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号命名规范v1.0
- 格式:doc
- 大小:809.50 KB
- 文档页数:10
软件版本命名规范
1.版本命名规范
软件版本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个1为主版本号,第二个1为子版本号,第三个1为阶段版本号,第四部分为日期版本号.
V1.0.0
版本号定修改规则:
o主版本号(1):当功能模块有较大的变动,比如增加多个模块或者整体架构发生变化。
此版本号由项目决定是否修改。
o子版本号(1):当功能有一定的增加或变化,比如增加了对权限控制,设备审核功能等。
此版本号由项目决定是否修改。
o阶段版本号(1):一般是Bug 修复或是一些小的变动,要经常发布修订版,时间间隔不限,修复一个严重的bug即可发布一个修订版。
此版本号由项目经理
决定是否修改。
2.文档命名规范
文件名称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项目名称,第二部分为文件的描述,第三部分为当前软件的版本号,第四部分为文件后缀,例如:二手汇网站测试报告V1.1.1.xls,。
版本控制比较普遍的 3 种命名格式 :一、GNU 风格的版本号命名格式 :主版本号 . 子版本号 [. 修正版本号 [. 编译版本号 ]]Major_Version_Number.Minor_Version_Number[.Revision_Number[.Build_Num ber]]示例 : 1.2.1, 2.0, 5.0.0 build-13124二、Windows 风格的版本号命名格式 :主版本号 . 子版本号 [ 修正版本号 [. 编译版本号 ]]Major_Version_Number.Minor_Version_Number[Revision_Number[.Build_Numb er]]示例: 1.21, 2.0三、.Net Framework 风格的版本号命名格式:主版本号.子版本号[.编译版本号[.修正版本号]]Major_Version_Number.Minor_Version_Number[.Build_Number[.Revision_Num ber]]版本号由二至四个部分组成: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内部版本号和修订号。
主版本号和次版本号是必选的;内部版本号和修订号是可选的,但是如果定义了修订号部分,则内部版本号就是必选的。
所有定义的部分都必须是大于或等于 0 的整数。
应根据下面的约定使用这些部分:Major :具有相同名称但不同主版本号的程序集不可互换。
例如,这适用于对产品的大量重写,这些重写使得无法实现向后兼容性。
Minor :如果两个程序集的名称和主版本号相同,而次版本号不同,这指示显著增强,但照顾到了向后兼容性。
例如,这适用于产品的修正版或完全向后兼容的新版本。
Build :内部版本号的不同表示对相同源所作的重新编译。
这适合于更改处理器、平台或编译器的情况。
Revision :名称、主版本号和次版本号都相同但修订号不同的程序集应是完全可互换的。
这适用于修复以前发布的程序集中的安全漏洞。
版本号命名规范;1介绍(INTRODUCTION) (4)1.1目的(P URPOSE) (4)1.2过程总体概述(P ROCESS O VERVIEW) (4)1.3职责分工 (4)1.3.1项目经理 (4)1.3.2项目组成员 (4)1.3.3QA (5)1.3.4PMO (5)1.4文档编号命名规范 (5)1.5代码包编号命名规范 (5)1.6基线命名规范 (6)1.6.1项目里程碑说明 (6)1.6.2基线命名规范 (6)1.7分支命名规范 (7)华为版本号说明 (8)1 对"VXXX"的说明 (8)2. 对"RXXX"的说明 (8)3. 对"LLL"的说明 (9)4. 对"CXX"的说明 (9)5. 对"BXXY"的说明 (9)6. 对"SPXX"的说明 (9)1 介绍(Introduction)1.1目的(Purpose)规范项目过程中的文档、代码、基线、分枝的命名规范,统一版本号的命名。
1.2过程总体概述(Process Overview)本规范介绍了内部版本号和外部版本号,外部版本号为对外发布的版本,参照客户提供的版本号,本规范重点介绍内部版本号的由来及规范,项目过程中的文档代码都需要上传到svn上,并在项目里程碑阶段进行基线,项目的成员通过命名能清晰的知道版本的内容和阶段,达到对版本的号的规范。
1.3职责分工1.3.1项目经理●与客户确定外部版本号和版本号缩写(可参见sow)●明确外部版本号的缩写并作为内部项目名称使用(可参见sow)●划分每个版本的迭代层次●建库时依据制定的版本号申请建库●对项目过程中的版本号进行监控和执行1.3.2CMO●当单个配置项经过内部评审外部确认结束,可以作为后续活动开始的依据时对当前的配置项基线化●识别哪些属于配置项,需要进行基线化即打标签●当到达里程碑结束时,检查当前的基线文件夹内的配置项是否齐全,当达到里程碑的结束要求时,对基线文件夹打标签1.3.3项目组成员●每次打包时依据版本号命名规范进行命名●每次上传的文档、代码依据版本命名规范命名●维护项目过程中的版本号1.3.4QA●制定版本命名规范并进行维护●按照质量保证计划进行过程审计和产品审计1.3.5PMO●当项目命名规范发生较大偏差时进行纠正和改进●审批版本命名规范并进行正式下发1.4文档编号命名规范文档编号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公司名称。
