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工程期末试题A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3.69 KB
- 文档页数:15
化工分离过程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个用于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设备属于传统分离设备?– A. 萃取塔– B. 分子筛– C. 蒸馏塔– D. 闪蒸器2.以下哪种情况适合采用水蒸气蒸馏?– A. 分离乙醇和水– B. 分离氨和水– C. 分离氢气和氧气– D. 分离甲烷和乙烷3.萃取是一种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从一个相转移到另一个相的分离方法,以下哪种物质不适合用于萃取剂?– A. 溴化苄– B. 丙酮– C. 乙醇– D. 水4.哪个参数不影响蒸馏分离效果?– A. 精馏塔的高度– B. 进料流量– C. 精馏塔的压力– D. 冷却剂的温度5.哪个操作可以增加蒸馏过程的分离效率?– A. 增加冷凝器的冷却面积– B. 减小精馏塔的直径– C. 增大进料流量– D. 增加塔盘数目…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简要介绍蒸馏的原理及其在化工分离中的应用。
蒸馏是一种通过液体的汽化和凝结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混合物被加热至其组成物质的沸点,液体组分蒸发成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将其中的目标组分重新转化为液体。
蒸馏在化工分离中应用广泛,常用于分离不同沸点的液体混合物。
例如,蒸馏可用于提纯酒精、分离石油产品、制取高纯度溶剂等。
2.简要说明溶剂萃取的原理和应用。
溶剂萃取是一种通过溶剂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从一个相中转移到另一个相中的分离方法。
在溶剂萃取过程中,混合物与溶剂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目标物质被萃取到溶剂中,实现分离。
溶剂萃取广泛应用于化工工艺中,例如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去除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可溶性油中的杂质等。
3.请简述过滤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过滤是一种通过选择性阻止固体颗粒通过的方法来分离固体与液体或气体的混合物的方法。
在过滤过程中,混合物通过滤纸或滤膜等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滞留,而液体或气体通过。
过滤主要适用于颗粒粒径较大的混合物的分离,例如分离悬浮固体颗粒的悬浮液、过滤混浊水等。
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分离工程的主要目标?A.分离固体和液体B.分离固体和气体C.分离液体和气体D.分离化学物质答案:D2.分离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A.蒸馏B.结晶C.萃取D.过滤答案:A3.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固体分离工程?A.沉淀B.离心C.过滤D.萃取答案:D4.分离工程的主要原理是根据物质的什么性质进行分离?A.化学性质B.物理性质C.生物性质D.机械性质答案:B5.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设备?A.蒸馏塔B.过滤器C.离心机D.反应釜答案:D二、填空题1.分离工程的目的是将不同物质进行_______。
答案:分离2.常用的固体分离方法有________、过滤等。
答案:沉淀3.蒸馏是根据物质的_______性质进行分离的。
答案:沸点4.离心技术是利用物质的_______差异进行分离的。
答案:密度5.过滤器是用来分离_______和液体的设备。
答案:固体三、简答题1.请简述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
答: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等。
沉淀是利用物质在溶液中形成固体颗粒的性质进行分离,通过让固体颗粒在溶液中聚集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将沉淀分离出来。
过滤是通过筛选或者滤纸等材料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固体颗粒与液体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
2.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请简要介绍其原理及应用领域。
答:蒸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液体中的成分会根据其沸点的高低逐渐蒸发出来,然后通过冷凝器将蒸汽冷却成液体,从而分离出不同组分。
蒸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药品工业、食品加工等领域,例如在石油炼制中用于分离原油中的不同馏分,制药过程中用于提取药物中的纯净成分等。
四、解答题请根据你对分离工程的理解,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为什么需要进行分离工程?答:分离工程是为了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以便获取纯净的物质或者提取其中有用的成分。
烟台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
《 化工分离过程 》试卷A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能量ESA 、物质MSA
2、精镏段、进料板
3、1
4、越强
5、1
6、KV
L A 、难易程度 7、塔顶
8、稀释
9、物料衡算方程,相平衡关系,组分摩尔分率加和方程、热量衡算方程
10、S ,H
11、分配组分
12、Ni=N v-Nc
13、进料热焓,热量衡算,组成的改变,相平衡方程
14、设计,操作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42分)
1、精馏和吸收过程的主要不同点。
①. 原理不同:吸收是根据各组分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的。
