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水准技能竞赛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46.00 KB
- 文档页数:12
附件2:建筑行业测量技能竞赛规程一、竞赛仪器设备1.四等水准测量仪器设备检定合格的水准仪(满足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水准仪)含脚架1个、2m双面尺1对、尺垫2个。
2.全站仪坐标放样仪器设备检定合格的全站仪(测角精度2秒以上,测距精度3+3ppm以上)含1个脚架、1个棱镜、1个对中杆。
3、备注竞赛所需仪器设备自备。
二、竞赛内容与方式本次竞赛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四等水准测量”和“全站仪坐标放样”三个内容。
成绩评定分竞赛用时和成果质量两部分,见表1。
表1 竞赛内容、时间与权重表1.理论知识包括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判断题20题(每题1分)、多选题20题(每题2分,错选不得分,少选每个选项得0.5分)。
理论知识考试内容大纲见表2,参考教材:建筑工程测量,常玉奎、金荣耀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表2 测量技能竞赛理论考试大纲2.四等水准测量多个队同时开始比赛。
设置多条闭合水准路线,每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由3个待求点和1个已知点组成,长度约1.5㎞。
如图1所示,已知A01点高程为33.012m,测算B04、C01和D03点的高程,测算要求按技术规范。
图1 四等水准测量路线示意图上交成果:四等水准测量竞赛成果,包括观测手簿、高程误差配赋表和高程点成果表,参考见表3、表4、表5。
说明:参赛队现场抽签点位,抽签得到的已知点、待定点组合成竞赛水准路线。
该赛项流程:抽签→仪器安置、立尺员上点→后视标尺(黑面)读数、记录→前视标尺(黑面)读数、记录→前视标尺(红面)读数、记录→后视标尺(红面)读数、记录→测站计算→换下一站测量→……第一测段结束→转下一测段测量……所有测段全部结束→仪器装箱→每页校核→平差计算→报告裁判→裁判记录、仪器装箱比赛结束。
表4 高程误差配赋表(参考)-0.029m ,+20*√3.0=34.6mm,合格。
表5 水准点成果表3.全站仪坐标放样如图2,给每个队提供1个已知点作为测站点,各组共用1个定向点和1个检核点,给出4个放样点坐标。
“工程测量”项目竞赛方案第一部分竞赛规程一、竞赛名称:工程测量技能竞赛二、竞赛目的:通过此项目竞赛,检验参赛选手工程测量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仪器操作与基本应用能力,职业素养、效率与安全意识,促进相关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及工学结合的培养。
三、竞赛方式和内容:(一)竞赛方式1。
本竞赛项目竞赛方式为个人比赛形式,每名选手均需按要求完成相应的竞赛项。
2。
参赛选手应为2014年在籍高职学生,不分性别、不分年级. (二)竞赛内容DS3水准仪操作项目。
各参赛选手根据要求,在赛场内完成全部竞赛任务。
竞赛任务包括如下内容:1.技能竞赛总时间为40分钟,分两路线进行.技能操作总分为100分.2.技能操作:DS3光学水准仪操作,用双面尺法进行闭合路线的四等水准测量(多个站):包括闭合水准路线的布设、外业观测、记录与内业计算全过程。
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考核,时间为40分钟,总分为100分.观测说明如下说明:水准仪观测比赛分两个分两条路线,分别沿篮球场与教学楼的外围道路进行,以A、B、C和D观测线路分别形成闭合路线.每组两名同学分别观测其中一条线路的顺时方向或逆时方向,具体观测路线小组内协商。
路线内4个点均作为起始点,即4个小组同时进行。
四、竞赛规则1。
竞赛设备由学院统一提供常规水准仪,如在比赛过程中发现仪器问题可随时提出更换,若非仪器问题,而属于操作失误者,仪器不予更换,比赛时间不予延长。
2。
竞赛场地设在学院篮球场内,每个工作位布置工作台及方凳各1张,并设置警戒线,现场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视.3.进行仪器操作时,每名选手需自独立完成观测、数据记录与计算,观测结束立即把表格交给评委。
4。
数据记录必须用赛项的记录手簿(见附件表1),由负责记录的选手用签字笔当场准确无误地填写到相应栏内,并及时计算和填写表中其它数据,要求记录规范完整、符合记录规定、计算准确;观测数据不得改动厘米和毫米,分米、米以上数据不得连环涂改,如有违反均需扣分;观测数据必须原始真实,严禁弄虚作假,否则取消参赛资格.5.仪器操作应符合要求,迁站时仪器搬动必须正确,仪器在迁站过程中不必装箱和带箱,仪器箱关闭放在起始测站旁。
附件46高职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类测绘等三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一、竞赛内容1.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约1.3km 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和成果整理,并进行近似平差计算,得出待测点高程。
2.工程施工放样给定某曲线上的第一切线上控制点ZD1和交点 JD1的坐标数据、曲线设计半径、缓和曲线长、交点里程、转向角。
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使用非程序型函数计算器计算曲线主点ZH、HY、QZ点坐标,及第一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中桩点的坐标,共计算5个点。
然后,根据现场已知测站点、定向点、定向检核点,使用全站仪放样第一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中桩点中的两个点。
3.1:500数字测图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测区(范围约为120米×180米)的地形图测绘,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米,数据采集完成后,在室内利用CASS9.1软件编辑成图;数据采集可采用全站仪、RTK或全站仪+RTK进行。
二、竞赛方式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
每个学校只能有一支队伍参赛,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设队长1名)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
每支参赛队可参加其中任意1-3项竞赛项目,并独立完成竞赛内容。
指导教师的所有指导工作应在竞赛前完成,比赛过程中,指导教师不得对参赛队员现场指导。
参赛选手的批次和工位均由竞赛委员会根据抽签决定。