前端设计师必备的设计稿交付规范设计稿交付是前端设计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后续的开发和实施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设计稿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前端设计师应该遵循一定的交付规范。
本文将介绍前端设计师必备的设计稿交付规范,旨在提高设计稿的质量,加强与前后端开发的协作效率。
一、设计稿命名规范设计稿命名规范是交付过程中的首要步骤,它可以更好地展示设计稿的内容和用途。
设计稿的命名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名称,以免造成误解。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设计稿命名格式的示例:1. 页面名称-版本号:例如"首页-v1.0"、"商品列表-v2.0";2. 项目名称-页面名称:例如"电商平台-购物车页面"、"企业官网-联系我们页面";3. 功能名称-页面名称:例如"登录功能-登录页面"、"搜索功能-搜索结果页面"。
二、设计稿尺寸规范设计稿的尺寸规范决定了设计稿在不同设备上的适应性。
在交付设计稿之前,前端设计师需要明确设计稿的尺寸,确保它能够适配不同的屏幕分辨率和设备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稿尺寸规范:1. 响应式设计:为了适应不同屏幕尺寸,设计稿应该采用响应式布局,可以设计多个断点尺寸,如:320px、768px、1024px、1440px等;2. 移动端设计:常见的移动端设计稿尺寸有:750px、1080px等;3. PC端设计:常见的PC端设计稿尺寸有:1280px、1440px、1920px等。
三、设计稿文件格式规范选择适合的设计稿文件格式可以确保设计稿的质量和可扩展性。
通常,设计稿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文件格式:1. 图片格式:常见的图片格式有JPEG、PNG和GIF等。
设计稿中的图片应该尽量使用无损压缩的格式,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2. 矢量图形格式:矢量图形格式如SVG可以保留图形的无损可编辑能力,在不同尺寸下都能保持清晰度,适用于图标和矢量图形等;3. 原生设计软件格式:设计师可以使用原生设计软件如Sketch、Adobe XD、Figma等进行设计,在交付时应提供设计稿的源文件,以方便后续修改和扩展。
中国移动IMS 统一站点 CE 局数据规范-华为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发布╳╳╳╳-╳╳-╳╳实施文档说明:本规范为中国移动IMS统一站点CE局数据指导性规范。
编号说明:(本文档编号依照以下原则进行:x.y.z x: 大版本更新,文档结构变化y: 具体方案的更改,部分内容的修正z: 文字修改,奇数为包含对上一版修改记录的稿子偶数为对上修改稿的定稿)文档修改历史目录目录3 11移动IMS配套CE组网概述 (4)1.1设计内容4 1.2目标组网422软硬件版本说明 (5)33局数据规范 (6)3.1协议及参数要求6 3.2关键字说明6 3.3CE-AR、CE-CE局数据规范7 3.4路由与VPN 1344 CE-业务设备配置规范 (16)4.1IMS CE-信令设备配置模板16 4.2IMS CE-媒体设备配置模版19 4.32G CE-信令设备配置模版23 4.42G CE-媒体设备配置模版23 4.5IMS CE-SBC2300配置模版24 4.6IMS CE-SBC2600配置模版26 4.7IMS CE-SBC2600配置模版(媒体捆绑)27 4.8IMS CE-AS业务区配置模版2955网管与安全配置 (30)5.1未使用端口30 5.2SYSLOG配置30 5.3SNMP配置30 5.4安全设置31 5.5CE连接网管DCN接口32 5.6配置本地帐号32 5.7配置远程访问331移动IMS配套CE组网概述1.1 设计内容中国移动IMS项目配套CE工程主要承载移动IMS业务,本文档旨在说明CE设备与AR,CE设备与各IMS业务设备的配置规范。
1.2 目标组网图1 IMS站点接入目标组网图该文档作为IMS核心网组网技术和工程设计的重要部分,对IMS方案中应用的数通设备的组网设计,包括IMS核心网设备IP组网配置、组网所涉及的VLAN划分、IP地址规划、VRRP协商参数以及IGP路由协议、防火墙的安全策略和可靠性配置等做出明确指导。
