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谐振器工作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62.19 KB
- 文档页数:2
谐振器频率控制原理(一)谐振器频率控制谐振器是一种重要的电路元件,具有频率选择性能。
它可以用于各种电路中,如无线电接收器、放大器和振荡器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浅到深地讨论谐振器的频率控制原理。
1. 什么是谐振器?谐振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共振现象的电路元件。
在谐振状态下,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会达到最大值。
谐振器主要由电感和电容构成,其中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决定了谐振器的频率。
2. 谐振器的频率选择性谐振器的频率选择性是指在特定频率下,电路对该频率的信号响应最强烈。
这个特定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谐振器的频率选择性与谐振器的带宽密切相关。
带通谐振器带通谐振器是一种常见的谐振器类型,它在谐振频率附近形成一个”通”的带宽范围,该范围内的信号能够被谐振器放大。
带通谐振器主要由电感和电容构成,通过调整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可以改变谐振器的频率。
带阻谐振器带阻谐振器与带通谐振器相反,它对特定频率的信号形成一个”阻”的带宽范围,该范围内的信号被谐振器削弱或阻断。
带阻谐振器也可以通过调整电感和电容的数值来改变谐振器的频率。
3. 频率控制原理谐振器的频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控制,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频率控制原理:电容变化改变谐振器的电容可以改变其频率。
通过改变电容的数值或者连接并选择不同的电容,谐振器的频率可以相应地改变。
这种方式适用于电容可调的谐振器。
电感变化改变谐振器的电感也可以改变其频率。
通过改变电感的数值或者连接并选择不同的电感,谐振器的频率可以相应地改变。
这种方式适用于电感可调的谐振器。
结论谐振器是一种重要的电路元件,具有频率选择性能。
通过调整谐振器的电容或电感,可以实现对频率的控制。
这些原理在无线电接收器、放大器和振荡器等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谐振器的频率控制是电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
4. 数字控制除了传统的电容和电感变化方式,谐振器的频率控制还可以通过数字控制实现。
这种方式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数字控制电容谐振器数字控制电容谐振器采用可编程电容阵列的方式来控制谐振器的频率。
陶瓷谐振器的工作原理
陶瓷谐振器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虚线框内为两端型谐振器的等效电路。
在fr<f<fa频率范围内呈感性,加上内
藏电容CL
1、CL
2
本谐振器可作为LC网络使用,在LC正反馈
振荡电路中使用一个Q
1=180°为反相器,加上LC反馈电路
又倒相Q
2
=180 °而形成振荡电路。
陶瓷谐振器的振荡条件
振荡条件:回路增益G=10log(α*β)≥0相移Q=Q 1+Q 2=360°×n (n=1、2、3……)
基本振荡电路回路增益测量电路
V10.01μF
R 1=50ΩT.G
Output=-20dBm
2PF 10MΩ
Rf=1MΩ
Ceramic
Resonator OUT
V 0IC:TC74HCU04
Vcc=5.0V
G=10Log(V 0/V 1)≥0~
陶瓷谐振器基本参数▪我司陶瓷谐振器分为ZTA型(不带内置电容)和ZTT型(带内置
电容),相应等效电路和阻抗和
相位特性图如:
▪(ZTA型)
▪(ZTT型)
陶瓷谐振器基本参数
▪C0:静电容;C1:动态电容;L1动态电感;
R1:动态电阻;CL1、CL2内置负载电容。
▪Zr:谐振电阻,近似于R1;
▪Fr:谐振频率,Fr=1/2π√L1C1;
▪Fa:反谐振频率,Fa=1/2π√L1C1C0/(C1+C0)
=Fr√1+C1/C0;
▪FOSC:振荡频率,FOSC=Fr√1+C1/(C0+CL);。
陶瓷滤波器原理
陶瓷滤波器是一种利用陶瓷材料制成的滤波器,它可以在电子电路中起到滤波
的作用。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陶瓷滤波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无线电设备、雷达系统等领域,其原理和性能对于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陶瓷滤波器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陶瓷材料的特性来实现对特定频率信号的滤波。
通常情况下,陶瓷滤波器由陶瓷谐振器和耦合元件组成。
陶瓷谐振器是利用陶瓷材料的压电效应和谐振原理来实现对特定频率信号的谐振,而耦合元件则用来实现对谐振器之间的耦合和频率选择。
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和稳定的介电性能,这使得陶瓷滤波器在高频电
路中具有较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陶瓷滤波器中,陶瓷谐振器通常采用陶瓷压电晶体材料,通过对晶体的加工和设计,可以实现对特定频率的谐振。
而耦合元件则可以通过设计和调整来实现对于谐振器之间的耦合和频率选择,从而实现对特定频率信号的滤波。
在实际的电子电路中,陶瓷滤波器通常被应用于对特定频率信号的滤波和选择。