精馏利用组分间相对挥发度不同使组分分离。
(1.5分)
②. 传质形式不同:精馏操作中,汽液两相接触时,汽相中的较重组分冷凝进入液相,而液相中较轻组分被气化转入汽相,因此传质过程是双相传质过程;而吸收过程则是气相中的某些组分溶到不挥发的吸收剂中去的单向传质过程。
(1.5分)
③. 塔式不同:一般的精馏塔是一处进料,塔顶和塔釜出料,而吸收塔是两处进料、两处出料。
(1.5分) ④. 多组分精馏过程有两个关键组分,多组分吸收过程只有一个关键组分(1.5分)。
2、简述萃取操作的主要注意事项。
①. 气液相负荷不均,液相负荷远大于气相负荷;(2分)
②. 塔料的温度要严格控制;(2分)
③. 回流比不能随意调整。
(2分)。
2023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2023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分离过程:将一股或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过程。
2、机械分离过程:原料由两相以上所组成的混合物,简单地将其各相加以分离的过程。
3、传质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质量传递现象发生。
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工业上常用的分离过程又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类。
4、相平衡: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物理平衡而共存的状态。
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的自由焓处于最小状态,从动力学看,相间无物质的静的传递。
5、相对挥发度:两组分平衡常数的比值叫这两个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6、泡点温度:当把一个液相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7、露点温度:当把一个气体冷却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8、设计变量数:设计过程需要指定的变量数,等于独立变量总数与约束数的差。
10、约束数: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的数目及已知的条件数目。
11、回流比:回流的液相的量与塔顶产品量的比值。
12、精馏过程:将挥发度不同的组分所组成的混合物,在精馏塔中同时多次地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其分离成几乎纯态组成的过程。
13、全塔效率:理论板数与实际板数的比值。
14、精馏的最小回流比:精馏时在一个回流比下,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无穷多,回流比小于这个回流比,无论多少块板都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这个回流比就是最小的回流比。
实际回流比大于最小回流比。
15、理论板:离开板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的板叫做理论板。
16、萃取剂的选择性: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与未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的比值。
17、萃取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任何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底出来的精馏过程。
18、共沸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某个或某几个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顶出来的精馏过程。
昆明理工大学试卷(A)考试科目:分离工程考试日期:2011 . 6 . 15 命题教师:贾愚学院:化工专业班级:化工08 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贾愚贾庆明课序号:考试座位号:一、填空:(10分)1. C 过程的分离对象是两相以上组成的混合物,B 过程用于各种均相混合物的分离;A 过程是均相传质分离过程, D 过程是非均相传质分离过程。
A 速率分离过程B 传质分离过程C 机械分离过程D 平衡分离过程2. 一个多组分系统达到相平衡,其气液平衡条件表示正确的为 D 。
A ƒi= ƒi Bƒi L= ƒj V C μi= μj D μi L = μi V3. 对于平衡分离过程 C 不用于表示相平衡关系。
A 吸收因子B 相平衡常数C 增强因子D 相对选择性E 相对挥发度4. 在一定压力下,液态混合物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为 D ,气态混合物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为 B 。
A 平衡温度B 露点温度C 分离温度D 泡点温度5. 对于气液平衡计算的基本方程中, A 是泡点方程, C 是露点方程。
A ΣK i x i=1B ΣK i y i=1C Σy i/K i=1D Σx i/K i=1二、判断:(10分)×√1. 分离过程是将化合物分离成为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产品的操作。
(×)2. 气液平衡常数Κi=Φi L,适用于气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3. 在选择共沸剂时,应使原有组分间生成共沸物。
(×)4. 结晶过程可分为溶液结晶、熔融结晶、升华和沉淀四类。
(√)5. 液体在板式塔塔板上的纵向混和有利于板效率的提高。
(√)6. 任何逆流流动的分离设备液泛是其处理能力的极限。
(×)7. 选择分离过程最基本的原则是可行性。
(×)8. 化学吸收的类型是按化学反应类型划分的。
(√)9. 分离因子为1时,表示两组分不能用精馏方法将其分离。
(×)10. 化学吸附就是伴随有化学反应的吸附过程。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 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目等于设计变量,设计才有结果。
2. 在最小回流比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非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存在着两个恒浓区,出现在精镏段和进料板位置。
