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的做法和实例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35
某高层建筑综合楼结构设计分析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的人口越来越集中, 土地供给及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高层建筑逐渐替代多层建筑已经是大势所趋。
本文以我市某综合大楼结构设计为例,高层建筑的嵌固端的选取和抗震等级的确定,然后对本建筑的人防地下室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又因为在本工程中建筑的使用目的不同,它在设计中出现了错层现象,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计算,提供了最佳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防设计1、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我市中心地段的大型综合性建筑,该建筑面积约为2.5万m2,地上15层,地下2层,主要作为办公楼和酒店式公寓,负一层为车库,负二层平时为车库,战时为六级人防掩蔽所。
建筑物室内外高差为0,建筑总高度为61.6m,属于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物。
立面图如图1。
工程为框支转换结构,转换层在第三层。
转换层上下的平面图如图2和图3。
因为使用功能不同,本工程三层以上为错层结构,南面为商用办公用房,层高3.9m,主要竖向受力构件为柱;北面为酒店式公寓,层高3.2m,主要竖向受力构件为剪力墙。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拟建场地为ⅱ类场地。
基本风压为0.75kn/m2。
根据地质报告拟用桩基础。
2、嵌固端的确定本工程嵌固端设在首层楼面时,容易满足嵌固端上下楼层侧向刚度之比,即第2计算层与第3计算层之比(如图4)不小于2倍。
需要注意的是,算刚度比,应取有效影响范围内的竖向构件,即上层与下层交界处做45°向外斜线,取斜线范围内的竖向构件参与计算。
本工程所有竖向抗侧力构件均在有效影响范围之内,全部参与计算;另因为有相当部分的地下室外墙,所以本工程嵌固端上下楼层侧向刚度之比,还是很容易满足的。
方案设计时,侧向刚度比在新版的pkpm-satwe中可直接用地震剪刀与地震层间位移比来计算。
本工程首层板厚为180,没有大开洞,外侧均有剪力墙,刚度比容易满足,取地下室顶板做嵌固端,还是比较好处理的。
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实例浅析一、引言:介绍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的背景和意义二、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结构材料、高度、地震设计等等三、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的方法:钢构架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复合墙梁式结构等四、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实例分析:以某个超高层酒店办公楼为例,进行结构设计及其优化方案的分析和讨论五、总结与展望:对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超高层酒店办公楼作为当代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对于城市的形象、经济、科技、环保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更新,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的建筑高度也在不断攀升。
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是超高层建筑的关键,其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经济、美观等多方面都对于建筑本身及其周边区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外观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结构的最优化方案,确保建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合理。
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结构材料、高度、地震设计、风载荷、人工活荷载、温度变化、地基承载力、结构节点等等。
其中,建筑高度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大关键点,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带来的不仅是工程技术上的挑战,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环保、设计美学等方面的影响。
结构材料的选择包括混凝土、钢结构、复合材料等,不同的材料选择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耐久性、美观度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影响。
地震设计也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地震对于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也是建筑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等的不断发展,也为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采用新型复合材料的结构,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自重和耗能,达到更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某高层住宅楼工程模板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某高层住宅楼工程模板的施工方案,包括项目概述、施工步骤、安全措施和质量保证等内容。
本方案将确保工程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 项目概述该高层住宅楼工程模板位于某城市的新开发区,总建筑面积约为XX 平米。
项目由地基与桩基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组成。
本方案主要针对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包括地面工程、框架结构和楼板施工等内容。
3. 施工步骤3.1 地基与桩基工程1.进行场地勘测和土壤测试,确定地基处理方式和桩基布置方案。
2.进行地基处理,包括土方开挖、填筑和压实。
3.进行桩基施工,包括桩基的钻孔、灌注和检测。
3.2 主体结构工程1.进行地面工程施工,包括基坑开挖和地下管线的敷设。
2.进行框架结构施工,包括砌体墙体、柱子和梁的建造。
3.进行楼板施工,包括钢筋工程和混凝土浇筑。
4.进行外墙和屋面的施工,包括外墙砌筑和屋面防水。
5.进行室内隔墙和楼梯的施工。
6.进行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的安装。
7.进行屋面设备和消防设备的安装。
3.3 装饰装修工程1.进行墙面和地面的铺装。
2.进行室内门窗和洁具的安装。
3.进行室内装饰,包括吊顶、墙纸和照明等。
