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电课程设计.doc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其主要设备和部件的功能与作用。
2. 学生能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原理,了解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基本过程。
3. 学生能了解工厂供电系统中的安全知识,包括电气安全常识和事故预防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工厂供电系统故障的能力,能够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工厂供电系统,并进行初步的电路计算。
3.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工厂供电系统的简单操作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工厂供电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电力工程相关领域的热情。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工厂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结合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工厂供电系统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力工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工厂供电系统的具体应用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厂供电系统概述- 介绍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和重要性。
- 分析工厂供电系统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2. 供电设备及其功能- 电源设备:发电机、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等。
- 输电设备:电缆、架空线路、母线等。
- 保护设备:断路器、熔断器、继电保护等。
- 控制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测系统等。
3. 供电系统的运行原理- 电力传输与分配的基本过程。
- 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参数的计算与测量。
-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4. 工厂供电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要求和步骤。
- 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型与参数配置。
1 概述通过这个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能对工厂供电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对书中的很多理论知识能更深入了解,能将书中的知识都系统化。
本次课程设计是对南阳防爆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负荷计算与负荷等级确定;(2)变压器选择与主接线设计;(3)短路电流计算;(4)电气设备选择;工厂负荷统计资料表(1)6热处理车间动力2000.60.8照明80.7 1.0 7装配车间动力1000.40.7照明70.7 1.0 8焊接车间动力2000.30.65照明40.7 1.0 9锅炉房动力800.60.65照明20.7 1.0生活区照明2000.7 1.02 负荷计算与负荷等级确定2.1各车间负荷计算在负荷计算时,采用需要系数法对各个车间进行计算,并将照明计算,主要涉及的计算公式如下:有功功率计算:d e K P P ⨯=30 无功功率计算: ϕtan 3030⨯=P Q 视在功率计算:ϕcos 3030÷=P S计算电流: N U S I 33030=下面以铸造车间为例计算:动力部分的计算:kW P 1204.030030=⨯= 4.12202.112030=⨯=Q kvar kVA S 4.1714.1221202230=+=4.26038.034.17130=⨯=I照明部分的计算:kW P 2.47.0630=⨯= 030=Q kVA S 2.430= A I 381.638.032.430=⨯=小计: kW P 2.1242.412030=+= var 4.12230k Q =kVA S 4.1744.1222.1242230=+= KA I 0.26538.034.17430=⨯=计算各车间的动力和照明计算负荷如表2-1所示。
表2-1 各车间参数和计算负荷2.2 全厂负荷计算用需要系数法计算全厂负荷。
取同时系数P K ∑=0.90。
动力部分:=∑)(30i P 120+150+150+90+180+120+40+60+48=958KW照明部分:=∑照明P 4.2+5.6+6.3+4.9+4.9+5.6+4.9+2.8+1.4+140=180.6KW 全厂有功功率:)()(3030照明P P K P i +∑=∑=0.9×(958+180.6)=1024.74KW全厂无功功率:)(3030i Q K Q q ∑=∑=0.95x(122.4+175.4+175.4+120+135+90+40.81+70.15+56.12)=936.02KVARkVA S 88.1387)02.93674.1024(2230=+=无功补偿计算:由以上计算可得变压器低压侧的视在计算负荷为: KVA S 88.138730=这时低压侧的功率因数为:7384.088.138774.10242==ΦCOS为使高压侧的功率因数92.01≥ΦCOS ,则低压侧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高于0.92,取:95.0'2=ΦCOS ,要使低压侧的功率因数由0.769提高到0.95,则低压侧需装设的并联电容器容量为:var 33.499)92.0arccos tan 7384.0arccos (tan 74.1024k Q C =-⨯= 取:C Q =600var k 则补偿后变电所低压侧的视在计算负荷为: kVA S 64.1113)50002.936(74.1024'230)2(=-+=A I 29.229628.0364.1113)2(30'=⨯=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为:kW S P T 14.1164.111301.0'01.0)2(30=⨯==∆var 68.5564.111305.005.0)2(30k S P T =⨯==∆补偿后高压侧的计算负荷为:kW P 88.103514.1174.1024)1(30'=+=var 7.49168.5550002.936)1(30'k Q =+-=kVA S 65.11467.49188.10352230')1(=+=A I 91.1835365.1146')1(30=⨯=补偿后高压侧的功率因数为 9034.065.114688.1035cos '1==Φ,满足要求。
工厂供电刘介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掌握电力线路、变压器、保护装置等关键设备的作用。
2. 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知识,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处理方法。
3. 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节能措施和环保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工厂供电系统的电路图,识别关键设备及其参数。
2. 学会使用常见工器具进行供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
3. 能够针对工厂供电系统中的常见故障进行排查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气工程,关注工厂供电领域的发展趋势。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严谨、规范的操作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工厂供电刘介才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实用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工厂供电系统概述:介绍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电力线路及设备:讲解电力线路的分类、敷设方式,变压器、开关设备等关键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参数,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工厂供电系统的保护:分析工厂供电系统保护的原理,介绍保护装置的类型及配置,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阐述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知识,包括操作规程、故障处理、设备维护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工厂供电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探讨工厂供电系统的节能措施、环保要求及发展趋势,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工厂供电系统概述第二周:电力线路及设备第三周:工厂供电系统的保护第四周: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第五周:工厂供电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组织,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工厂供电相关知识。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相关术语;2. 