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

  • 格式:docx
  • 大小:13.28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

发布日期:2011-01-15 15:00:32

商誉的界定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差额。应确认为商誉。即商誉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并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即对于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按照原账面价值确认.不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不形成商誉。

合并商誉:企业合并成本一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企业合并成本的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规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在购买目的公允价值以及企业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 号》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即《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 号》将与合并相关的直接相关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科目.与企业合并类型无关。如此处理会使企业合并成本降低.从而间接影响了合并商誉的大小。

商誉的列示

按企业合并方式的不同.控股合并的情况下:商誉在个别报表中不列示.而是将其包含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中.并只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吸收合并的情况下。商誉在购买方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都应该列示。

案例

甲企业以公允价值7000 万元、账面价值5000 万元的无形资产为对价.对乙企业进行吸收合并,甲、乙公司无关联方关系.甲企业购买过程中支付审计费、评估费等直接相关费用100 万元。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相关税费。购买日乙企业持有的资产情况如下: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3000 万元、公允价值为4000 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2000 万元、公允价值为3000 万元:长期借款账面价值为1500 万元、公允价值为1500 万元: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500 万元、公允价值为5500 万元。编制甲企业有关企业合并的会计分录。

解析

1.甲企业合并成本=7000 万元

注:《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规定企业合并成本为7100 万元(7000+100),《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将直接相关费用100 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不再计入合并成本。

2.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5500 万元

3.商誉=企业合并成本一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7000 —5500=1500(万元)

4.无形资产转让收益=7000 —5000=2000(万元)

甲企业有关企业合并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4000(公允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3000(公允价值)

商誉1500

管理费用100

贷:长期借款1500( 公允价值)

无形资产5000f 账面价值) .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2000

银行存款.100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 号》对合并相关的直接相关费的调整.进而间接影响到商誉的初始确认以及后续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兼职》规定,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持有期间不要求摊销.但至少应在每年年终进行减值测试。

由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因此.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合进行减值测试。《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 号》对合并成本的调整,从而影响到与此相关的商誉的确认、商誉的减值测试等一列会计因素的变动.自2010 年1 月1 日起开始执行.不需要进行追溯调整。

作者:董吉桥

来源:中国会计报2011 年1 月7 日第16 版

合并商誉会计处理探析

发布日期:2009-06-25 19:57:42

商誉作为企业的无形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其来源有两方面:一为企业白创商誉,二为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合并商誉。由于自创商誉的计量存在较大困难,基本未被会计实务界采纳,各国会计准则对自创商誉均采取不予确认的态度,目前会计准则及会计实务中所说的商誉主要是指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对于合并商誉的本质,各国会计准则对其描述大同小异,国际会计准则第22 号将商誉定义为:购买成本超过购买方在交易日对购买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的部分。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16 号意见书(APBl6) 将其定义为:企业购并过程中产生的,收购方企业所支付的购买成本与购得股权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该差额通常为正值,若出现负值则为负商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一、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及优缺点比较商誉会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和披露等问题。对于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如前所述,会计实务界普遍采取只确认外购商誉,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的方法。对于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主要存在3 种不同观点:一是购买时立即注销,作为股东权益的减少;二是将购买商誉资本化为一项资产,在以后一定时期内按期摊销;三是将购买商誉资本化为一项资产,以后期间不摊销,而在一定期间进行减值测试。不同的选择将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容,进一步影响企业管理层的行为和投资者的判断。

第1 种方法的提出主要考虑外购商誉在初始确认后的后续确认面临的不确定性太大,因此在收购日将其立即注销,其效果与不确认商誉相同。这种处理方法虽然简单,但却与实际经济状况不符。企业并购交易的目的就是为了购买“商誉”而使购买企业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如果在交易日就将商誉注销,则违背了真实性披露原则。同时,在交易完成后,商誉的信息马上从财务报表中消失,也无法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另外,由于立即注销商誉而不注销其他收购溢价会产生利润操纵的潜在可能,其后果是通过对收购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