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第三章选题与研究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299.33 KB
- 文档页数:22
2010年自考《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第三章龙耒为你整理:第三章选题与研究设计第一节(一)选题:是指社会研究者根据客观需要和自身的研究兴趣及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研究题目的过程。
研究题目:是指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或解决的问题。
社会研究的选题过程:1、确定研究题目的内容2、要确定研究的角度;3、要确定题目的层次4、要确定研究的目标。
(二)选题的标准:是指研究者评价和选择研究题目时所采用的一般标准,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标准。
选题的客观标准有:重要性、新颖性、可行性。
选题客观标准中“新颖性”原则体现在:1、研究领域的新颖性2、研究视觉的新颖性3、研究内容的新颖性4、研究方法的新颖性选题客观标准中“可行性”原则:1、研究人员的可行性2、研究方法的可行性3、组织体系的可行性4、物质条件的可行性5、社会可行性(三)社会研究的选题主要来源于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选题方式分为三类;1、研究者选题2、实际工作部门定题3、学术界选题研究者选题又分为:1、纯自主选题2、申报研究课题实际工作部门定题分为:1、上级定题2、委托研究课题(四)选题过程包括:了解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选择研究题目,论证研究题目的意义,确定研究的范围、层次和内容,以及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等。
第二节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
研究设计最主要的内容:1、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性质2、确定分析单位和具体的研究对象3、确定研究方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1、确定研究目的的层次。
2、在对研究目的层次做出了明确定位以后,研究者还需要对研究项目的具体目的做出分析和陈述。
社会研究的目的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研究性质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二)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分为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和社会产品等不同的层次。
研究方法的设计包括:1、确定研究方式2、选择资料收集方案3、设计资料分析的方案确定研究方式有四种:1、调查研究2、实验研究3、文献研究4、实地研究。
社会研究简答预测课程代码:03350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一、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把握好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问题(三)认真研究的工作态度(四)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二、社会研究的基本过程:(一)选题(二)研究设计(三) 收集资料过程(四)整理资料阶段(五)撰写研究报告与发表三、研究方法与特证:(一)方法:1.抽样2.问卷法3.访谈法4.观察法5.实验法(二)原则:1.经验性2.理论性3.规范性4.多样性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一、应用性研究:1.社会生活状况研究2.社会问题3.社会政策研究4.社会影响评估二、探索性的研究:1.实地考察2.请教专家3.查阅资料第三章选题与研究设计一、社会研究的选题过程一般包括:1.确定研究题目的内容2.研究的角度3.题目的层次4.研究的目标第四章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一、社会理论的的特点:(一)来自于社会实践(二)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反应社会的共同特点。
(三)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二、社会理论的意义:(一)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二)是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三)可以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四)为分析的资料提供解释理论检验一般有命题推演和经验检验两个步骤。
第五章抽样一、抽样分为: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两类。
(一)非概率抽样:方便抽样、配额抽样、判断抽样、雪球抽样。
(二)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多段整群抽样。
二、抽样的基本步骤:(一)设计抽样方案(二)抽取样本(三) 评估样本第六章社会研究中的测量社会测量中,与自然科学测量最接近的是定量测量。
一、测量过程的步骤:(一)概念化的过程(二)操作化的过程(三)资料收集的任务二、测量的层次:定类测量(进行分类)、定序测量(顺序排列)、定距测量(固定间距)、定比测量(比例关系)四个层次。
三、量表测量属于定序测量层次。
四、信度的主要类型: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
五、社会研究中常用的效度:表面效度、内容效度、效标效度。
2024年秋季自学考试03350社会研究方法部分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效度,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表面效度不易受测试者影响B.内容效度的随意性小于表面效度C.相关系数和同时效度成反比D.一个测量工具有信度就有效度2、对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的是______A.探索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C.预设性研究D.解释性研究3、开放性问题一般放在调查问卷______A.最前面B.最后面C.中间部D.没有讲究4、从整体上考察现有资料满足研究目的的程度如何,有没有必要吸收补充其他资料,这是资料整理应遵循的______A.条理化原则B.标准性原则C.系统化原则D.统计汇总原则5、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特征,这是指()。
A.理论检验B.理论概括C.理论抽象D.理论模型6、已知研究总体规模为2000人,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中抽取一个400人的样本,如果第1个人被简单随机抽中的编号为20,则第20个被抽中的人的编号为______A.80B.115C.200D.4007、研究项目中包含的具体研究事项,被称为______A.研究层次B.研究内容C.研究范围D.研究对象8、在社会研究中,对整个研究起着规范方向作用的是()。
