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远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9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农业安全事故,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农业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设施等领域。
三、事故分类及分级1. 事故分类:(1)火灾事故;(2)爆炸事故;(3)中毒和窒息事故;(4)触电事故;(5)机械伤害事故;(6)物体打击事故;(7)车辆伤害事故;(8)高处坠落事故;(9)坍塌事故;(10)其他农业安全事故。
2. 事故分级:(1)特别重大事故;(2)重大事故;(3)较大事故;(4)一般事故。
四、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1. 应急组织体系:(1)成立农业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2)设立应急办公室;(3)成立事故调查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交通保障组、信息发布组、维稳组等专项工作组。
2. 应急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制定事故应急响应措施;(2)应急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上报事故信息,协调各专项工作组开展工作;(3)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追究;(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现场救护;(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拨;(6)交通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周边交通管制、救援车辆调度;(7)信息发布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8)维稳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社会稳定。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当地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救援进展等。
2.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指挥各专项工作组开展救援工作。
3. 救援处置:各专项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事故救援、医疗救护、物资保障、交通保障、信息发布、维稳等工作。
4. 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
5. 应急结束: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救援工作基本完成,经应急指挥部批准,宣布应急结束。
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如化肥品质问题、农药过量使用、机械故障等,一旦发生,可能会对生产、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防范和应对农业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 安全事故的定义和级别1.1 安全事故定义安全事故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所引起的意外事故,包括农机事故、化肥、农药中毒事故、畜禽疾病爆发等。
1.2 安全事故级别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等四级。
• 特别重大事故:死亡人数达到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 重大事故:死亡人数3-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较大事故:死亡人数1-2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一般事故:死亡人数少于1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
2.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2.1 预案制定制定应急预案应由相关领导牵头,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负责编制涉及到的安全事故紧急处理方案,并确保方案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2.2 预案实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急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不同的安全事故级别,应按照预案流程做好应急处置,并在事故处理完成后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3. 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指挥体系是应急处置的基础保障。
在农业安全事故中,应急指挥体系应由以下部门组成:3.1 领导小组决策和协调应急处置的领导小组,由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3.2 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是应急时期的中枢,主要负责指挥、协调、信息监控、数据收集、处理与传递,并应急信息,向上级领导报告应急情况的地点。
3.3 防护措施组负责做好事故现场防护和隔离工作,确保应急人员安全,以及避免事故扩散和污染。
3.4 搜救救援组负责搜救被困人员和伤员,并进行紧急救援。
3.5 通信组负责应急通讯设备的设备和管理,以及事故现场和各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生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3.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4.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5. 《农业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农业生产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农机事故、农业设施事故、农作物种植事故等。
四、工作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3. 及时、有序、高效地处置农业生产事故。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 县农业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2)副指挥长: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
2. 县农业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担任;(2)副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局分管副局长担任;(3)成员:各相关部门业务骨干。
3. 各级农业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及办公室负责具体事故处置工作。
六、事故报告与响应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3)接到报告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事故响应(1)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2)各级应急指挥部应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事故处置工作;(3)事故处置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财产安全,尽量减少事故损失。
七、事故处置1. 事故现场保护(1)设立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3)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取证。
2. 人员救援(1)立即组织医疗救护力量,对伤员进行救治;(2)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3)对失踪人员展开搜救。
3. 财产损失评估(1)对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评估;(2)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1.1 编制目的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农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及时、有序地处理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区域内发生的各类农业安全生产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农药、化肥、种子、农机具、渔业等农业生产领域的安全事故。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发生后,迅速采取措施,减轻损失。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级政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事故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农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区域农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2 指挥部组成应急指挥部由以下部门组成:- 人民政府分管领导- 农业农村局- 消防局- 卫生健康部门- 应急管理部门- 交通运输部门- 其他相关部门2.3 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和实施本预案。
(2)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决定应急救援措施和救援力量的调配。
(4)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救援进展。
三、事故预防与预警3.1 事故预防(1)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安全生产意识。
(2)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4)推广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3.2 预警机制(1)建立健全农业安全生产预警系统,及时收集、分析和发布预警信息。
(2)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降低事故风险。