4.进行外部景观和绿化的施工。
4.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措施:•提供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帽、安全绳和安全网等。
•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和监督。
•建立施工现场巡视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5. 质量保证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方案应包含质量保证的相关措施:•在施工前进行施工方案的审查和批准。
•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严格遵守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
•定期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提供完整的施工记录和验收报告,确保施工质量的可追溯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摘要:高层建筑目前在我们的城市建设当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而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变化也越来越多,很多新兴的结构设计方案以迅猛的速度呈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
建筑类型与功能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的数量口渐增多,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也是越来越多样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面对如此形势,应该把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放在首位加以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结构特点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低层、多层建筑结构相比较,结构专业在各专业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不同结构体系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平面的布置、立面体形、楼层高度、机电管道的设置、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工期长短和投资造价的高低等。
①、水平力是设计主要因素:在低层和多层房屋结构中,往往是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控制着结构设计。
因为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
另一方面,对一定高度建筑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着结构动力性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
②、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之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垒的结果。
③、抗震设计要求更高: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除要考虑正常使用时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外,还必须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侧移和振动周期:建筑结构的建筑结构的振动周期问题包含两方面:合理控制结构的自振周期;控制结构的自振周期使其尽可能错开场地的特征周期。
高层建筑实例分析中国尊吉隆坡双子塔`课程名称:高层建筑创作老师:鞠东蕾班级:建筑1301姓名:苑莹学号:04目录中国尊2简介 2地块数据 3建筑数据 3结构分析 3功能分析 5抗震功能 5吉隆坡双子塔8简介8建筑背景8案例概况9结构分析10功能分析11抗震功能12优缺点分析13中国尊一、简介中国尊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CBD核心区Z15地块的一幢超高层建筑。
主要建筑功能为办公、观光和商业。
外轮廓尺寸从底部的78m×78m向上渐收紧至54m ×54m,再向上渐放大至顶部的59m×59m,似古代酒器“樽”而得名。
该建筑总高528米,未来将被规划为中信集团总部大楼。
于2013年7月29日开工,计划2017年7月30日结构封顶,2018年10月竣工,到2019年3月交付使用,届时将成为首都新地标。
中国尊由北京中信和业有限公司投资,预计总投资达240亿元。
开发建设者中信集团表示,“中国尊”将集甲级写字楼、会议、商业、观光以及多种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项目建成后将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国际500强企业进驻。
2014年6月8日,“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中国尊荣获“中国当代十大建筑”。
2016年8月,中国尊已超越330米高的国贸三期,成为北京第一高楼。
二、地块数据地块范围:北侧为光华路,西侧为东三环中路。
南侧地块为集中绿地,东侧地块为北京海关。
东至金和东路、南至景辉街、西至金和路、北至规划绿地。
占地面积:平方米净用地率:东西宽:136米南北长:85米三、建筑数据用地面积:224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建筑总高:528米建筑层数:地上108层、地下7层电梯数量:101部地下停车位:1983四、结构分析由于中国尊是一栋综合性建筑,集酒店、公寓、办公于一体。
为了避免酒店和公寓的楼层出现斜撑构件,因此结构在这些楼层采用了密柱抗弯框架的形式,而在办公楼层采用巨型斜撑的形式。
超过米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实例分析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高楼大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超过米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成为实现高楼大厦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以几个实例为基础,分析超过米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原则、技术挑战以及解决方案。
实例一: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一座地标性建筑。
它高500米,是中国第一高楼。
在设计上,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一种双心核心筒结构。
这种结构将核心筒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核心筒用于承载垂直荷载,外层核心筒则用于承载横向荷载。
这种设计能够提高整个建筑的抵抗力,同时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实例二:迪拜塔迪拜塔是全球最高的建筑,高达828米。
