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架(井架)卷扬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 格式:docx
- 大小:13.87 KB
- 文档页数:1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简称提升机)的设计、制作符合安全要求和在施工中得到正确使用,保证施工及人身安全,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整修、拆除等工程施工中,额定起重量在2000kg 以下,以地面卷扬机为动力、沿导轨做垂直运行的高、低架物料提升机。
注:提升高度30m以下(含30m)为低架;提升高度31~150mm为高架。
第1.0.3条提升机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2.0.1条制造提升机应先提出设计方案,并有图纸、计算书和质量保证措施。
第2.0.2条提升机应有产品标牌,标明额定起重量,最大提升速度、最大架设高度、制造单位、产品编号及出厂日期。
第2.0.3条提升机吊篮与架体的涂色应有明显区别。
第2.0.4条提升机出厂前,应按规定进行检验,并附产品合格证。
第2.0.5条安装提升机架体的人员,应按高处作业人员要求,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第2.0.6条提升机在安装完毕后,必须经正式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2.0.7条使用单位应根据提升机的类型制订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制度及检修制度。
第2.0.8条使用单位应对每台提升机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其内容应包括:验收,检修,试验及事故情况。
第2.0.9条应配备经正式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证的专职司机。
第三章结构设计与制造第一节结构设计第3.1.1条提升机钢结构(以下简称结构)的设计,应满足制造、运输、安装、使用等各种条件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其结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3.1.2条结构设计时应考虑下列荷载:一、工作状态下的计算荷载。
包括:自重、提升荷载和工作状态下的风荷载;二、非工作状态下的计算荷载。
包括:自重和非工作状态下的风荷载;三、荷载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1992)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简称提升机)的设计、制作符合安全要求和在施工中得到正确使用,保证施工及人身安全,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整修、拆除等工程施工中,额定起重量在2000kg以下,以地面卷扬机为动力、沿导轨做垂直运行的高、低架物料提升机。
注:提升高度30m以下(含30m)为低架;提升高度31~150mm为高架。
第1.0.3条提升机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2.0.1条制造提升机应先提出设计方案,并有图纸、计算书和质量保证措施。
第2.0.2条提升机应有产品标牌,标明额定起重量,最大提升速度、最大架设高度、制造单位、产品编号及出厂日期。
第2.0.3条提升机吊篮与架体的涂色应有明显区别。
第2.0.4条提升机出厂前,应按规定进行检验,并附产品合格证。
第2.0.5条安装提升机架体的人员,应按高处作业人员要求,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第2.0.6条提升机在安装完毕后,必须经正式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2.0.7条使用单位应根据提升机的类型制订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制度及检修制度。
第2.0.8条使用单位应对每台提升机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其内容应包括:验收,检修,试验及事故情况。
第2.0.9条应配备经正式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证的专职司机。
第三章结构设计与制造第一节结构设计第3.1.1条提升机钢结构(以下简称结构)的设计,应满足制造、运输、安装、使用等各种条件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其结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3.1.2条结构设计时应考虑下列荷载:一、工作状态下的计算荷载。
包括:自重、提升荷载和工作状态下的风荷载;二、非工作状态下的计算荷载。
包括:自重和非工作状态下的风荷载;三、荷载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
绞车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1、启闭机安装应牢固、稳定、视线良好的地方,机座下应用方木垫起,搭设防砸防雨工作棚。
2、卷扬机的地锚必须单设,不得利用树木、电线杆、建筑物代替地锚,固定绞车底座两侧应铺设两根钢管,以防止底座在使用时左右滑动。
3、导向滑轮不得使用开口滑轮,钢丝绳的型号应根据负载能力选择,钢丝绳在使用中不得拖地打弯,不得使用油芯外露和压扁的钢丝绳,在卷筒上保持三圈以上的安全圈,并排列整齐。
卷筒钢丝绳缠乱时,必须由两人配合缠绕,一人操作,一人在5M以外用手引导,严禁一人用手、脚引导缠绕,防止把手或脚绞进去发生事故。