所有参赛选手均需携带身份证和参赛证才能参加比赛。
赛场原则上不开放,参赛选手不得进入比赛场地内观摩,只能在外围远距离观摩。
三、竞赛时量1.二等水准测量90分钟2.工程施工放样90分钟3.1:500数字测图150分钟 四、名次确定办法1.成果全部符合限差要求和无违反记录规定者按竞赛评分成绩确定名次。
分值相同时以精度高的排列在先;分值和精度相同时用时少的排列在先;分值、精度和比赛用时都相同时记录与计算表字体美观者排列在先。
2.水准测量中超限或违反记录规定的成果为二类成果,二类成果排名在一类成果之后。
测量技能竞赛实施细则第一部分总则为展示河南岩土工程勘察行业测绘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搭建行业之间的学习交流平台,检验员工测绘技能水平及各参赛人员的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特组织本次竞赛。
一、竞赛项目竞赛按照“统一命题、统一标准、统一评分”原则,分为理论考试、现场操作考试两大部分。
1.理论考试试卷:准备3套卷子,考前抽签确定试卷。
内容:测量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
方式:闭卷笔试(满分100 分,权重30%)2.现场操作考试(1)现场操作考试项目、时间、分数及权重(2)现场操作考试安排:选手现场操作、顺序抽签决定。
3.成绩组成及竞赛排名(1)理论考试与现场操作考试两项成绩的总和为选手的最终比赛成绩。
(2)按参赛所有人员的个人成绩由高到低排名。
(3)当两参赛成绩完全相同时,分别按以下顺序排名:①成果质量成绩高;②重测次数少;③划改少;④成果表整洁。
二、参赛队伍凡河南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测绘技术人员均可组队报名参赛。
每个参赛队由3名人员组成,其中队长1名。
三、竞赛标准(1)《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4)《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标准》CJJ/T 73-2019(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7)《测量员》(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培训教材)(8)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9)《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0)《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11)《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12)《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行业自律公约》(13)《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1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5)《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6)《岩土工程施工安全规范》(17)《建筑工程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七项规定》(18)《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19)本赛项细则。
关于印发《2013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的通知各市州教育局,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学校、成人高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3’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通知》(湘教通〔2013〕144号)精神,为进一步明确竞赛有关事项,我们组织专家根据教育部2013年颁发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规程,结合我省职业院校和赛点学校实训实习设备设施情况,制订了《2013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见附件1-47),现印发你们。
请各地各校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按规程要求准备竞赛和参赛,确保竞赛顺利进行。
附件:1. 中职财经商贸专业类会计技能的会计手工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2. 中职财经商贸专业类会计技能的会计电算化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3. 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类网络布线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4. 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类网络搭建及应用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5. 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类电子商务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6. 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类计算机辅助设计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7. 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类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8. 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类动漫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9. 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类计算机硬件检测维修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10. 中职加工制造专业类焊接技术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11. 中职加工制造专业类数控车加工技术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12. 