例如在通信设备中,陶瓷滤波器可以用来滤除多余的杂散信号,从而保证通信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在雷达系统中,陶瓷滤波器可以用来选择特定频率的信号,从而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和跟踪。
总的来说,陶瓷滤波器的原理是利用陶瓷材料的特性来实现对特定频率信号的
滤波。
通过对陶瓷材料的加工和设计,可以实现对特定频率信号的谐振和滤波,从而在电子电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陶瓷滤波器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无线电设备、雷达系统等领域,对于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简述谐振器的工作原理谐振器是一种能够产生特定频率的振荡器,用于在电路中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它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射频电路和很多其他电子设备中。
谐振器的工作原理基于谐振现象,即当一个系统的振动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匹配时,会产生共振现象,从而产生特定频率的振荡信号。
谐振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机械谐振器和电子谐振器两种类型。
机械谐振器是利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来产生谐振现象的。
例如,一个钟摆就是一个机械谐振器,当它摆动的频率与固有频率匹配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
在电路中,机械谐振器通常采用石英晶体或陶瓷谐振器来产生特定频率的振荡信号。
电子谐振器则是利用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和电阻等元件来产生谐振现象的。
最常见的电子谐振器包括LC谐振器和蔗谐振器。
LC谐振器由电感和电容构成,当电感和电容的固有频率匹配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
而蔗谐振器则是利用晶体管、集成电路或其他电子元件来产生谐振信号。
它们在无线通信和射频电路中被广泛应用,用于产生稳定的射频信号。
谐振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振荡原理和共振原理。
振荡是指系统在外部驱动下产生周期性的变化,而共振是指系统在外部激励下产生较大的振幅。
在谐振器中,当系统的振动频率与其固有频率匹配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从而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这种稳定的振荡信号可以被用于调制、解调、频率合成和信号传输等应用。
谐振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能量的收集和释放。
当系统受到外部激励时,会将能量存储起来,并在共振频率下释放出来。
这种能量的收集和释放是谐振器产生稳定振荡信号的关键。
谐振器还可以通过控制电感、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的数值来调节其固有频率,从而产生不同频率的振荡信号。
这使得谐振器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频段和通信标准中,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总的来说,谐振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振荡和共振现象,利用机械或电子系统的固有频率来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它在无线通信、射频电路和其他电子设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这些应用提供了稳定的信号源和频率选择。
谐振器发射电路原理一、引言谐振器发射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无线通信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
它通过谐振器的共振作用,使得信号能够在特定的频率上得到放大和传输。
本文将介绍谐振器发射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二、谐振器的基本原理谐振器是一种能够在特定频率上实现能量传输的电路。
它由电感和电容组成,当电感和电容的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谐振器就会在特定频率上产生共振现象。
这种共振现象使得谐振器具有了特定频率上的增益特性,能够放大和传输该频率上的信号。
三、谐振器发射电路的工作原理谐振器发射电路主要由信号源、放大器和谐振器组成。
信号源产生需要传输的信号,然后通过放大器放大信号的幅度,最后通过谐振器将信号在特定的频率上进行放大和传输。
1. 信号源信号源是谐振器发射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需要传输的信号。
信号源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振荡电路,通过震荡器产生连续的正弦波信号,也可以是其他信号源,如数字信号源等。
2. 放大器放大器是谐振器发射电路中的关键部分,它用于放大信号源产生的信号。
放大器通常采用晶体管或场效应管等器件,通过放大器可以将信号源产生的微弱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幅度,以供谐振器进行进一步的放大和传输。
3. 谐振器谐振器是谐振器发射电路中最重要的部分,它通过共振现象实现对特定频率上信号的放大和传输。
谐振器由电感和电容组成,当电感和电容的参数满足一定的条件时,谐振器就会在特定频率上产生共振现象。
