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课件实用主义
- 格式:ppt
- 大小:1019.50 KB
- 文档页数:15
了至今仍存在的习惯。
被火烧伤过的小孩怕火,即便他已经完全不记得他被火烧的那一回了。
我以为一个事件若造成习惯,就可以说它“被经验到”。
(记忆即一种习惯。
)大致说来,习惯只在生物身上造成。
被火烧的拨火棒无论如何经常弄得灼红,也不怕火。
所以,根据常识上的理由,我们说“经验”和世界的“素材”不同范围。
在这点上脱离常识,我个人看不出有任何正当的理由。
除了关于这个“经验”问题,此外我觉得詹姆士的彻底经验论我是同意的。
至于他的实用主义和“信仰意志”,那就不同了。
特别是后者,我以为它蓄意给某些宗教教义提出表面上似乎正确而实际是诡辩的辩护,而且这种辩护是任何真诚的教徒所不能接受的。
《信仰意志》(TheWilltoBelieve)一书出版于1896年;《实用主义——若干老想法的一个新名称》(Pragmatism,a New Name or Some Old Ways of Thinking)出版于1907年。
后一本书中的学说为前一书里的学说的扩充。
《信仰意志》中主张,我们在实践上,常常在不存在任何适当的理论根据可以下决断的场合下不得不作出决断,因为即便什么事也不做,那仍旧是个决断。
詹姆士说,宗教问题就属于此类;他主张,虽然“我们的十分逻辑的理智可能并未受到强制”,我们也有理由采取一种信仰的态度。
这基本上就是卢梭的萨瓦牧师的态度,但是詹姆士的发挥是新颖的。
据他讲,求实这种道德义务包括两个同等的训条,即“相信真理”和“避开错误”。
怀疑主义者只注意第二个训条,因而不相信一个较不慎重的人会相信的许多真理,这是不对的。
假如相信真理和避免错误同等重要,那么面临二者择一时,我最好随意相信各种可能性中的一个,因为这样我便有对半的机会相信真理,可是如果悬置不决,丝毫机会也没有。
倘若认真对待这一说,结果产生的行为准则就会是一种极古怪的行为准则。
假设我在火车上遇见一个陌生人,我心里自问:“他的姓名是不是叫艾本尼泽·威尔克思·史密斯?”如果我自认我不知道,那么关于这人的姓名我确实没抱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