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信息管理》胡西讲义厚第二版卫生信息标准与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3.84 MB
- 文档页数:47
卫生信息标准与规范主要内容第一节卫生信息标准与规范概述第二节卫生信息表达标准与规范第三节卫生信息传输与交换标准第四节卫生信息标准的管理与应用1第一节卫生信息标准与规范概述一、卫生信息标准的定义和范围1.信息标准信息标准是专门为信息科学研究、信息产生、信息管理等信息领域所指定的各类规范和行动准则,是指在信息的产生、传输、交换和处理时采用的统一的规则、概念、名词、术语、传输格式、表达格式和代码等。
标准的分类:按标准的约束性: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按标准的适用范围: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2. 卫生信息标准与标准化卫生信息标准:卫生事务处理过程中,信息采集、传输、交换和利用时所采用的统一的规则、概念、名词、术语、代码和技术,包括信息表达标准和信息技术标准。
卫生信息标准的应用可保证多个独立的信息系统之间信息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保证数据的可得性、可比性和明晰性,目的是使不同区域、不同机构、不同部门的信息实现共享。
广义的信息标准化不仅涉及信息元素的表达,而且涉及整个信息处理过程,包括信息传输与通讯、数据流程、信息处理的技术与方法、信息处理设备等。
卫生信息标准化:信息标准化在卫生领域的具体应用,包括:卫生信息(information)本身表达的标准化卫生信息交换与传输(communication)的标准化卫生信息技术(technology)的标准化3. 卫生信息标准化的目的标准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可以以清晰的语义共享信息,即实现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互操作性包括:技术互操作性、语义互操作性、过程互操作性技术互操作性:以硬件形式表现的互操作,关注数据的传输而非数据的含义,指传输的信息不能以同等语义处理语义互操作性:系统之间所共享的信息被正确理解的能力过程互操作性:计算机系统与业务工作场合实现最佳契合的程度4. 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及其构成2。
卫生信息管理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一、掌握:卫生系统、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二、熟悉:1.数据、信息的概念。
2.熟悉不同层次领导者对信息的要求。
三、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5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信息,信息资源,信息管理,卫生信息管理,知识产权,卫生知识管理。
二、主要教学内容:1.信息的内涵、信息的特征、信息的类型、信息的载体与形态。
2.卫生信息的内涵、来源、范围。
3.卫生信息的特点。
4.卫生信息科学。
5.信息管理的起源与发展、信息管理的思想派别。
(自主学习)6.信息管理的含义、范围、类型。
7.卫生信息管理。
8.卫生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
9.卫生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
10.信息管理学的相近学科--图书馆学。
(自主学习)第二章卫生信息资源管理目的要求:一、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有关概念和信息资源管理的有关内容。
二、熟悉:了解信息源的有关概念及其信息源分析与评价的主要方法指标。
三、了解:信息采集和信息组织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常用工具。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6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信息资源,卫生信息资源,卫生信息组织,卫生信息传递。
二、主要教学内容:1. 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
2. 卫生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和意义。
(自主学习)3. 卫生信息资源的采集。
4. 卫生信息的组织。
5. 卫生信息的传递。
第三章卫生信息系统技术基础目的及要求:一、掌握:数据通信的概念,数据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因特网的常用概念。
二、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三、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分类和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交换方式,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中的卫生信息资源。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6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数据通信,数据困的数据结构,分布式数据库。
二、主要教学内容:1. 数据通信。
2. 计算机网络。
3. 网络中的卫生信息资源。
4. 卫生信息系统中的网络与通信。
第一章卫生信息管理概述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管理一、信息(一)信息的内涵: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和认识后的再现。
(二)信息的特征:1.客观性与普遍性2.价值性与共享性3.可存储性与可传输性4.依附性与独立性5.时效性与动态性6.可加工性和再生性(三)信息的类型:1.按照信息产生的领域划分分为生命信息和非生命信息。
生命信息指产生于动植物界、人类社会等有生命的有机界之中的信息;非生命信息指产生于建筑物、宇宙空间、地质等无生命的无机界之中的信息。
2.按照知识学科门类划分分为哲学信息、自然科学信息、社会科学信息、综合性信息。
3.按照信息的传递范围划分分为公开信息、内部信息、机密信息。
公开信息是指传递和使用的范围没有限制、可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信息;内部信息是指传递范围受到限制,只供内部掌握和使用的信息;机密信息是指必须严格限定使用范围的信息,可进一步划分为秘密信息、机密信息和绝密信息等类型。
4.按照信息的存在形式划分分为记录信息与非记录信息。
记录信息指经编码化并予以记录的信息,可按载体材料和存储技术进一步划分为纸介信息、缩微信息、声像信息、数字信息等;非记录信息指以非编码化方式存在的信息,包括实物信息、口头信息、思维信息等。
5.按照信息的加工深度划分分为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零次信息指信息被编码化之前的存在状态,包括思维信息、体态信息、口头信息等;一次信息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或研制成果为依据撰写、制作、发布的信息;二次信息指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信息,信息工作者对一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和压缩后,按照一定的方法编辑、出版或累积起来的信息;三次信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求,在大量利用有关一、二次信息和其他三次信息的基础上,对有关信息和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提炼、重组、概括而成的信息。
6.按照信息的逻辑层面划分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