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西南大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1145]《美学与人生》大作业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30 KB
- 文档页数:2
1、“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是( )提出的。
B1.A. 亚里士多德2.B. 克罗齐3.C. 柏拉图4.D. 康德2、《红楼梦》里“晴雯撕扇”的情节充分体现了美的( ) C1.A. 形象性2.B. 时代性3.C. 非功利性4.D. 民族性3、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 ) D1.A. 《宋元戏曲考》2.B. 《红楼梦评论》3.C. 《人间词话》4.D. 《诗品》4、“美是物在人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
”是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的观点。
( ) C1.A. 朱光潜2.B. 蔡仪3.C. 吕荧4.D. 李泽厚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景象?( ) B1.A. 荒诞2.B. 崇高3.C. 优美4.D. 悲剧6、“客观事物的美的形象关系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实质,而不取决于观赏者的看法”是以下那个美学家提出的观点。
( ) A1.A. 蔡仪2.B. 李泽厚3.C. 康德4.D. 高尔泰7、下列说法是庄子提出来的是() C1.A. 智者乐水2.B. 柔弱胜坚强3.C. 天地有大美不言4.D. 上善若水8、以下大力提倡美感的非功利的美学家是() B1.A. 杜威2.B. 康德3.C. 柏拉图4.D. 孔子9、以下主张艺术是存在真理的“揭示”说的是( ) B1.A. 席勒2.B. 海德格尔3.C. 朱光潜4.D. 荣格10、“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是哪一种思维的特点?( B )1.A. 逻辑思维2.B. 形象思维3.C. 辩证思维4.D. 抽象思维11、相当于“崇高”范畴概念的是( D )1.A. 柔美2.B. 婉约3.C. 适宜4.D. 雄浑12、把美分为“绝对的美”和“相对的美”的是( D )1.A. 黑格尔2.B. 康德3.C. 柏拉图4.D. 哈奇生13、以下不属于“自下而上”研究美学的是( A )1.A. 柏拉图2.B. 费希纳3.C. 立普斯4.D. 丹纳14、“孤立说”的提出者是( B )1.A. 康德2.B. 闵斯特堡3.C. 谷鲁斯4.D. 布洛15、“新松恨不高百尺,恶竹应须斩万杆”属于( A )1.A. 对比想象2.B. 接近想象3.C. 创造性想象4.D. 相似想象16、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方其若翰,气倍词前,既乎篇成,半折心始”,这充分说明了文艺创作中( B )的现象。
1、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 )。
社会干预功能心理平衡功能道德教育功能娱乐消遣功能2、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外在的自然界人所改造的自然界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3、“艺”在中国古代被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精神产品物质产品自然物人工制品4、“粗绢恶扇,败人意兴”这一现象与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的哪一层次有关?()形式符号层物质实在层意象世界层意境超验层5、“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
亚里土多德席勒柏拉图尼采6、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体现了( )。
审美的非功利性审美的具象性审美的非自觉性审美的个性7、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不是鲍姆嘉通,应该是( )。
康德席勒鲍桑葵维柯8、( )是德育主要依据。
理想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现实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现实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理想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9、维特根斯坦通常被认为是以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格式塔美学实验美学接受美学分析美学10、古代文论家( )提出了“隐秀”说。
钟嵘刘勰陆机司空图11、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
生活方式的变革思想观念的自由创造性的发挥社会关系的解放12、朱光潜认为“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在于( )。
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3、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来定义美,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
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4、审美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
自然社会人生艺术15、“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
