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基础
- 格式:pdf
- 大小:176.40 KB
- 文档页数:12
汉语基本知识语法篇:一、词类1.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的词。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
4.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程度、时间等的词。
5.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位置等的词。
6.连词:表示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转折、因果等。
7.助词:表示时态、语气、结构等辅助意义的词。
8.代词:代替名词或句子的词。
二、句子成分1.主语: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
2.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
3.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4.定语:修饰名词,限定名词的范围。
5.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限定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6.补语: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的结果、程度等。
7.中心语:被修饰或补充的词,是句子的核心。
三、句型1.主谓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的句子,是汉语中最基本的句型。
2.谓宾句:由谓语和宾语组成的句子,表示动作行为和对象的关系。
3.主谓定状补句:在主谓句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定语、状语和补语,进一步明确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4.并列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表示相关或相对的意思。
四、句式1.陈述句:表示陈述事实的句子,语调平缓。
2.疑问句:表示疑问或询问的句子,语调上扬。
3.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或禁止的句子,语调短促有力。
4.感叹句:表示感叹、赞叹或惊奇的句子,语调有抑扬顿挫。
五、复句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表示相关或相对的意思。
2.转折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分句表示一个意思,后一分句表示与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3.条件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分句表示条件,后一分句表示在该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4.递进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5.选择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表示选择关系,即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的意思。
六、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深奥的事物,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汉语(Hànyǔ)语法基础知识词类(cílèi)和词性(一)知识(zhī shi)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suǒyǒu)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shící)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1. 汉字:汉字是中国的文字,是汉语的基础。
汉字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不同的字形构成。
2. 声调:汉语是音调语言,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声调的不同可以改变词义。
3. 词语:词语是汉语的基本单位,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具有独立意义。
4. 词类: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等。
5. 句子:句子是汉语中表达完整意思的基本单位,由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组成。
6.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7. 文体:文体是文学作品按照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特点划分的分类,如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
8. 作者:文学作品的作者是创作该作品的人。
9. 作品:作品是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10. 评价: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审美价值、艺术水平、
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评价。
《汉语基础》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定位语素: 同别的的语素组合时位置固定的语素是定位语素。
如“非”、“阿”、“可”总是位于前面。
古语词: 是产生、通行于古代而只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使用的词语,现代口语中很少使用,如“之”、“亦”、“矣”、“乎”等等。
谚语: 谚语又叫俗语、俗话,是总结某种经验知识而创造出来的,流传于群众口语中的固定语句。
附加式合成词: 附加式合成词,是由一个非定位语素加定位语素构成的词六书: 六书是传统的汉字结构理论,分别指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之本。
语素: 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不能充当造句材料,不能单独使用。
方言词: 是从方言语汇中吸收到普通话语汇中的词。
词义: 词义是一个词所代表的意义。
任何一个词,作为语言符号系统的一个单位,都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即既有一定的语音形式,又有一定的语义内容。
熟语: 熟语由词或语素构成的现成用语,它是语言中因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语汇中比较特殊的成员词: 由语素按一定方式构成的,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明确的意义内容、独立的造句功能。
记号偏旁 : 记号偏旁是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改造原来的表音偏旁和表意偏旁而形成的,这些偏旁笔画结构比原来的偏旁要简单的多,与字音字义毫无联系。
意译 : 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来翻译诗歌。
会意字: 会意字是用两个以上的文字构成的,把两个文字的形义合在一起就造出一个新字,两个文字的意义的意义连缀起来就是这个新字的意义。
语法:语法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语言单位与语言单位组合的规律。
