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内角和
- 格式:ppt
- 大小:549.00 KB
- 文档页数:12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剪拼、折拼等活动让学生全面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
2.会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个结论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3.体会数学学习的魅力,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测量、剪拼、折拼等活动让学生全面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
教学难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副三角板、量角器、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又继续走进图形的王国里,三角形三兄弟吵得不可开交,咱们去看看吧。
直角三角形说:我个头最高,我的内角和最大!锐角三角形说:我的面积最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最大!钝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钝角,比你们每个角都大,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师:同学们,听了三兄弟的争吵,你认为到底谁的内角和大呢?师: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家族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奥秘。
(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二、探究新课1.理解:“内角”与“内角和”。
2.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1)算一算:三角尺内角和。
(2)量一量:三角形内角和生:55°+45°+80°=180°。
生:67°+40°+74°=181°。
生:33°+116°+30°=179°。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生:测量时量角器没放好或者不是整度数时取值有误差。
师:看来“量一量”的方法说服力不够强,还有更好的办法吗?3.验证:操作探究,用不同方法进行验证。
(小组合作)师:同学们熟悉180°吗?是什么角的度数?请大家沿着这样的思路,再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将三个不在一起的角聚到一块儿呢?(板书:验证)方法一:撕一撕。
二、新知探究1.出示回题1:猜一猜,可能是什么三角形?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谁来说说图意?生:图中有一个三角形,已知其中的两个角分别是60°和40°,让我们猜猜是什么三角形,要根据三个角的情况来判断。
师:请同学们自由猜一猜,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想法。
师:只知道两个角的度数,能不能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学生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必须知道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什么角。
师:已知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60°和40°,求第三个角的度数如何计算?预设生:180°-60°-40=80°。
(板书)师:这是个什么三角形?你是怎么判断的?生:这个三角形中的最大的角是80,是锐角,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板书)2.出示问题2:你还能猜出是什么三角形吗?师:你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猜出是什么三角形吗?说说你的想法。
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预设:180°-60°=120°可能是钝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还有可能是等边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研究结果,和其他学生形成成果共享,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形成数学结论,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通过交流数学知识藴藏的规律,用到的数学思想,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巩固练习1.出示随堂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说。
2.出示填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看谁算得准,全班交流思考过程。
3.挑战自我:探索四边形内角和。
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第三节特殊三角形内角和1、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2、特殊三角形:(1)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则有一个角是直角(90°),另外两个角是锐角。
而且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
(2)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则有两条边相等,两个角相等(这两个角叫做底角,另外一个角叫做顶角)。
(在一个三角形中,若有两边相等,或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等边三角形:在等边三角形中,则有三个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
(若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必定是等边三角形。
)(4)等腰直角三角形: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则有一个角是直角(90°),两条边相等,则两个锐角也相等,且都等于45°。
(一个直角三角形有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3、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与直角(90°)之间的关系:(1)锐角三角形:在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锐角的和大于90°。
(2)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
(3)钝角三角形:在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小于90°。
4、三角形内角和(180°)与平角(180°)在求未知角的应用: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两个角时,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未知角;在一个非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内角,以及一个外角的度数,求三角形一个内角,利用平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
5、求多边形的内角和:利用切分的方法求,把多边形切分多个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切分成三角形的个数)。
练习:1、填空题:(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2)在三角形中,已知∠1=53°,∠2=82°,则∠3=()°,这是一个()三角形。
(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5篇)《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篇一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手记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
难点:探索、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过程。
过程资源体验目标“学”与“教”创设问题情境课件出示:两个三角板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引发学生的猜想后,引导学生探讨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
这是同学们熟悉的三角尺,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个三角尺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生: 45°、90°、45°。
生: 30°、90°、60°。
师:仔细观察,算一算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90°+45°+45°=180°。
生:90°+60°+30°=180°。
师:通过刚才的算一算,我们得到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内角和也是180°。
师:这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真的等于180°,还需要我们去验证。
构建模型每个组准备六个三角形(锐角三角形2个、直角三角形2个、钝角三角形2个)课件学生自己剪的一个任意三角形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有层次的自主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不同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3课时-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推理,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 能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 能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索发现(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模型,观察三角形的内角,并试着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计算结果和发现。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 实践应用(1)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提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及时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和推理,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在实践应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重点关注的细节: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新课的补充说明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与三角形相关的生活实例,例如:“我们常见的三角形的标志、图形有哪些?”、“三角形的特性有哪些?”等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4: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2. 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3. 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并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分类,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的内角和。
2. 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1)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如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提问: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 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1)让学生将一个三角形剪下来,然后将三个角拼在一起,观察是否组成一个平角(180度)。
(2)引导学生通过几何画板等工具,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确实是180度。
4. 应用三角形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1)给出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让学生求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2)给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让学生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类型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5.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多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五、课后作业1. 计算下列三角形的内角和:(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是50度、60度、70度。
(2)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分别是45度,第三个内角未知。
2. 判断下列三角形的类型:(1)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其中一个内角是90度。
(2)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其中一个内角是120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验证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角形内角和》优秀说课稿《三角形内角和》优秀说课稿范文《三角形内角和》优秀说课稿1一、说课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
二、教材分析:在这一环节我要阐述四方面的内容: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
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各角的特点,掌握了量角的方法。
