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质量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材
分析
简介
本文对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教材进行了分析。
该教材是为了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而编写的。
本单元主要涵盖了如下内容:数的比较、排列和比例。
数的比较
本单元的第一部分是数的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数的大小,学生
能够进一步理解数值的大小关系,并掌握使用不等号进行比较的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题,帮助学生巩固这一知识点。
排列
第二部分是关于排列的内容。
教材介绍了不同对象的排列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排列实践。
通过这一部分的研究,学生能够培养观
察和分析能力,并掌握简单的排列方法。
比例
最后一部分是关于比例的研究。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引导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并通过练题让学生运用比例进行计算。
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论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教材分析表明,该教材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题,有助于学生掌握数的比较、排列和比例等
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分析
二街小学张顺文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习惯和意识,为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3.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认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三下)单元试卷分析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试卷分析一、试卷说明1.形式:这套试卷与以往相比,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
试卷的内容更加侧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察,试题也更加强了对学生全方面思维能力的拓展。
2.难度:试题按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整体来说难度中等偏上,也许是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的不到位,所以有很多的学生感觉有些难度。
3.考查知识及能力:这套试卷考查的知识,对概念类的试题考查得较少,比较侧重学生对知道的运用能力考查。
特别是对生活中位置与方向的实际认知情况的考察偏多一些。
4.试卷特点:如果说这张试卷有什么明显不同以往的特点的话,那就是它更加强调数学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对动手能力的强调更是体现在了试卷中,试卷的三题与六题就要求学生在试卷上进行画图。
与生活的联系在这张卷子上体现的更加充分自然。
二、试卷分析本次检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及根据这些方向描述简单路线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次检测从学生成绩看,不够理想,9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不多,本班满分的只有1人,不及格的还有2人。
本次检测学生对于基本的“根据方向找位置”掌握的还不错,如第五题智力魔方得分率是100%。
1.学生试卷批改情况。
第一题的2小题做错的比较多,主要的原因是有些学生对北极星的位置不确定。
第六题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对地图不了解,所以把拉萨与乌鲁木齐填错了位置。
第八题中“走那条路最近?并说出行走路线。
”这是一个难点。
第三题是看实际的图画出示意图,这部分内容学生学得还是可以的,这道题很少有丢分的。
2.从统计来看,各班这次抽测成绩还算可以。
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的知识的掌握较好。
特别是对这部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到位,认识深刻,对地图上的方向和实际生活中的方向都有一定的理解。
3.学生的成绩从全面来看,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说明整体水平基本可以,但部分学生成绩很低,说明学生的学习还存在着问题,教学还存在死角,这些同学还有相当大的提高空间,要想办法引导他们赶上去。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二篇)目录: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一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二北师大版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物体的表面或_____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_____和_____.2、小明在计算除法时,错将除数36看成63,结果得到商12.请你帮他算一算,正确的商应该是_____。
3、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可能是(_______)位数或(________)位数。
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_____)个直角,长方形的(______)相等。
5、从6:00到12:00时针走了(________)格,分针走了(________)圈。
6、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厘米,底是5厘米,高是厘米.7、小明4分钟行220米,照这样计算,再行2分钟,共行_____米.8、一场排球比赛从19:30开始,共进行了165分钟。
比赛是在(_____)结束的。
9、________和________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0、小东和小明进行400米赛跑。
小东用了1分13秒,小明用了1分6秒,(____)跑得快一些。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下面与10最接近的是()。
A.10.1 B.9.998 C.9.92、下面算式中,商是三位数的是( )。
