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
- 格式:docx
- 大小:90.87 KB
- 文档页数:14
《内经》与五运六气五运指:金、木、水、火、土,即五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
六气指:三阴三阳,风、寒、暑、湿、燥、火,也可以说是一阴二阴三阴一阳二阳三阳,简称三阴三阳。
一阴又叫厥阴,属风;二阴又叫少阴,属火;三阴又叫太阴,属湿;一阳叫少阳,属火;二阳叫阳明,属燥;三阳叫太阳,属寒水。
古人用天干地支描述五运六气,甲己代表土运,乙庚代表金运,丙辛代表水运,丁壬代表木运,戊癸代表火运,十个天干中,奇数为阳,甲、丙、戊、庚、壬,代表的运气过旺,偶数为阴,乙、丁、己、辛、癸,代表运气不足。
2017年丁酉年,是木运不足的年份,《黄帝内经》记载“岁木不及,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刚木辟著,悉萎苍干,上应太白星。
民病中清,月去肋通,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其谷苍”。
木气不足,金来克,金代表燥金,金主寒凉,干燥。
木主肝胆,木受克制,人的肝气不足,两肋腋下容易疼痛,木克土,土主人的脾胃,土气过旺,人的脾胃消化功能就容易出问题。
丁酉年,酉代表阳明燥金,金代表金气,燥气,寒凉之气,木气不足,金气克木,《黄帝内经》中描述“上临阳明,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
复则炎暑流火”。
就是说在这样的年份,容易长痱子生热疮,秋天干燥,寒气来得早,容易出现虫灾,从人体来说,脾胃受邪,引起咳嗽,鼻子容易出血等。
2017年天气干燥,草木晚荣,肃杀之气来得早,春夏干旱,夏天炎热,脾胃容易受寒凉侵袭,夏秋易出现热疮,肝血不足,眼睛干涩,女子容易导致经血不足,乳腺增生等。
用五运六气分析全年基本情况,是说这一年容易生这些疾病,并非所有人都会生这些病,中医研究病因,有两个因素,一个叫气机,一个叫神机,合起来叫病机,思机就是三阴三阳的变化,气机作用于人体时,需要人的神机跟外在的气机发生作用,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这由内在的神机决定,气机在作用于人体时,因每个人的神机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神机也反应出每个人出生这年所禀受的五运六气的情况,禀受的五运六气的情况不一样,神机就不同。
什么叫五运六气、主气、客气、主运、客运?1、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六气是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主运和客运是指因为岁运所规定的一年的气候特征范围太大了,它只能说明了一年的大势,但是细分到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的气候又如何呢?这就由主运和客运负责支配了。
每年的主运是固定不变的,见表:五运次序五运名称起运日期止运日期主运天数所主气候初运木大寒节当日起春分后13日 73日5刻风温二运火春分后13日芒种后10日 73日5刻火热三运土芒种后10日处暑后7日 73日5刻暑湿四运金处暑后7日立冬后4日 73日5刻凉燥终运水立冬后4日小寒节末日 73日5刻寒冷然后根据当年岁运的太过与不及决定主运的太过与不及,如果火运太过,就把上表中的火运定为太过,然后按照太少相生的规律确定另四运,如:少木、太火、少土、太金、少水。
又例如岁运为金运不及,就定金为少金,少金生太水,什么生少金呢?是太土,什么生太土呢?是少火,自然再上面的就是太木了。
就是这样太少相间地排列。
至于客运,客运就是把岁运摆在初运的位置,然后按照五行相生,太少相生的规律排列。
例如:2005年乙酉年,金运不足,客运的排列次序就是:少金、太水、少木、太火、少土。
4、主气和客气是指五运出地,静而少变,六气出天,动而多变。
所以,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以六气的变化为主。
今次就和大家谈谈主气和客气的问题。
主气是主时之气,用来说明一年中24节气气候的正常规律,每年都固定不变,如图:六气次序六气名称起始日期终止日期所主日期初之气厥阴风木大寒节春分节 60日87刻半二之气少阴君火春分节小满节 60日87刻半三之气少阳相火小满节大暑节 60日87刻半四之气太阴湿土大暑节秋分节 60日87刻半五之气阳明燥金秋分节小雪节 60日87刻半六之气太阳寒水小雪节大寒节 60日87刻半客气是指时令气候异常变化,每年不同,如客之往来无常。
五运六气学说-1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一、概说:1、何谓五运,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何谓六气,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何谓五运六气学说,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
4、为什么要研究五运六气,人与天地相参,天气的变化是影响人体发病的重要外在因素。
风寒暑湿五运六气饮食喜怒体质,禀赋劳逸起居二、预备知识1、天干地支轮回——古人对宇宙的时间观察。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属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行属性木火土金水五运属性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表一:十天干)五合:口诀一: 甲乙丙丁戊甲己合土乙庚金丁壬合木水丙辛己庚辛壬癸戊癸合火细分明天干五合推五运土金水木火表二:天干五合四冲:口诀二:甲庚对头乙攻辛甲乙丙丁壬丙相冲癸寻丁庚辛壬癸表三:天干四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月份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大雪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节节气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气冬春夏秋季节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时辰五行属性水土木土火土金土水五运属性君火土相火金水木君火土相火金水木六气属性热湿火燥寒风热湿火燥寒风表四:十二地支口诀三地支建月正寅二卯三见辰,四巳五午六未跟七申八酉九戌后,十亥逢子十二丑口诀四二十四节气歌正月立春雨水节,二月惊蛰与春分三月清明谷雨绵,四月立夏小满连五月芒种见夏至,六月小暑大暑至七月立秋处暑间,八月白露入秋分九月寒露霜降遍,十月立冬小雪见子月大雪看冬至,腊月小寒到大寒, 地支六冲巳子丑寅卯辰口诀五子午卯酉两相攻寅申巳亥四气冲辰戌对开分丑未午未申酉戌亥地支六冲此中逢, 地支六合巳口诀六子寅卯辰午子丑填土寅亥木卯戌生火辰酉金丑亥戌酉未申午未太和巳申水地支二合此中推土木火金太和水, 地支三会口诀七寅午戌亥卯未申子辰巳酉丑申子辰会在水乡亥卯未遇木相当火木水金寅午戌合将逢火巳酉丑见藏金匣六十甲子:将天干与地支依次配合,始于甲子,终于癸亥,称为六十甲子。