中职加工制造专业类数控铣加工技术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13. 中职加工制造专业类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14. 中职加工制造专业类电气安装与维修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15. 中职加工制造专业类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16. 中职加工制造专业类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17. 中职加工制造专业类模具制造技术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18.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类二级维护和车轮定位等五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19. 中职旅游服务烹饪专业类冷拼与雕刻、中餐热菜和中餐面点等三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20. 中职旅游服务酒店服务专业类中餐宴会摆台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21. 中职旅游服务酒店服务专业类客房中式铺床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22. 中职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类女式时尚成衣款式、纸样设计与立体造型等二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23. 医药卫生专业类护理技能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24. 职业英语技能专业类服务类专业组、其他类专业组等二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25. 财经商贸专业类会计技能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26. 高职财经商贸专业类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27.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类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28.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类计算机网络应用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29.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类信息安全技术应用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30.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类移动互联技术应用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31.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类移动互联网应用(APPS)开发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32. 高职加工制造专业类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33. 高职加工制造专业类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项目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34. 高职交通运输专业类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四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35. 高职旅游服务专业类中餐主题宴会设计项目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36. 高职旅游服务专业类西式宴会服务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37. 高职旅游服务专业类普通话导游服务、英语导游服务等二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38. 高职轻纺专业类服装设计、服装制版与工艺技术等二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39. 高职文化教育专业类英语专业组、非英语专业组等二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40. 高职文化教育专业类文秘速录专业技能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41. 高职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类测绘的二等水准测量等三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42. 高职石油化工专业类工业分析检验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43. 高职医药卫生专业类中药传统技能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44. 高职土木水利专业类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45. 高职土木水利专业类工程造价技能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46. 高职艺术专业类中国舞表演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47. 高职艺术专业类声乐表演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2013’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代章) 2013年4月25日。
“测绘测量”项目竞赛方案(定稿)第一部分竞赛规程一、竞赛项目名称测绘测量(二等水准测量、数字测图)。