(3)加强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四、应急响应4.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农业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农机事故、农药安全事故、农业设施事故、农作物病害事故等。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2.1 组织体系成立农业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指导农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2 组织机构(1)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农业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行动,协调各部门工作。
(2)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保障、信息报告等工作。
(3)专家咨询组:负责对农业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车辆、通讯设备等保障工作。
2.3 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农业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协调各部门工作,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保障、信息报告等工作。
(3)专家咨询组:负责对农业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车辆、通讯设备等保障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3.1 预防措施(1)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安全生产意识。
(2)严格执行农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农机、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
(3)定期开展农业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建立健全农业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
3.2 预警措施(1)密切关注气象、病虫害等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加强对农业设施的巡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安全运行。
(3)加强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管,防止农药安全事故发生。
(4)建立农业事故预警系统,实时监测事故发生情况。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农民工在施工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理。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 《农民工安全生产管理办法》5. 相关行业标准及地方性法规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在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从事施工的农民工。
四、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1. 事故类型: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中毒和窒息、火灾等。
2. 危害程度:可能导致农民工受伤、死亡,造成财产损失,影响工程进度。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负责全面领导事故应急工作。
(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负责现场指挥和救援。
(3)成员:安全管理部门、施工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等。
2. 应急救援组(1)组长:负责组织救援工作。
(2)成员:医护人员、消防队员、安全员、志愿者等。
3. 信息联络组(1)组长: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汇总、上报。
(2)成员:信息员、通讯设备操作员等。
4. 后勤保障组(1)组长:负责救援物资、设备、车辆调配。
(2)成员:物资管理员、车辆管理员等。
5. 法律顾问组(1)组长:负责处理事故中涉及的法律事务。
(2)成员:律师、法务人员等。
六、应急响应程序1. 初步响应(1)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救援,同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组、信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法律顾问组等开展工作。
2. 全面响应(1)救援组迅速开展救援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信息联络组及时收集、汇总事故信息,向上级部门报告。
(3)后勤保障组调配救援物资、设备、车辆,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法律顾问组协助处理事故中涉及的法律事务。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农业生产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4)《农业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农机事故、农药中毒事故、火灾事故、触电事故、中毒事故、交通事故等。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分级负责,属地管理(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农业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农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处置组、救援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善后处理组等。
2.2 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处置工作。
2.3 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救援工作,包括现场安全防护、伤员救治、事故原因分析等。
2.4 救援保障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调配救援物资,提供救援技术支持。
2.5 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媒体协调工作。
2.6 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事故调查、责任追究、赔偿救助等。
三、应急处置程序3.1 事故报告发生农业安全事故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原因、伤亡情况、财产损失等。
3.2 事故调查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现场处置组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影响。
3.3 应急响应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应急指挥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3.4 救援处置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伤员救治、事故原因分析、现场安全防护等。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应对农业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交通事故、农作物病虫害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成立农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农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组长:XXX(政府分管农业领导)副组长:XXX(农业部门负责人)成员:XXX(相关部门负责人)2. 应急救援队伍(1)消防队伍:负责火灾、爆炸等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
(2)医疗救护队伍:负责中毒、窒息、触电等事故的应急救援和伤员救治。
(3)机械救援队伍:负责机械伤害、交通事故等事故的应急救援。
(4)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队伍:负责农作物病虫害事故的应急救援。
3. 部门职责(1)农业部门:负责农业生产安全监管,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公安部门:负责事故现场安全保卫,维护现场秩序。
(4)卫生部门:负责伤员救治,提供医疗支持。
(5)气象部门:负责提供气象信息,为应急救援提供依据。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报告发生农业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应急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3. 现场处置(1)消防队伍:对火灾、爆炸等火灾事故进行灭火、救援。
(2)医疗救护队伍:对中毒、窒息、触电等事故进行救治。
(3)机械救援队伍:对机械伤害、交通事故等事故进行救援。
(4)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队伍:对农作物病虫害事故进行防治。
4. 事故善后处理(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提出赔偿方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各类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科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
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5)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农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农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农业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1)指挥长:由县级人民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担任;(2)副指挥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3)成员:由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负责人担任。