1、选择题:仁是儒家的核心范畴。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选择题:《论语》里仁字出现了109。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选择题:《论语》里美这个字与善无关。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4、选择题:儒家美学的观点有()选项:A:美善结合B:非乐C:中和、中庸D:非功答案: 【美善结合;中和、中庸】5、选择题:“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选项:A:《春日》B:《赤壁赋》C:《秋日》D:《蜀道难》答案: 【《春日》】1、选择题:叔本华提出了“过失悲剧说”。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选择题: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和这种必然不能实现之间的矛盾的是()选项:A:亚里士多德B:鲁迅C:马克思D:黑格尔答案: 【马克思】3、选择题:鲁迅先生认为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小说统统给他团圆,中国实在少有真正的悲剧。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选择题: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选项:A:《罗密欧与朱丽叶》B:《李尔王》C:《哈姆雷特》D:《麦克白》答案: 【《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5、选择题:悲剧在古希腊文中的意义为“山羊之歌”。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1、选择题:晴雯撕扇体现了美重视事物的实际价值。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选择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出自《牡丹亭》。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选择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说明美感活动受审美需要的影响。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选择题:汤加以胖为美以及云南有的少数民族以黑齿为美体现了美的()选项:A:民族性B:非功利性C:唯一性D:绝对性答案: 【民族性】5、选择题: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两个等级七个层次,以下属于高级需要的是()选项:A:安全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认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答案: 【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1、选择题:以下属于《庄子.内篇》的文章有选项:A:《逍遥游》B:《齐物论》C:《人间世》D:《公孙丑》答案: 【《逍遥游》;《齐物论》;《人间世》】2、选择题:郭沫若认为庄子是一位厌世的思想家。
一、
单项选择题
1.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
”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
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
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人类的审美需要
2.
休谟主张“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这属于( )。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
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探求美
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
3.
在美学史上,( )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
马克思
黑格尔。
他所说的“大”,比一般的美在程度上更鲜亮激烈,在范围上更广阔宏伟,是一种绚烂壮观的美。
这样的崇敬观点与西方传统美学中的观点对比,重视点不同,但假如把这类品行同相关的遭受联系起来观察,所波及的对象世界中相同包含惹起忧患困苦的要素,与西方美学所议论的崇敬特色还是邻近的。
在不同的人生实践的领域,崇敬有不同的表现。
第一,崇敬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对峙和超越。
人在自然中体验到的崇敬,是那些体积大,力度强的事物所拥有的一种审美属性。
它经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而进入人的审美视线,并因为人的超越之感而获取审盛情义,进而对人类有一种激励性和激励性。
如高峰大川、大海广阔、雄风惊雷、狂风暴雨等,还有像动物中的雄狮、猛虎、海燕、西南大学网络与持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W6600 姓名: 000 层次:专升本类型:网教专业:公共课2016 年 05 月课程名称【编号】:美学与人生【 1145】A 卷题号得分(横线以下为答题区)雄鹰等,它们都因为人们传递它们上边感悟到力量,进而认可了自己的超越而获取美感。
其次,崇敬表现为人与社会的对峙与超越。
这主要表此刻人的创建物和人的精神品行两个方面。
在人的社会创建中,人经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创建出属于自己的人的精神品行中,人因为战胜社会,自我的有限性,进而获取精神的解放,也就体验到一种崇敬感。
第三,艺术作品的崇敬风格。
人的崇敬体验经过艺术作品加以表现和反应,是自然和社会中崇敬的集中表现形式。
崇敬艺术在内容上都反应了自然和社会中宏伟壮阔的事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明月照积雪”,“大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江流昼夜”,“中天悬明镜”,“长河夕阳圆”此种境地堪称“千古奇景”。
这里他从外在形式所以,崇敬作为审美形态,最为主要的是它是一种对峙和矛盾的审美体验。
崇敬是一个相对微小却代表正义与和蔼的主体与强盛的敌对权力奋斗抗争的过程,经过这类奋斗与抗争显现人的精神与力量,崇敬是人的精神与力量的动向显现。
单项选择题1、以下著作中哪一部是朱光潜先生的著作?()1. 《美的历程》2. 《文艺心理学》3. 《美学散步》4. 《审美教育书简》2、朱自清认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的是()1. 诗缘情2. 比德3. 虚静4. 诗言志3、“美是物在人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
”是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的观点()1. 高尔泰2. 朱光潜3. 吕荧4. 李泽厚4、认为文艺是对真理“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是不真实的是()1. 亚里士多德2. 席勒3. 黑格尔4. 柏拉图5、在现有材料之上综合出一个新的形象,如猪八戒、孙悟空等属于()1. 对比想象2. 创造想象3. 相似想象4. 接近想象6、在西方的喜剧理论中,倡导“预期失望说”的美学家是()1. B. 霍布斯2. 柏格森3. 弗洛伊德4. 康德7、以下关于20世纪50 年代“美学大讨论”的说法错误的是()1. 这次美学讨论形成了对美的一致看法和完整体系2. 朱光潜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3. 蔡仪认为美是客观的4. 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美是什么”8、“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是()提出的。