使学生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供电方式及其优缺点;3. 帮助学生掌握工厂供电系统中短路、过载等故障的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厂供电系统故障原因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优化工厂供电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工厂供电系统仿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厂供电系统及其设备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激发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力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知识、设计原则和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知识,但对工厂供电系统的整体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厂供电系统概述-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供电质量要求及影响因素- 供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2. 工厂供电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法- 设计原则与依据- 供电方式及其选择- 供电系统设备选型与配置3. 工厂供电系统故障处理- 短路故障分析及处理- 过载故障分析及处理- 故障预防措施及维护保养4. 工厂供电系统案例分析-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优化设计方案案例分析- 实际操作案例分析5. 工厂供电系统实验与仿真- 实验原理与操作方法- 仿真软件的应用与操作- 实验与仿真数据分析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周:工厂供电系统概述第2周:工厂供电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法第3周:工厂供电系统故障处理第4周:工厂供电系统案例分析第5周:工厂供电系统实验与仿真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与仿真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工厂供电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工厂供电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厂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2)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配置、设计和运行原则;(3)熟悉电力线路、变压器、开关设备等主要设施的原理和应用;(4)学习电力系统保护、自动化和节能技术。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判断故障原因;(2)具备设计简单工厂供电系统的能力;(3)熟练使用相关仪器仪表,进行电力系统的调试和维护;(4)掌握电力系统保护装置的配置和调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增强学生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具备节能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2.工厂供电系统的配置、设计和运行原则;3.电力线路、变压器、开关设备等主要设施的原理和应用;4.电力系统保护、自动化和节能技术;5.电力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方法;6.电力系统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传授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验法:动手实践,熟悉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工厂供电技术》;2.参考书:电力系统相关著作;3.多媒体资料:电力系统运行演示视频、动画等;4.实验设备:电力线路、变压器、开关设备等实验装置。
教学资源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一章设计意义和方案论证本次课程设计是对某锅炉房的配电设计, 共分为锅炉房的动力工程、照明工程及防雷、接地工程的设计,课程设计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课程设计可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掌握配电设计的基本方法, 通过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同时对电力及建筑行业的有关政策、方针、技术规范有了一定了解, 在计算、绘图等方面也得到了训练, 为今后更好的工作奠定基础。
锅炉房电气设计强电部分的设计主要包括低压配电系统、动力照明干线系统、配电箱系统和导线电缆的敷设等, 这一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
通常在设计中只要满足规范的要求就基本上能满足上述三点要求, 但经济性同样是设计电气各系统的重要原则。
考虑经济问题时, 必需从整个建筑的全局出发, 根据建筑本身的特点, 经济合理地设计电气的各系统, 然而可靠性与经济性二者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 如果过分强调可靠性, 以配电系统为例, 大部分设备由变配电所低压母线放射式供电, 势必造成设备增多, 投资增大, 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使经济性下降;如果过分强调经济性, 减少设备, 简化结线, 就必然会影响可靠性, 当发生事故时会造成较大面积的停电, 从而又会带来损失, 可见这样的结果是不但降低了可靠性, 同时经济性也降低。
因此在处理这些矛盾时, 应当先满足可靠性的同时再提高经济性。
为了降低设计电气设备的成本下面两个方面分析:1)减少低压柜的出线回路当我们做一个工程的电气设计时, 首先将负荷的种类和位置确定, 将同一区域内相同性质的负荷, 由低压母线馈出的一个回路供电, 这里的同一区域可以是同一层内, 也可以是不同楼层但轴线位置相同的区域, 这样做可以减少低压柜的出线回路, 减少低压柜的台数, 降低设备成本, 缺点是当出线端故障或馈电回路检修时会造成大范围的断电。
然而此种情况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低。
2)正确选择需要系数, 同时系数以及功率因数需要系数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的投资。
刘介才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工厂供电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的组成及运行方式,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相关知识,熟悉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从而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分析和解决电力问题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工厂供电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工厂供电和电力系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厂供电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电力线路的传输特性等。
2.电力系统的组成:包括发电厂、变电站、电力线路、电力用户等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
3.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管理:包括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内容。
4.电力系统的保护与控制:包括电力系统保护的基本原理、保护装置的类型及作用、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等。
5.电力系统的节能与环保:包括电力系统的节能措施、环保要求及其实现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
2.讨论法:学生针对电力系统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电力系统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和保护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电力系统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本课程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国内优秀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课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工厂供电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方式、电力设备的选择和应用、电力线路的设计和施工、电力系统的保护和安全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厂供电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掌握工厂供电的基本原理和电力系统的组成;2.了解电力设备的选择和应用,电力线路的设计和施工;3.熟悉电力系统的保护和安全措施。