主题:铁塔集团、统一编码、铁塔统一编码、铁塔命名规范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编码及命名规范(试行)版本:V1.0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1月目录1.适应范围 (4)2.引用、参考文件 (4)3.机房及局站分类 (4)4.局站命名与编码规范 (5)4.1测点编码规范 (6)4.2局站命名规范 (10)4.3设备命名规范 (11)5.告警分类及处理时限 (21)6.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信号字典表 (22)6.1信号ID具体定义 (22)6.2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信号标准化命名规范 (22)7.告警关联过滤规则 (23)7.1停电告警过滤规则 (23)7.2某一个智能设备关机或停电告警过滤规则 (25)7.3高频次告警处理规则 (25)7.4监控设备本身告警处理规则 (25)前言为加强中国铁塔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以下简称动环监控系统)集约化建设,实现动环监控系统对全省动力设备和环境的统一监控、统一派单的目标,特制定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省级集约化技术规范。
本规范明确了动环监控系统的区域、局站、设备的统一编码及命名规范、监控系统统一的监控信号和告警信号编码定义、告警过滤原则。
本规范作为动环监控系统的建设标准,同时也可作为接入中国铁塔监控系统平台的各动环厂家软、硬件技术设备的技术参考依据。
1.适应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局站命名、设备命名及测点命名的方法与相应编码规则。
本规范适应于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平台乃至全国动环监控系统平台规划建设、使用和维护管理,也适合接入中国铁塔动环监控平台的各监控厂家硬、软件开发工作指导。
2.引用、参考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 1363-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中国铁塔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规范3.机房及局站分类通信机房维护责任单位根据通信机房内的通信系统设备在通信网络中所处的地位、网元设备的重要性,以及所服务用户的不同服务等级,根据机房分类原则对通信机房进行具体分类。
主题:铁塔集团、统一编码、铁塔统一编码、铁塔命名规范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编码及命名规范(试行)版本:V1.0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1月目录1.适应范围 (4)2.引用、参考文件 (4)3.机房及局站分类 (4)4.局站命名与编码规范 (5)4.1 测点编码规范 (5)4.2 局站命名规范 (9)4.3 设备命名规范 (10)5.告警分类及处理时限 (16)6.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信号字典表 (16)6.1 信号ID具体定义 (16)6.2 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信号标准化命名规范 (17)7.告警关联过滤规则 (17)7.1 停电告警过滤规则 (17)7.2 某一个智能设备关机或停电告警过滤规则 (19)7.3 高频次告警处理规则 (19)7.4 监控设备本身告警处理规则 (19)前言为加强中国铁塔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以下简称动环监控系统)集约化建设,实现动环监控系统对全省动力设备和环境的统一监控、统一派单的目标,特制定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省级集约化技术规范。
本规范明确了动环监控系统的区域、局站、设备的统一编码及命名规范、监控系统统一的监控信号和告警信号编码定义、告警过滤原则。
本规范作为动环监控系统的建设标准,同时也可作为接入中国铁塔监控系统平台的各动环厂家软、硬件技术设备的技术参考依据。
1.适应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局站命名、设备命名及测点命名的方法与相应编码规则。
本规范适应于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平台乃至全国动环监控系统平台规划建设、使用和维护管理,也适合接入中国铁塔动环监控平台的各监控厂家硬、软件开发工作指导。
2.引用、参考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 1363-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中国铁塔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规范3.机房及局站分类通信机房维护责任单位根据通信机房内的通信系统设备在通信网络中所处的地位、网元设备的重要性,以及所服务用户的不同服务等级,根据机房分类原则对通信机房进行具体分类。
生产型组织文件编码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生产型组织中的文件编码,以提高文件管理的效率和一致性。
通过统一的文件编码规范,可以方便查找、归档和分享文件,减少沟通成本和工作中的不必要的麻烦。
2. 文件编码规则以下是生产型组织文件编码的具体规则:2.1 文件夹命名规则文件夹名称应简明扼要地描述其内容和用途,同时遵循以下规则:- 使用简洁、清晰的词语和术语;- 避免使用特殊字符、空格、括号和斜杠等;- 多个单词之间使用连字符或下划线连接。