A.369÷9 B.780÷5 C.357÷7 D.1000÷1253、17个54相加的和就等于54的()倍.A.10 B.54 C.17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计算。
A.加法B.乘法C.除法5、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2.70,这个三位小数不可能是()A.2.685 B.2.698 C.2.704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坡告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质量分析(2018年春)班级:三年级科任教师:汤俊分析时间:2018年5月20日本单元属于面积单位的换算,主要包括四个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正方形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土地面积单位。
这单元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测检基本情况通过全班33名学生均参与了本次测试, 100-80分的有10人占30.30%,80-60分的12人占36.36%,60分以下的有9人占27.27%。
最高分为94分,最低分为17.5分。
二、测试题基本分析1、填空(单位换算):单位换算是这单元的一个难点,学生对于单位间的进率掌握不够,对于这部分需要多加练习,进率是一定要记住的,不光是这道题目失分的同学,即使是全对了我们也要多加练习,争取今后这样的题目都能做对。
2、选择合适的单位:这部分虽然失分人数较少,但这部分的知识不容忽视,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于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感知。
3、判断(1)题,这道题目与之前练习是见过的一道题目相似:黄冈上52页3(5)题面积是1公顷的一块地,一定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这道题目是错的,因为这道题没有规定这块土地一定是正方形的,所以也可以是长方形。
而卷子上的题目是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题目前提是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则边长是1分米是对的。
(3)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于周长和面积的区分,周长指的是长度单位,面积是面积单位,因此不能进行比较,所以是错的。
三、解决问题1、主要失分原因是计算丢分,虽然本单元是面积,但是很大一部分用到了之前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还是一大关啊!学生学了一些难度大的乘除法后,最基本的加减法却容易丢分了,所以每道题目都要认真做,题目不分难易,最重要的是做题的心态。
2、学生注意到了题目中的80米指的其实就是正方形的周长,因此要求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先根据周长公式求出边长,然后利用面积公式求出面积,其中失分的同学还有一类原因就是公式记得不牢,回去要认真牢记公式啊!3、在长方形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问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其面积是多少?失分原因没有注意题目中的重点词“剩下部分”,错误的写成了正方形,第二问的面积求成了正方形的面积。
三年级数学质量分析(5篇)三年级数学质量分析1一、试题构造分析:1.形式:这套试卷与以往相比,在试题类型上没有明显变化,由填空、选择、推断、计算、操作及解决问题组成。
2.难度:试题按难度分为简单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三种试题分数比大致为8:1:1,整体来说难度不在.3.考察学问及力量:试卷命题综合性很强,根本概括了全册教材的所学内容.但比拟侧重学生对根底学问的运用力量考察。
4.试卷特点:试卷要求细致,根本上是根底题,与一年级图文并茂的相比,更具数学性。
二、质量分析班级参考人数(人)及格人数(人)优秀人数(人)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三(1)1713976.5%52.9%76.82三(2)20231190%55%83.95三、试卷答题分析第一题:填一填:27分该题内容的涉及面广,考察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填写、周长计算及倍的熟悉相关学问。
其中失分较多的是第4、7小题。
第4小题失分的缘由不是由于学问不把握而是由于题目理解不充分,第7题目的失分主要是没有填出最小值。
其他几道题目的正确率还高。
其次题:选择题:12分该题涉及的内容有时分秒、图形周长、集合几个学问点。
其中第6小题:依据韦恩图推断对错出错的同学较多。
主要缘由可能是对韦恩图未理解透彻各局部的含义。
第三题:计算:26分口算主要检测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口算,正确率很高;列竖式计算失分的主要缘由有三方面,一是横式的答案遗忘了写,或是答案抄错了,二是220×5末尾的0没有写,三是题目抄错了。
这都属于做题不仔细,没有检查的好习惯。
第四题:操作题:8分该题包括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依据题目分一分、涂一涂,并列式计算。
在画正方形和长方形时,个别学生长宽计算错误,从而画错。
第五题:解决问题第1小题的正确率95%,学生把握比拟好。
第2小题的正确率较差,主要缘由是最终的计算结果消失错误。
第3题正确率较差,主要是同学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分析缺乏。
假如同学们能画线段图进展分析,就大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
三年级下册第 1 单元数学检测质量分析小结一、基本情况本试卷测试内容是位置和方向。
从试卷整体来看.内容覆盖较全面.题量适中。
参考人数: 130人.高分率:28%;优秀人数优秀率:65%;良及格率率;95%.从成绩的整体分析来看.学生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较好。
二、试卷分析:1、在填空题中正确率较好.同学们对方向的认识和地理位置这些基础部分掌握得扎实。
平时训练得多的原因。
2、在选择题中.学生的十分比较严重.特别是第2小题:早上过去飘向太阳升起的方向.这时吹得是()。
A、东风 B、南风 C、西风 D、北方。
失分的失分学生很多.失分原因没有理解分向。
平时没有这方面的训练。
3、在操作题中.学生完成得还不错.这个部分的知识相对前面两部分的知识来说相对简单些。
4、在解决问题中失分较多.特别是第2题有一定的难度.有双向思维的训练。
错的的同学大量十分.原因是他们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
三、针对以上问题提高措施:1、加强学生平面图方向和路线的认识。
根据问题能画出相应的平面图.来确定他们的方向和路线。
2、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下册第 2 单元数学检测质量分析小结一、试题分析1、试卷特点本张试卷分为六大块.考查的内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