4.能够分析和解决工厂供电实际问题;5.具备电力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的能力;6.掌握电力线路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工厂供电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厂供电的基本原理:介绍工厂供电系统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电力系统的组成:讲解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个环节,以及各个环节中的主要设备和功能。
3.电力设备的选择和应用:介绍各类电力设备(如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设备等)的原理、结构和选用方法。
4.电力线路的设计和施工:讲解电力线路的类型、设计原则、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
5.电力系统的保护和安全:介绍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及其作用,以及工厂供电系统的安全操作和维护。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工厂供电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的组成等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
2.讨论法:针对电力设备的选择和应用、电力线路的设计和施工等实践性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工厂供电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工厂供电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工厂供电》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豆丁网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厂供电的基本原理和设备,包括电源、变压器、开关、保护装置等,以及它们在工厂供电系统中的作用和应用。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工厂供电问题。
此外,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如何正确使用电力设备和工具,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应该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源和设备,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工厂供电系统。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应该认识到工厂供电在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理解电力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他们应该对工厂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备有兴趣,并愿意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厂供电系统的原理和设备,以及它们的操作和维护。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源:介绍工厂供电系统中常用的电源类型,如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2.变压器:讲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变压器来满足工厂供电的需求。
3.开关和保护装置:介绍开关和保护装置的类型和作用,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它们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4.电力线路和设备:讲解电力线路和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电力系统的调试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工厂供电系统的原理和设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工厂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搭建和调试工厂供电系统,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教学目标的教材,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
化纤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化纤工厂供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原理、以及化纤工厂中电力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发电、传输、分配和消费环节。
2.解释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原理,包括电压等级、线路损耗和电力负载的计算。
3.分析化纤工厂的电力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力设备和系统配置。
4.设计化纤工厂的电力供应系统,包括电源接入、配电室设计和线路布局。
5.掌握电力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发电、传输、分配和消费环节的介绍,以及对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和术语的理解。
2.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原理:包括电压等级、线路损耗和电力负载的计算,以及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
3.化纤工厂的电力需求:分析化纤工厂的电力需求,包括工艺设备的需求、生产线的电力负荷计算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要求。
4.电力设备和系统配置:选择合适的电力设备和系统配置,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装置和配电室的设计。
5.电力供应系统的设计:设计化纤工厂的电力供应系统,包括电源接入、配电室设计和线路布局的规划。
6.电力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掌握电力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包括设备的启动和停止、故障处理和日常维护。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化纤工厂供电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应用和化纤工厂的电力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力设备和系统的运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对电力系统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工厂管理】工厂供电课程设计(DOC 30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工厂供电课程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某冶金机械修造厂总降压变电所及高压配电系统设计摘要: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安全: 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4)经济: 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
一、课程背景
提高职工及其他有关人员对电气安全防护的认识是本课程的目标。
电气安全防护是电力系统及附属设备的安全应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确保用电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二、课程内容
1、介绍电力系统及其附属设备,涉及电路及控制、安全防护规则及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2、熟悉国家电气安全防护法规,并针对企业实际电力系统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3、授课老师结合工厂实际,熟悉电气设备及其级联设计及安全控制要求,介绍电能测量及其设备,实验设备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4、学习实际示例,总结电力系统及其安全防护技术,通过实验、电脑操作学习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技术。
三、课程考核
1、考试主要考察学员对电力系统及安全防护规则的掌握情况;
2、实验及电脑操作,考核学员安全防护技能的掌握情况;
3、最后,结合工厂的实际情况,对学员的实际技能进行评估。
五、课程结业
1、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工厂附属电气安全防护状态;
2、综合分析电气安全防护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原理,分析电气安全防护设备与系统状态之间的关系;
3、综合分析系统停运控制及电力系统防御性保护的特点,分析防御性保护的技术实现方法;
4、分享及演示成果,运用所学知识,就工厂实际及提出电力安全防护设计方案;