示例:/部门名称/项目编号-项目名称/2.2 文件命名规则文件名应简洁明了,方便快速识别文件内容和属性,同时遵循以下规则:- 文件名中只包含必要的信息,避免冗余和过长的命名;- 使用英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避免使用中文和特殊字符;- 不包含空格、括号和斜杠等特殊符号;- 使用连字符或下划线分隔单词。
示例:项目编号-文件描述.文件类型2.3 版本管理规则为了方便对文件进行版本管理,应在文件名中添加版本号。
遵循以下规则:- 版本号使用“V”作为前缀,后面紧跟数字;- 版本号之间使用点号分隔;- 初始版本为V1.0,之后的版本依次递增。
示例:文件名_V1.0.文件类型3. 文件编码实践建议在实际应用文件编码规则时,可以考虑以下建议:3.1 统一意识所有组织成员都应了解并遵守文件编码规则,形成统一的意识,以确保规范的实施。
3.2 记录规则为方便组织成员参考和遵循,应将文件编码规范记录在适当的位置,如内部知识库或团队共享文档中。
3.3 文件管理工具使用适当的文件管理工具,如云端存储平台或文档管理系统,来辅助管理文件编码和版本控制。
3.4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培训和分享会,提高组织成员对文件编码规范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4. 总结通过严格遵守生产型组织文件编码规范,可以提高文件管理的效率和一致性,减少沟通成本和工作中的不必要的麻烦。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形成统一意识、记录规则、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进行定期培训,以确保规范的实施和持续的有效性。
项目文档编写规范1、文档命名标准:客户单位名称+项目名称+版本号。
(××单位采编项目_V1.0 )。
2、所有纸质文字资料除个别表格必须使用A3纸以外,其余一律用A4复印纸。
3、封面纸质材料一般不加封面,确需加封面的材料可以加上,如项目方案、规章制度、材料汇编等。
封面可使用必要的文字和徽标,但不宜使用花边和其它图案。
加封面的材料同时应加封底。
4、文档(1)页面设置:页面、版式原则上使用软件默认设置,即:上2.54cm,下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右可调整为2.5cm,页码统一在下方居中。
为避免最后一页只是几行占一页的现象,可适当收缩行距,使文件成为几张整页,但收缩行距不宜小于20磅。
(2)首页:文档标题,客户单位和公司LOGO,左下角标注(公司名称,作者,更新时间,版本,文档编号);标题居中,宋体二号字加粗,顶行,副标题居中排列,使用三号宋体加粗,破折号占2格。
(3)目录:首页与目录单独成页,页码单独设置为i,ii,目录采用超链接直接生成(或者选中模板目录内容,点右键选“更新域”),采用五号字,每章题目用黑体,每节题目用宋体;动态更新目录,任何栏目修改都要及时更新。
(3)正文全文的行间距均为固定值22磅,段前、段后均为0磅;唯独公式、图片需采用单倍行距;正文字体一律采用宋体;章节题目中一级、二级标题(居中)采用小三号字加黑,三级标题(左对齐)采用小四号字加黑;正文中汉字采用小四号宋体,西文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每节题目与正文间空一个标准行(小四,行间距为22磅);每章的开始必须另起一页;图片:图释位置居中,采用五号宋体加粗,图释置于图的正下方;(另外图2•1中的2表示章,1表示本章的第1个图,表格与此相同);表格:表头位置居中,采用五号宋体加粗,表头置于表的正上方,例如“表2•1 图像文件格式比较”,表线使用细实线(0.5磅),表内文字一律采用上下居中与对齐,五号宋体;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版本号规范版本号规范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范,用于标志软件或产品的不同版本。
通过版本号规范,开发人员和用户可以清楚地了解软件的更新内容和改动范围。
下面是一个关于版本号规范的详细介绍,共计1000字。
一、版本号的基本概念版本号是标识软件或产品的不同版本的一串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字符串。
通常,一个版本号由若干个数字组成,数字之间用点号(.)连接,例如1.2.3。
一个完整的版本号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主版本号(Major)、次版本号(Minor)和修订版本号(Patch)。
可以根据需要对版本号进行适当扩展,加入其他信息,如预发布版本号(Pre-release)和元数据(Metadata)等。
主版本号:当软件进行重大改动或功能升级时,主版本号必须更新。
主版本的变动表明软件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可能不兼容之前的版本。
次版本号:当软件新增功能或进行一些重要的改进时,次版本号必须更新。
次版本的变动通常是向后兼容的,意味着旧版本的软件可以无缝升级到新版本。
