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_毙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政治马哲原理必背考点9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原理概念理解起来有困难,基础阶段复习,小编建议考生要仔细的研究理解。
下面分享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大家背一下:
2019考研政治马哲原理必背考点9
9,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三)★★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是客观的普遍的。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片面的观点
(2)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最主要特征:整体性。
(4)科学的任务:揭示事物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
(5)①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等于部分之和②部分离不开整体,否则将失去原有的性质和功能;③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④整体和部分字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第四节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原因和结果 1、定义。
引起⼀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是结果。
2、特点。
因果联系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3、辩证关系。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即对⽴⼜统⼀的关系。
⾸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的。
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者不能混淆和颠倒。
其次,原因和结果⼜是统⼀的。
第⼀,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的。
因果双⽅失去⼀⽅,另⼀⽅就不能存在。
第⼆,原因和结果在⼀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确定的,但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不确定的。
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的。
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中,不仅原因引起结果,⽽且结果也可以反过来作⽤于⾃⼰的原因,引起原因的进⼀步变化,这就是彼此之间互为因果。
4、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必然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
坚持唯物主义决定原则,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有⽬的地改造世界的前进。
5、与唯物主义决定论相对⽴的是唯⼼主义⾮决定论,它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必然性)。
如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因果联系是⼈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形成的⼼理习惯。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客观世界没有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是⼈⽤来整理感觉经验的⼀种先天知性形式。
奥地利哲学家马赫则宣称,在⾃然界中,既⽆原因,⼜⽆结果,因果律的⼀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中产⽣的。
与唯物主义决定论相对⽴的还有神学⽬的论,它虽然承认因果联系,但却把万事万物变化的终级原因归之于上帝或神的⽬的。
唯⼼主义⾮决定论和神学⽬的论都是错误的。
6、因果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
其中⼏种主要的类型是:⼀因多果,同因异果,⼀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7、意义。
⾸先,只有找出某⼀事物或现象产⽣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法。
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实践与认识主、客体
马原是政治中知识点最多,考察面最广的一个科目。
在主观题出题中都会考察哪些知识点呢?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些考察原理,希望大家复习时熟记: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实践与认识主、客体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
所谓认识过程,
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主观世界。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4考研政治复习要注意结合做题来巩固,尤其是马原部分的知识点比较多,哲学观点也比较难理解。
下而毙考题分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槪论试题及答案,我们一起来结合相关知识点记忆: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4多项选择题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这句话以高度的科学抽象和深刻的哲学槪括,规定了哲学的物质范畴。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C不能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同物质本身混为一谈D.物质都是人们感官可以直接感觉的2.中国古代哲学家王船山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与这句话在内涵上一致的有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B.天不变道也不变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3•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4•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有一个所谓的飞矢不动理论。
他认为飞行的箭是静止不动的。
英道理是:箭在飞行的某一时刻,必泄是处在某一位置上,它不能同时占有两个位置;因此,箭在这一个时刻应当是静止的。
可是,箭在这一个时刻静止在这个位置上,另一个时刻静止在别的位置上,于是整个过程皆由这样一系列的静止来构成,而静止的总和不能构成运动,静止的总和当然还是静止。
所以说飞行的箭是不动的。
芝诺的错误在于A.不懂得运动是间断性和不间断性矛盾统一B.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C.不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5•所谓,一学习就不开心了,一不开心就不学习了,一不学习就开心了,一开心一天就过去了。
就像一首歌唱到时间都去哪儿了°这段话表明时间具有A相对性B有限性C不可逆性D—维性6.长期以来,人们把欧几里得几何学看作是揭示空间特性的绝对貞•理的体系。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
马原是政治中知识点最多,考察面最广的一个科目。
在主观题出题中都会考察哪些知识点呢?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些考察原理,希望大家复习时熟记: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只有注重事实,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向导。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_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创造性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
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圣才出品】第4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4.1复习笔记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学说,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就是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
一、世界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唯物辩证法就是从总体上研究世界的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的学说。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作为哲学范畴,联系概括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1)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客观的,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就与人的关系来说,事物的联系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①自在事物是在人产生之前就存在或仍处在人的活动之外的事物,其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的联系无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人化”的特点,但这种联系得以建立的根据及其形成,同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
(2)联系是普遍的①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②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相互联系着,任何事物本身都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
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
(3)联系是多样的联系的普遍性通过联系的多样性而存在。
从总体上看,可以把联系划分为三大类:即物与物的联系、人与人的联系、人与物的联系。
2.系统是普遍联系的一种状态(1)系统与系统论事物以及事物之间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
①系统是指由一定数量并且相互联系的因素所组成的统一体。
②系统论是具体揭示对象的系统联系及其规律的观点和方法,它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普遍联系思想的正确性。
(2)系统的基本特征①相关性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关性之中,事物内部诸要素也处于相关性之中。
这种相关性集中体现为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政治马哲原理必背考点14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原理概念理解起来有困难,基础阶段复习,小编建议考生要仔细的研究理解。
下面分享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大家背一下:
2019考研政治马哲原理必背考点14
原因和结果(三)★★
(1)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2)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3)因果联系的特点: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
(4)辨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①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②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
③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例因为果或倒果为因。
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者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质变与量变
马原是政治中知识点最多,考察面最广的一个科目。
在主观题出题中都会考察哪些知识点呢?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些考察原理,希望大家复习时熟记: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质变与量变
质变与量变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
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只有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度。
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度,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既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反对急躁、陷于空想。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马原是政治中知识点最多,考察面最广的一个科目。
在主观题出题中都会考察哪些知识点呢?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些考察原理,希望大家复习时熟记: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
马原是政治中知识点最多,考察面最广的一个科目。
在主观题出题中都会考察哪些知识点呢?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些考察原理,希望大家复习时熟记: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个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联系具有多样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马原是政治中知识点最多,考察面最广的一个科目。
在主观题出题中都会考察哪些知识点呢?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些考察原理,希望大家复习时熟记: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五对范畴)
整体与部分:整体与部分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反过来,整体制约着部分,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
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体。
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首先把整体区分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弄清他们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然后再经过综合达到对整体的认识。
原因和结果: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可能性和现实性: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应当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现象和本质: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
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正是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内容和形式: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