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引言部分用于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中医五运六气的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围绕五运六气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
首先,文章将从概念入手,介绍五运和六气的基本含义。
五运指的是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它们互相制约、相生相克,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而六气则是指天地之间的能量流动,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它们在不同季节交替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接下来,文章将深入探讨五运的概述。
具体包括五运相克、相生的关系,以及五运与人体脏腑、经络、病症的联系。
五运的运行规律不仅反映了自然界和人体的变化,还能够用于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五运的研究,可以了解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进而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然后,文章将详细介绍六气的概述。
具体包括六气的特征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的六气会产生不同的病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了解六气的特征和规律,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节自身的体质,预防和治疗一些与六气相关的常见病。
最后,文章将总结中医五运六气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五运六气理论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读者将对中医五运六气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临床实践中,从而提升医疗效果,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为了全面介绍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中医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问题。
五运六气的推算、应用简介五运六气包括五个方面:司天, 客气,中运,主气, 在泉。
一、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运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分太过与不及。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代表是三阴三阳。
二、中运(五运)中运是《黄帝内经》的作者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运用天干及五行相联系所表示的一种年运变化。
天干代表五运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其中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示太过;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示不及。
如今年(2006年)是丙戌年,天干为丙,丙辛化水丙属阳干。
故今年的年运(中运)是水运太过。
三、司天、在泉地支代表六气主要是表示六气司天、在泉的因素。
司天与在泉是运气学中两个特有的概念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司天确定了在泉也就确定了,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三阴司天必定三阳在泉。
其中三阴三阳的次序,《黄帝内经》作了明确的序号规定即: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
而司天与在泉的关系就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
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
依此类推。
司天的确是根据干支纪年中的地支来确定的即: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
司天确定后在泉就很容易的推算出来了,根据阴阳相对的原理。
司天为阳,在泉必定为阴。
司天为阴,在泉必定为阳。
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
依此类推。
如今年(2006年)为丙戌年地支为戌,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因此今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四、主气主气是指每年分六个间区(从大寒节始至小寒节中)中的不变的气。