二、竞赛目的通过此项目竞赛,检验参赛选手测绘仪器操作与基本应用能力,职业素养、效率,引导高职院校测绘、勘察、土木工程类等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方向,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满足企业需求的测绘工程类技能人才。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一)竞赛方式1.以团队方式参赛,每队由3名选手组成,选手为2012年同校在籍高职学生,不分性别、不分年级、不分专业。
2.现场抽签决定参赛顺序。
3.竞赛不分预赛和决赛。
竞赛内容包括单一路线的二等水准测量、数字测图(使用全站仪测绘1:500地形图)项目。
(二)竞赛内容各参赛选手根据要求,在赛场内完成全部竞赛任务,测绘技能竞赛总时间为125分钟,分不同单项时段进行。
技能操作总分为200分,其中二等水准测量权重为0.4,数字测图权重为0.6。
1.二等水准测量(1)任务描述:二等水准测量:使用精密水准仪和“铟瓦合金水准尺”,二等精度,完成指定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单程观测;路线长500m—600m(六个测站及以上);要求测出并计算每个测站的高差及一个待定点的高程。
包括闭合水准路线的布设、外业观测、记录与内业计算(含平差)全过程。
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考核,时间为25分钟,总分为100分。
(2)技术要求观测等级:二等。
观测条件:野外观测,观测路线及水准点由大会事先确定。
观测顺序: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视线长度:≤50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1.0m。
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积:≤3.0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下丝≥0.3 m。
闭合差:±4L(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
测站数:偶数站。
2.数字测图(1)任务描述:按要求测绘规定范围的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
要求参赛队成员共同完成测图和成图的全部工作。
“测绘测量”项目竞赛方案第一部分竞赛规程一、竞赛项目名称测绘测量(二等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二、竞赛目的1.展示高职高专资源开发与测绘类专业学生面向应用实践的能力,促进社会对本专业相关岗位的了解,提升高职高专本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促进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水平的提高。
2.引导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资源开发与测绘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培养本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3.检验和展示参赛选手对测绘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运用能力,为福建省开设资源开发与测绘类的高等职业院校搭建交流教育教学成果与经验的平台。
4.检验学生对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各参赛院校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适应实践需求的应变能力,检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一)竞赛方式竞赛采用技能操作的方式进行。
竞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其中队长1名,性别和年级不限,限定1名指导教师。
所有指导工作应在竞赛前完成。
比赛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在比赛场地之外,不得对参赛队员现场指导。
参赛选手的批次和场地均由竞赛委员会组织抽签决定。
所有参赛选手均需携带身份证和参赛证,参加技能操作考核。
赛场开放,允许观众按照规定,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前提下现场参观和体验。
(二)竞赛内容操作技能竞赛采取技能操作考核的方式,竞赛内容包括“二等水准测量”和“1:500数字测图”。
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上交合格成果。
并按照成果质量和比赛用时作为竞赛的计分内容。
四、竞赛规则1.参加竞赛者必须先组队报名,获得批准后方能参加比赛。
2.参赛人员凭准考证参加比赛,比赛过程中不得更换参赛人员。
3.赛前更换参赛选手必须经竞赛组委会批准。
4.根据抽签决定的比赛顺序参加比赛。
5.参赛团队必须提前30分钟进入赛场,到检录处检录,抽签决定比赛号位。
6.各队根据自己的比赛号位,在大赛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到现场熟悉比赛场地,同时做好比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工程测量技能竞赛标准(一)竞赛项目及内容1、闭合水准测量参赛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工作;场地内有一个已知高程点,设置五个待测高程点,要求测出五个待测点的高程并现场进行内业计算,每人至少观测一个测站。
2、全站仪坐标放样参赛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给定的已知点坐标和已知方位,使用全站仪“放样”程序,放样三个坐标点,并在地面做好标记,三个放样点组成一个三角形图形,用测回法一测回观测水平角并计算角度平均值;在不同测站上,对测每一条边长并计算边长平均值;计算图形角度闭合差,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平差计算角度值。
每人放一个点和测一个点。
(二)主要技术要求1、闭合水准测量竞赛,容许高差闭合差nfh5±≤容mm,n为测站数,待测点高程值限差≤±10mm。
2、全站仪坐标放样竞赛,水平角上下半测回较差≤20″;几何图形角度闭合差≤30″;角度平均值与理论值限差20″;边长平均值与理论值误差<1/6000。
(三)竞赛时量及计时办法闭合水准测量竞赛时间为25分钟;全站仪坐标放样竞赛时间为45分钟。
计时从领取试题起,到放好仪器并递交成果止,用时以现场裁判计时为准。
(四)评分办法1、评分内容包括闭合水准测量与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2、竞赛成绩总分为100分。
其中,水准测量占30分,全站仪放样占70分。