2.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应急救援工作。
(1)办公室主任:由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2)办公室副主任:由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3)成员:由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负责人担任。
3.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根据事故类型,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和处置工作。
(1)农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2)农业机械应急救援队伍;(3)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救援队伍;(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急救援队伍。
三、应急救援程序1. 报告与响应(1)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2)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3)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 事故现场处置(1)迅速开展现场救援,确保人员安全;(2)采取措施控制事故蔓延,防止次生、衍生事故发生;(3)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证据,查明事故原因。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保障农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机械伤害、触电、火灾、中毒、窒息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事故应急指挥部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
(2)现场保护组:负责现场安全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3)物资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所需的物资保障工作。
(4)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报告、发布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
2. 各工作组职责(1)现场救援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2)现场保护组:负责事故现场安全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物资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所需的物资供应,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报告、发布等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5)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餐饮、住宿、交通等。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
(2)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2. 事故救援(1)现场救援组根据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组织实施救援。
(2)现场保护组负责现场安全警戒,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物资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所需的物资供应。
(4)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报告、发布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
3. 事故处理(1)事故处理后,事故应急指挥部应组织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农远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防火安全预案
为使安全消防工作能充分发挥组织职能,一旦发生火灾或消防隐患时能将灾害降到最低程度,并避免人员伤亡,特制定本预案。
防范预案(措施):
(一)严禁学生将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带入学校
(二)严禁在校园内存放或燃放烟花爆竹
(三)严禁在校园内焚烧废纸、树枝、树叶等
(四)组织师生听取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五)进行学生自护疏散、消防器材使用及紧急状态时切断电源等演练
火警通报顺序
(1)白天发生火警时,立即按警铃并通知学校,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及消防救灾人员视火势联络消防部门
(2)夜间或节假日发生火警时,校内人员立即通知保安,值班保安马上电话呼叫有关人员到现场,并通知有关部门主管
(3)全员参与,忙而不乱
A. 当某部位发生火灾时,全体教职员工应保持镇定,按警铃、报警器,并迅速担负起抢救工作;第一要素是迅速有序地疏散人员,尤其是学生
B. 迅速切断配电间供电总开关
C. 消防人员抵达现场后,除参与抢救工作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应迅速远
离现场,以免影响或妨碍抢救工作的进行
D. 现场若有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迅速果断地搬离至安全地带
莲花镇中心小学农远工作领导小组
农远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防盗安全预案
一、预防和应对措施:
1、严格来人、来客登记管理制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2、上课期间,学校大门上锁,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3、学校为值班领导、保卫小组成员配备手电,防卫、自卫器械,并安装报警器等设备,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每天24小时设备安全。
4、全体师生要提高防范意识,白天一旦发现校内有撬们、砸锁等偷盗行为的可疑的人,立即向学校领导、值班人员通报,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询问、备案、登记,情节严重者扭送公安机关;夜间发现有撬们、砸锁等偷盗行为可疑的人员或人群或遇报警器报警应立即报告当周值周领导,由值周领导迅速组织保卫小组成员进行自卫,同时报告当地派出所和上级领导,让损失降低到最低。
二、人员职责;
1、各年级处室主任、各办公室老师、各班主任和各库房负责人员为本处室、班级、教室和库房防盗安全第一责任人。
2、对自己的责任区域要做经常性的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学校防盗安全隐患处理负责人。
3、值班领导和门岗人员,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按时关闭和开启教学楼门,
做到早到校、晚回家、勤巡视,并认真做好交接班。
、要高度重视防盗工作,严格按照值班和门岗制度执行。
4、学校门卫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得擅自离岗,对外来人员做好登记工作。
莲花镇中心小学农远工作领导小组
农远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用电安全及防雷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一)组织学生及老师进行用电安全知识及防雷安全知识辅导。
组织学生进行用电安全防范知识与防雷安全知识竞赛。
(二)师生不得在学校内私自拆、卸电器及开关、插座等。
(三)学生不得擅自从插座内引出电源接入其它用电器。
(四)在雷雨天必须切断卫星接收器。
(五)定期检测学校线路是否正常。
(六)若雷雨影响较大,领导小组应及时向镇政府请示是否停课。
(七)在学校计算机机房电源开关处并联安装第一级和第二级三相电源防雷箱,带声光报警及雷击计数功能。
保护其整个机房用电设备免受雷电波干扰。
(在UPS前安装)
(八)在分配线间或另学校建筑物处光纤交换机及交换机电源处安装第二级单相电源防雷箱,带声光报警功能。
保护二级设备免受雷击。
(九)在服务器及交换机或工作站电源插座处或分配线间处或光纤交换机处或安装第三级防雷转换器,避免浪涌电压干扰服务器及交换机或工作站。
(十)在服务器100M输出端口处安装上RJ45-E100/4S信号避雷器,保护服务器。
(十一)
在中枢计算机交换机24口串联RJ45-24E信号避雷器设备,避免因雷击感应或平时的电磁场干扰从双绞线传过来打坏设备。
(十二)在DDN专线上安装DDN信号防雷器,保护DDN 专线上的设备。
(十三)在ADSL专线上安装ADSL信号防雷器,保护ADSL专线上的设备。
2、应急预案
(一)遇有突发性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包括总电源)
(二)遇有紧急情况立即用绝缘棒或非导电棒、棍击打、将触电人员与电源脱离,(不得用手拉触电人员)。
(三)对触电受伤人员视情形及时组织自救或他救,必要时拔打120急救中心求援。
(四)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以便组织施救。
(五)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六)要求学校要增强防雷意识,领导要高度重视雷电灾害防御,要把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的防雷安全,列入安全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抓好抓实。
特别是要加强师生的防雷安全知识教育,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责任人,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知道防雷知识。
(七)学校网络机房无防雷安全防范措施的,要尽快完善好相关的防雷设施。
已装备网络设备防雷设施的学校,必须对防雷设施进行安全性检查,避免雷电事故发生。
(八)配有农村远程教育设备确保室内避雷系统和室外避雷系统设施(避雷针)的接地符合要求,要有专人作好对防雷设施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对于不合格的防雷设施,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整改,各区县要会同当地相关专业机构进行检查。
(九)雷雨季节期间要注意观察天气变化,设备要求在天气正常的状态下使用,并且做到人员离开时切断机器与外界的物理联接。
在有雷电时坚决不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并确保设备与外界的联接隔离。
莲花镇中心小学农远工作领导小组(注: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