我们中国人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今天运气不太好,某某的运气怎么那么好?其实,运气一词在古代是我们先人用来预测气象气候的用语,是五运六气的简称。
其中,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的运行。
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
五运里面我们要了解三个概念:大运、主运、客运。
大运又称中运,是主管每年全年的岁运,它是用来说明每年全年气候变化的特点。
大运的推算方法就是天干配属五运,也叫天干化五运,即每两个天干化一运,这个跟命理八字里面的天干五合是一样的结果:甲己合化土,凡是逢甲年和己年,大运都属于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这样大家就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这一年的大运是属于哪种五行了,也可以了解自己出生那一年的大运,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先天体质。
大运值年,有太过不及之分,天干单数属阳为太过年,比如甲午年的天干为甲处于第一个天干属阳,为太过年,甲己合化土,所以是土运太过年;相反,天干双数属阴为不及年,癸巳年的天干为癸处于第十个天干属阴,为不及年,戊癸合化火,所以是火运不及年,以此类推。
大运的太过不及反映气候偏盛偏衰的特点,当这个特点影响到人体时,脏腑经络就会出现与之相应的变化,人体就可能发生疾病。
出生年大运太过不及能对胚胎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
根据病人出生年大运预测疾病,还需要掌握一种五运之气,它既非太过,又非不及,叫做平气。
凡是运太过而被抑或运不及而得助的就是平气,如戊辰、癸巳年,戊为阳干,故火运太过,辰为年支,太阳寒水司天,水能克火,戊年火运太过被司天的寒水所抑,使火不会太过,便是平气之年,癸巳年以此类推。
另外,当该年的大运与交运的日干或时干相合,也是平气之年,如丁亥年为木运不及,如交运的第一天的日干为壬,或者交运的时干为壬,都是平气之年。
平气之年,气候正常,对人体影响不大。
主运是分主于一年中五个运季的五运之气,说明一年中五个运季的正常气候变化,年年固定不变。
主运分五步,每步一个运季,每个运季的时间是七十三日零五刻。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中医精髓部分)作为炎黄子孙,学习并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有一些传统文化,学习门槛确实有点高,例如,每个人都熟悉又陌生的“五运六气”。
有人说它就是玄学迷信,有人却又对它深信不疑,更多人大概更像小编,对它懵懵懂懂。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入个门,看看五运六气到底是个什么——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对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常见病、流行病及传染病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运六气学说基本内容运气学说主要由“五运”和“六气”组成,是运用阴阳、五运、六气等理论,并以天干、地支作为演绎工具符号,来推测气候变化、生物生化及其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干支甲子、五运、六气和运气同化等方面。
《内经》主要见于《素问》的《六节藏象论》和《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之中。
干支甲子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甲子,是因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相合而得名。
古人用甲子来纪日纪月纪时纪年,并推算四时节气,而运气学说则是以甲子作为演绎工具,来推算运气盛衰和测知气候变化,所以中医运气学研究气运规律和发病规律,都离不开天干地支。
一、天干概念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天干或十干,最早是用来纪日的。
阴阳属性干支各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
一般而言,天干属阳,地支属阴。
然而在天干、地支中又可再分阴阳,其划分是以奇偶数为依据的,即: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又称阳干。
乙、丁、己、辛、癸属阴,又称阴干;五行属性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天干与五行的配属,是以五行之气的性质,结合五方五时生物生长收藏的规律为依据而确立的。
五运六气最简单解释“五运六气”,这个听起来有些神秘的词汇,其实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很多人来说,它可能像是一团迷雾,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别担心,接下来我会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您揭开它的面纱,让您对五运六气有一个清晰而简单的认识。
咱们先来说说“五运”。
五运指的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的运动变化。
您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五个在舞台上表演的“角色”,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戏份”。
木代表着生长、舒展;火象征着炎热、向上;土意味着稳定、承载;金寓意着收敛、肃杀;水则表示滋润、下行。
这五种元素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就像是妈妈呵护孩子,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形成了一个循环的链条。