3、名次确定办法为按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列选手名次。
分值相同时,精度高的排列在先;分值和精度相同时,用时少的排列在先。
(五)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1、闭合水准测量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2、全站仪坐标放样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六)选手须知1、知识准备与技术要求:选手应能熟练掌握北京博飞SZ1032水准仪的使用方法,能利用水准仪测定点的高程;熟练掌握北京博飞BTS-802CA全站仪的使用方法,能用该仪器进行坐标点放样和角度及边长的测量;3、选手自备的用具:铅笔、签字笔、刀片、计算器(不带程序存储功能)、红蓝铅笔、2m钢卷尺等。
附件16中职土木水利专业类工程测量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一、竞赛内容1.理论知识考试理论知识考试试卷命题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为基础,结合《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中级技能的知识要求和生产岗位需要,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等相关内容。
考试范围详见附件一:2014工程测量项目理论考试大纲。
2.技能操作考核(1)四等水准测量一个已知点和三个未知点组成的闭合水准路线(见图1),水准路线总长约为400米。
注:其中有一测段地势变化比较复杂,有一定的坡度;该测段起终点不相互通视,存在一定的弯曲。
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按四等精度要求独立完成指定路线的水准测量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记录、计算表见附件二:表1、表2)。
要求由一个已知高程点,测出三个待测点并现场进行内业计算,每人轮换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和记录计算。
(2)三级导线测量一个已知点及已知方向和三个未知点组成的闭合导线(如图2),四条边总图1 闭合水准路线示意图 1A 4A 3A2A长约400米。
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按三级导线精度要求独立完成指定的闭合导线测量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记录、计算表见附件二:表3、表4)。
外业观测采用三联脚架法,进行一个连接角和四个转折角(左角)测量(5个角度均采用测回法一测回进行观测)以及四条导线边测量(每条导线边水平距离采用往测一测回),内业计算根据给定的已知点坐标和已知坐标方位角,经平差计算出3个指定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要求每人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和记录计算。
二、竞赛方式本次竞赛以小组方式进行,每个参赛小组由4名选手组成。
理论考试采取书面闭卷形式,每名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答题任务。
技能操作考核由参赛选手按要求现场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和三级导线测量的实际操作、记录、计算。
三、竞赛时量1.理论知识考试规定用时60分钟。
2.技能操作考核的两个项目交叉进行。
其中四等水准测量竞赛,规定用时为60分钟;三级导线测量竞赛,规定用时为60分钟;计时从领取试题起(仪器设备应扣箱,脚架要收好),到仪器设备收好放回原地并递交成果止;以现场裁判计时为准。
测量员职业技能竞赛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为了正确评价参赛选手的作业过程和最终成果,特制定测量员竞赛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一、成绩结构技能操作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其中:仪器操作分值50分,观测时间分值35分,内业计算分值15分。
外业施测根据竞赛选手对仪器操作、作业流程、作业技巧的掌握熟练程度,以及观测方法的规范性等测评项完成的质量情况,综合观测所用时间进行评分;内业计算根据计算表格填写的质量、数据取位、数据计算正确性、计算成果是否满足要求等项进行评分。
二、技能操作考核(一)考核时间总时间50分钟,其中操作35分钟,计算15分钟(二)二等水准观测考核竞赛主要对参赛选手二等水准观测的规范性、熟练程度、观测技巧等方面进行考核。
技术工作组根据竞赛内容设置测评点,并为每个测评点预置一定分值。
竞赛中,裁判员根据参赛选手在竞赛中对测评点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评分。
1、观测技术指标及要求如下:(1)测段、线路往返测高差不符值≤±4K mm,K为测段、线路长度,单位为km。
(2)符合路线不符值、水准路线环闭合差≤±4F mm ,F为符合路线、环线长度,单位为km。
(3)测站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m;◆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积≤3m;◆视线高度≤2.80m且≥0.5m。
(4)测站观测顺序为:◆往测时,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后视→前视→前视→后视◆往测时,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前视→后视→后视→前视◆返测时,标尺与往测互换一下,使用数字水准仪自带程序(BFFB)进行观测数据采集时,奇、偶测站照准标尺顺序同往测。
(5)测站观测限差应符合:◆同一标尺读数差≤0.5mm;◆所测高差差≤0.7mm。
2、二等水准观测考核总分为50分,各测评点内容、分值设置及评分标准如下表:(三)二等水准内业数据处理选手统一使用赛区竞赛委员会提供的2H铅笔进行内业数据处理。
二等水准内业数据处理总分为15分。
二等水准测量技能竞赛规程举办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及能力,充分展示安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教产结合,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为安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参赛对象在籍的高职院校学生。
二、竞赛内容与要求二等水准测量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两个环节。
