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大桥南引桥箱梁现浇支架整体平移施工
- 格式:pdf
- 大小:290.70 KB
- 文档页数:4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引桥和专用航道桥方案选择及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简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可推荐的主桥方案为跨径1088米的双塔斜拉桥,长2044m,北引桥长3085m,南引桥长2010m,专用航道桥长548m,桥梁全长7687m。
桥位处江面宽阔,江面宽达5.7km,最大水深达40m。
因江心洲发育,水下地形形成深槽与沙洲间互展布、主支叉深浅不同,拟建桥位处中间主航道水深超过-10m的水面宽约2.0km,水深超过-20m的水面宽约1.19km,其它地段水深在0~-10m之间,水浅时沙洲露出水面;99年实测垂线最大流速达3.86m/s。
桥位处基岩埋深一般在270m以下,上部均为第四系巨厚层所覆盖,覆盖层的上部以淤泥和粉砂为主,下部为中粗砂和(亚)粘土,较好的持力层在80m以下。
桥位处临近长江口段,港口、码头众多,航运繁忙;气象条件恶劣,灾害性天气频繁;所处河段为弯曲与分叉混合型中等强度的潮汐河段,涨落潮流速流向多变。
苏通大桥的建设特点概括为“三深二大”,即:基岩埋藏深、基础持力层深、水深、船舶撞击力大、局部冲刷深度大。
二、方案选择比较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方案选择前,有必要阐述我们的原则,虽然这些原则在后面的方案比选论述中,未必会明确的表述:㈠全性原则这里的安全性并不仅指桥梁运行期间的安全,还包括施工方案在执行时可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因素。
㈡济性原则㈢行性原则作为世界第一位的大桥,可供借鉴的经验也许并不多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肯定有所创新,但必须符合可行性原则。
㈣环境相协调的原则㈤“项目系统”的一致性原则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程监理实施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到与项目系统的全局出发进行考虑。
三、方案的比选㈠体设计方案的选择在设计初步成果多提供的几种方案中,我们选择方案一,即引桥为30m,50m,70m,100m连续箱梁,专用航道桥为150m+268m+150m混凝土连续刚构。
因为100m跨径比70m跨径明显减少了深水基础的数量,同时降低了施工风险、减少了施工投入,能够缩短基础施工周期(对应上部构造采用预制节段拼装,对缩短全桥工期也是有益的)。
现浇桥梁支架整体横移施工工法现浇桥梁支架整体横移施工工法一、前言现浇桥梁支架整体横移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大跨度桥梁的创新施工方法,通过整体横移的方式,将桥梁支架逐渐推进至最终位置。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现浇桥梁支架整体横移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整体横移方式,避免了传统的逐跨施工,节约了大量时间。
2. 减小对交通的影响:整体横移施工过程中,桥梁支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临时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移动,对交通影响较小。
3. 降低建设成本:整体横移施工工法减少了臂架或支架的使用量,节约了施工材料和人力成本。
4. 适应大跨度桥梁:该工法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可以提高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适应范围现浇桥梁支架整体横移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大跨度桥梁:支架整体横移施工工法适用于大跨度桥梁的施工,可以减少施工周期和成本。
2. 承重条件好:支架整体横移施工需要较好的地基承载能力,以保证横移过程的稳定性。
3. 交通条件允许:支架整体横移施工需要有足够的施工空间和合理的交通组织,以确保施工安全。
四、工艺原理现浇桥梁支架整体横移施工工法依据桥梁支架与横移装置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移动装置对支架进行横移,完成桥梁的整体移动。
该工法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设计横移通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横移通道,并在桥梁两侧设置临时支撑和辅助结构。
2. 使用横移设备:选择适当的横移设备,如液压顶推式或自推式装置,通过对支架施加推力,实现整体横移。
3. 控制横移速度:根据桥梁结构和施工要求,合理控制横移速度,保证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
五、施工工艺现浇桥梁支架整体横移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施工阶段:1. 准备工作:清理横移通道,安装支撑结构和辅助设备。
2. 浇筑支墩和承台:根据设计要求,先逐跨浇筑支墩和承台,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陆凯华(东南大学江苏南京210000;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建设协调指挥部江苏南京210000)龚洪祥(南京地下铁道工程建设指挥部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移动支撑系统即移动模架是目前世界桥梁施工的较为先进的桥梁施工设备。
结合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引桥的实际施工情况,浅谈移动模架逐孔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
[关键词]移动模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620一、工程概况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引桥,全长678m,共分两联,第一联(3X50+58+52+50)m,第二联:(5X52+58+50)m。