1. 康德2. 克罗齐3. 亚里士多德4. 柏拉图9、下面能表达超越了主客二分关系,超越了“自我”的是()1.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2.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3.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4. 心外无物10、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1. 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2. 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3. 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4. 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11、“纯粹主体”对于“纯粹客体”的观审就是美是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的观点?()1. 亚里士多德2. 康德3. 叔本华4. 尼采12、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1. 《诗学》2. 《大希庇阿斯篇》3. 《判断力批判》4. 《诗艺》13、把美分为“绝对的美”和“相对的美”的是(1. 柏拉图2. 哈奇生3. 黑格尔4. 康德14、姚鼐"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所述的风格特征是()1. 崇高2. 优美3. 喜剧4. 悲剧15、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它与哪一家的美学有密切联系()1. 墨家2. 法家3. 道家4. 儒家16、“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一共四次作业全部在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美学与人生》第一次作业题目:1、"美学之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鲍姆嘉通D:莱辛题目:2、康德的主要美学著作是()。
A:《纯粹理性批判》B:《判断力批判》C《实践理性批判》D:《反思批判》题目:3、第一次把优美与崇高并列,将其作为两个主要审美范畴进行论述的是()。
A:哈奇生B:夏夫兹博里C:休谟D:博克题目:4、黑格尔的美学观是()。
A: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B美是和谐C美是鲜明的颜色D美是数的和谐题目:5、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是()。
A:别林斯基B:车尔尼雪夫斯基C:马克思D:列宁6、最早区分"美本身”与"美的东西”的人是()。
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C:苏格拉底D:柏拉图题目:7、提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B:伊壁鸠鲁C:巴门尼德D:朗吉弩斯题目:8、庄子的美学观是()。
A君子成人之美B:天地有大美而不言C:充实之谓美D:美在虚实题目:9、认为崇高在于"无形式”的人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希特D:叔本华题目:10、汉代《说文解字》里"美”字的意思是()A羊人为美B羊综合感觉为美C:羊生殖崇拜为美D:羊大为美题目:11、提出"诗言志”的著作是《》。
A:《诗经》B:《尚书》C:《庄子》D:《论语》题目:12、强调"尽善尽美”的是()。
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荀子题目:13、认为文艺是"模仿的模仿”的人是()。
A:苏格拉底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题目:14、苏珊・朗格提出的文艺本质说是()。
A:表现说B:神授说C:无意识说D:符号说题目:15、提出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的人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第二次作业题目:17、下列作家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是()。
社会干预功能心理平衡功能道德教育功能娱乐消遣功能2、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外在的自然界人所改造的自然界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3、“艺”在中国古代被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精神产品物质产品自然物人工制品4、“粗绢恶扇,败人意兴”这一现象与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的哪一层次有关?()形式符号层物质实在层意象世界层意境超验层5、“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
亚里土多德席勒柏拉图6、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体现了( )。
审美的非功利性审美的具象性审美的非自觉性审美的个性7、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不是鲍姆嘉通,应该是( )。
康德席勒鲍桑葵维柯8、( )是德育主要依据。
理想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现实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现实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理想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9、维特根斯坦通常被认为是以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格式塔美学实验美学接受美学分析美学10、古代文论家( )提出了“隐秀”说。
钟嵘陆机司空图11、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
生活方式的变革思想观念的自由创造性的发挥社会关系的解放12、朱光潜认为“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在于( )。