竞赛以组为参赛单位,要求参赛选手在理论考核时独立完成竞赛规定的理论考核环节内容,在实践技能考核时以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完成竞赛规定的实践技能考核环节内容。
(一)理论知识(占总分的20%)考查学生对测量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理论知识考核,所有参赛选手随机抽签,根据抽签号码,确定选手座次,不得随意调整。
1、理论考核知识点具体如下:(1)测量的基本知识(7分)①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基准面;②铅垂线、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水平面的定义;③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象限编号;④我国的高程系统、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⑤高程与高差的换算;⑥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高程的影响;⑦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测量工作的原则;⑧测设和测定的区别。
(2)水准测量(15分)①水准测量的原理;②前、后尺读数与高差的关系;③视线高及其立尺点高程和水准尺读数的关系;④转点及其作用;⑤高差总和与前视读数总和及后视读数总和的关系;⑥水准管轴、视准轴、十字丝视差的概念、十字丝视差消除方法及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的检验与校正;⑦单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⑧一测站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⑨普通水准测量的记录、计算和检核;⑩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高程计算。
(3)角度测量(10分)①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水平角与竖直角的测角原理;②全站仪或经纬仪的安置步骤;③测回法测角的步骤、记录和计算;④竖直角计算公式;⑤竖直度盘注记形式的判断;⑥竖直度盘指标差的概念、计算公式;⑦竖直角的观测步骤、记录、计算方法;⑧经纬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⑨竖直度盘指标差的检验、改正。
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节水准测量数据处理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水准测量数据处理二、赛项简介围绕“X”校训,做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创造积极向上的竞赛氛围,构建有生态特色的校园竞赛文化。
同时更好地对接测绘省赛和国赛,努力提升我院学生的的测量技能,特别是提高作为国赛项目之一的二等水准测量技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特在全校范围内举办“水准测量数据处理”技能竞赛。
本项竞赛主要设二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数据处理,旨在考核学生的计算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成绩评定由竞赛用时和成果质量两部分。
三、组织机构三、竞赛时间2020年12月18日14:30-17:00五、竞赛地点六、技术标准1.竞赛内容参赛人员在规定的时间(1个半小时)内完成水准测量外业数据的计算,严格按照国赛要求进行计算,计算一律使用铅笔填写,不得使用草稿纸和计算器,使用统一提供的《水准测量记录计算成果》本。
2.参赛对象学院全体在校学生,不限专业。
3.竞赛规则1.竞赛采用单人比赛形式,男女不限。
2.比赛统一进行,竞赛一旦计时开始不能无故终止比赛,无论任何原因离开不得继续考试。
3.参赛选手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参赛时间提前30分钟参加检录,统一进入内业场所。
4.参赛选手必须带齐两证(身份证、学生证),缺一者不准参加比赛,比赛时自带铅笔、小刀、直尺等工具,不得携带计算器及其他的纸张。
5.参赛人员必须独立完成规定测站数的数据处理,不得使用计算器和草稿纸,计算完成后将成果填写好后上交给裁判员时停止计时。
7.选手文明参赛,不允许抄袭他人计算成果。
8.记录的数字与文字力求清晰,整洁,不得潦草;按顺序记录,不空栏;不空页、不撕页;不得涂改、就字改字;不得连环涂改;不得用橡皮擦,刀片刮。
9.比赛过程中严禁喧哗,经提醒恶意不改者,现场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10.比赛评分结束后,如对比赛成绩有异议要求申诉,须在成绩公布后的一天内向大赛执委会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诉,逾期不予办理。
工程测量技术比武制度一、目的和原则制定本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技术比武活动,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技能,促进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与应用,同时发现和培养测量技术人才。
比武活动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一位参赛者都在平等的条件下展示自己的技能。
二、组织机构比武活动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成立专门的比武组织委员会,负责比赛的筹备工作、规则制定、裁判选派、成绩评定等相关工作。
三、参赛对象本次技术比武面向公司全体工程测量人员开放,鼓励各项目部的测量技术人员积极参与。
四、比武内容比武内容应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水准测量:包括仪器的设置、观测、记录和计算等。
2. 导线测量:涉及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
3. 施工放线:包括基础放线、主体结构放线等。
4. 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分析。
5. 新技术应用:如无人机测绘、激光扫描等现代测量技术的使用。
五、比武形式比武分为理论知识测试和实操技能考核两部分。