在共振状态下,谐振器对该特定频率上的信号具有很高的增益,能够将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幅度,并通过天线进行传输。
四、谐振器发射电路的特点和应用谐振器发射电路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1. 高效传输:谐振器发射电路能够在特定频率上实现高效的信号传输,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
2. 高频选择性:谐振器发射电路具有很好的频率选择性,只对特定频率上的信号进行放大和传输,减少了对其他频率信号的干扰。
3. 广泛应用:谐振器发射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如无线电广播、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晶振的定义: 晶振的英文名称为crystal. 石英晶体经精密切割磨削并镀上电极焊上引线做成,主要是为电路提供频率基准的元器件。
晶振的分类:1.按制作材料,分为石英晶振和陶瓷晶振。
低,陶瓷,而有工作,精度比晶振要低,但它不需要电源供电,有起振电路即可起振,一般有两个引脚,价格较低。
有源晶振内部含有石英晶体和匹配电容等外围电路,精度高、输出信号稳定,不需要设计外围电路、使用方便,但需要电源供电,有源晶振一般是四管脚封状,有电源、地线、振荡输出和一个空置端。
使用有源晶振时要特别注意,电源必须是稳压的且电源引线尽量短,并尽量与系统中使用晶振信号的芯片共地。
3、从封装形式上分有直插型(DIP)和贴片型(SMD)。
4、按谐振频率精度,分为高精度型、中精度型和普通型晶振。
5、按应用特性,分为串联谐振型晶振和并联谐振型晶振。
,是成正比。
这种现象就称“正压电效应”。
反之,在电场作用下,晶体产生形变,其形变大小与电场强度成正比,这种现象称“逆压电效应”。
利用压电效应,当极板外加交变电压时,产生机械形变;机械形变反过来产生交变电场。
机械形变振幅较小,晶体振动的频率比较稳定。
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和晶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机械振动的振幅急剧增加。
石英晶片的切型:在制造工艺中,首先要对石英晶体原材料进行切割研磨处理,其中一道很重要的工序是定角。
由于石英片的取向不同,其压电特性、弹性特性和强度特性就不同,用它来制造的谐振器的性能也不一样,经过大量研究,已发现了几十种有用的切割方式。
切型的习惯表示方法:AT, BT,CT,DT,ET,FC, SC,LC等。
石英晶体的振动模式:石英晶体常规技术指标:1/106)ppm晶体元件在串联谐振频率Fr时的电阻值。
•负载电容(CL )CL≈(C1C2/(C1+C2))+C杂散与晶体元件一起决定负载谐振频率FL的有效外界电容。
这里C杂散指晶体元件周边电路的分布电容。
资料介绍PCB电路板的分布电容多为5-6pF 。
超声陶瓷片谐振功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超声陶瓷片是一种用于超声波谐振的陶瓷材料,具有谐振频率高、功率密度大等特点。
在工业、医疗、清洁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超声谐振通过陶瓷片的震动,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产生高频超声波,可以用于清洗、切割、焊接等多种工艺。
超声陶瓷片的谐振原理是利用材料的压电和弹性性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尺寸微小的周期性变形,产生机械振动。
当频率等于谐振频率时,陶瓷片会表现出最大的振幅和功率输出。
选择合适的陶瓷材料和设计合理的结构,对谐振效果和功率密度起着关键作用。
超声陶瓷片的谐振功率密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材料的品质、形状、尺寸等。
一般来说,高弹性模量、低耗散、高震荡频率的陶瓷材料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
陶瓷片的形状和尺寸也会影响功率输出,通常采用厚度小于波长的片状结构,以便更好地谐振。
在实际的应用中,制备高功率密度的超声陶瓷片也需要考虑工艺的精度和稳定性。
首先要选择优质的陶瓷材料,并严格控制成品的质量,确保每片陶瓷片的性能一致。
制备工艺要求精密,包括材料的烧结、切割和电极的镀覆等过程。
需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调试,以保证陶瓷片的谐振效果和功率输出符合要求。
超声陶瓷片在工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清洁领域,超声波清洗设备利用陶瓷片的高功率密度产生的超声波,可将液体中的微粒和沉积物有效地清洗去除。
在医疗领域,超声波刀利用陶瓷片的谐振效果,可实现对组织的精确切割,减少伤害和出血。
在焊接领域,超声焊接设备通过陶瓷片的高频振动,实现了对薄膜、器件等材料的高效连接。
第二篇示例:超声陶瓷片是一种利用压电效应产生超声波的陶瓷材料。
它在医疗、工业、军事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中功率谐振是其关键特性之一。
超声陶瓷片是一种特殊的陶瓷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电荷分离现象,从而产生声波。
这种材料一般由铅镧钛酸盐、钡钛酸盐、锆钛酸盐等组成,具有高压电系数、稳定性和耐磨损性。
谐振器工作原理
谐振器工作原理:谐振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电路。
当一个电磁铁通电时,就会在线圈内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当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从而在线圈的两端产生一个电压降。