附加式合成词:由一个非定位语素与一个定位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就叫做附加式合成词。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连动句:连动句是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或者是由连动短语直接构成的句子。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汉语基础考试科目代码:[354] 一、考试性质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汉语基础考试内容由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三部分组成。
(一)现代汉语部分第1章绪论一、什么是现代汉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三、现代汉语的方言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五、现代汉语规范化六、推广普通话第2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二、语音单位三、记音符号第二节辅音与声母一、辅音的发音二、声母的发音三、声母辨正第三节元音与韵母一、元音的发音二、韵母的发音四、韵母辨正第四节声调一、什么是声调二、调值和调类三、普通话的声调第五节音节一、音节的结构二、拼音三、音节的拼写规则第六节音变一、变调二、轻声三、儿化四、语气词“啊”的音变第七节音位一、音位简说二、普通话音位第八节朗读和语调一、朗读二、语调第九节语音规范化一、确立正音标准二、推广标准音第3章文字:第一节汉字概说一、文字的性质二、汉字的产生三、汉字的特点四、汉字的作用第二节汉字的形体一、现行汉字的前身二、现行汉字的形体第三节汉字的结构(一)笔画、基本笔画、复合笔画(二)偏旁、成字偏旁、不成字偏旁、部首二、笔顺三、造字法(一)“六书”理论(二)造字法第四节汉字整理和标准化一、汉字改革问题二、汉字的整理三、汉字标准化四、汉字的信息处理第五节使用规范汉字一、掌握整理过的汉字二、纠正错别字第4章词汇第一节词汇和词的结构一、词汇二、几种词汇单位三、词的结构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一、什么是词义二、词义的性质三、词义的分类四、词义的理解与词的运用第三节义项和义素一、义项二、义素第四节语义场一、语义场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三、反义义场和反义词第五节词义和语境的关系一、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第六节现代汉语词汇组成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三、行业语、隐语第七节熟语一、成语二、谚语三、惯用语四、歇后语第八节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一、词汇的发展变化二、词汇的规范化第5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二、语法的性质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第二节词类(上)一、划分词类的依据二、实词第三节词类(下)一、虚词二、词类小结三、词类的误用第四节短语一、短语及其分类二、短语的结构类型三、短语的功能类四、多义短语五、短语分析小结第五节句法成分一、主语和谓语二、动语和宾语三、定语四、状语五、补语六、中心语七、独立语八、句法成分小结及例释第六节单句一、句型二、几种常用句式三、变式句四、句子的变换五、句类六、单句分析小结第七节检查、修改语病的方法和原则一、常见的句法失误二、检查语病的方法三、修改语病的原则第八节复句一、概说二、复句意义类型三、多重复句和紧缩句四、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第九节句群一、句群该说二、句群的意义类型三、多重句群四、句群运用中常见的错误第十节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种类二、标点符号的用法三、标点符号用法的灵活性四、标点符号的位置第6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一、什么是修辞二、修辞和语境三、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四、修辞与语用学五、修辞的左右和学习修辞的目的第二节词语的锤炼一、意义的锤炼二、声音的锤炼第三节句式的选择一、长句和短句二、整句和散句三、主动句和被动句四、肯定句和否定句五、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第四节辞格(一)一、比喻二、比拟三、借代四、拈连五、夸张第五节辞格(二)一、双关二、仿词三、反语四、婉曲第六节辞格(三)一、对偶二、排比三、层递四、顶真五、回环第七节辞格(四)一、对比二、映衬三、反复四、设问五、反问第八节辞格综合运用一、辞格的连用二、辞格的兼用三、辞格的套用第九节修辞常见的失误与评改一、韵律配合不协调二、词语选用不精当三、句子表意不畅达四、辞格运用不当第十节语体一、公文语体二、科技语体三、政论语体四、文艺语体(二)古代汉语部分绪论第一单元文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子产不毁乡校常用词(一)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第二单元文选: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江乙对荆宣王庄辛说楚襄王鲁仲连义不帝秦触詟说赵太后常用词(二)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第三单元文选:1.论语学而先进颜渊季氏阳货2.礼记苛政猛于虎大同教学相长博学常用词(三)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也字(八)叙述句,矣字,焉字(九)否定句,否定词(十)疑问句,疑问词第四单元文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许行舜发于畎亩之中常用词(四)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第五单元文选:1.老子2.庄子北冥有鱼不龟手之药庖丁解牛胠箧惠子相梁运斤成风曹商使秦3.荀子劝学(398)4.吕氏春秋察传(405)5.韩非子五蠹(409)常用词(五)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第六单元文选:《诗经》国风关雎卷耳桃夭苤苢北门静女柏舟墙有茨相鼠氓木瓜黍离硕鼠鸨羽蒹葭七月常用词(六)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第七单元文选:《楚辞》离骚常用词(七)古汉语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上)(十八)古书的注解(下)(三)语言学部分导言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应用价值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二、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三、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四、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五、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语言和说话二、语言与符号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二、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第三节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一、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別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一、语音学和音系学二、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三、国际音标第二节从声学看语音一、语音四要素二、音质的声学分析三、声学分析的仪器和软件第三节从发音生理看语音一、发音器官二、