理论测试主要考察参赛者对测量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实操考核则重点评价参赛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六、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应当明确、具体,既要考察参赛者的操作规范性,也要考察其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具体评分细则由技术部门制定,并提前公布给所有参赛者。
七、奖励办法根据比武成绩,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
获奖者将获得相应的奖金和荣誉证书,同时,优胜者可作为公司技术骨干参与更高级别的技术交流和培训。
八、纪律要求所有参赛者必须遵守比赛规则,严禁作弊行为。
一经发现违规操作,将取消其比赛资格,并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解释。
如有变更,按照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二等水准测量技能竞赛规程举办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及能力,充分展示安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教产结合,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为安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参赛对象在籍的高职院校学生。
二、竞赛内容与要求二等水准测量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两个环节。
竞赛以组为参赛单位,要求参赛选手在理论考核时独立完成竞赛规定的理论考核环节内容,在实践技能考核时以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完成竞赛规定的实践技能考核环节内容。
(一)理论知识(占总分的20%)考查学生对测量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理论知识考核,所有参赛选手随机抽签,根据抽签号码,确定选手座次,不得随意调整。
1、理论考核知识点具体如下:(1)测量的基本知识(7分)①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基准面;②铅垂线、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水平面的定义;③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象限编号;④我国的高程系统、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⑤高程与高差的换算;⑥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高程的影响;⑦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测量工作的原则;⑧测设和测定的区别。
(2)水准测量(15分)①水准测量的原理;②前、后尺读数与高差的关系;③视线高及其立尺点高程和水准尺读数的关系;④转点及其作用;⑤高差总和与前视读数总和及后视读数总和的关系;⑥水准管轴、视准轴、十字丝视差的概念、十字丝视差消除方法及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的检验与校正;⑦单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⑧一测站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⑨普通水准测量的记录、计算和检核;⑩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高程计算。
(3)角度测量(10分)①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水平角与竖直角的测角原理;②全站仪或经纬仪的安置步骤;③测回法测角的步骤、记录和计算;④竖直角计算公式;⑤竖直度盘注记形式的判断;⑥竖直度盘指标差的概念、计算公式;⑦竖直角的观测步骤、记录、计算方法;⑧经纬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⑨竖直度盘指标差的检验、改正。
(4)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15分)①视线水平时的视距公式、视线倾斜时的视距公式;②标准方向线、方位角、象限角;③方位角、象限角、坐标增量三者之间的关系;④正、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⑤坐标方位角的推算;⑥坐标正算、坐标反算。
(5)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5分)①测量误差的来源、测量误差的分类;②偶然误差的特性;③中误差、极限误差、相对误差的概念。
(6)小区域控制测量(16分)①图根点、单一导线的布设形式;②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③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④导线方位角的推算;⑤坐标增量的计算、闭合差计算与调整;⑥导线点坐标计算;⑦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⑧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和限差要求;⑨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记录、计算;⑩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计算与检核。
(7)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10分)①平面图、地形图的概念;②比例尺及比例尺的精度;③地物符号、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的种类;④等高线的特性;⑤典型地貌特征。
(8)地形图应用(5分)①地形图的基本应用;②绘制已知方向断面图。
(9)施工测量(17分)①已知水平距离测设;②已知水平角测设;③已知高程测设;④已知坡度测设;⑤直角坐标法放样点位;⑥极坐标法放样点位;⑦前方交会法放样点位;⑧圆曲线元素计算、圆曲线主点计算及测设。
2、理论考试题型及分值理论考试题型分为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三类。
1、判断题(共20分)例如:测量上所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x轴正向指向东方向。
()2、单项选择题(共45分)例如:当光学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B.与望远镜相对转动C.不动 D. 有时一起转动,有时相对转动3、填空题(包括计算填空题)(共35分)例如: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