修订版本号:在软件修复错误、优化性能或进行小的改动时,修订版本号必须更新。
修订版本的变动通常是向后兼容的,对用户没有任何影响。
二、版本号的命名规范1. 版本号应使用简洁、易于理解的命名方式,避免使用过长或复杂的名称。
2. 版本号的数字之间应使用点号(.)进行连接,点号前后不应留有空格。
3. 版本号中的数字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增加,即主版本号在左侧,次版本号在中间,修订版本号在右侧。
4. 版本号的每个部分的取值范围应是非负整数。
5. 版本号中允许使用字母和其他特殊字符,但应保持简洁和易读性。
6. 版本号中的字母一般用于表示预发布版本或测试版本,用于标识软件的开发阶段,如alpha、beta、rc等。
7. 版本号应尽量避免使用重复或不连贯的命名,以免给用户造成混淆。
8. 版本号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标签或修饰符,用于标识软件的特定特性或功能。
三、版本号的更新规则1. 当软件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不兼容之前的版本时,主版本号必须加1,次版本号和修订版本号归零。
镜像命名规则在计算机科学中,镜像是指一个与原始对象相似但形象翻转的副本。
为了方便管理和识别镜像,人们普遍采用一定的规则来命名镜像。
镜像命名规则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版本号:镜像命名规则中通常包含版本号,用于区分不同的镜像版本。
版本号可以使用数字、文字或字母组合,例如v1.0、1.2.3、latest等。
2. 仓库名:仓库名是镜像命名规则中的一部分,用于标识所属的仓库或组织。
仓库名通常使用小写字母,可以包含连字符或下划线。
例如,dockerhub、my_repository等。
3. 镜像名:镜像名是镜像命名规则中的核心部分,用于具体描述镜像的用途或内容。
镜像名通常使用小写字母和数字,可以包含连字符或下划线。
例如,web_server、database等。
4. 标签:标签是镜像命名规则中的可选部分,用于进一步细分不同的镜像。
标签可以是特定的版本、日期、环境等信息,有助于快速选择所需的镜像。
例如,latest、dev、production等。
综合上述规则,一个典型的镜像命名规则可以是:仓库名/镜像名:标签。
例如,dockerhub/web_server:v1.0。
在实际应用中,遵循统一的镜像命名规则有助于团队成员理解和管理镜像。
通过准确命名镜像,可以快速识别所需的镜像版本,避免混淆和冲突。
同时,规范的镜像命名规则也有助于提高开发和部署的效率,减少错误和不必要的麻烦。
综上所述,镜像命名规则在计算机科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地命名镜像,可以有效管理和识别镜像,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6.2 配置项及版本命名规则(老版与新版二选一)老版:6.2.1 文档类配置项的命名规则应当为:“项目名称-文档序号-文档简称”;软件类配置项的命名规则应当为:“项目名称版本”。
6.2.2 版本的形式应由3位组成:“[V(版本标识符)][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初始值为V1.0;只有发生产品结构框架级或模块级变化,才对主版本号升级,其他变更情况只对次版本号升级。
新版:6.2.1 项目名称-文件名-版本号,如:XXX项目-项目计划-V1.0;6.2.2 项目名称-文档名称-日期,如:XXX项目-会议纪要-20151201、XXX项目-变更记录等-20151201等。
6.2.3 代码依照项目内的编码规范、数据库命名规范、测试用例命名规范命名。
6.2.4 软件包按发布类型可定义为产品名-发布类型-版本号,如:QQ2014-beta-1.0.43 。
6.2.5 配置项的版本号规则与配置项的状态相关。
(1)处于“草稿”状态的配置项的版本号格式为0.YZ,YZ的数字范围为01~99。
随着草稿的修正,YZ的取值应递增。
YZ的初值和增幅由用户自己把握。
(2)处于“正式”状态的配置项的版本号格式为X.Y,X为主版本号,取值范围为1~9。
Y为次版本号,取值范围为0~9。
配置项第一次成为“正式”文件时,版本号为1.0。
如果配置项升级幅度比较小,可以将变动部分制作成配置项的附件,附件版本依次为1.0,1.1,……。
当附件的变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配置项的Y值可适量增加,Y值增加一定程度时,X值将适量增加。
当配置项升级幅度比较大时,才允许直接增大X值。
(3)处于“修改”状态的配置项的版本号格式为X.YZ。
配置项正在修改时,一般只增大X值,X.Y值保持不变。
当配置项修改完毕,状态成为“正式”时,将Z值设置为0,增加X.Y值。
度量项1)需求:总基准需求数、需求调研确认的需求数、需求清晰度、需求变更数、项目总需求变更率、实现阶段需求变更率、未变更需求数、现有需求总数、需求变更总数2)进度:阶段计划开始时间、阶段计划结束时间、阶段实际开始时间、阶段实际结束时间、阶段进度偏差率阶段计划完成任务数、阶段实际完成任务数、阶段任务完成偏差率3)工作量:技术类计划工作量、技术类实际工作量、技术类工作量偏差率管理类计划工作量、管理类实际工作量、管理类工作量偏差率。