A.研究目的B.研究内容C.研究方法D.研究对象9、在“城市贫困问题”研究项目中,城市的贫困者个人或家庭是该项社会研究的______A.研究主体B.研究内容C.研究对象D.研究方法10、关于实地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对情景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B.研究结果不受个人倾向的影响C.具有更大的研究弹性D.研究结果有较高的可重复验证性11、在量化测量中,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测量层次来衡量的,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A.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比测量——定类测量B.定距测量——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C.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类测量D.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12、关于观察效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社会研究方法选题计划书社会研究方法选题计划书一、选题背景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分支,社会研究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社会研究方法是指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调查、访谈、问卷、实验、观察、分析等多种方法。
合理选取研究方法和选题,是保证社会研究成果的重要前提。
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社会研究方法及选题。
二、选题原则社会研究的选题应当符合以下原则:1. 实践性原则:选题应当贴近实际问题,与社会实践有关,有现实意义。
2. 科学性原则:选题应当关注科学问题,具有科学性和学术价值。
3. 先进性原则:选题应当具有新颖性、前瞻性、先进性,有创新意义。
三、选题方法社会研究的选题方法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1. 从社会需求出发,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寻找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2. 从问题出发,关注社会问题,对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意见。
3. 从理论出发,关注学术前沿,对于前沿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对学术领域做出贡献。
四、选题范围社会研究的选题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选题:1. 社会经济类:比如社会消费升级、劳动力市场、贫困问题等。
2. 政治类:比如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政治发展等。
3. 文化类:比如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传媒等。
4. 教育类:比如教育改革、教育投入、教育公平等。
5. 医疗类:比如医疗改革、医疗保障、健康问题等。
6. 农业类:比如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等。
五、结论总之,选取适合的社会研究方法和选题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提出了选取社会研究方法和选题的原则和方法,并列举了一些社会研究的选题范围,希望能够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试卷及解析第Ⅰ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具有隐蔽性好、真实性和实用性较高的特点的实验类型是()。
A.研究性实验B.应用性实验C.实验室实验D.现场实验2.属于较少控制的现场实验是()。
A.霍桑实验B.“啤酒偷窃案”实验C.监狱行为模式研究D.权威服从研究3.从研究的性质上看,那些以发展有关社会的基本知识为基本目标的社会研究,是指()。
A.理论性研究B.应用性研究C.探索性研究D.描述性研究4.一般是试验中加以控制或者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是指()。
A.因变量B.可控变量C.倚变量D.自变量5.观察记录最好在什么时候进行()。
A.观察的同时B.观察每一段落结束之后C.观察全部结束之后D.什么时候都可以6.在社会研究的选题方式中,完全由研究者自己选定研究题目,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影响,这是()。
A.申报研究课题B.纯自主选题C.上级定题D.委托研究课题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试卷及解析7.如果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位于0.3~0.7之间,可以认为它们之间的相关是()。
A.无相关B.低度相关C.中度相关D.高度相关8.社会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特征,这是()。
A.理论假设B.理论建构C.理论抽象D.理论概括9.在社会研究中,属于非介入式社会研究方法的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文献法D.访谈法10.被认为“是研究报告的骨架”,是指()。
A.组织材料B.撰写正文C.写作提纲D.确定主题11.普通研究报告主要有以下哪种形式存在()。
A.工作报告B.学术报告C.学术论文D.内参12.研究报告的灵魂是()。
A.材料B.提纲C.正文D.主题13.在研究政党制度时,分为一党制、一党独大制、两党制、多党制四类,这违反了分类的()。
《社会研究方法》( ( 课程代码:03350) )目录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 (5)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 (8)第三章选题与研究设计 (12)第四章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14)第五章抽样 (17)第六章社会研究中的测量 (20)第七章问卷设计 (23)第八章访谈法 (26)第九章观察法 (29)第十章实验法 (33)第十一章文献研究 (35)第十二章研究资料的审核、整理与统计分析 (38)第十三章撰写研究报告 (42)重点知识5 / 44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本章高频考点学习要求:该模块的知识点的考核主要是以主观题为主,对于各章的高频考点的,必须熟记于心,丏基本能默写出来。