如果再使线圈两端的电压进一步降低,就会在线圈上产生感应电流。
如果在此同时再加上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就能得到谐振频率了。
谐振频率是指将该电路中的电路元件串联或并联于电路中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频率。
如果采用理想电容器作为电容元件,则当电容器充电时,其两端电压为零;当电容器放电时,其两端电压就会迅速升高。
为了补偿电容器放电时的电压变化,通常在电容器两端并联一只比电容小得多的电容。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个谐振电感(即电感元件),就组成了一个谐振电路。
对于电子线路而言,谐振电路是一种理想的无源电路。
在这个电路中,有电感、电阻等无源元件,但不存在电流,也没有电压(或电感)的变化。
—— 1 —1 —。
谐振器的工作原理
谐振器就是指产生谐振频率的电子元件,常用的分为石英晶体谐振器和陶瓷谐振器。
产生频率的作用,具有稳定,抗干扰性能良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频率精度要高于陶瓷谐振器,但成本也比陶瓷谐振器高。
谐振器主要起频率控制的作用,所有电子产品涉及频率的发射和接收都需要谐振器。
谐振器的类型按照外形可以分为直插式和贴片式两种。
传输电磁能量或电磁信号的途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磁波在空间或大气中的传播,另一类是电磁波沿波导系统的传播。
人类最初应用的电磁波导波系统是双线传输线,双线传输线主要用在频率较低的场合,当使用频率逐步提高时,双线传输线的传输损耗以及辐射损耗急剧的增加,为了克服辐射损耗,采用了同轴线结构。
但是同轴线中所采用的模式仍然是TEM 模,必须有内外两根导体,到了频率更高时内导体的损耗变得很严重。
在微波频段即分米波段和厘米波段人们发现,用一根中空的金属管来传输电磁波是可行的和方便的。
在空管中不可能传播TEM模式,因此采用TE模或TM模,这就是金属波导或称为波导管。
到了短毫米波段及亚微毫米波段金属波导的截面积尺寸太小,加工不易,因此采用介质波导作为传输系统。
在光波段使用光学纤维和光波导也是介质波导。
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是一种利用陶瓷晶振器实现调频发射的电路系统。
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本文将通过对陶瓷晶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调频发射电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探究和分析,来总结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的优势,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陶瓷晶振作为一种常见的振荡器材料,具有稳定性高、体积小、成本低等特点,使其在无线通信领域被广泛应用。
调频发射电路是一种能够在不同频率间进行切换并实现信号调制的电路系统。
将陶瓷晶振与调频发射电路相结合,可以实现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信号产生和传输。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将首先介绍陶瓷晶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陶瓷晶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电场使陶瓷晶体发生机械振动,从而产生稳定的频率信号。
其特点是频率稳定度高、振荡幅度大、温度稳定性好等。
然后,将详细探讨调频发射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调频发射电路通过对信号进行调制和调频,将其转化为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
调频发射电路具有频率切换快、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优势。
经过对陶瓷晶振和调频发射电路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的优势。
其频率稳定度高和传输距离远,能够满足无线通信设备对稳定信号的要求。
此外,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体积小、功耗低、制造成本较低,便于实际应用。
展望未来,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有望实现更高的频率稳定度、更快的频率切换速度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有望与其他相关技术相结合,推动无线通信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旨在通过对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的探讨和分析,总结其优势,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相信读者对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将有更深入的理解。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1) 引言: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研究目的,概述陶瓷晶振调频发射电路的重要性。
压电陶瓷谐振器工作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来好好聊聊压电陶瓷谐振器的工作原理,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的玩意儿!