5、课后作业,撰写实践经验及建议,形成电力安全防护设计报告。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6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厂供电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原理、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安装、电力线路的设计和施工、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等。
同时,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如电压、电流、功率、电能等。
2.理解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原理,如线路损耗、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等。
3.熟悉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安装,如开关、插座、配电箱等。
4.掌握电力线路的设计和施工,如线路敷设、接线等。
5.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如PLC编程、变频器应用等。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进行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计算,如电压降、电流负载分配等。
2.能够进行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如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关、插座等。
3.能够进行电力线路的设计和施工,如敷设电缆、接线等。
4.能够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如编写PLC程序、设置变频器参数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电力行业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对工程安全的重视,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原理、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安装、电力线路的设计和施工、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等。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电压、电流、功率、电能等基本概念,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2.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原理:学习线路损耗、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等,理解电力传输和分配的过程。
3.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安装:介绍开关、插座、配电箱等电气设备的选型原则和安装方法。
4.电力线路的设计和施工:学习线路敷设、接线等设计方法和施工技巧。
5.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介绍PLC编程、变频器应用等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工厂供电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关键设备的功能。
2. 使学生了解工厂供电系统中涉及的电气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让学生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工厂供电知识,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工厂供电系统线路连接和故障排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厂供电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遵守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工厂供电的基础知识,还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厂供电系统概述:介绍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各部分功能,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供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2. 工厂供电系统的电气参数:讲解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定义、计算及相互关系,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电气参数的基本概念- 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3. 工厂供电系统的安全操作与维护:阐述安全操作规程、日常维护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安全操作规程- 常见故障与排查方法- 日常维护技巧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工厂供电系统的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线路连接与调试- 故障排查与处理5. 能源与环保: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培养环保意识,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 能源消耗与节能措施- 环保政策与法规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进度,适时调整教学安排,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课程目标。
⼯⼚供电课程设计⽰例.doc⼯⼚供电课程设计⽰例⼀、设计任务书(⽰例)(⼀)设计题⽬X X机械⼚降压变电所的电⽓设计(⼆)设计要求要求根据本⼚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和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与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案及⾼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次回路⽅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
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纸。
(三)设计依据1、⼯⼚总平⾯图,如图11-3所⽰2、⼯⼚负荷情况本⼚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负荷利⽤⼩时为4600 h ,⽇最⼤负荷持续时间为6 h 。
该⼚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于⼆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于三级负荷。
低压动⼒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伏。
电⽓照明及家⽤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伏。
本⼚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3所⽰。
表11-3 ⼯⼚负荷统计资料(⽰例)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与当地供电部门签定的供⽤电合同规定,本⼚可由附近⼀条10KV的公⽤电源⼲线取得⼯作电源。
该⼲线的⾛向参看⼯⼚总平⾯图。
该⼲线的导线型号为LGJ-150 ,导线为等边三⾓形排列,线距为 2 m;⼲线⾸端(即电⼒系统的馈电变电站)距离本⼚约8 km。
⼲线⾸端所装设的⾼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 MV A。
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 1.7 s。
为满⾜⼯⼚⼆级负荷的要求,可采⽤⾼压联络线由邻近单位取得备⽤电源。
已知与本⼚⾼压侧有电⽓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80 km,电缆线路总长度为25 km 。
4、⽓象资料本⼚所在地区的年最⾼⽓温为38°C,年平均⽓温为23°C,年最低⽓温为-8°C,年最热⽉平均最⾼⽓温为33°C,年最热⽉平均⽓温为26 °C,年最热⽉地下0.8m处平均温度为25°C,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数为20 。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化纤厂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纤厂供电系统的原理、设备和维护方法。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化纤厂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和运行方式,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分析化纤厂供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问题,具备化纤厂供电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对化纤厂供电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纤厂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以及化纤厂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2.化纤厂供电系统的主要设备:介绍化纤厂供电系统中常用的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设备等,以及其功能和性能。