例如:某圆曲线设计半径为300m,右转角为40°32′,则曲线长度为。
(二)“二等水准高程测量”实践技能(占总分的80%)二等水准高程测量竞赛选手需完成二等水准的观测、记录、计算和成果整理工作。
技能操作考核分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两个阶段进行。
通过抽签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在测站上完成观测、记录、数据计算等项观测内容,然后根据在观测期间整理的记录表计算出各待求点的高程。
1.执行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91)2.参赛仪器DS05或DS1气泡式水准仪;线条式因瓦合金标尺。
3.竞赛方式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长度1公里左右的闭合水准路线。
3个待定点,4个测段。
4个参赛选手轮流观测、记录和扶尺,每一测段的往返观测由同一人完成相同的工作。
4.技术要求执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关于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观测方法单路线往返观测。
连续进行所有测段的往测(或返测),随后再连续进行该区段的返测(或往测)。
5.观测程序及要求①往测时,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a.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b.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c.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d.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②往测时,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a.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b.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c.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d.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③返测时,奇、偶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分别与往测偶、奇测站相同。
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环闭合差和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观测过程中,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腿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腿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的左侧或右侧;由往测转向反测时,两水准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2)记录要求a.一切外业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的文字与数字,应力求清晰端正,不得潦草模糊;b. 手簿中的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和涂改。
对原始记录有错误的数字(只限于米、分米的读数)与文字,应仔细核对后以单线划去,在其上方写出正确数字与文字,并在备考栏中注明原因。
同一测站内不得有两个相关原始数字的连环划改。
c. 对作废的观测记录,应以单线划去,并注明重测原因。
重测记录需加注“重测”二字。
6.参赛要求①各组独立观测一条水准路线,路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竞赛委员会事先确定,各组现场抽签确定点组。
②各组裁判计时,各评委现场观察测量过程。
③记录必须用竞赛委员会发的有盖章的记录手薄。
④水准测量各组设站数不限,但每测段测站数必须为偶数。
⑤数据计算表格由组委会提供。
⑥计时方法:裁判宣布开始,计时开始,到仪器装箱、上交内外业全部成果计时结束。
7.实操评分标准①仪器观测总分为60分,各测评点、测评内容、分值设置及评分标准如下表:②观测数据中,视距长、前后视距差、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基辅差、高差之差任何一项超限一次,观测成果作废。
③每位选手上交的侧段小结信息记录表中,“参赛单位”等测站信息应填写齐全,填写不全的,有一处扣1分。
④观测时间分值为30分。
根据最快完成选手和最后完成选手所用的观测时间差,采用内插的方法获得单位时间的分值。
根据其他参赛选手所用的观测时间,求的其观测时间得分。
⑤二等水准内业数据处理总分为10分。
按以下技术要求、精度指标进行考核、评判:(1)计算取位应符合:a.往(返)测距离总和/km,取位:0.01;b.测段距离中数/km,取位:0.1;c.各测段高差/mm,取位:0.01;d.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取位:0.01;e.测段高差中数/mm,取位:0.1;f.水准点高程/mm,取位:1。
以上各项取位不正确,每处扣2分。
(2)计算中每错一处扣1分,与错误数据相关联处每处扣1分。
(3)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水准测量计算手薄不得就字改字,不得用橡皮擦除。
以上现象每出现一处扣除3分;遇到书写错误的情况用横线划掉错误的记录,在错误记录上方重新书写正确记录。
每划改一处扣1分。
(4)按照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水准测量计算手薄填写的规范程度,进行评分:a.书写工整、清晰,不扣分b.书写凌乱、潦草,扣1分c.影响识读扣2分(5)二等水准内业数据处理最多扣除10分。
四、竞赛用时理论竞赛时间为60分钟,实践操作部分的时间为150分钟。
二等水准高程测量技能竞赛记录计算手簿20 年月日时间始______时______分末______时______ 分成像_____________ 温度____________云量______________ 风向风速_____________ 天气____________土质______________ 太阳方向______________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表水准点成果表时间记录表:裁判签名:参赛选手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