项目文档命名规则编制:日期:____/____/____审核:日期:____/____/____批准:日期:____/____/____XXXX公司二零一五年五月制历史记录目录1 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适用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缩略词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规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命名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置项的版本标识错误!未定义书签。
标签的命名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定义各项目所有相关文档和CMM要求的过程文件的格式和规则,以及配置管理中对配置项和版本的标识。
2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所有需求、设计等文档和过程文件。
3 术语和缩略词无4 规程文档命名规则组织标准软件过程文档编号过程文件格式:XXX-P-××,初始编号为:XXX-P-01,最大编号为:XXX-P-99。
指南文件编号:XXX-G-××××,前两位××为指南所对应的过程文件编号。
模板文件编号:XXX-T-××××,前两位××为指南所对应的过程文件编号。
产品命名规范中文命名规范:中文全称V产品版本号。
英文命名规范:首字母大写V产品版本号。
项目文档编号编号规则分三种:单个文档:首字母大写V产品版本号-阶段英文缩写-文档名称英文缩写。
多个子文档:首字母大写V产品版本号-阶段英文缩写-文档名称英文缩写—流水号。
周期性:首字母大写V产品版本号-文档名称/英文名称-八位日期。
项目阶段及文档名称英文缩写,见下表:文档版本格式:V×××.×××,初始版本号为,最大版本号为:。
其中,草稿状态的版本均为V0.×××,例如:,……;而经过评审通过的文档版本均从开始,例如:,,等。
密级程度文档(包括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密级分为三级,由低到高分别是:公开级、限制级、核心级:公开级的文档使用的范围不受约束,例如研发人员,生产人员、市场人员、行政人员和产品用户等;包括用户手册、技术白皮书、产品安装说明、宣传资料等。
flyway命名规则Flyway是一个开源的数据库版本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程序员更好地管理数据库变更,确保数据库结构与应用程序代码的一致性。
在使用Flyway进行数据库版本管理时,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Flyway命名规则的相关内容。
1.版本号命名规则Flyway中版本号是用来表示数据库变更顺序的,所以版本号的命名规则需要非常清晰和易于理解。
一般情况下,版本号采用类似于1.0.0、1.1.0、2.0.0这样的格式,其中每个数字分别代表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订版本号。
主版本号一般表示重大功能变更或不兼容的更新,次版本号表示新增功能或向后兼容的功能更新,修订版本号表示错误修正或其他小的变更。
2.文件命名规则Flyway的数据库变更脚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项目的特定目录中,通常是一个名为"db/migration"的目录。
在命名脚本文件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便于Flyway进行按序执行。
一般推荐使用以下命名规则:-版本号+双下划线+描述性名称+ .sql(例如:1.0.0__create_table_user.sql)-版本号部分可以遵循SemVer规范,描述性名称用于简要描述该脚本的功能或目的,以便开发人员更容易理解。
3.目录结构规则Flyway默认会在"db/migration"目录下寻找并执行数据库变更脚本。
为了提高可读性和维护性,可以按照一定的目录结构规则组织脚本文件。
常见的目录结构规则如下:- db/migration/V1.0.0__create_table_user.sql- db/migration/V1.1.0__add_indexes.sql- db/migration/V2.0.0__alter_table_user.sql- ...4. SQL脚本规范Flyway支持执行多种类型的SQL脚本,如DDL(数据定义语言)和DML(数据操纵语言)。
文档命名规则
为了加强各项目相关文档和过程文件的管理,便于识别和保存,特制订本规则,对文档名称格式提出具体要求。
1、文档名称要书写规范,简洁明了,能标识文档的内容。
命名规则为文件名+日期+大写字母V+版本号,初始版本号为1.0;
例如:高新区智慧XX建设方案20190706V1.0
2、日期显示为标准8位数,如20190730;
3、文件命名中不含任何标点符号,除版本号外;
4、文档修改时,若结构不变,只部分调整文字,则版本号调整规则为:V1.0/1.1/1.2;
5、文档修改时,若结构主体发生改变,需对目录进行调整,则版本号调整规则为:V2.0/3.0/4.0。