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3、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来定义美,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
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4、审美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
自然社会人生艺术15、“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
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里所说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
必然与自由的矛盾冲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深层次的矛盾冲突。
实际上,这三类悲剧冲突归根结柢也都表现着必然与自由的斗争,只不过是在特定的领域中进行的。
代表作品著名的悲剧有许多,如《红楼梦》、《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安娜·克里斯蒂》、《浮士德》、《哈姆雷特》、《雷雨》、《椅子》、《奥赛罗》、《李尔王》,《油画《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麦克白》(莎士比亚)。
著名的悲剧作家无计其数,如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斯特林堡等等。
还有老舍在《骆驼祥子》中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
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
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
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总之,悲剧最能表现矛盾斗争的内在生命运动,从有限的个人窥见那无限的光辉的宇宙苍穹,以个人渺小之力体现出人类的无坚不摧的伟大。
3、结合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论述,谈谈你认为艺术是什么?艺术是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
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
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
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艺术形象,以人为中心对社会生活做出感性与理性、情感与认识、个别性与概括性相统一的反映,把创照性的生活与表现情感结合起来,并用语言、音调、色彩、线条等物质手段将形象物质和外观,成为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
形象性与审美性是艺术作品最突出的特征。
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并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人类自由创照能力的体现,它在发展过程中早已成为独立的精神活动领域。
1-5
B A A D D
6-10
A A A A A
11-15
C A C C C
16-20
A B C C A
21-25
C D C B B
26-30
B B A D A
31-35
C D C B C
36-40
B A
C
D B
41-45
A A
B A C
46-50
B B A D B
51-55
D B D B D
56-60
B A D A C
61、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主要形态有哪些?探讨美的主要形态: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来研究美。
从人的主观感受来研究美。
从主客观的关系来研究美。
从客观的精神理念来研究美。
从社会生活来研究美
62、简述美学史上4种关于喜剧性的理论。
喜剧性理论:
无害的丑。
突然的荣耀。
预期失望。
生命的机械化。
63、审美活动产生的前提是什么?
审美活动产生的前提:
审美需要。
审美态度。
审美能力。
事物的审美属性。
审美环境。
64、在关于意境的各种争论中,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65、怎样理解美学上的“优美”范畴,结合一些艺术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66、怎样理解崇高的内涵?
崇高:
外在形式是“大”。
内容与形式之间经过矛盾冲突之后的一种间接的和谐愉悦。
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的情感,由痛到快的转变是标志。
是人对无限性的一种希求。
67、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形象性。
非功利性。
情感性。
个体创造性。
68、结合美的情感性特征,谈谈你认为什么是情感?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情感?
69、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审美现象,谈谈你认为什么是美?
答:个人认为美是从生活开始的。
有人说过“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个人觉得美也是如此,它是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它充斥着大家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世界。
就像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坚持美以及艺术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强调现实美高于艺术美,反对纯艺术论。
艺术再现生活现实,是生活的代替品。
就连哲学家和艺术家们对于美所给的定义都不同,那么我们这些普通人对于美的理解更是多种多样了。
从上述的简单罗列可以了解美的定义同样是两种倾向,即唯物的和唯心的。
个人认为美是意识的产物,美感是意识对于美的感受,而物质更多的只是审美的对象。
由于不同意识的观察美存在着不同的角度,因此对于美的理解是不同的,而觉得这种不同恰恰是美之所以为美的一个重要理由。
总觉得能让人身心愉悦,积极向上的也可以称之为美的。
70、谈谈你对美的非功利性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如何处理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