章节重要考点出题方式历年考题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选择、简答1210 选、1310 选、1404 选、1301 简、1310 简、1404 简、第二节社会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原则选择、简答1201 选、1310 选、1201 简、1210 简第三节社会研究方法概述选择1210 选、1301 选第四节社会研究的过程简答1010 简、1101 简一、社会研究P P1 1 :1. 含义:社会研究是指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1101、1110单)2. 社会研究的特征P2 :(1)目的性:是社会研究活动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2)经验性:是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识。
1310 单)(3)理论性: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两层含义:(1301 简、1101 多)①一方面,社会研究一般是在特定理论指导下的认识活动;②另一方面,社会研究的结果应该上升到理论层次。
(4)社会性: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201 多、1101 多、1110、1310 简)①社会研究的目标具有社会性的意义;②社会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③社会研究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多种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④社会研究结果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学术发展等方面产生影响。
社会研究方法选题计划书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因此对社会研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社会研究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性观察、分析和解释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社会研究中,选题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选题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科学地选题,以及选题的意义和影响,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完成社会研究工作。
二、选题方法和注意事项1. 确定研究领域在进行社会研究之前,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不仅应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还应符合社会的需求和研究的价值。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参加学术讲座等方式,了解社会热点和前沿问题,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
2. 搜集资料在确定了研究领域后,需要搜集相关资料。
资料搜集可以通过文献查阅、调查问卷、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相关情况和研究现状。
同时要注意,搜集的资料应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3.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选题的核心在于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
在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研究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践意义;(2)研究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可操作性;(3)研究目的应具体明确,能够有效地解决研究问题。
4. 完善选题计划书选题计划书是选题的重要文献,它能够反映出研究者对于研究问题和目的的理解和把握,也可以促进研究者对研究过程的规划和思考。
选题计划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研究问题和目的的确定;(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的选择;(4)研究进度和预期成果。
三、选题的意义和影响选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质量和价值。
一个好的选题不仅能够推动社会发展,也能够提升研究者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声誉。
因此,选题应该高度重视,认真思考和筛选,做出合理的选择。
总之,选题是社会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选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在选题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确定研究领域和问题,搜集相关资料,完善选题计划书。
社会研究方法代码:03350讲师:欣欣老师第一节 选题01第二节 研究设计02第三章 选题与研究设计第一节选题在社会研究的最初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选题和研究设计。
一、选题P49选题:指社会研究者根据客观需要和自身的研究兴趣及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研究题目的过程。
(单选)P50.选题的意义: (多选、简答)(1)从研究工作的社会意义上看,一个合理的选题过程可以使有限的研究资源有效地集中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从而使研究资源得以合理的利用。
(2)从研究过程来看,选题规定着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整个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
因此,社会研究中的选题过程往往是研究者对一个研究项目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选题过程的质量对一项研究工作的整体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选题的标准(选择)P51.选题的客观标准:①重要性;②新颖性;③可行性。
重要性:题目有意义和价值。
新颖性:题目具有与其他人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可行性:①是研究人员的可行性,是否有足够的合格研究者及辅助人员。
②是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现有的研究方法是否能够解决所想要研究的问题。
③是组织体系的可行性,是否得到必要的组织配合。