广州市易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版本号命名规范本文件属广州市易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印或传播。
文件建立/修改记录1介绍(INTRODUCTION) (4)1.1目的(P URPOS E) (4)1.2过程总体概述(P RO CESS O V ERV IEW) (4)1.3职责分工 (4)1.3.1项目经理 (4)1.3.2项目组成员 (4)1.3.3QA (5)1.3.4PMO (5)1.4文档编号命名规范 (5)1.5代码包编号命名规范 (5)1.6基线命名规范 (6)1.6.1项目里程碑说明 (6)1.6.2基线命名规范 (6)1.7分支命名规范 (7)华为版本号说明 (8)1 对"VXXX"的说明 (8)2. 对"RXXX"的说明 (8)3. 对"LLL"的说明 (9)4. 对"CXX"的说明 (9)5. 对"BXXY"的说明 (9)6. 对"SPXX"的说明 (9)1 介绍(Introduction)1.1目的(Purpose)规范项目过程中的文档、代码、基线、分枝的命名规范,统一版本号的命名。
1.2过程总体概述(Process Overview)本规范介绍了内部版本号和外部版本号,外部版本号为对外发布的版本,参照客户提供的版本号,本规范重点介绍内部版本号的由来及规范,项目过程中的文档代码都需要上传到svn上,并在项目里程碑阶段进行基线,项目的成员通过命名能清晰的知道版本的内容和阶段,达到对版本的号的规范。
1.3职责分工1.3.1项目经理●与客户确定外部版本号和版本号缩写(可参见sow)●明确外部版本号的缩写并作为内部项目名称使用(可参见sow)●划分每个版本的迭代层次●建库时依据制定的版本号申请建库●对项目过程中的版本号进行监控和执行1.3.2CMO●当单个配置项经过内部评审外部确认结束,可以作为后续活动开始的依据时对当前的配置项基线化●识别哪些属于配置项,需要进行基线化即打标签●当到达里程碑结束时,检查当前的基线文件夹内的配置项是否齐全,当达到里程碑的结束要求时,对基线文件夹打标签1.3.3项目组成员●每次打包时依据版本号命名规范进行命名●每次上传的文档、代码依据版本命名规范命名●维护项目过程中的版本号1.3.4QA●制定版本命名规范并进行维护●按照质量保证计划进行过程审计和产品审计1.3.5PMO●当项目命名规范发生较大偏差时进行纠正和改进●审批版本命名规范并进行正式下发1.4文档编号命名规范文档编号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公司名称。
(必须出现)第二部分:项目名称_终端名称,项目名称为外部版本号的缩写,《参见sow》。
第三部分:配置项的名称,如项目计划、度量表、会议纪要等。
(必须出现)。
第四部分:由流水号XXY组成。
“XXY“中的前两位xx表示规划中的版本,最后一位y表示过程改错版本。
其中,xx从01开始,以1为单位连续递增,xx变化时,y复位到0开始。
Y从0开始,以1为单位连续递增y的递增可能是由于人为的粗心、差错、不符合要求而进行的一次或者多次修改例如: Easier_ ET_PC_项目计划_011表示含义:ET项目pc端项目计划第一个正式版中修改了一次后的版本1.5代码包编号命名规范代码包编号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公司名称(必须出现)。
第二部分:项目名称_终端名称,项目名称为外部版本号的缩写,《参见sow》。
第三部分:迭代号+项目阶段(迭代号如果没有可以不写,迭代用字母G代替)项目阶段可以是CODE\ST\SDV\Releac e。
第四部分:由流水号XXY组成。
“XXY“中的前两位xx表示规划中的版本,最后一位y表示过程改错版本。
其中,xx从01开始,以1为单位连续递增,xx变化时,y复位到0开始。
Y从0开始,以1为单位连续递增y的递增可能是由于人为的粗心、差错、不符合要求而进行的一次或者多次修改例如: Easier_ET_PC_G1ST1_010表示的含义是: ET 项目pc 端在迭代一的第一轮ST 结束后打了一个包代码包2命名Easier_ET_PC_ST_010代码包4命名Easier_ET_PC_release_010代码包1命名Easier_ET_PC_G1SDV_010代码包5命名Easier_ET_PC_G2SDV_010代码包7命名Easier_ET_PC_GnST_010代码包3命名Easier_ET_PC_SDV _010SDV1SDV2验收代码包8命名Easier_ET_PC_GnSDV1_010代码包10命名Easier_ET_PC_GnSDV2_010代码包12命名Easier_ET_PC_Gnrelease_010代码包11命名(非计划内打包)Easier_ET_PC_GnSDV1_011代码包9命名(非计划内打包)Easier_ET_PC_GnST_011代码包6命名Easier_ET_PC_GnCODE_010注意:1、 依照项目计划,在编码结束,自测结束,sdv 测试结束、验收测试结束进行打包转测。
2、 其中自测结束是指开发人员的预测试结束也就是ST 测试结束3、 过程中由于人为的粗心、差错项目打错包、不符合要求转测失败属于非计划内的失误,命名时不修改项目阶段,只修改流水号y,比如代码包9和代码包111.6 基线命名规范1.6.1 项目里程碑说明里程碑对项目来说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点,通常它标志着一个阶段已经完成,另一个阶段即将开始。
