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
- 格式:pdf
- 大小:140.08 KB
- 文档页数:11
必修《文化生活》主观题1.※文化的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⑤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⑥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如何文化创新①立足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3.怎样对待“传统文化”(传统的习俗、思想、技艺等)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坚持正确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涉及“民族精神”对中国作用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如何培育弘扬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5.怎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2016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六)文化生活主观题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2)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10分)【知识点】文化和经济关系【试题解析】(2)本题考查文化和经济关系的知识点。
首先注意试题设问范围是文化和经济关系,明确两者关系的知识点内容。
其次注意分析材料与知识点的关系,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通过扶“精气神”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扶“精气神”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通过扶“精气神”,能够进一步提高文化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结合材料和知识点作答即可。
【答案】(2)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
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
(共10分)(必修三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2016·北京卷·41)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
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
“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高中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角度内容例题文化1、文化的内涵:(全国 2012-39)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与生活(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科技对于广大中以文化的作用。
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科技有利于培产品。
育珍惜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象。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北京 2011-40)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加强培养出来的。
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和政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山东 2011-29)1955 年 10 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 年 9 月建成投产。
2011 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角度内容例题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内涵:(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政治、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第一,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第二,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第三,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第一,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第二,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⑤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3)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重庆2013)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
高中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角度内容例题文化1、文化的内涵:(全国2012-39)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与生活(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科技对于广大中以文化的作用。
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科技有利于培产品。
育珍惜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象。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北京2011-40)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加强培养出来的。
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山东2011-29)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会的发展。
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结合材料,从“文响、相互交融。
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和政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是经济①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了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反作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主义又有了新的物质载体;③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生活2016年高考题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2016江苏19)“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
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
”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2、(2016江苏20)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
2016 年5 月12 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
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
材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3、(2016江苏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
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
这说明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B.相对的稳定性C.时代的先进性D.强大的包容性4、(2016课标1、19)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
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
“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6课标Ⅱ1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考点1.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考点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考点3.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综合国力的意义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例题1:《战狼2》不断刷新国产电影票房记录,成为最热门话题。
片尾一幕“中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 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常常使影院掌声雷动。
它的成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下面是有代表性的网友评价:“龙的传人”: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它唤醒了社会的正气与勇气,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看到了非洲人民的可爱和战争的残酷,传递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呼唤和平理念!“北方的狼”:《金刚狼3》国内公映时,制片方特别提示: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应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战狼2》则没有做到,而是过于直接的血腥暴力、刀刺屠杀等场面,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精神影响。
这启发中国电影人追求票房时,也要在为未成年人成长护航的细节上更加精细用心。
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角度,分析影片《战狼2》上映的意义。
2016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要点一、文化生活要求要背的知识点1、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对人包括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和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的表现。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2)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文化影响人通过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文化影响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2、教育的作用(教育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1)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3)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4、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态度和原则、传播途径、传播手段特别是大众传媒的特点)(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我们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2)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论界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文化交流要利用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4)要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既要面向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高中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角度内容例题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内涵:(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重庆2013)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
答案示例一:①人创造文化,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
②坚持喝倡导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批判铺张浪费的落后文化。
③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答案示例二:①人创造文化,文化影响人。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③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渊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
树立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化氛围。
(天津2013)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光盘行动”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
①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
②中华传统美德对人们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导向作用。
(浙江201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题《文化生活》分类汇编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选择题1.(2016·浙江卷·34)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①“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②“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知识点】文化对人的影响【试题解析】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这些都是政府和企业建设“文化车间”这样做的理由。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这说明“文化车间”建设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②不选;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实践,而不是物质载体,③的说法错误。
【答案】B2.(2016·北京卷·26)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衡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
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知识点】文化的表现形式【试题解析】用山、桥、小舟之间的联系代表体细胞与小分子、基因之间的联系,这体现了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A项正确;科学与艺术来自于社会实践,B项不选;材料并没有表明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C项不选;材料表明科学的传播需要借助艺术的手法,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A。
【答案】A3.(2016·江苏卷·20)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
2016 年5 月12 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