④是物质条件的可行性,是否具备完成该项研究所需要的时间经费工具。
⑤是社会可行性,是否符合法律、道德、习俗和政治标准,研究过程和结论是否能够被社会接受。
P52.选题的主观标准:根据研究者自身的价值观、态度、研究兴趣。
三、题目的来源及选题方式P52研究题目的主要来源: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单选)P53选题方式:(1)研究者选题、(2)实际工作部门定题、(3)学术界选题。
(多选)P53-541.研究者选题:纯自主选题和课题申报。
(选择)纯自主选题:是指完全由研究者自己选定研究题目,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影响。
申报研究课题: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基金组织或一些实际工作部门的要求拟订研究题目,并向研究基金组织或有关的实际部门申请立项和经费。
P54 2.实际工作部门定题:上级定题和委托研究课题。
第三章选题与研究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或解决的问题就是A.研究内容B.社会调查C.研究题目D.研究对象【解析】:C 任何一个社会研究项目都是从选题开始,研究题目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或解决的问题。
2.任何一个社会研究项目都开始于A.设计B.理论建构C.选题D.资料收集【解析】:C 任何一个社会研究项目都是从选题开始。
所谓选题是指社会研究者根据客观需要和自身的研究兴趣及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研究题目的过程。
3.在社会研究选题的过程中,确定研究题目首先需要确定A.研究内容B.研究角度C.研究层次D.研究目标【解析】:A 社会研究的选题过程一般要从四个方面来确定研究题目,其中首先需要确定研究题目的内容。
4.是主要解决理论问题还是主要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二者皆有,这是指确定A.研究题目的内容B.研究的角度C.题的层次D.研究的目标【解析】:D 确定研究的目标是主要解决理论问题还是主要是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两者皆有。
5.应用性研究的选题更多地受_____的影响。
A.研究者学术专长B.兴趣的指导C.客观实践需要D.是否具有新颖性【解析】:C 一般来讲,应用性研究的选题更多地受客观实践需要的影响,而理论性研究的选题则更多地受研究者学术专长和兴趣的引导。
6.研究者需要选择具有与他人所不同的内容与特点的研究题目,这是选题标准中的A.重要性B.新颖性C.客观性D.自觉性【解析】:B 选题具有重要性、可行性、新颖性三个客观标准,其中新颖性是指研究题目具有与其他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7.社会研究选题的新颖性的最高层次在于A.研究视角的新颖性B.研究内容的新颖性C.研究方法的新颖性D.研究领域的新颖性【解析】:D 研究领域的新颖性是最高层次的新颖性,具有这种新颖性的研究一般可以称为是“填补空白”的研究项目。
8.一项社会研究项目是否具备相应的研究条件是指这项任务的A.重要性B.可行性C.新颖性D.创造性【解析】:B 所谓“可行性”是指一项社会研究项目是否具备相应的研究条件。
全国2010年1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试题课程代码:033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研究要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识,这是指社会研究具有( B )1-3A.目的性B.经验性C.理论性D.社会性2.如果研究者将高层次分析单位中得到的结论推论到其中每个成员,就会导致( D )1-8A.转移话题的错误B.假设检验的错误C.以偏概全的错误D.简单还原的错误3.在对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之后,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政策行动建议,这种研究被称为( C )1-9A.现状调查B.态度调查C.对策研究D.因果分析4.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历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 C )2-27A.前者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古籍史料进行分析B.后者强调通过社会调查去收集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的资料C.前者更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D.后者更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5.解释性研究主要解答( B )2-31A.“是什么”的问题B.“为什么”的问题C.“怎么办”的问题D.“应该怎样”的问题6.在社会研究的初始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 A )3-49A.选题与研究设计B.开展实地调查C.设计问卷D.撰写研究报告7.实验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 A )3-60A.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中进行研究B.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之中进行研究C.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D.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要进行长时间深入的互动8.人们从每天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中总结出“太阳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的普遍性命题,遵循的是( B )4-77A.抽样—推论原则B.经验归纳原则C.演绎推理原则D.假设—检验原则9.对发生在整体社会层次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反映,是指( A )4-75A.宏观社会理论B.中观社会理论C.微观社会理论D.社会分层理论10.在非概率抽样方法中,根据已有研究对象的介绍,不断辨识和找出其他研究对象的累积抽样方法是( D )5-94A.方便抽样B.配额抽样C.判断抽样D.雪球抽样11.按照精确度由低到高,四个测量层次排序依次是( A )6-115A.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B.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C.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比测量、定距测量D.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定序测量12.20世纪50年代发展出来的,主要用来测量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他人的感觉的测量量表是( D )6-123A.李克特量表B.罗森博格量表C.