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_ 第四版_上、下册_上海交通大学物理教研室_课后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183
电解质题8.1:一真空二极管,其主要构件是一个半径R 1 = 5.0⨯10-4 m 的圆柱形阴极和一个套在阴极外,半径m 105.432-⨯=R 的同轴圆筒形阳极。
阳极电势比阴极电势高300 V ,阴极与阳极的长度均为L = 2.5⨯10-2 m 。
假设电子从阴极射出时的速度为零。
求:(1)该电子到达阳极时所具有的动能和速率;(2)电子刚从阳极射出时所受的力。
题8.1分析:(1)由于半径L R <<1,因此可将电极视作无限长圆柱面,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场具有轴对称性。
从阴极射出的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加速,电于所获得的动能等于电场力所作的功,也即等于电子势能的减少。
由此,可求得电子到达阳极时的动能和速率。
(2)计算阳极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由E F q =求出电子在阴极表面所受的电场力。
解:(1)电子到达阳极时,势能的减少量为J 108.417ep -⨯-=-=∆eV E由于电子的初始速度为零,故 J 108.417ep ek ek -⨯=∆-=∆-E E E因此电子到达阳极的速率为17eks m 1003.122-⋅⨯===meVmE v (2)两极间的电场强度为r 02e E r πελ-=两极间的电势差1200ln 2d 2d 2121R R r r V R R R R πελπελ-=-=⋅=⎰⎰r E 负号表示阳极电势高于阴极电势。
阴极表面电场强度r 121r 10ln 2e e E R R R V R =-=πελ电子在阴极表面受力N e E F r 141037.4-⨯=-=e这个力尽管很小,但作用在质量为9.11⨯10-31 kg 的电子上,电子获得的加速度可达重力加速度的5⨯1015倍。
题8.2:一导体球半径为R 1,外罩一半径为R 2的同心薄导体球壳,外球壳所带总电荷为Q ,而内球的电势为V 0。
求此系统的电势和电场的分布。
题8.2分析:不失一般情况,假设内导体球带电q ,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电荷的分布如图所示,依照电荷的这一分布,利用高斯定理可求得电场分布。
习题11-1.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cos sin )r =R ωt i ωt j +v v v其中ω为常量.求:(1)质点的轨道;(2)速度和速率。
解:(1) 由(cos sin )r =R ωt i ωt j +v v v,知:cos x R t ω= ,sin y R t ω=消去t 可得轨道方程:222x y R +=∴质点的轨道为圆心在(0,0)处,半径为R 的圆;(2)由d rv dt=v v ,有速度:sin Rcos v R t i t j ωωωω=-+v v v而v v =v v,有速率:1222[(sin )(cos )]v R t R t R ωωωωω=-+=。
1-2.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24(32)r t i t j =++v v v ,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
求:(1)质点的轨道;(2)从0=t 到1=t 秒的位移;(3)0=t 和1=t 秒两时刻的速度。
解:(1)由24(32)r t i t j =++v v v ,可知24x t = ,32y t =+消去t 得轨道方程为:x =2(3)y -,∴质点的轨道为抛物线。
(2)由d r v dt=v v ,有速度:82v t i j =+v v v从0=t 到1=t 秒的位移为:110(82)42r v d t t i j d t i j ∆==+=+⎰⎰v v v v v v(3)0=t 和1=t 秒两时刻的速度为:(0)2v j =v v,(1)82v i j =+v v v 。
1-3.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22r t i t j =+v v v,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1)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解:(1)由d r v dt =v v ,有:22v t i j =+v v v ,d v a dt=v v ,有:2a i =v v ;(2)而v v =v v,有速率:12222[(2)2]21v t t =+=+∴t dv a dt=21t =+,利用222t n a a a =+有: 22221n t a a a t =-=+。
第十六章相对论题16.1:设'S 系以速率v = 0.60c 相对于S 系沿'xx 轴运动,且在t ='t = 0时,0'==x x 。
(1)若有一事件,在 S 系中发生于t = 2.0×10-7 s ,x = 50 m 处,该事件在 'S 系中发生于何时刻?(2)如有另一事件发生于 S 系中 t = 3.0×10-7 s ,x = 10 m 处,在 S ′系中测得这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为多少?题16.1解:(1)由洛伦兹变换可得S ′系的观察者测得第一事件发生的时刻为s 1025.1/1'7221211-⨯=--=c v x c v t t(2)同理,第二个事件发生的时刻为s 105.3/1'7222222-⨯=--=c v x c v t t所以,在S ′系中两事件的时间间隔为s 1025.2'''721-⨯=-=∆t t t题16.2:设有两个参考系S 和S ′,它们的原点在t = 0和t ′ = 0时重合在一起。