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三、元音四、辅音第四节音位与音系一、对立和互补二、音位和音位变体三、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第五节音位的聚合一、区别特征二、音位聚合群第六节语音单位的组合一、音节二、语流音变三、韵律层级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三、语法单位第二节组合规则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二、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三、组合的层次性四、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第三节聚合规则一、词类二、形态三、语法范畴第四节变换一、变换和句型二、变换和句法同义三、变换和句法多义第五节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一、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二、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三、语言的普遍特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二、词的词汇意义三、词义的概括性第二节词义的各种关系一、一词多义二、同义关系三、反义关系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五、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第三节句义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二、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三、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第四节语用一、语境与语境义二、话题和说明三、焦点和预设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五、言语行为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第一节文字和语言一、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二、文字的基本性质三、汉字和汉语第二节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一、实物记事二、图画记事三、刻划符号四、早期文字:原始的图画文字第三节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一、从文字的次小单位看文字的共性和分类二、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第四节文字的发展与传播一、早期自源文字:不完善的意音文字二、自源文字的发展三、他源文字的创新与文字的换用四、文字适应语言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五、汉字与汉语拼音第五节书面语一、口语和书面语二、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三、书面语的规范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第一节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一、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演变三、语言演变的特点第二节语言的分化一、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二、社会方言三、地域方言四、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一节社会接触与语言接触第二节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一、借词二、借词与社会第三节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一、语言联盟与社会二、系统感染第四节语言的替换和底层一、语言替换二、语言替换的社会原因三、自愿替换和被迫替换四、语言替换的过程五、语言换用与底层遗留第五节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一、通用书面语与地方语二、文白异读与汉语方言中的通用语层次三、外族书面语的层次四、共同语第六节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语一、“洋泾浜”二、混合语三、我国境内的土汉语和混合语四、世界语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第一节语音的演变一、何以知道语音的演变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和演变机制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第二节语法的演变一、组合规则的演变二、聚合类的演变三、类推四、结构的重新分析五、语法化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演变一、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和词语替换二、词汇演变与语言系统三、词义的演变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拼音1.单元音:aoeiu ü2.辅音:bpmfdtnlgkhjqxzcszhchshwy一、字母表v 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二、声母表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zh,ch,sh 可以省作。
三、韵母表(1)“知、蚩、诗、日、资、雌、思”等七个音节的韵母用i,即: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拼作zhi,chi,shi,ri,zi,ci,si。
(2)韵母ㄦ写成er,用做韵尾的时候写成r。
例如:“儿童”拼作ertong,“花儿”拼作huar。
(3)韵母ㄝ单用的时候写成ê。
(4)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yɑ(呀),ye(耶),yɑo(腰),you (忧),yɑn(烟),yin(因),yɑnɡ(央),yinɡ(英),yonɡ(雍)。
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wɑ(蛙),wo(窝),wɑi(歪),wei(威),wɑn(弯),wen(温),wɑnɡ(汪),wenɡ(翁)。
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也省略;但是跟声母l,n拼的时候,仍然写成lü(吕),nü(女)。
(5)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
例如niu(牛),ɡui(归),lun(论)。
(6)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nɡ可以省作?。
四、声调符号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
轻声不标。
例如:五、隔音符号ɑ,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ɑo(皮袄)。
拼音aoeiuü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声母表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单韵母表aoeiuü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vnangengingong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顺序aoeiuübpmfdtngkhjqxzhchshrzsywaieiuiaoouiuieu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 zhichiriziciriyeyueyingyuanyiwuyuyin语音的基本概念(一)、音节和音素音节: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口语发声”:kǒu—yǔ—fā—shēng音素:构成音节的最小的语音单位k,ou;y,ü;f,a;sh,e,ng语音的基本概念(二)、元音与辅音音素可分为元音和辅音。