4、使用前检查制动器是否灵敏,卷扬机、井架、吊盘有无异常,机身、井架是否牢固可靠,传动部位防护是否齐全有效,各部连接紧固件是否完好可靠。
经检查试运转合格后,方准操作。
司机必须持上岗证操作,吊盘内严禁乘人上下,吊盘前后应设防护门。
提升架天轮下4M处设超高限位器,防止吊盘冲顶拉倒提升架。
5、工作中遇到停电,司机把挂板放在地上,不得悬挂在半空。
工作完毕,拉闸断电,锁好闸箱。
6、每天检查钢丝绳、天轮、地面滑轮的操作,每周加一次油。
7、在启动绞车之前,驾驶员必须清楚地听到接触信号。
8、吊笼无安全门、在没有安全门的情况下,不要启动卸货平台。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程<1>基本规定物料提升机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作业:环境温度为-20℃~+40℃;导轨架顶部风速不大于20m/s;电源电压值与额定电压值偏差为±5%,供电总功率不小于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值。
物料提升机的可靠性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施工升降机》GB/T10054的规定。
用于物料提升机的材料、钢丝绳及配套零部件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
起重量限制器、防坠安全器应经型式检验合格。
传动系统应设常闭式制动器,其额定制动力矩不应低于作业时额定力矩的1.5倍。
不得采用带式制动器。
具有自升(降)功能的物料提升机应安装自升平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兼做天梁的自升平台在物料提升机正常工作状态时,应与导轨架刚性连接;自升平台的导向滚轮应有足够的刚度,并应有防止脱轨的防护装置;自升平台的传动系统应具有自锁功能,并应有刚性的停靠装置;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上栏杆高度宜为 1.0m~1.2m,下栏杆高度宜为0.5m~0.6m,在栏杆任一点作用1kN的水平力时,不应产生永久变形;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且宜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冷轧钢板;自升平台应安装渐进式防坠安全器。
当物料提升机采用对重时,对重应设置滑动导靴或滚轮导向装置,并应设有防脱轨保护装置。
对重应标明质量并涂成警告色。
吊笼不应作对重使用。
在各停层平台处,应设置显示楼层的标志。
物料提升机的制造商应具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资格。
制造商应在说明书中对物料提升机附墙架间距、自由端高度及缆风绳的设置作出明确规定。
物料提升机额定起重量不宜超过160kN;安装高度不宜超过30m。
当安装高度超过30m时,物料提升机除应具有起重量限制、防坠保护、停层及限位功能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吊笼应有自动停层功能,停层后吊笼底板与停层平台的垂直高度偏差不应超过30mm;防坠安全器应为渐进式;应具有自升降安拆功能;应具有语音及影像信号。
物料提升机的标志应齐全,其附属设备、备件及专用工具、技术文件均应与制造商的装箱单相符。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为使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简称提升机)的设计、制造符合安全要求和在施工中得到正确使用,保证施工及人身安全,建设部1993年1月12日发布《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自1993年8月1日起施行,为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企业参考使用。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整修、拆除等工程施工中,额定起重量在2000kg以下,以地面卷扬机为动力,沿导轨做垂直运行的高、低架物料提升机。
规范共分十章,一百一十八条,包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章结构设计与制造;第四章提升机构;第五章安全防护装置及要求;第六章电气;第七章基础、附墙架、缆风绳及地锚;第八章安装与拆除;第九章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第十章使用与管理。
本规范应掌握的内容是:第2.0。
2条提升机应有产品标牌,标明额定起重量、最大提升速度、最大架设高度、制造单位、产品编号及出厂日期。
第2.0.5条安装提升机架体的人员,应按高处作业人员要求,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第2。
0。
6条提升机在安装完毕后,必须经正式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2。
0。
9条应配备经正式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证的专职司机.第2.0.7条使用单位应根据提升机的类型制订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制度及检修制度, 第2.0.8条使用单位应对每台提升机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其内容应包括:验收、检修,试验及事故情况。
第3。
1。
9条提升机架体顶部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第4。
0.3条卷筒两端的凸缘至最外层钢丝绳的距离,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倍。
