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随访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142.00 KB
- 文档页数:2
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流程图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流程图一:患者登记和初步评估1.1 患者到医院门诊登记1.2 确认患者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1.3 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等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1.4 患者填写详细病史表,包括个人病史、家族病史等信息1.5 进行初步症状评估和相关检查(如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等)二:详细评估和诊断确认2.1 深入了解患者病史,包括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2.2 进行进一步体格检查,如心脏听诊、动脉搏动检查等2.3 根据血压测量结果和其他检查结果,确定诊断是否为高血压2.4 判断高血压的分级和分型(如原发性、继发性等)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3.1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药物治疗方案3.2 制定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的建议3.3 定期随访和复查,调整治疗计划四:药物治疗管理4.1 开具适当的降压药物处方4.2 患者购药指导和用药指导4.3 定期复查患者血压,评估药物疗效4.4 根据疗效和患者接受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五: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管理5.1 给予患者科学的饮食指导,推荐低盐、低脂食物5.2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和体育锻炼5.3 告知患者戒烟和限制饮酒的重要性5.4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减轻压力六:定期随访和复查6.1 按照随访计划,定期与患者进行面诊或方式随访6.2 检查患者血压和相关检查指标6.3 评估治疗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6.4 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和给予进一步的指导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详细病史表、药物治疗处方模板、饮食调整指导手册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高血压:指血压长期或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常见的高血压分类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2.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为 essential hypertension 或primary hypertension,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而无明确病因的一种高血压形式。
3.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高血压是由于其他疾病或病因引起的一种高血压形式,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筛查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为其免费测量一次血压(非同日三次测量)。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均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建议转诊到有条件的上级医院确诊并取得治疗方案,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 如有以下六项指标中的任一项高危因素,建议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1)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2)超重或肥胖,和(或)腹型肥胖:超重:28 kg/m2>BMI ≥ 24 kg/m2;肥胖:BMI ≥ 28 kg/m2腰围:男≥90cm(2.7尺),女≥85cm(2.6尺)为腹型肥胖(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4)长期膳食高盐;(5)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6)年龄≥55岁。
(二)随访评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