有一事件,在 S ′系中发生在 t ′ = 8.0×10-8 s ,x ′ = 60 m ,y ′ = 0,z ′ = 0处,若S ′系相对于S 系以速率v = 0.6c 沿xx ′轴运动,问该事件在S 系中的时空坐标各为多少?题16.2解:由洛伦兹逆变换得该事件在S 系的时空坐标分别为m 93/1''22=-+=c v vt x x 0'==y y0'==z zs 105.2/1''7222-⨯=-+=c v x c v t t题16.3:一列火车长 0.30 km (火车上观察者测得),以 100 km/h 的速度行驶,地面上观察者发现有两个闪电同时击中火车的前后两端。
问火车上的观察者测得两闪电击中火车前后两端的时间间隔为多少?题16.3解:设地面为S 系,火车为S ′系,把闪电击中火车前后端视为两个事件(即两组不同的时空坐标)。
习题11-1.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cos sin )r =R ωt i ωt j + 其中ω为常量.求:(1)质点的轨道;(2)速度和速率。
解:(1) 由(cos sin )r =R ωt i ωt j +,知:cos x R t ω= ,sin y R t ω=消去t 可得轨道方程:222x y R +=∴质点的轨道为圆心在(0,0)处,半径为R 的圆;(2)由d rv dt=,有速度:sin Rcos v R t i t j ωωωω=-+ 而v v =,有速率:1222[(sin )(cos )]v R t R t R ωωωωω=-+=。
1-2.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24(32)r t i t j =++,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
求:(1)质点的轨道;(2)从0=t 到1=t 秒的位移;(3)0=t 和1=t 秒两时刻的速度。
解:(1)由24(32)r t i t j =++,可知24x t = ,32y t =+消去t 得轨道方程为:x =2(3)y -,∴质点的轨道为抛物线。
(2)由d rv dt=,有速度:82v t i j =+ 从0=t 到1=t 秒的位移为:11(82)42r v d t t i j d t i j ∆==+=+⎰⎰(3)0=t 和1=t 秒两时刻的速度为:(0)2v j =,(1)82v i j =+ 。
1-3.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22r t i t j =+,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1)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解:(1)由d r v dt =,有:22v t i j =+,d va dt=,有:2a i =; (2)而v v =,有速率:12222[(2)2]21v t t =+=+∴t dva dt==222t n a a a =+有:n a ==1-4.一升降机以加速度a 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一螺钉从天花板上松落,升降机的天花板与底板相距为d ,求螺钉从天花板落到底板上所需的时间。
大学物理第四版下册答案【篇一:大学物理(上海交通大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其中?为常量.求:(1)质点的轨道;(2)速度和速率。
消去t可得轨道方程x?y?r 2)v?222dr1-2.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r?4ti?(3?2t)j,式中r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求:(1)质点的轨道;(2)从t?0到t?1秒的位移;(3)t?0和t?1秒两时刻的速度。
解:1)由r?4ti?(3?2t)j可知22x?4t2 y?3?2t消去t得轨道方程为:x?(y?3) 2)v?2dr?8ti?2j dt113)v(0)?2jv(1)?8i?2j1-3.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r?ti?2tj,式中r的单位为2(1)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m,t的单位为s.求:度和法向加速度。
解:1)v?dr?2ti?2j dta?dv?2i dt22)v?[(2t)?4]?2(t2?1)at?dv?dt2tt?12an??1-4. 一升降机以加速度a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一螺钉从天花板上松落,升降机的天花板与底板相距为d,求螺钉从天花板落到底板上所需的时间。
解:以地面为参照系,坐标如图,升降机与螺丝的运动方程分别为 12at(1)图 21y2?h?v0t?gt2 (2)2y1?v0t?1-4y1?y2 (3)解之t?1-5. 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高度h处以水平抛出,求:(1)小球的运动方程;(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初速度v0drdvdv,,. dtdtdt解:(1) x?v0t 式(1)1y?h?gt2 式(2)21r(t)?v0ti?(h-gt2)j2gx2(2)联立式(1)、式(2)得 y?h?22v0(3)dr?v0i-gtj而落地所用时间t?dt2h g所以drdv?v0i-2ghj??gj dtdt22v?v2v0?(?gt)2 x?vy?g2tdv??[v2?(gt)2]01-6. 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1,一身高为h2的人在路灯下以匀速v1沿直线行走。