相克呢,好比是相互制约的对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运还和天干联系在一起。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其中,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
每一年都有一个对应的天干,也就有了相应的五运之气。
比如说,今年是某个天干年,那么就会有一种主导的五运之气。
再讲讲“六气”。
六气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现象。
这六种气又分为主气和客气。
主气是每年固定不变的,就像家里的常住居民,依次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客气呢,则像是来访的客人,每年都不一样,它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六气和地支也有关系。
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年的地支会对应着不同的客气。
那五运六气和我们的健康有啥关系呢?其实啊,五运六气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和病理。
比如说,在某个五运六气的组合下,可能容易出现某些疾病,或者某些体质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中医大夫会根据当年的五运六气情况,来调整诊断和治疗的思路。
举个例子,如果今年是火运太过的年份,可能人们会更容易出现上火、烦躁、失眠等症状。
五运六气简单推算方法宝子们,今天咱来唠唠五运六气的简单推算方法,可有意思啦。
咱先说说五运。
五运呢,主要是和天干有关系。
甲己之年,土运统之;乙庚之年,金运统之;丙辛之年,水运统之;丁壬之年,木运统之;戊癸之年,火运统之。
这就像一个小口诀一样,好记着呢。
比如说今年是甲年或者己年,那这一年就是土运主导。
这个土运就像是这一年的大气候、大背景一样,会影响到很多方面。
再讲讲六气。
六气和地支有关哦。
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你看,这也有规律可循的。
那怎么综合起来看呢?就好比是把五运和六气这两个小伙伴拉到一起,看看它们能捣鼓出啥样的气候和对人体的影响。
如果是土运的年份,又碰上了比如太阴湿土司天,那这一年可能湿气就比较重啦。
这时候咱就得注意防潮,身体上也得多防范湿气带来的一些小毛病,像关节疼啊,身体发沉之类的。
宝子们可别觉得这太复杂,其实就像玩游戏找规律一样。
把天干地支对应的五运六气记住了,慢慢就能推算啦。
这就像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个小密码,我们破解了就能对这一年的气候啥的有个大概的了解。
而且这对养生也很有帮助呢。
知道了这一年的五运六气,咱们就可以在饮食上、生活习惯上做些调整。
要是湿气重的年份,就多吃点祛湿的食物,像薏仁、红豆之类的。
要是燥气重,就多喝点水润润。
咱了解五运六气的推算方法,就像是跟大自然提前打个招呼,能更好地适应它的变化,让自己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呢。
宝子们,是不是感觉很有趣呀?赶紧试着推算一下吧。
五运六气是什么五运是指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推算的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年运变化,简单来说,甲乙属木主风,丙丁属火主热,戊己属土主湿,庚辛属金主燥,壬癸属水主寒。
其间会有太过或不及,也会有平气之年。
年运与岁气的推算互相关联,密不可分。
六气是指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推算的岁气,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六气,即四个节气为一气。
从大寒算起,大寒至春分前为初之气,春分到小满前为二之气,小满至大暑前为三之气,大暑至秋分前为四之气,秋分至小雪前为五之气,小雪至大寒前为终之气。
依据每年气候常规,每一气的主气都是守常的,初之气的主气是厥阴风木,二之气的主气是少阴君火,三之气的主气是少阳相火,四之气的主气是太阴湿土,五之气的主气是阳明燥金,终之气的主气是太阳寒水。
六气的主气年年如此。
厥阴风木的概念是阴尽阳生,所以定为一年之始。
这时的气候特点是地气返暖,万物萌动,“木”表示生发,“风”除了显示多风,还表示多变化而不稳定,称为“善行而数(shùo)变”。
少阴君火的概念是阴气收敛,阳气始至。
气候特点是温而不热。
“君火”与“相火”相异,“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是取类比象的表述。
“君火”时如君临天下,光明普照,热多在形而少在实;一到“相火”,就如同宰相治国,才是实热。
少阳相火的概念是阳气正当少壮。
气候特点是日渐炎热,而且火旺携风,所以常有风气相助。
太阴湿土的概念是至阴返阳,阳气在外,暑热夹湿,土育化万物。
气候特点是雨多湿盛。
阳明燥金的概念是阳藏秋窗,“明”字原为“朙”,是月照窗棂之意,喻阳气收敛,热随秋去,金为肃杀之气。
气候特点是天干气燥,寒霜渐临。
太阳寒水的概念是至阳返阴,阳气收内,水沉于下。
气候特点是天寒地冻。
除了以上随季节规律性变化而确定的主气,每一气还有客气相佐。
客气是依每年岁气的变化而推算出来的(见表一:岁气变化周期一览表)岁气的变化,是以“司天”和“在泉”来表述的,“司天”和“在泉”之气统辖全年,司天之气偏重上半年,在泉之气偏重下半年。
五运六气包括五个方面:司天,客气,中运,主气,在泉。
一、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运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分太过与不及。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代表是三阴三阳。
二、中运(五运)中运是《黄帝内经》的作者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运用天干及五行相联系所表示的一种年运变化。