也可能有部分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3、教学目标:A、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证实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并能初步运用这一性质解决有一些实际问题。
B、在经历“观察、测量、撕拼、折叠”的验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4、教学重难点: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5、教学难点:让学生用不同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教学准备:在备课过程中,我阅读了农远光盘中多位名师的教学案例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并收集了农远光盘中的多媒体课件,用课件适时播放。
四、教法分析为了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谈谈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我采用了趣味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和直观演示法。
五、学法分析在学法指导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作者:范光富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第06期教材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效学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性质,并能应用这一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探究过程,发展推理能力,感受数学的逻辑美。
教学难点、重点: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数学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规律。
教具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3个,大三角形、小三角形各1个。
学具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3个。
教学设计意图:“三角形的内角和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教材通过多种方法的操作实验,让学生确信这一个性质的正确性。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的内容特点,本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的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反思等数学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整个教学设计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状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地进行探索与发现,多角度和多样化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实事求事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活动一:设疑激趣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知道了什么?生1: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生2: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生3:每种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
师:三角形有3个角,这3个角又叫三角形的内角。
三角形按内角的不同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能不能画—个含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呢?为什么?生1:我试着画过,画不出来。
三角形内角和1教学目标通过量、剪、拼、折等直观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发展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的能力。
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亲历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考与探究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他们喜欢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并且能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探索和验证。
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目标通过量、剪、拼、折等直观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发展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的能力。
在亲历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考与探究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时重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探索和验证学时难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探索和验证。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老朋友(出示两个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看!它们是谁?它们在争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你认为呢?为什么?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三角形内角和)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提出疑问)学生帮忙解决,并让学生指一指教师手上三角形的内角,再次说说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含义。
活动2【活动】二、探索交流,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师:到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呢?你有什么办法验证它是180度呢?(学生自由发言)(一)、测量1、师:大家的办法可真多呀!有这么多的办法,我们一一来验证,请看大屏幕,跟老师一起来读合作要求。
小组合作要求:1)、每位同学在白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用量角器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最后算一算三角形的内角和。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教案表课题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三角形内角和》上课年级四(1)(3)主备教师庞翠兰副备教师上课时间3月16日星期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知识的兴趣。
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º教学难点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具准备课件硬纸教法运用启发谈话、引导法。
讲练结合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环节教师授课内容学生活动达成目标Ppt、时间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质疑教材创设的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
观察情境图吸引学生兴趣21初步探究二、自主探索1、提出问题:怎样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多数学生会想到测量角度。
2、小组活动: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并记录在第30页的表格中。
进一步探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正好等于180º呢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都接近180º。
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3-45合作探究引导析疑三、试一试: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运用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º,求出第3个角的度数。
四、练一练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º,判断题中的三个三角形说的对吗?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º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4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4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第2.4节,三角形的内角和。
我们将通过探究和实验来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特点,以及如何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2. 学会用实验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
3. 能够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难点:如何用实验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量角器、剪刀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图形的内角和,如矩形、正方形的内角和。
b. 提问:你们猜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2. 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a.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用三角板和量角器进行测量。
b. 引导学生发现,将三角板的一个角剪掉后,剩下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
c. 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比划出三角形的内角,并互相验证内角和是否等于180度。
b. 强调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小于180度,且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4. 应用内角和的知识:a.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三角形土地的面积等。
b. 引导学生运用内角和的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cm、4cm、5cm。
答案:180度2. 题目:小明用剪刀将一个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角形,请问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答案: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的理解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是本节课的基础,也是后续应用内角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图形的内角和,如矩形、正方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我将从说研究和说教学两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研究(一)说教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教学思路呢?先通过不同三角形的量角及求和活动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再结合学生上面活动的结果,明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最后进一步通过操作活动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二)说学情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情,我对学生进行了课前访谈,发现大多数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不知如何验证这一结论。
(三)说目标及重难点基于以上分析,我为本课设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通过测量、剪拼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发展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的能力。
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亲历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考与探究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我让学生准备了以下的学具,并利用这些学具,设置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悟、在观察对比中发现、在合作交流中发展。
(五)教学准备量角器、三角尺、剪刀、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二、说教学现在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通过讲述三角形王国里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争吵来引入课题。
“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呀?到底谁的内角和更大呢?”通过这样一个情景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猜想,揭示课题。
故事中将三角形分成三类来比较内角和,为接下来学生分类讨论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