卷筒边缘必须设置防止钢丝绳脱出的防护装置。
第4。
0.4条卷筒与钢丝绳直径的比值应不小于30。
第4。
0。
6条滑轮组的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比值:低架提升机不应小于25;高架提升机不应小于30。
第4.0。
7条滑轮应选用滚动轴承支承. 滑轮组与架体(或吊篮)应采用刚性连接,严禁采用钢丝绳、铅丝等柔性连接和使用开口拉板式滑轮。
龙门架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应知应会清单交底内容: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2、司机在上岗前仔细阅读龙门架说明书,详细了解龙门架的各项性能。
2、每日班前要进行日常检查,在确认提升机正常时,方可投入使用。
检查内容包括:(1)地锚与缆风绳的连接有无松动。
(2)空载提升吊篮作1次上下运行,检验是否正常,并同时碰撞限位器和观察安全门是否灵敏完好。
(3)在额定荷载下,将吊篮提升至离地面1-2米高度停机,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和架体的稳定性。
(4)安全停靠装置和断绳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5)吊蓝运行通道内有无障碍物。
(6)司机的视线或通讯装置的使用效果是否清晰良好。
3、物料在吊篮内要均匀分布,不得超出吊篮。
当长料在吊篮内立放时,要采取防滚落措施;散料要装箱或装笼。
严禁超载使用。
4、严禁人员攀登、穿越龙门架和乘吊篮上下。
5、高架提升机应使用通讯装置联系,信号不清不得开机。
作业中无论任何人发出紧急停车信号,都要立即执行。
6、闭合电源前或作业中忽然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开关扳回零位。
在重新恢复作业前,应在确认提升机动作正常后方可继续使用。
7、发现安全装置、通讯装置失灵时,要立即停机修复。
作业中不得随意使用极限限位装置。
8、使用中要经常检查钢丝绳、滑轮工作情况,如发现磨损严重,必须及时更换。
9、吊篮下降时,应在吊篮行至地面1-2米处控制缓慢落地,不允许吊篮自由落下直接降至地面。
10、作业后,将吊篮降至地面,各控制开关扳至零位,切断主电源,锁好闸箱。
11、提升机使用中应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1)司机要按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对提升机各润滑部位进行注油润滑。
(2)维修保养时要将所有控制开关扳回零位,切断主电源。
提升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不得进行维修保养,排除故障要在停机后进行。
(3)更换零部件时,零部件必须与原部件的材质性能相同,并应符合设计和执照标准。
维修主要构件所用焊条及焊缝质量必须符合原设计要求。
一、交底对象本次安全技术交底对象为参与卷扬机作业的全体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等。
二、交底目的为确保卷扬机作业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特进行本次安全技术交底。
三、卷扬机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卷扬机设备是否完好,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检查卷扬机电源线路、控制器、制动器等是否正常,确保无漏电现象。
(3)检查卷扬机安装是否牢固,固定螺栓、地脚螺栓等是否紧固。
(4)检查卷扬机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如防护罩、防护栏等。
2.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等。
(2)操作前,确认卷扬机处于空载状态,检查卷扬机各部件运行是否正常。
(3)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卷扬机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上报。
(4)卷扬机运行时,严禁将头、手等部位伸入卷扬机内部。
(5)卷扬机作业时,严禁超载使用,确保卷扬机运行平稳。
(6)作业过程中,保持卷扬机周围环境整洁,避免杂物掉入卷扬机内部。
3. 作业后的安全措施(1)作业结束后,关闭卷扬机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2)检查卷扬机各部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3)清理卷扬机周围环境,确保无杂物。
(4)对卷扬机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应急处理措施1. 电气故障:立即切断电源,通知电工进行检查维修。
2. 机械故障:立即停止作业,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3. 人员伤害:立即停止作业,拨打急救电话,对伤者进行现场急救。
五、交底要求1. 作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2. 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3. 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4. 作业人员如有疑问,可随时向安全员或管理人员咨询。
六、签字确认请各位参与卷扬机作业的人员认真阅读本安全技术交底,并在以下签字确认栏签字:(签名)(日期)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