在设计迪拜塔的核心筒时,设计师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考虑到迪拜地震活动频繁,核心筒的设计需要能够承受地震引起的水平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材料,并在核心筒内部设计了减震装置。
这些减震装置能够吸收地震产生的能量,减小了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实例三: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香港的标志性建筑,高415米。
在设计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筒时,设计师们面临着高风压和风引起的摆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采用了双心核心筒设计。
内层核心筒用于提供垂直和横向刚度,外层核心筒用于提供抗风性能。
此外,他们还在核心筒上部设置了风阻尼器,用于减少风引起的摆动。
结论通过以上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超过米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
采用双心核心筒设计、钢筋混凝土材料和减震装置等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的抵抗力和安全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不断推进,超过米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将会不断进步,为城市的高楼大厦提供更加稳定和安全的基础。
某高层筏板基础设计实例某高层筏板基础设计实例在建筑结构中,基础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承载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面。
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更加复杂和重要,因为它需要承受更大的负荷和外力。
因此,高层建筑基础设计需要更加精细和周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某高层筏板基础设计实例。
项目背景该项目是一座40层的商业大厦,位于某个南方城市的市中心地带。
土地基础为沉积性地层,上部为软黏土和砂土,下部为硬黏土和砾石。
地下水位约为3.5m,在雨季期间可能会上升至1.5m以下。
由于建筑体量巨大,对基础的要求是极高的。
设计过程基础设计应该以地勘、勘察报告、基坑以及现场监测为基础。
设计人员在实地勘察后,决定采用筏板基础设计方案。
筏板基础是一种适用于大型结构的基础形式,可以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使用。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增加基础的面积来降低地基承压,并在上下面板之间加入隔水层,以防止土层的涌流。
设计人员计算了筏板基础的尺寸,确定了设计方案。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基础深度:基础底部埋深为15米;2.基础面积:为建筑体量70%的面积,并增加适当数量的基础孔;3.下层墙厚度:底下3到5层建筑的墙厚度为1.5m,用来承受上部建筑的重量,并同时固定筏板基础;4.筏板厚度:筏板厚度为1.5m,混凝土强度为C45;5.隔水层厚度:基础底部设置隔水层,厚度为0.5m;6.顶板厚度:顶板厚度为1.2m,混凝土强度为C60;7.基础孔深度和尺寸:基础孔深为15米,孔径为2.5米,相互间距为6米;8.基础斜向支撑:在打孔过程中,基础需斜向进行支撑,使用斜撑固定孔内壁。
设计结果经过计算,筏板基础的面积为7100平方米,孔的数目为23个。
同时,为了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设计人员提出以下建议:1.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2.采用现场测试测定孔壁承载能力;3.定期监测设计参数,如孔壁抗力、基础变形等。
结论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案例。
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分析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性。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一、工程概况该高层建筑位于城市中心商务区,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地上_____层,地下_____层。
建筑高度为_____米,主要用途为商业和办公。
二、结构选型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高度要求,本工程采用了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框架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核心筒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这种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框架柱的布置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受力要求,柱距均匀合理,既满足了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又保证了结构的受力性能。
核心筒位于建筑的中心部位,其剪力墙的厚度和配筋根据不同楼层的受力情况进行了优化设计。
三、荷载取值在结构设计中,准确的荷载取值是至关重要的。
本工程考虑的荷载主要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恒载包括结构自重、建筑装修和设备重量等。
活载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取值。
风荷载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和建筑的体型系数进行计算。
地震作用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采用反应谱法进行计算。
四、结构分析采用专业的结构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了整体计算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和核心筒协同工作,有效地抵抗了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结构的位移比、周期比、层间位移角等指标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五、构件设计(一)框架柱根据计算结果,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进行了合理设计。
柱的纵筋采用高强度钢筋,箍筋采用复合箍筋,以保证柱的承载能力和延性。
(二)核心筒剪力墙剪力墙的厚度和配筋根据不同楼层的受力情况进行变化。
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厚度较大,配筋率较高,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三)梁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根据跨度和受力情况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