考察的知识比较全面.本次考试试卷命题能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基础.考查学生应知应会应能内容.充分体现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开发性和综合性。
2、从整张试卷来看.试题总的来说难易适中。
能够照顾到部分后进生和优等生。
二、学生答题分析1、大部分学生对于第二单元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但部分学生对于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都掌握得比较好.特别是三(2)班的学生.卷面比较整洁.书写工整。
其中三(1)班的尖子生成绩高于另外两个班级.三(3)班的各方面来说都是相对比较薄弱。
如何在教学中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成了困扰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五单元分析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问题。
这些内容相辅相成,包含了教学中的双向引导和自主练习相结合的过程。
教学的重点是在学生学了封闭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单元,学生的认识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过渡到二维空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教材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的意义,在认识面积的意义后,接着学习面积单位,使封闭图形的大小游了度量的标准,以这样的过程来减少学生认识上,理解上难度。
二、学情分析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增加动手操作活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课件,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
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指导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
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不叫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计算出面积。
数学3年下质量分析报告《数学3年下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报告对三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程进行了综合质量分析,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和改进建议。
二、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目标:数学3年下主要涵盖了小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认识与应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内容,旨在通过学习掌握基本数学运算和几何等基本概念与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分析1. 小数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能够熟练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包括进位、退位、借位、补位等。
2.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学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能够进行分数的比较、约分、通分等运算。
3. 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学习计算矩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以及立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等。
四、教学方法分析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问题讨论: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 知识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对小数的运算和分数的认识与应用掌握较好,但个别学生对于进位、退位、借位、补位等小数运算中的细节还不够熟悉。
2. 理解能力:学生对于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但在解决复杂问题和应用领域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3. 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运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突出,需要加强实践操作和问题讨论的训练。
六、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1. 针对小数运算中的细节,需要教师加强对进位、退位、借位、补位等知识点的讲解,并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以巩固学生的运算技能。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二篇)目录: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一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二最新部编版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_____)分米=50厘米6分=(_____)秒(_____)吨=7000千克2、小光买了一个价格是2.3元的卷笔到刀,付了5元钱,应找回________元。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分米,它的边长是(____)分米,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24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厘米。
4、算式375×16的末尾有_____个零,去掉积的末尾的零得到的结果是_____.5、840÷8的商是(____)位数,345÷5的商的最高位是(____)位。
6、小玲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__)向左转动一周半,面向(__)。
7、方向是两两相对的,西与________相对,________与南相对,东南与________相对,西南与________相对。