3. 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非理想性不大时,加入溶剂后,溶剂与组分1形成具有较强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负偏差或理想溶液,可提高组分1对2的相对挥发度。
4. 化学吸收中用增强因子表示化学反应对传质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子E的定义是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L)/无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0L)。
5. 对普通的N级逆流装置进行变量分析,若组分数为C个,建立的MESH方程在全塔有NC+NC+2N+N=N(2C+3) 个。
6. 热力学效率定义为=η;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热力学效率必定于1。
7.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溶剂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力,克服溶剂的渗透压,是一种用来浓缩溶液的膜分离过程。
二、推导(20分)1. 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级分离基本关系式。
式中:K i——相平衡常数;ψ——气相分率(气体量/进料量)。
2. 精馏塔第j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立MESH方程。
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状态。
热力学上看物系的自由焓最小;动力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Ki =yi/xi。
2.关键组分的定义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一般关键组分与非关键组分在顶、釜的分配情况如何?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回收率的组分。
LK绝大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HK绝大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L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顶出现;H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釜出现。
3.在吸收过程中,塔中每级汽、液流量为什么不能视为恒摩尔流?吸收为单相传质过程,吸收剂吸收了气体中的溶质而流量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增加,气体的流量相应的减少,因此气液相流量在塔内都不能视为恒定。
《化⼯分离⼯程》试卷及答案2006-2007学年第2学期考试参考答案(A )卷⼀、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 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等于设计变量,设计才有结果。
2. 在最⼩回流⽐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存在着两个恒浓区,出现在精镏段和进料板位置。
3. 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理想性不⼤时,加⼊溶剂后,溶剂与组分1形成具有较强正偏差的⾮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负偏差或理想溶液,可提⾼组分1对2的相对挥发度。
4. 化学吸收中⽤增强因⼦表⽰化学反应对传质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E 的定义是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L )/⽆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0L )。
5. 对普通的N 级逆流装置进⾏变量分析,若组分数为C 个,建⽴的MESH ⽅程在全塔有 NC+NC+2N+N=N(2C+3) 个。
6. 热⼒学效率定义为=η)(-净分离W B ? ;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热⼒学效率必定⼩于1。
7. 反渗透是利⽤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溶剂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克服溶剂的渗透压,是⼀种⽤来浓缩溶液的膜分离过程。
⼆、推导(20分)1. 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级分离基本关系式。
1(1)0(1)1ci i i iz K Kψ=-=-+∑式中: K i ——相平衡常数;ψ——⽓相分率(⽓体量/进料量)。
1. 设V F ψ=--⽓化分率物料衡算式:1i i i i i Fz Lx Vy Fx Fy ψψ=++=(-) (1) 相平衡关系式:i i i y K x = (2)i i i x K y = (3) 将(3)代⼊(1)(1)i i i i z x K x ψψ=-+整理:1(1)ii i z x K ψ=+- (4)将(2)代⼊(1)(1)ii i iK z y y ψψ=-+整理:1(1)i ii i K z y K ψ=+- (5)∑∑∑===+--=-∴ci ii i ci ici iKv K z xy1111)1()1(2. 精馏塔第j 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MESH⽅程。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目等于设计变量,设计才有结果。
2.在最小回流比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非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存在着两个恒浓区,出现在精镏段和进料板位置。