汉语基础第一章语音基础第一节声母一、古汉语声母(用来称呼声母的代表字,唐代开始给声母制定专用名称,清末把声母称作纽或音纽、声纽。
)1、上古声母(32)唇音:帮、滂、并、明(非)(敷)(奉)(微)舌音:端、透、余、定、泥(知)(彻)(喻)(澄)(娘)章、昌、船、书、禅齿音:精、清、从、心、邪、庄、初、崇、生牙音:见、溪、群、疑喉音:晓、匣、影半舌音:来半齿音:日字母:声母的代表字。
五音:唇舌齿牙喉音七音:五音加半舌音和半齿音(舌面鼻音+磨擦音)2、中古声母(36)唇音:帮、滂、并、明舌音:端、透、定、泥、娘、来、知、彻、澄齿音:精、清、从、心、邪、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日牙音:见、溪、群、疑喉音:晓、匣、影、喻清音:声带不震动的辅音。
全清音: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和塞擦音(b、d、g、z、j、zh)次清音: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和塞擦音(p、t、k、c、q、ch)浊音:声带振动的辅音。
全浊音: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浊音: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m、n、ng、l、r)3、上古声母的主要论断古无轻唇合为重唇古无舌上合为舌头二、现代汉语声母:音节中韵母前边的部分。
(21个辅音声母、一类零声母)1、发音部位:阻塞气流的位置。
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2、发音方法:气流透出的方式。
塞音、擦音、塞擦音、边音、鼻音第二节:韵母一、古汉语韵母1、几个概念韵母:韵头、韵腹、韵尾韵:韵腹、韵尾、声调韵部:韵腹、韵尾2、古韵部①从结尾的音素分:阴声韵:无韵尾或以元音结尾的韵。
阳声韵:以鼻音结尾的韵。
m-n-η入声韵:以塞音结尾的韵。
P-t-k②从声调分平声韵、仄声韵、入声韵。
3、上古韵部的演变①、入声韵消失②、闭口韵尾消失。
③、全浊音消失。
④、出现舌面音j-q-x。
4、洪细音洪音:没有高位前元音i、ü的音。
细音:有高位前元音i、ü的音。
二、现代汉语韵母韵母表中规定35个,加4个特殊韵母,共39个。
汉语基础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汉语基础包括汉字、发音和语法三个方面。
首先,汉字是汉语基础的核心,因为汉字是汉语的特色之一。
学习汉字需要从常用的几百个简体字开始,了解每个字的笔划、结构和读音。
通过识别和记忆不同的汉字,可以逐步提高汉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
其次,发音是汉语基础的另一重要要素。
汉语的声调是许多外国人和部分本地人经常犯错的地方。
因此,学习汉语需要正确掌握发音,准确地读出每个汉字所对应的音调。
最后,语法是汉语基础的最后一个方面。
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英语、法语等相比较复杂,但了解每个句子的结构和语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意思。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是指在国际范围内推广汉语教育的基础知识。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交流的加深,汉语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课程之一。
了解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不仅有助于推广中华文化,而且可以促进中外交流。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掌握汉字和拼音是最基本的要求。
此外,了解汉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也非常重要。
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汉语诗歌、小说和电影等文化艺术形式来了解汉语文化的内涵。
此外,通过学习中国的历史和现代社会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国际地位。
在全球化时代,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掌握汉语基础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不仅是提高汉语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还是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一环。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汉语教育和推广,使汉语成为全球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
作业一一、名词解释音节:语音里最自然、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单位叫音节。
音素:语音的最小单位叫音素。
声母:声母一般是指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音素。
韵母:韵母指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
声调:声调指读一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
调值:调值是指某一种声调高低升降变化的具体读法。
调类:调类是指在一种语言或方言里,把调值相同的字归在一起所建立的声调类别。
四呼:四呼是韵母按韵头情况分出的类型,包括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二、填空1.语音具有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社会性质三个属性,其物理性质、生理性质是语音的自然属性,社会性质是本质属性。
2.从物理性质看,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如 yē和yě的不同是音高的不同。
3.人体发音器官可分肺和气管、声带、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
4.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分为元音、辅音两大类。
如b、p是辅音,a 、o 是元音。
5.汉语音韵学把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6.普通话中辅音共22个,其中n既能作声母又能作韵尾,ng则只能作韵尾不能作声母。
7.声母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8.从发音部位看,b 是双唇音,k是舌根音,zh 是舌尖后音;从发音方法看,s是擦音,j 是塞擦音,l是边音;从送气与否看, p 、t、k、z只有z不是送气音。
9.韵母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构成,每个韵母都必须有韵腹。
10.从结构成分分类,an、iong是鼻韵母,iao、uei是复韵母,a、i是单韵母。
11.从韵头情况看,iong是撮口呼韵母,音节 zhi中的i是开口呼韵母,yuan中的韵母是撮口呼韵母,wang中的韵母是合口呼。
12.普通话声调由音高变化形成,可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
13.ü行韵母同j、q、x相拼时,省略ǖ上两点;同零声母相拼时,写成yu。
14.舌根音声母只能同四呼中的开口呼韵母、合口呼韵母相拼。
三、判断(如有错误,请予以改正)1.凡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都是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