天干代表五运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其中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示太过;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示不及。
如今年(2006年)是丙戌年,天干为丙,丙辛化水丙属阳干。
故今年的年运(中运)是水运太过。
三、司天、在泉地支代表六气主要是表示六气司天、在泉的因素。
司天与在泉是运气学中两个特有的概念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司天确定了在泉也就确定了,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三阴司天必定三阳在泉。
其中三阴三阳的次序,《黄帝内经》作了明确的序号规定即: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
而司天与在泉的关系就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
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
依此类推。
司天的确是根据干支纪年中的地支来确定的即: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
司天确定后在泉就很容易的推算出来了,根据阴阳相对的原理。
司天为阳,在泉必定为阴。
司天为阴,在泉必定为阳。
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
依此类推。
如今年(2006年)为丙戌年地支为戌,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因此今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四、主气主气是指每年分六个间区(从大寒节始至小寒节中)中的不变的气。
也就是不管哪一年,六气的分布次序都一样。
五运六⽓概述五运六⽓五运六⽓概说(1)发表者:邓宏五运六⽓之重要性《素问天元纪⼤论》云:“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母,⽣杀之本始,神明之府。
”意谓根据⼗天⼲之五合所推算的五运,由其阴阳之盛衰可以推知万物与⼈类⽣命之演变,进⽽了解其疾病之变化。
⼴东省中医院肿瘤科邓宏因此《内经》论治病法则云:“必先岁⽓,勿伐天和”,必先了解时间的变化,岁⽓之盛衰,然后⽅可与⾔治病之⽅。
所谓:“不知年之所加,⽓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矣。
”可知五运六⽓之重要性实为中国医学中最重要的⼀环。
虽然中医史上有很多⼈批评它的正确性与实⽤性,例如著有《伤寒⾆鉴》的张诞先,他的弟弟名张飞畴,曾著《运⽓不⾜凭说》。
中云:“谚云:不谈五运六⽓,检遍⽅书何济?所以稍涉医理者,动以司运为务。
曷知天元纪等篇本⾮素问原⽂,王⽒(指王冰)取《阴阳⼤论》补⼊经中,后世以为古圣格⾔,谁敢⾮之?其实⽆关于医道也。
况论中明⾔时有常位,⽽⽓⽆必然,犹谆谆详论者,不过穷究其理⽽已,纵使胜复有常,⽽政分南北,四⽅有⾼下之殊,四序有⾮时之化,百伐(步)之内,睛⾬不同,千⾥之外,寒暄各异,岂可以⼀定之法⽽测⾮常之变耶?若熟之以资顾问则可,苟奉为治病之法则,则执⼀不通矣。
”飞畴先⽣认为五运六⽓不可靠的理由有:⼀、《天元纪⼤论》、《阴阳⼤论》等篇为后⼈所加,⾮素问原⽂。
此说固奇,但是证据何在似未明⾔,且⾃王冰以来,此数篇即列书中,若⾮《素问》原⽂,王冰何会轻率加⼊?⼆、四⽅有⾼下之殊,四序有⾮时之化,百步之内晴⾬不同,千⾥之外寒暄各异:其实五运六⽓中所谓六⽓、五运之变化,并⾮指⽓候之寒、温、⽕、燥之变迁,⽽是指“⽓”之变化。
燥寒晴⾬有形,⽽⽓化则⽆形,是以常见湿⾬连绵,⽽⿐⼲、⽬⾚、燥⾦之病迭现之情,此张⽒所不知也。
此可由“春主风”⽽春天并⽆台风,可以得到明证:六⽓与⽓候⽆关。
三、四⽅虽有晴⾬之异,然其⽓则有同化者。
是以每年流感之病,型式四⽅皆同。
五运六气详解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六气: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初春,气候变化多风,疾病流行以肝病居多。
二之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气候逐渐转热,疾病流行以肝心病居多。
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每年的夏季,气候炎热,疾病流行以心病、暑病居多。
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每年的暮夏初秋,气候变化以湿气为重,疾病流行以脾病居多。
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每年秋冬之间,气候变化以燥气较重,疾病发生以肺病居多。
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每年的严冬,气候严寒,疾病发生以关节病和感冒居多。
一(天干配五行):二(地支配五行):甲、乙--------木寅、卯-------木丙、丁--------火巳、午-------火戊、己-------土申、酉-------金庚、辛--------金亥、子-------水壬、癸--------水辰、戌、丑、未---土三(天干化五运)(中运):(黄帝内经内容)甲、己------土运丁、壬------木运乙、庚------金运戊、癸------火运丙、辛------水运其中单数(甲、丙、戊、庚、壬)为中运太过之年双数(乙、丁、己、辛、癸)为中运不及之年四(地支化六气)(司天之气):(黄帝内经内容)子、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干支纪年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运气”(中运与司天之气)的意义。
每年干支的不同组合,就有不同的中运与司天之气的组合,不同的气候,易引发不同的病症。
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
这种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是: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