对项目完成的阶段进行总结,对识别的重大风险和问题进行管理,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些都是在里程碑点上进行的。
当项目到达计划所安排的里程碑时,pm 对该里程碑进行评审,检查里程碑所要求的计划完成情况、工作产品并分析收集的项目度量数据和进行项目基线等目前依据我们的软件开发特点分为需求阶段、编码阶段、ST 阶段、迭代阶段、sdv 阶段、验收阶段(需要与pm 沟通项目的里程碑点,按照里程碑点进行基线)。
1.6.2 基线命名规范基线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Baseline第二部分为项目名称_终端名称,项目名称为外部版本号的缩写;第三部分为配置项的名称,如项目计划、度量表、会议纪要等(如果对单个配置项基线化时,需要添加第三部分,否则可以省略);第四部分为迭代+当前软件的阶段;第五部分为基线建立的日期(可选);Baseline _XX__XX_XX打基线可以针对单个配置项进行基线,也可以针对里程碑点打基线。
1.6.2.1 单个配置项的基线命名Baseline_ET_PC_项目计划_G1ST表示的含义是:ET 项目PC 端迭代一ST 阶段针对项目计划进行了基准化,标志着项目的进度以此计划为标准参照。
1.6.2.2 对里程碑点的基线命名Baseline_ET_PC_G1ST表示的含义是:ET 项目PC 端在迭代一针对ST 阶段针进行了基准化,标志着ST 阶段结束,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
注意:如果当前没有划分迭代可以省略G,日期是可选。
里程碑2Baseline_ET_PC_Plan_20120504里程碑3Baseline_ET_PC_ST_20120504里程碑4Baseline_ET_PC_sdv_20120504里程碑5Baseline_ET_PC_release_20120504里程碑6Baseline_ET_PC_G1sdv_20120504里程碑7Baseline_ET_PC_G2sdv_20120504里程碑8Baseline_ET_PC_GNst_20120504里程碑9Baseline_ET_PC_GNsdv_20120504里程碑基线1:Baseline_ET_PC_star_201205041.7分支命名规范分支名称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Branc h。
第二部分为项目名称_终端名称,项目名称为外部版本号的缩写。
第三部分为内容。
第四部分为项目阶段。
第五部分为日期。
例如:Branch_XX_XX_XX_20120504Branch_ET_PC_G1ST_20120504(可选)表示的含义是:2012年5月4号对ET项目迭代一ST阶段的代码包打了一个分支。
华为版本号说明外部版本号的完整的产品版本名称规则为:商标+[子商标]+型号+中(英)文名称+VxxxRxxx[LLL]CxxBxxy[SPxx]说明1)[ ]表示可选。
2)"V"、"R"、"C"、"B"、"SP"为分隔符;V后面三位数字;R后面三位数字;LLL可选;C后面两位数字;B后面三位数字;SP后面两位数字,只在热补丁时使用。
3)商标、子商标、型号、中(英)文名称根据产品命名相关规范、指导及规则制定。
1 对"Vxxx"的说明"Vxxx"(version)代表某一产品或其系列产品,根据市场定位或开发平台的不同,一个产品分为若干个V 级版本。
每个V级版本根据市场竞争需要、技术、功能特性与成本因素等,有一个总体开发规划,按计划开发若干个R(Release)级版本。
V 版本可以包含若干个Release版本。
如果满足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则必须产生新的V ersion 版本,即产品的大版本:产品市场定位发生变化,引起产品特性的重大变化;产品平台发生变化,与原有平台不能兼容。
V版本以三位数字表示,数字间不准许有任何其它字母、符号出现,从100开始,不同平台或技术的同类产品尽量采用大数标示,即V后面第一位,如V100、V800。
2. 对"Rxxx"的说明"Rxxx"(Release) 版本表示产品特性版本,可以包含若干个特性,形成一个具体的系列产品,一个Release 版本纳入什么特性,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竞争、技术与成本方面的因素,系列产品也可有自己的特性版本,系列产品可以在特性版本号上用特别的字母或数字表示。
产品路标规划确定了该产品所有的大版本(V ersion),以及每个大版本(V ersion)包含的特性版本(Release)、系列产品的发布时间和所包含的特性。
特性版本需要按照产品开发流程所规定的各个评审决策点进行评审。
如果满足下列情况,则必须产生新的Release 版本:Ÿ产品市场定位和产品平台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衍生新的系列产品;Ÿ综合考虑市场竞争、技术与成本方面的因素,产品特性发生变化,有计划地向市场发布的版本。
R版本以三位数字表示,数字间不准许有任何其它字母、符号出现,从001开始,在同一个V下面以1为单位连续递增,例如:R001、R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