3.化纤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介绍化纤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4.化纤厂供电系统的安全:介绍化纤厂供电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化纤厂供电系统的原理、设备和运行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化纤厂供电系统的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方法。
3.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化纤厂供电系统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就化纤厂供电系统的设计、运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力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力工程、化纤厂供电系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料,以图片、图表等形式直观展示化纤厂供电系统的原理和设备。
4.实验设备:准备化纤厂供电系统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
..1 设计任务1.1设计要求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形式,确定变电所主要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
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纸。
1.2设计依据1.2.1工厂总平面图:图1.1 工厂平面图1.2.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6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h。
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
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工厂负荷统计资料厂房编号厂房名称负荷类别设备容量/kW需要系数功率因数1铸造车间动力3000.30.7照明60.81.02锻压车间动力3500.30.65照明80.71.07金工车间动力4000.XXXX年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气温为23℃,年最低气温为-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纸。
1.2设计依据1.2.1工厂总平面图:
图1.1 工厂平面图1.2.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6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h。
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
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工厂负荷统计资料厂房编号厂房名称负荷类别设备容量/kW需要系数功率因数1铸造车间动力
3000.30.7照明60.81.02锻压车间动力3500.30.65照明80.71.07金工车间动力4000.XXXX年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气温为23℃,年最低气温为:6~10V A为800/kV A。
1.2.6地质水文资料本厂所在地区平均海拔500m,地层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m。
2 负载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2.1负荷计算 2.1.1单组用电设-省略部分-YJL22—10000—3×25交联电缆(直埋)380V低压出线至1号厂房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至2号厂房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至3号厂房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至4号厂房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至5号厂房BLV—1000—1×4铝芯线5根穿内径25硬塑管至6号厂房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至7号厂房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至8号厂房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至9号厂房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至10号厂房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至生活区四回路,每回路3×BLX-1000-1×120+1×BLX-1000-1×75橡皮线(三相四线架空线)与临近单位10KV联络线YJL22—10000—3×16交联电缆(直埋)参考文献[1]刘介才.工厂供电[M].6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刘介才.工厂供电设计指导[M].2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3]刘介才.供配电技术[M].2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刘介才.工厂供电简明设计手册
[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5]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国家标准汇编[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6]电气标准规范汇编[S].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刘介才.工厂供电设计指导[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3]刘介才.供配电技术[M].2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刘介才.工厂供电简明设计手册[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5]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国家标准汇编[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6]电气标准规范汇编[S].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8]机械工厂电气设计规范(JBJ6-1996) [S].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附录变电所主接线图1张(A2图纸)总结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我终于完成了此次单层厂房供配电设计。
从开始接到课程设计要求到任务的完成,再到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完成,每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完成的比较满意的作品。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当然设计过程中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但通过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非常稚
嫩的作品一步一步的完善起来,每一次改进都是我学习的收获,当看着自己绘制的单层厂房配电图完成的那一刻,我真是感到莫大的幸福和欣慰。
我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最终都会化为甜美的甘泉。
学校精心安排的课程设计,让我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能够有这样好的机会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工程设计的方法。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懂得要不断的把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还需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完成设计任务书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感谢的是我们的指导老师向秀岑老师,您的耐心指导对最后课设的完成也起了很大作用。
同时还要感谢那些给予我帮助的同学,没有你们的建议和演示,光靠我一个人的闭门造车是无法完成这份报告的。
我还要继续努力,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多学些相关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
课程设计也是理论占多数,希望以后的课程设计能多增加时间环节,让同学们在学校里能学到更多的实用性的知识。
word教育资料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