8、一个三位数,个位与百位上的数字的和与积都是4,3个数字相乘的积还是4,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_。
9、丽丽从一楼走到五楼用了12秒,照这样她从一楼走到七楼用(_____)秒。
10、在40009700中,“4”在(____)位上,表示(_______);“7”在(____)位上,表示(___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小红的身高15()。
A.米B.分米C.厘米2、用一根12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9 B.12 C.163、一架飞机每分钟飞行21千米,每小时飞行()千米。
A.210 B.226 C.12604、一个三位数减去一个三位数,差一定是()。
A.三位数B.两位数C.无法确定5、1箱货物重400千克,5箱这样的货物重()。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质量分析分享一、学生成绩统计及试卷分析这次数学期中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考试成绩来看,平均分81.42分,及格率93.5%,优秀率61.3%,综合指数85.2%,离预期的目标还有点距离。
从卷面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检测,第二类是解决问题,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
二、学生失分情况分析1、这张卷子在考察第三单元复试统计表的第十七题同学们丢分严重,主要是对售卖进货概念不理解,什么情况下要多进货,什么情况下要少进货这一类型的题目在日常做题过程中见到的太少,导致这道题失分严重2、基础题中还有失分题目,失分不多,主要原因是学生计算不熟练,知道计算方法,因为日常训练不足,导致本次考试中出现了许多计算错误,而这是我没有到达预期目标的主要失分点。
3、在解决问题这一大题上,本次考试主要失分在面积的计算,这是第五单元内容,很多孩子都忘记了,再就是班上还有三个同学应用题会列式,不会计算。
4、本次考试没有提前交卷的情况,但是存在两个孩子做题应付,十分钟不到就将这张卷子做完,而且没有做任何检查的情况下交卷上来,导致本次成绩不理想。
三、改进措施1、平时的教学中,要继续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努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在下一阶段每天都给孩子训练基础的计算题,保证人人都能计算,保证每个孩子的计算正确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坚持让孩子拍照上传到我们的学习群里,让小组长帮忙监督,同学们之间相距学习。
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在日常讲课时,遇到让学生讲题的环节,尽量让孩子先读一遍题目,找到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然后开始讲题时,第一步求什么内容,第二步求什么内容说清楚,帮助孩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角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示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逐步培养学生分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示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
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如下。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三(2)班下册第五单元数学检测质量分析
葛艳
一、基本情况
本试卷测试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
从这个学期的测试情况来看,这次的测试情况还是令我比较满意的一次,感觉到学生是真的有点投入学习了。
但少数学生掌握的情况始终是很不理想。
二、试卷分析:
1、在基础知识中学生答题是很理想。
计算题比较多,学生很容易掌握。
可见学生对题意还不是理解很透彻。
例如填空题的第6题:大约有()米。
少数学生的错误率比较高。
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大约”二字。
2、我当小法官第三题。
有130棵小数苗,如果种12行,每行种11棵,那么这些小数苗都可以种上。
初次见到这样的题学生没有认真读题。
失分较多。
3、火眼金睛。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是()位数,最小是()位数。
有些学生随意填写,根本没有认真读题。
造成错误。
本题并不难。
4、我能算。
本题完成的不错。
及少数学生出错。
5、运用题
第5题失分较多。
学生没有理解题意,一共花了多少元?或一共买了多少支水彩笔?列式时出错。
6、拓展空间。
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学生会用竖式计算,但倒推填写就有困难了。
失分原因是竖式计算的熟练程度不够。
三、方法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掌握基本的算理和算法。
2、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
3、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2)班下册第五单元数学检测质量分析
葛艳
一、基本情况
本试卷测试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
从这个学期的测试情况来看,这次的测试情况还是令我比较满意的一次,感觉到学生是真的有点投入学习了。
但少数学生掌握的情况始终是很不理想。
二、试卷分析:
1、在基础知识中学生答题是很理想。
计算题比较多,学生很容易掌握。
可见学生对题意还不是理解很透彻。
例如填空题的第6题:大约有()米。
少数学生的错误率比较高。
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大约”二字。
2、我当小法官第三题。
有130棵小数苗,如果种12行,每行种11棵,那么这些小数苗都可以种上。
初次见到这样的题学生没有认真读题。
失分较多。
3、火眼金睛。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是()位数,最小是()位数。
有些学生随意填写,根本没有认真读题。
造成错误。
本题并不难。
4、我能算。
本题完成的不错。
及少数学生出错。
5、运用题
第5题失分较多。
学生没有理解题意,一共花了多少元?或一共买了多少支水彩笔?列式时出错。
6、拓展空间。
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学生会用竖式计算,但倒推填写就有困难了。
失分原因是竖式计算的熟练程度不够。
三、方法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掌握基本的算理和算法。
2、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
3、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