甲烷的四种氯代产物均不溶于水。
状态:常温下除一氯甲烷是气体,其余三种均为液体。
④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区别。
知识点三.烷烃1.烷烃定义及通性:烃的分子里所有的碳原子均达到“饱和”的链烃即所有的碳原子间均以单键的形式连接叫做饱和链烃,也叫烷烃。
通式:C n H2n+2(n≥1),如乙烷、丙烷、丁烷等。
通性:①n≤4为气体,溶沸点、密度随碳原子数增大而增大②通常状况下,很稳定,与酸、碱和氧化剂都不发生反应,也难与其它物质化合。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⑴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⑵认识甲烷的性质、重要用途【基础知识】1.甲烷的分子结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其空间结构为_ ________。
甲烷分子中有个键,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成键的特征。
2.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色、味的,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3.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的性质,与强氧化剂如________、强酸、强碱等均发生化学反应.(1)燃烧(氧化反应):甲烷燃烧时,火焰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⑵取代反应教材科学探究的实验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光照的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②;③;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种氯代产物中,为气体,、、为液体,且它们均溶于水.取代反应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甲烷的裂解:。
⒋甲烷的用途:。
【自主探究】为了测定甲烷的分子结构,科学家是通过研究二氯甲烷有一种结构还是有两种结构来完成的,请你分析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测试】1下列关于甲烷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B.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C.甲烷分子为正四边形结构D.CH2C1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都不反应B.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点燃前不必验纯C.甲烷与氯气反应,无论生成CH3Cl、CH2C12、CHCl3、CCl4,都属于取代反应D.甲烷的四种有机氯代产物都难溶于水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B.有机物只含有碳、氢两元素C.有机物不但存在于动植物体内,而且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合成D.烃是指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0的有机物4.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的致冷剂。
高中化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说课稿高中化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说课稿1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本节课设计的教学活动力求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科学探究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以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理念,充分的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学习的视角来考虑,设立学习任务和设计学习活动。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选择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
烃作为一切有机物的母体,而甲烷又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学生对甲烷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
2、教材的功能与价值提高公民的基本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有机物学习方法。
学会用生活的眼光看化学,再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
难点:建立甲烷的立体结构模型,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二、学情分析1、知能储备知道甲烷是一种化石燃料,能从组成上认识燃烧产物;不能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储备了物质结构和化学键知识,具备了学习甲烷的理论基础。
2、学习方式喜欢从熟悉的事物入手学习新知,对图片、实物等感兴趣,喜欢自己动手。
3、认知方式缺乏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建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以甲烷的结构为例,认识有机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
2、过程与方法运用模型制作、实验探究、观察、交流讨论等手段,结合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能力和形成有机化学的学习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能源危机及可燃冰开发情况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
四、教法与学法1、教学方法“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并与实验探究、多媒体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和谐的.课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燃烧反应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甲烷的结构特点2. 甲烷的制备方法3. 甲烷的燃烧反应4. 甲烷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甲烷的燃烧现象。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甲烷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澄清石灰水等。
2. 教学课件: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2. 讲解甲烷的结构特点:介绍甲烷的分子式为CH4,原子构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3. 讲解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4. 讲解甲烷的制备方法:讲解实验室制备甲烷的方法,如用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反应。
5. 讲解甲烷的燃烧反应:介绍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现象及物。
6. 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甲烷的制备和燃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7. 讲解甲烷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介绍甲烷作为燃料、化工原料等方面的应用。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9.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甲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燃烧反应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七、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2. 讲解甲烷的结构特点:介绍甲烷的分子式为CH4,原子构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基本性质、结构特点和制法。
2. 使学生掌握甲烷的化学式、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性质和制法。
2. 教学难点:甲烷的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甲烷的基本性质、结构特点和制法。
2. 利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甲烷的物理性质。
3. 运用讨论法分析甲烷的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铁架台等。
2. 实验试剂:甲烷、氧气、水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什么。
2. 讲解甲烷的基本性质:颜色、气味、密度等。
3. 讲解甲烷的分子结构:CH4,介绍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关系。
4. 讲解甲烷的制法:讲解天然气、沼气等含有甲烷的气体来源。
5. 实验演示:观察甲烷的物理性质,如燃烧、溶解等。
6. 分析甲烷的燃烧反应:CH4 + 2O2 →CO2 + 2H2O。
7. 讨论甲烷的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8. 课堂练习:完成甲烷的结构简式、燃烧反应等题目。
9.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甲烷的基本性质、分子结构和制法。
10.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甲烷的分子结构图,并总结甲烷的性质。
六、教学内容1. 讲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等。
2. 介绍甲烷的用途:燃料、化工原料等。
七、教学过程1. 讲解甲烷的化学性质:通过实例讲解甲烷的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等。
2. 介绍甲烷的用途:讲解甲烷作为燃料的优势,如高热值、环保等;介绍甲烷在化工产业中的应用,如合成氨、生产塑料等。
3. 课堂练习:完成甲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思考甲烷的用途。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甲烷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八、教学内容1. 讲解甲烷的安全处理:防止泄漏、中毒等事故。
・甲烷: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2)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0.717g/L ,记忆溶于水。
(3) 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甲烷t 匕较稳定,与高猛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 强碱不反应,可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占馋① 氧化反应:CH 4+O 2 —CO 2+2H 2O② 取代反应:CH4+Cl2_CH3CI + HCI ,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现象:试管内气 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壁上有油状液滴,试管中有少量白雾。
甲烷中四个氢原子都 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甲烷的4中氯代产物都不溶于水,常温下,一氯甲烷是气 体,其他都为液体,三氯甲烷俗称氯仿。
• 1•甲烷的存在与用途(1)甲烷的存在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 要成分。
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及海底。
(2)甲烷的主要用途以甲烷 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和沼气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
甲烷还可用作化工原料。
归纳总 结:甲烷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碳原子位于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顶点,4 个C-H 键的思维启迪一个碳原子以4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结合时:①如果这4 个原子相同,则分别在四面体的顶点上,构成正四面体。
②如果这4个原子不相 同,则分别在四面体的顶点上,但不是正四面体。
③无论这4个原子是否相同,都 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并且最多有3个原子共面。
甲烷⑴结构式:b 、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甲烷与氯气等卤素单质反应的注意事项:1 .反应条件为光照,在室溫或暗处不发生反应,但不能用强光直接照射,以免引起爆炸。
2 .甲烷与溟蒸气、碘蒸气等纯卤素也能发生类似反应,但不能与漠水、碘水发生反应。
3.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是一种连锁反应,不会停留在某一步,因此产物一般是五种物质的混合物。
4 . CH4与CI2在光照条件反应,生成物中HCI的物质的量最多。
5 . lmol有机物CxHy与CI2发生完全取代反应时,消耗CI2的物质的量为ymol o原子共面的判断方法:判断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是否共面,首先要熟悉常见的分子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