上部结构主梁设计为双向预应力单箱单室截面现浇连续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
南引桥移动模架施工最大跨度58米,首跨施工最大现浇段长度52m,一次性浇注施工段最大长度59 .8米,混凝土600余立方米,上部结构荷载最大1600吨,施工规模在全国同类桥梁中位居第一。
二、移动模架简介和适用范围移动支撑系统即移动模架是目前世界桥梁施工的较为先进的桥梁施工设备,施工时无需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而采用两个支撑在牛腿上的钢结构主梁支承外模板,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架支撑在桥墩柱或承台上。
最近几年,随着国内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按照移动模架施工设计的桥梁也越来越多,大大推进了移动模架的应用进程,同时也为移动模架设备应用市场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移动模架设备由于本身体积庞大,安装比较麻烦,经过测算,如果一套移动模架施工桥梁长度不足800m,安装费用摊销很高。
如果施工长度大于1300m,导致工程工期较长,所以移动模架施工的适用桥梁长度为800-1300m;移动模架是一个可沿桥纵向移动的机械化程度很高的“桥梁工厂”,可在各种不同桥梁施工中使用,如单箱梁,双箱梁,双T梁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逐孔现浇施工。
一般适用于跨径为30-60m的预应力砼多跨长桥。
特别是墩身超过一定高度搭设支架有困难时,施工现场地基软弱或桥下有通车通航要求时,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现浇箱梁支架设计及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及施工重难点某大桥跨越运河,为三幅单联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梁长140m,主墩顶处梁高 3.8m,边墩顶及跨中位置梁高2m。
桥面横宽75.5m (21m+33.5m+21m),桥梁纵向跨径为40m+60m+40m。
桥位处箱梁施工期间地面标高在+5.0m左右,地下水位+2.0m左右,桥位处运河水深约4m,水位在+1.5~3.0m之间,河水流速较小,河床以下土层主要为粉砂、粉质粘土、细沙等土层。
本桥施工重难点主要如下:(1)跨运河箱梁施工过程中受航道交通的影响大,水上支架结构防撞安全及水上通行安全风险高。
(2)桥梁总宽度大,作业点集中,相互干扰大。
(3)为满足通航要求,支架跨度较大,支架刚度要求高,而通航净高受到严重限制。
(4)本桥施工工期极为紧张且根据设计要求箱梁分两次进行浇筑(先浇筑底腹板,在浇筑顶板),施工工艺复杂,质量控制难度高。
二、支架设计1、设计考虑因素箱梁现浇支架需考虑以下因素:(1)支架本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
(2)支架门洞尺寸应满足通航要求及能满足支架防撞要求。
(3)有可靠的落架措施及方便拆除。
2、支架荷载取值参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相关要求,支架设计荷载取值如下:(1)钢筋砼容重:26kN/m3(2)模板荷载:1kN/ m2(3)施工荷载:2.5kN/m2(4)碗口支架自重:1.5kN/m2(碗扣支架高度按3m考虑)。
3、支架结构计算综合现场实际情况,拟定采用钢管桩+分配梁+贝雷桁结构作为大桥60m主跨支架,40m边跨位于河堤两侧,采用常规碗扣式支架。
本文着重介绍主跨支架设计。
(1)支架支墩本支架采用打入式钢管桩基础,在进行支墩设计计算时,需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因素:①钢管桩自身承载能力,计算时按照轴向压杆考虑,②管桩与土层摩阻力,根据各土层桩侧摩阻力按照规范公式计算。
通过计算,支架立柱最大受力1265kN,支架立柱采用φ820×10钢管桩,入土深度18m。
第五部分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1.人员、设备动员周期和人员、设备、材料进场方法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3.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4.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5.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冬季和雨季施工安排7.质量、安全保证体系8.其它应说明的事项表2 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表3 工程管理曲线表4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表5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表6 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表7 施工总体计划表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两岸接线工程A1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一、工程简述及工程基本概况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干线公路网中“纵一”赣榆至吴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跨越长江的重要公路交通通道,在江苏省内沟通同三国道主干线连霍国道主干线、G310、G328、G204以及苏南沿江高速公路和沪宁高速公路等重要公路,在国家和江苏省公路网规划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两岸接线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大桥和区域网之间的有效连结。
本合同段工程(A1合同段)属苏通大桥北岸接线工程的先期实施工程,路线起于通启高速公路小海互通立交终点(K0+003.249),向南跨老325公路、通启运河,经张芝山镇通启河村和窑圩村、小海镇汤家窑村,至竹行镇神农村跨新S325公路,终于天星河南(K5+560.000),与A2合同段相联,路线全长5.556751公里。
本标段共有特大桥1座;中桥1座;小桥4座,兼顾通道功能要求有5处;互通立交1座;通道6处;主线涵洞7道,其中箱涵1座,圆管涵6道。
