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同济大学建筑系馆C楼简析共17页
- 格式:ppt
- 大小:8.16 MB
- 文档页数:17
综合楼的建筑构造分析位置与概况综合楼位于校园的东北部,东临主干道四平路,北临国康路,南侧与行政楼之间有一块大型的景观绿化广场,整个占地面积为15615平方米。
广场下部有一面积为7859平方米的停车场。
该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塔楼27层(包括21个标准层,层高4m;6个设备层,层高2m),建筑高度98m,总建筑面积46000平方米。
背景与功能综合楼是为了纪念同济百年校庆的一个作品,主要的功能是集办公与教学一体,并体现了同济在建筑方面的卓越成就。
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授予综合楼的设计教育与医疗建筑类大奖,成为自1968年奖项设立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获奖项目。
作为百年校庆的标志性建筑,综合楼高度近100米。
由于是21世纪的代表性作品,所以设计为21层。
大楼从外型看是一个方正的建筑,边长近50米的正方形以16.2m*16.2m为一个单元,将教学、科研、接待、办公、会议等多种功能集中在7个L形单元,每个单元高度为3层,在楼内顺时针旋转叠置上升,中央形成一个通高的中庭。
中庭的大跨度空间中分布了多个造型各异的单体,单体包括了会议厅、多媒体室等进行教研会议的场所。
透过围绕楼体旋转上升的玻璃幕墙能够清晰地看到楼内颜色丰富的单体,产生了楼中楼的效果。
大楼的整体方正造型和楼内单体的造型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正是楼中中庭并不规则的中空空间使整个大楼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空间感。
通高的中庭结构与构造综合楼的建筑空间组织复杂但是却不显错乱。
其间功能单元可进行多种使用方式的转换。
建筑形体盘旋而上,虚实相间。
复杂的建筑空间给结构体系的选择和结构设计带来了挑战。
设计采用由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和外围粘滞阻尼支撑组成的耗能支撑框架结构体系。
从结构抗震的角度出发,大型复合中庭导致每层楼板的开动较大,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楼板薄膜效应削弱。
“L”形体块的螺旋上升设置,致使各体块单元的质心亦呈螺旋上升排列。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将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
设备层的设置使结构的侧向刚度不规则。
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看中国建筑材料的变迁摘要:随着中国建筑材料的丰富与发展,中国建筑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从中国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 四幢教学楼的立面材料设计及选用,来分析建筑材料的发展。
关键词:设计风格;建筑材料;建筑细节中图分类号: tu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前言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内的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建筑群,以其富有时代特征的建筑立面设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设计师,而承载其立面设计的建筑材料的运用,更是建筑材料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在现代建筑发展之初,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受材料加工及施工水平的限制,建筑材料的选择是非常有限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得到不断的丰富,进一步推进了建筑设计的繁荣。
而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及后续的立面改造所选用的立面设计材料正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折射出新中国以来建筑材料的发展过程。
2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规划设计2.1众所周知,同济大学建筑及规划设计的思想精髓是基于“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而同济大学文远楼(a楼)则正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文远楼建成于1954年,为三层框架结构,采用自由式布局;非对称形体组合;合理的平面流线;简洁的立面风格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深刻演绎,这种风格的建筑在现在看来比比皆是,但在上世纪50年代,却是全中国极为少数的现代主义建筑,文远楼的出现是中国建筑师对现代主义风格在中国的延续。
从现代主义风格出发,建筑师将立面风格与平面功能有机联系,在阶梯教室位置,将立面条窗沿地坪升高趋势依次升高,以反映室内空间的真实变化。
建筑的墙面选用了涂料以突出建筑原有的体块关系,配合大面积钢窗以体现建筑现代性的一面。
选用涂料固然有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也有当时情况下社会经济状况的现实原因,当时涂料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外墙材料,由于涂料可以创造出最大面积的整体无缝效果、又能为建筑提供任何想表达的色彩要求,而且涂料的成本及施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运用涂料得当能达到低成本高产出的效果,在设计中结合建筑的体块变化、虚实对比、色彩映衬、阴影效果、分缝形式及比例推敲等手法创造出形式的美感。
综合楼的建筑构造分析位置与概况综合楼位于校园的东北部,东临主干道四平路,北临国康路,南侧与行政楼之间有一块大型的景观绿化广场,整个占地面积为15615平方米。
广场下部有一面积为7859平方米的停车场。
该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塔楼27层(包括21个标准层,层高4m;6个设备层,层高2m),建筑高度98m,总建筑面积46000平方米。
背景与功能综合楼是为了纪念同济百年校庆的一个作品,主要的功能是集办公与教学一体,并体现了同济在建筑方面的卓越成就。
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授予综合楼的设计教育与医疗建筑类大奖,成为自1968年奖项设立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获奖项目。