3.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非理想性不大时,加入溶剂后,溶剂与组分1形成具有较强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负偏差或理想溶液,可提高组分1对2的相对挥发度。
4.化学吸收中用增强因子表示化学反应对传质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子E的定义是化学吸)/无化学吸收的液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L分传质系数(k0)。
L5.对普通的N级逆流装置进行变量分析,若组分数为C个,建立的MESH方程在全塔有NC+NC+2N+N=N(2C+3)个。
η;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6.热力学效率定义为=可逆的,所以热力学效率必定于1。
7.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溶剂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力,克服溶剂的渗透压,是一种用来浓缩溶液的膜分离过程。
二、推导(20分)1.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级分离基本关系式。
——相平衡常数;式中:Kiψ——气相分率(气体量/进料量)。
2.精馏塔第j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立MESH方程。
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状态。
热力学上看物系的自由焓最小;动力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K i =yi/xi。
2.关键组分的定义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一般关键组分与非关键组分在顶、釜的分配情况如何?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回收率的组分。
LK绝大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HK绝大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L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顶出现;H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釜出现。
3.在吸收过程中,塔中每级汽、液流量为什么不能视为恒摩尔流?吸收为单相传质过程,吸收剂吸收了气体中的溶质而流量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增加,气体的流量相应的减少,因此气液相流量在塔内都不能视为恒定。
化工分离工程考试题目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分离操作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A. 过滤B. 萃取C. 蒸馏D. 吸附答案:A2. 在吸收操作中,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吸收效率?()A. 吸收剂的种类B. 吸收剂的流量C. 气体流量D. 温度答案:A3. 下列哪种塔适用于分离易挥发组分的混合物?()A. 填料塔B. 板式塔C. 固定床塔D. 流动床塔答案:B4. 在分离过程中,下列哪种方式可以提高分离效果?()A. 增加压力B. 降低温度C. 增加流量D. 减小塔径答案:B5.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实现气体的净化?()A. 吸附B. 吸收C. 冷凝D. 膜分离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分离过程中,平衡分离系数是衡量分离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其表达式为_________。
答案:α = (y_out / y_in) / (x_out / x_in)2. 在蒸馏操作中,塔内液相的组成与塔顶液相组成之比称为_________。
答案:回流比3. 吸收操作中,吸收剂的选择应考虑其_________。
答案:溶解能力、挥发性、成本等4. 填料塔的塔内压降主要与填料的_________、_________及操作条件有关。
答案:形状、材质、流速等5. 在分离过程中,提高_________可以提高分离效果。
答案:塔板效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萃取和吸附的区别。
答案:萃取是利用溶剂将目标组分从混合物中溶解出来,而吸附则是利用吸附剂将目标组分固定在表面。
萃取适用于在溶剂中有较高溶解度的组分,而吸附适用于在吸附剂上有较高吸附能力的组分。
2. 简述板式塔和填料塔的优缺点。
答案:板式塔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稳定,适用于气液两相流动;缺点是塔板效率较低,压力降较大。
填料塔优点是塔内压降小,塔板效率高,适用于气液两相流动;缺点是结构复杂,安装困难,填料的堵塞和磨损问题。
3. 简述膜分离的原理及应用。
分离工程复习题库第一部分填空题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2、分离因子是根据(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
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
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4、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7、吸收有(轻)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8、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吸收蒸出塔)的流程。
9、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进料热焓)决定,故可由(热量衡算)计算各板的温度。
10、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1、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表示。
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13、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原理来实现的。