设计标准为: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2、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3、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
4、路基宽度:35.0米,桥梁与路基同宽。
5、地震: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6、设计洪水频率:桥涵、路基1/100,特大桥1/3007、路线交叉:主线上跨被交分离立交桥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
目录1。
项目概况 01.1 项目地理位置及主要功能 01.2 前期工作概况 02。
主要技术标准 (3)3. 建设条件 (8)3.1 地形地貌 (8)3.2 气象 (8)3。
3 河势及河床稳定 (10)3.4 水文 (11)3。
5 工程地质 (16)3.6 地震 (22)4。
主航道桥桥型及结构方案 (26)4.1 总体设计 (26)4。
2 结构设计 (27)4。
3 施工方案 (30)5.专用航道桥桥型及结构方案 (33)5。
1 总体设计 (33)5.2 结构设计 (34)5.3 施工方案 (36)6。
引桥桥型及结构方案 (38)6.1 总体设计 (38)6.2 结构设计 (38)6.3 施工方案 (40)7. 接线工程 (41)7。
1 接线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41)7。
2 接线工程设计路段划分 (41)7.3 接线工程路线走向 (41)7.4接线工程概况 (42)8.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44)8。
1 管理养护机构 (44)8.2 交通安全设施 (44)8.3 监控系统 (45)8。
4 通信系统 (45)8.6 收费系统 (45)8。
7 限载系统 (45)8.8 供电照明及综合电力监控 (46)8.9 房屋建筑 (47)8。
10 景观工程 (47)8。
11 跨江大桥附属工程 (47)9。
建设安排与实施方案 (49)9。
1 总体施工方案 (49)9。
2 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51)附图地理位置 ..................................................................................................... 图—1 路线平纵面缩图......................................................................................... 图—2 全桥标准横断面......................................................................................... 图—3 主航道桥总体布置..................................................................................... 图—4专用航道桥总体布置................................................................................... 图-5 全桥施工进度安排..................................................................................... 图—61. 项目概况1.1 项目地理位置及主要功能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简称“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通河段,连接苏州、南通两市,北岸接线始于江苏省公路主骨架“横三”线——宁(南京)通(南通)启(启东)高速公路,与实施中的连(连云港)盐(盐城)通(南通)高速公路相接;南岸接线终于江苏省公路主骨架“连三”线—- 沿江高速公路太仓至江阴段,与实施中的苏(苏州)嘉(嘉兴)杭(杭州)高速公路相接。
苏通大桥的关键技术和创新张雄文(江苏省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中国南京210006)摘要:横跨长江的苏通大桥是一座主跨为1088m的斜拉桥。
本文概述大桥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技术挑战、关键技术及创新,比如桥墩冲刷防护、钢围堰下沉、施工平台搭建、斜拉索制作与减震、钢箱梁安装与控制等。
关键词:苏通大桥关键技术创新结构体系基础桥塔斜拉索钢梁1.工程概况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一条自沈阳出发,经上海、苏州和杭州,到海口城市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
苏通大桥是这条路线上跨越长江的一个重要工程(图1)。
大桥位于长江三角洲,连接苏州和南通这两座城市。
它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强长江三角洲之间的联系,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图1.苏通大桥的位置苏通大桥总长8146m,由北引桥、主桥、专用航道桥和南引桥组成。
南北引桥总长分别为1650m和3485m,均采用30、50和7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专用航道桥总长923m,由跨度布置为140m+248m+140m的连续刚构组成。
苏通大桥主桥为七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00+100+300+1088+300+100+100=2088m(图2)。
该桥是世界上首座跨径超过1000m的斜拉桥。
本文主要考虑大桥的主桥部分。
图2.总体布局2.总体结构[1]2.1 索塔基础索塔基础采用131根直径为2.8/2.5m变截面钻孔灌注桩基础(图3),按桩长为117m的摩擦桩进行设计。
承台为哑铃型,每座索塔下承台的平面尺寸为51.35m×48.1m,厚度由边缘的5m变化到最厚处的13.324m。
图3.索塔基础构造图2.2 索塔索塔采用倒Y形混凝土结构,总高300.4m,其中上塔柱高91.4m,中塔柱高155.8m,下塔柱高53.2m。
塔柱采用变截面空心箱形截面,底部设实体段,索塔在64.3m处设置横梁。
斜拉索锚固在索塔钢锚箱上(图4),钢锚箱共30节,用来锚固30对斜拉索,锚箱标准节段高2.3~2.9m,总高73.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