作为百年校庆的标志性建筑,综合楼高度近100米。
由于是21世纪的代表性作品,所以设计为21层。
大楼从外型看是一个方正的建筑,边长近50米的正方形以16.2m*16.2m为一个单元,将教学、科研、接待、办公、会议等多种功能集中在7个L形单元,每个单元高度为3层,在楼内顺时针旋转叠置上升,中央形成一个通高的中庭。
中庭的大跨度空间中分布了多个造型各异的单体,单体包括了会议厅、多媒体室等进行教研会议的场所。
透过围绕楼体旋转上升的玻璃幕墙能够清晰地看到楼内颜色丰富的单体,产生了楼中楼的效果。
大楼的整体方正造型和楼内单体的造型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正是楼中中庭并不规则的中空空间使整个大楼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空间感。
通高的中庭结构与构造综合楼的建筑空间组织复杂但是却不显错乱。
其间功能单元可进行多种使用方式的转换。
建筑形体盘旋而上,虚实相间。
复杂的建筑空间给结构体系的选择和结构设计带来了挑战。
设计采用由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和外围粘滞阻尼支撑组成的耗能支撑框架结构体系。
从结构抗震的角度出发,大型复合中庭导致每层楼板的开动较大,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楼板薄膜效应削弱。
“L”形体块的螺旋上升设置,致使各体块单元的质心亦呈螺旋上升排列。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将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
设备层的设置使结构的侧向刚度不规则。
房屋建筑学教学课件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平面图——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是从各层标高以上大约直立的人眼的高度将建筑物水平剖切后朝下看所得的该层的水平投影图。
既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又反映各建筑空间与围合它们的垂直构件之间的相关关系。
从空间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和交通联系两部分指满足主要使用功能和辅助使用功能的那部分空间。
例如住宅中的起居室、卧室等起主要功能作用的空间和卫生间、厨房等起次要功能作用的空间,工业厂房中的生产车间等起主要功能作用的空间和仓库、更衣室、办公室等起次要功能作用的空间指专门用来连通建筑物的各使用部分的那部分空间。
例如许多建筑物的门厅、过厅、走道、楼梯、电梯等等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与组合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内部使用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通的面积)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包括:1. 走道——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2.门厅和过厅——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到缓冲的作用3.楼梯和电梯——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1. 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2. 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 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4. 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1.2.1走道1. 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1.2.1走道1. 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2. 宽度: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通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550~600mm。
A楼·B楼·C楼——同济校园新建筑评述BuildingA,BandC:NewBuildingsinTongjiCampus支文军宋丹峰ZHIWen-jun,SONGDan-feng摘要同济大学校园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个性建筑。
从20世纪50年代的文远楼到80年代的建筑城规学院明成楼再到2l世纪的建筑城规学院新楼,代表了三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特色.并共同坚持着同一种精神.那就是勇于创新、紧跟潮流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同济大学校园建筑特色个性创新时代精神务实作风ABSTRACTTherehasbeenbuildingswithvariousindividualcharacteristicsappearedinTongjicampusinthepastdecades.BuildingA,BuildingBandBuildingCbuildingsfOrtheCollege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completedrespectivelyin950s,I980sand2004,representingdisversecharacteristicsofthreehistoricalperiods.butpersistedinthesamespiritwhichistobringforthnewideasandtokeepabreastwiththetrendsofthetimesKEYWORDSTongiUniversity,CampusBuilding,Characteristic.Individual,Innovation,SpiritoftheTimes,PragmaticAttitude中图分类号:TU一86(25I):TU244.3(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5—684X(2004)06—0044—08坐落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园I东北角的建筑城规学院新楼(2004年建成)的出现,无疑为平静的校园掀起~阵小小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