14、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膜分离)、(吸附分离)。
15、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16、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和(物质)。
17、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逸度)。
18、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Ni=Nv-Nc即设计变量数=独立变量数-约束关系 )19、设计变量分为(固定设计变量)与(可调设计变量)。
20、温度越高对吸收越(不利)21、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22、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V = SL)。
23、精馏有(两个)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24、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和(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
精品文档
2007—2008学年第1、2学期分离工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选择题(本大2分,每小分
10 mol
1-若体系加下达到汽液平衡两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在一液相和汽相组成分别
C,的组分下使体系重新达到汽液平衡,此时汽、液相的组成分别,在相
)不确对于绝热闪蒸过程当进料的流量组成及热状态给定之后经自由度分析只剩下一个自由度由闪蒸罐确定则还应该确定的一个条件D
)闪蒸罐的温)闪蒸罐的压)气化)任意选定其中之
7时液相组时泡点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某二元混合物其为易挥发组分相应的露点)不能确用郭氏法分析可知理论板和部分冷凝可调设计变量数分别
1010
、如果二元物系有最高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A
)正偏差溶)理想溶)负偏差溶)不一
、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逆流操作,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
当入塔气体浓上升,而其它入塔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和吸收的变化C上升下下降上上升不上升变化不确逆流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哪个部位达到平B
(A)塔(B塔(C塔中(D塔外
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D
)难吸收的组)较轻组)挥发能力大的组)吸收剂中的溶解度
、吸附等温线是指不同温度下哪一个参数与吸附质分压或浓度的关系曲线A
(A)平衡吸附(B)吸附(C)满吸附(D最大吸附
精品文1液相双分子吸附中型吸附是指在吸附过程中吸附A
溶质和溶剂吸附量相当的情(B)始终优先吸附一个组分的曲(A)
精品文档 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1、2学期分离工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2007—2008学年第
答:分析可知:
: 学号恒沸精馏塔:由于恒沸剂加入过量,塔底为甲醇-甲苯的混合物,塔顶烷烃-甲醇的二元恒沸物。
脱甲醇塔:塔底为甲苯,塔顶为甲苯-甲醇的二元恒沸物。
萃取塔:塔底为甲醇水溶液,塔顶为烷烃。
脱水塔:塔底为水,塔顶为甲醇。
相图如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烷
二元恒沸(恒沸精馏塔顶二元恒沸
原
甲甲苯(脱甲醇塔底
恒沸精馏塔二元恒沸(脱甲醇塔顶五、简答题(本大1分,每小分
、试指出逐级计算法计算起点的确定原则(按清晰分割处理,分只有轻非关键组分的物系、只有重非关键分的物系两种情况论述
答:逐级计算法计算起点的确定原则是以组分的组成估算最精确、误差最小的那块板开始逐板计算
按清晰分割处理,轻非关键组分全部进入塔顶,重非关键组分全部进入塔底。
只有轻非关键组分的物系,塔顶开始计算比较准确;只有重非关键组分的物系,从塔底开始计算比较准确
、-为例为轻重关键组分LH为轻重组分LNHN。
按清晰分割理,画出多组分精馏在最小回流比下气相组成沿塔高的分布情况,并简述各区的作用
答:按清晰分割处理时,此体系将塔分个区。
区的作用是将气相中重组分变为零,出现逆行分馏象;区的作用是将下流的液相中轻组分变为零,出现逆行分馏现象;然后进入上恒浓和下恒农,恒浓区内各组分浓度不变;在区内,重关键组分的浓度降到设计所规定的数值,轻关键组分的浓度经历最值后降至规定值,轻组分的浓度有所升高;在区内,轻关键组分的浓度降到设计所规定的数值,重关键组的浓度经历最高值后降至规定值,重组分的浓度有所升高
、在萃取精馏中,的体系,分析萃取剂的选择性与溶液浓度的关系11l答:依111l时111精品文 11P.
精品文档卷)答案及评分标准学期分离工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2008学年第1、22007—
精品文档P122?.
精品文档
、2块板的塔中用烃油吸收85乙烷10丙烷5正丁烷(摩尔百分率)的气体,采用的油气1:)平均温度为,该塔处理的气体量100kmol/,操作压力大气压。
若全塔效率25计,试求
少,才能回90的丁烷)组份的平衡常数)吸收因子、吸收率)尾气的组成
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平衡常数如下
乙k=0.13333t+5.4666;丙k=0.06667+1.333;正丁k=0.02857t+0.08571(的单位为)
22解(1温120=1舍)
1.2002850857解t=26.0(2各组份的平衡常
=0.0285726.09+0.08571=0.831
=0.0666726.09+1.13333=2.873=0.1333326.09=5.46667=8.945(3吸收因子、吸收
以乙烷为
11乙94乙1111乙乙11乙11乙其他组分的计算结果见
尾气的组成见表
尾气吸收因A吸收尾气组组乙850.1120.11275.480.915
丙100.3480.3476.530.079
正丁51.2030.9000.500.006
精品文
1.000
82.51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