你想想看啊,压电陶瓷谐振器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魔法盒子。
比如说,你的手机能发出美妙的声音,这里面就有它的功劳呢!它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又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哇,是不是很神奇?
它的工作原理其实不难理解。
就像一个非常勤劳的小精灵,当给它施加一个电压,它就会立刻行动起来,产生机械振动,这就好比是小精灵听到命令后开始努力干活啦!而当这个机械振动的频率达到了一定值,它就会稳定下来,形成谐振,就像小精灵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节奏一样。
然后呢,它又能把这种机械振动再转化为电信号传输出去。
比如说,在一些声波传感器里,压电陶瓷谐振器就发挥着关键作用呢。
“嘿,它咋就能这么神奇呢?”你可能会问。
哈哈,这就是科技的魅力呀!想象一下,要是没有它,我们的很多电子设备可就没那么好用啦,那多无趣呀!
再说了,压电陶瓷谐振器在很多领域都大显身手呢!在医疗设备中帮助检测病情,在音频设备里让我们享受到动听的音乐。
这就像一个万能的小助手,无处不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
我觉得压电陶瓷谐振器真的是超级厉害的存在呀,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便捷有趣!大家一定要好好了解它哦!。
陶瓷振荡器工作原理
陶瓷振荡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利用压电陶瓷材料产生机械振动,将其
转换为电信号,以实现精确的频率稳定。
其工作原理如下:
1.振荡器电路中加入压电陶瓷晶片或晶片组,经过外部电源的激励,
晶片被刺激产生机械振动。
2.由于机械振动的频率与晶片的物理特性相关,因此晶片的振动频率
相对稳定。
3.晶片振动产生电荷的变化。
电荷变化引发电压变化,在振荡回路中
形成反馈信号,促使振荡频率稳定、固定。
4.振荡回路中的电容、电阻等元件起到支撑、调节、过滤等作用。
其中,远离信号源的负反馈支路可以提高稳定性,减小频率漂移。
综上,陶瓷振荡器利用压电效应实现机械振动,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回路反馈,维持其工作频率的稳定。
其优点为稳定性高、精度较高、
体积小、可靠性好。
广泛用于通信、计算机、控制、精密测试等领域。
压电陶瓷谐振频率和工作频率一、引言压电陶瓷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频率控制、振动传感、超声波等领域。
压电陶瓷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其独特的电学和机械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其谐振频率与工作频率的关系。
本文将对压电陶瓷的谐振频率和工作频率进行深入探讨。
二、压电陶瓷的谐振频率压电陶瓷的谐振频率是指当外部激励频率与压电陶瓷自身的振动频率相匹配时,陶瓷产生的共振现象的频率。
此时,压电陶瓷的振幅达到最大值,能量转换效率也最高。
压电陶瓷的谐振频率由其内部结构和外部条件共同决定。
内部结构因素包括陶瓷的形状、尺寸、密度、弹性常数等;外部条件因素包括温度、电场、外力等。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压电陶瓷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以达到所需的谐振频率。
三、压电陶瓷的工作频率压电陶瓷的工作频率是指在实际应用中,压电陶瓷所承受的外部激励频率。
由于实际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压电陶瓷的工作频率范围很广,从几十赫兹到数兆赫兹。
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对压电陶瓷的应用至关重要。
在某些应用中,如超声波清洗或探测,需要较高的工作频率以获得更好的效果;而在其他应用中,如低频振动控制或低功耗设备中,较低的工作频率可能更为合适。
四、压电陶瓷的谐振频率与工作频率的关系压电陶瓷的谐振频率与工作频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在理想情况下,当外部激励频率与谐振频率相同时,压电陶瓷将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此时能量转换效率最高。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负载、温度等,工作频率可能与谐振频率不完全一致。
为了使压电陶瓷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谐。
调谐方法包括电气调谐、温度调谐和机械调谐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调整压电陶瓷的工作频率,使其接近或等于谐振频率,从而提高其性能。
五、结论压电陶瓷的谐振频率和工作频率是影响其性能和应用的关键因素。