斯皮尔曼量表D.语义差异量表13.用来表述测量结果与测量对象在一段时间以后的表现之间相关程度的概念是( C )6-129A.表面效度B.复本效度C.预测效度D.同时效度14.根据访谈中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交流方式,访谈法可以分为( B )8-169A.结构式访谈与无结构式访谈B.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C.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D.一般访谈与特殊访谈15.就访谈过程的控制程序而言,访谈者不对访谈方式和内容预设严格的限制,只按照一个大致的访谈纲要、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的访谈是( B ) 8-169A.结构式访谈B.无结构式访谈C.实验室访谈D.标准化访谈16.从实践上看,小组访谈参加者的人数规模一般为( B )8-186A.2~4人B.5~7人C.21~30人D.1l~20人17.被英国社会学家C.A.摩瑟称为“科学研究的第一等方法”的是( A )9-191A.观察B.问卷调查C.科学实验D.文献法18.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等人进行的有关模仿学习的研究属于( A )9-195A.实验室观察B.实地观察C.参与观察D.物质痕迹观察19.就影响观察信度的因素而言,《列子·说符》中“失斧疑邻”的典故反映了( D )9-212A.罗森塔尔效应B.观察地点失当C.被观察者效应D.观察者偏见20.在实验中要加以控制或者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是( B )10-215A.实验者B.自变量C.因变量D.实验检测21.在选择受试者时,理论上最有效的控制影响变量的方法是( A )10-220A.随机法B.配对法C.排除法D.纳入法22.可以将前测的反作用效果分离出来,使实验效应更加清晰,但由于实验对象较多,实验经费较多,一般不轻易使用的设计方案是( B )10-224A.完全随机多因试验设计B.四组设计C.拉丁方设计D.前测后测设计23.最广泛的文献形式是( D )11-236A.音像文献B.微缩文献C.机读文献D.书面文献24.对于那些早已去世的历史人物,适宜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D ) 11-236A.实验法B.观察法C.访谈法D.文献法25.下列研究中,属于现存统计资料分析范例的是( A )11-242A.迪尔凯姆的《自杀论》B.多恩伯切和希克曼的“消费品广告中的他人导向”研究C.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D.贝尔斯对小团体内部互动过程的观察分析26.在收集资料后,对重要资料进行反复的各种形式的审核,叫做( C )12-253A.实地审核B.收集审核C.多次审核D.系统审核27.在收集资料后,要对资料进行逻辑检查,检查资料中有无不合理和相互矛盾的地方。
图说社会工作之《社会研究方法》
【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
⏹研究问题: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与日常生活的“问
题”既相似又不同,往往更具体、集中、明确,主要来源现实社会生活、个人特定经历、各种文献资料等。
研究主题: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与问题相比显得更广泛一般。
选择研究问题对于做好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故而选题标准依据: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陈
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1)不断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2)
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
文献回顾: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学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通过回顾文献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
2022年4月《社会研究方法》全国自考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社会理论,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微观社会理论的理论模型比中观社会理论的理论模型复杂B.微观社会理论的理论命题比中观社会理论的理论命题复杂C.中观社会理论的理论命题比宏观社会理论的理论命题复杂D.宏观社会理论的理论模型比中观社会理论的理论模型复杂2、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验证如下假设是否成立: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少年,如果能经常得到一个成人友好热心的忠告,他就可能避免犯罪。
这里的“忠告”属于______A.控制变量B.倚变量C.因变量D.实验刺激3、研究者在进行观察前,事先对观察场所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如预先设置某些观察工具,对干扰变量进行控制,设计好观察的程序和内容。
这种观察方法属于______A.实地观察B.参与观察C.非结构式观察D.实验室观察4、与个别访谈法相比,小组访谈法的最大特点是______A.可以在多名被访者之间形成对所访谈问题的讨论B.比较费时C.成本高D.容易了解个人性、隐私性的问题5、在定量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中,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识值是______A.中位数B.平均数C.众数D.异众数6、开放性问题一般放在调查问卷______A.最前面B.最后面C.中间部D.没有讲究7、关于霍桑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实验室实验,是完全人工环境下进行的B.属于现场实验,实验变量引入比较自然C.实验刺激都是虚构的,通过“欺骗”实验对象来获得真实感D.隐蔽性低,真实性不高,结论不具有推广性8、在规范的社会研究中,问卷初稿设计完成后必须经过试用这一重要环节。
试用问卷初稿最好的方法是()。
A.主观评价法B.框图设计法C.抽样调查法D.客观检验法9、选题的主观标准是______B.可行性C.新颖性D.兴趣性10、某项调查决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分析,对此,问卷设计应当()。
A.尽量设计封闭题B.尽量设计开放题C.开放题和封闭题各占一半D.可以多一点开放题11、在实验的自变量中,需要加以控制并保持其不变的自变量是______A.因变量B.依变量C.中介变量D.控制变量12、“失斧疑邻”的典故反映的是______A.观察者偏见B.被观察者偏见C.观察者失误D.被观察者失误13、“社会阶层”的测量工具只包含受教育程度这一个指标,该测量工具明显缺乏______A.内容效度B.表面效度C.效标效度14、社会研究选题要求具有新颖性,其中最高层次的新颖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