物理学第四版参考答案物理学第四版参考答案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我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运行方式至关重要。
而物理学第四版参考答案,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知识的工具。
第四版的物理学参考答案是根据教科书内容编写的,旨在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并提供解题思路和方法。
它通常由教师或专业人士编写,经过严格的校对和审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物理学第四版参考答案的内容通常涵盖了各个章节的习题和问题,包括基本概念、公式推导、实验设计以及数值计算等。
它通常以问题和解答的形式呈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参考答案的编写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通过参考答案,学生可以了解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知识。
同时,参考答案还可以作为学生自我评估的工具,帮助他们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物理学第四版参考答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它必须与教科书内容相一致,确保学生能够根据参考答案来检查和纠正自己的答案。
其次,参考答案需要简明扼要地解释解题步骤和思路,帮助学生理解解题过程。
此外,参考答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然而,物理学第四版参考答案并不是学习物理学的全部。
它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知识。
学生在使用参考答案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验探究,深入理解物理学的原理和规律。
总之,物理学第四版参考答案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通过提供问题和解答的形式,帮助学生检查和纠正自己的答案,提供解题思路和方法。
然而,参考答案并不是学习物理学的全部,学生还应该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验探究,深入理解物理学的原理和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物理学的精髓,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习题1111-1.直角三角形ABC的A点上,有电荷C108.191-⨯=q,B点上有电荷C108.492-⨯-=q,试求C点的电场强度(设0.04mB C=,0.03mA C=)。
解:1q在C点产生的场强:1124A CqE irπε=,2q在C点产生的场强:2224B CqE jrπε=,∴C点的电场强度:44122.710 1.810E E E i j=+=⨯+⨯;C 点的合场强:224123.2410VE E Em=+=⨯,方向如图:1.8arctan33.73342'2.7α===。
11-2.用细的塑料棒弯成半径为cm50的圆环,两端间空隙为cm2,电量为C1012.39-⨯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棒上,求圆心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棒长为2 3.12l r d mπ=-=,∴电荷线密度:911.010qC mlλ--==⨯⋅可利用补偿法,若有一均匀带电闭合线圈,则圆心处的合场强为0,有一段空隙,则圆心处场强等于闭合线圈产生电场再减去md02.0=长的带电棒在该点产生的场强,即所求问题转化为求缺口处带负电荷的塑料棒在O点产生的场强。
解法1:利用微元积分:21cos4O xR ddERλθθπε=⋅,∴2000cos2sin2444OdE dR R Rααλλλθθααπεπεπε-==⋅≈⋅=⎰10.72V m-=⋅;解法2:直接利用点电荷场强公式:由于d r<<,该小段可看成点电荷:112.010q d Cλ-'==⨯,则圆心处场强:1191222.0109.0100.724(0.5)OqE V mRπε--'⨯==⨯⨯=⋅。
方向由圆心指向缝隙处。
11-3.将一“无限长”带电细线弯成图示形状,设电荷均匀分布,电荷线密度为λ,四分之一圆弧AB的半径为R,试求圆αji2c mORxαα心O 点的场强。
解: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xOy 坐标,如图所示。
①对于半无限长导线A ∞在O 点的场强:有:00(cos cos )42(sin sin )42A x A yE R E R λπππελπππε=-=-⎧⎪⎪⎨⎪⎪⎩②对于半无限长导线B ∞在O 点的场强:有:00(sin sin )42(cos cos )42B x B yE R E R λπππελπππε=-=-⎧⎪⎪⎨⎪⎪⎩③对于AB圆弧在O 点的场强:有:2000200cos (sinsin )442sin (coscos )442AB x AB y E d RRE d RRππλλπθθππεπελλπθθππεπε==-=⎧⎪⎪⎨⎪⎪=--⎩⎰⎰∴总场强:04O x E Rλπε=,04O y E Rλπε=,得:0()4O E i j Rλπ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