了解和掌握这两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压电陶瓷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改进材料制备技术,以及合理设计应用电路和系统结构,有望进一步提高压电陶瓷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拓展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陶瓷谐振器的作用《陶瓷谐振器的作用》在我家的老房子里,爷爷总是坐在那张旧木桌前捣鼓他那些宝贝收音机。
那收音机啊,外壳都有些斑驳了,可爷爷就像对待稀世珍宝一样,每天都要拿出来摆弄摆弄。
有一天,我凑到爷爷身边,看他又在鼓捣收音机,收音机里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时有时无。
爷爷皱着眉头,嘴里嘟囔着:“这是咋回事呢?”我好奇地问爷爷:“爷爷,这收音机怎么啦?”爷爷叹了口气说:“孙儿啊,这收音机怕是里面哪个零件出问题了,声音老是不对劲。
”我拿起收音机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时候,爷爷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戴上老花镜,开始翻他那装满各种小零件的盒子。
爷爷的手在盒子里翻找着,那些小零件在他粗糙的手指间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爷爷,您在找什么呢?”我问道。
爷爷边找边说:“我在找那个陶瓷谐振器呢,这东西对收音机可重要啦。
”我眨巴着眼睛,疑惑地问:“陶瓷谐振器?那是个啥呀,爷爷?”爷爷笑了笑,开始给我解释:“孙儿啊,这个陶瓷谐振器啊,就像是收音机的小指挥家。
你想啊,收音机就像一个大乐团,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来源,就像乐团里的各种乐器。
如果没有指挥,那这个乐团演奏出来的曲子肯定是乱糟糟的。
而这个陶瓷谐振器呢,就起到了指挥的作用,它能让收音机接收到的信号按照正确的频率振动,这样我们才能听到清晰的广播声音呢。
”爷爷的话让我似懂非懂,但我能感觉到这个小小的陶瓷谐振器肯定不简单。
爷爷终于在盒子的角落里找到了那个陶瓷谐振器,他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就像捧着一颗易碎的明珠。
只见爷爷拿着小镊子,把原来收音机里那个可能坏掉的小零件取出来,再把新的陶瓷谐振器安装进去。
爷爷重新打开收音机,那嘈杂的声音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广播声,一位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从收音机里传出来。
爷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拍了拍收音机说:“还是得靠这个小玩意啊。
”其实啊,陶瓷谐振器的作用可不仅仅局限于收音机呢。
在很多电子产品里,它都像一个默默奉献的小英雄。
比如说在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表中,陶瓷谐振器就像是一个精准的节拍器。
陶瓷谐振器是指产生谐振频率的陶瓷外壳封装的电子元件。
在电路上起到产生频率的作用,具有高稳定、高抗干扰性等特点,属于压电元器件。
大家都知道晶振起振,都跟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有关。
陶瓷晶振就是晶体逆压电效应原理,陶瓷谐振器的工作原理就是既可以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也可以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目前陶瓷谐振器的类型按照外形可以分为直插式和贴片式两中。
陶瓷谐振器其实类似于石英晶体,但比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精度和温度稳定度上都要低,相对应成本也比石英晶体谐振器低,石英晶振可以代替陶瓷晶振,但是陶瓷晶振不一定能代替石英晶振,陶瓷晶振多在电视遥控器、玩具产品等对精度要求不高的产品中,而在仪器仪表,通信通讯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要求精度高的地方就需要石英晶振。
陶瓷谐振器是振荡器中的重要元件,晶体的频率(基频或n次谐波频率)及其温度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切割取向。
陶振谐振器的基本结构、(金属壳)封装及其等效电路。
只要在晶体振子板极上施加交变电压,就会使晶片产生机械变形振动,此现象即所谓逆压电效应。
当外加电压频率等于晶体谐振器的固有频率时,就会发生压电谐振,从而导致机械变形的振幅突然增大。
当外加的交流电场的频率和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发生共振时,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会发生在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上,具有对激励信号频率十分敏感的突出特点,同时还具有高稳定、无需调节、尺寸小和成本低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