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第六章 第三节
- 格式:ppt
- 大小:839.00 KB
- 文档页数:10
1. 水力最优断面
均匀流基本公式
3
/23
/52/12/13/21χn A i i AR n Ri AC Av Q ==== i 、n 已定时,过水能力Q 取决于过水断面的大小和形状。
过水面积A 一定时,使流量Q 最大,即湿周χ最小的断面定义为水力最优断面。
推导边坡系数m 一定时的梯形水力最优断面:
几何关系
h mh b )(+=A
212m h b ++=χ 从中解得mh h A -=b ,代入湿周式
212m h mh h
A ++-=
χ 对上式求)(h f =χ的极小值,得水力最优梯形断面宽深比
)21(2m m h
b -+==β 说明:
(1)当m=0时得矩形水力最优断面宽深比2=β。
(2)若代入水力半径,得R=h/2。
即在任何边坡m 下,水力最优梯形断面的水力半径为水深的一半。
(3)“水力最优”并非“技术经济最优”,对小型渠道接近“技术经济最优”。
2. 允许流速
(1) 不冲最大允许流速[v]max ;
(2) 不淤最小允许流速[v]min ;
(3) 设计流速或实际流速应
[v]max >v>[v]min。
第六章 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本章首先讨论实际流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的分类和计算公式,公式中损失系数的确定将是这一章主要的内容。
由于粘性的影响,实际流体的流动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型态 — 层流和紊流,它们的流场结构和动力特性区别很大,必须加以判别,并分别研究。
由均匀流流动的特点,导出了均匀流的沿程损失与切应力之间的关系,圆管层流类似于均匀流,因此得到了圆管层流的沿程损失的计算方法。
由于在紊流流场中存在随机的脉动量,须对瞬时量取统计平均,分别讨论平均流动和脉动量。
紊流中切应力包含了粘性切应力和附加切应力(雷诺应力),采用混合长度理论建立起附加切应力与时均流速之间的关系。
本章还紊流运动中的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
§6—1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的两种形式● 实际流体在渐变流段中流动,由流管壁面上粘性切应力形成的阻力称为沿程阻力或摩擦阻力。
在均匀流段上这种阻力是沿程不变的。
为克服沿程阻力形成的能量损失,称为沿程损失,沿程损失随着流程的增加而增加。
在均匀流段上每单位流程上的沿程损失是常数,沿程损失与流程长度呈正比例关系。
单位重量流体的沿程损失用 hf 表示,称为沿程水头损失。
计算公式为:gv d l h f 22λ= ● 在流管边壁沿程急剧变化,流速分布急剧调整的局部区段上,集中产生的流动阻力称为局部阻力。
由局部阻力引起的水头损失,称为局部水头损失,以 hj 表示,如管道进口、异径管、弯管、三通、阀门等各种管件处的水头损失,都是局部水头损失。
计算公式为:gv h j 22ζ= ● 若断面1至断面2的一段管路由若干段渐变流段组成,其间又有若干处局部损失,则这段管路的能量损失为所有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的总和。
§6—2 流动的两种型态● 实际流体的流动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型态:层流和紊流,它们的区别在于:流动过程中流体层之间是否发生混掺现象。
在紊流流动中存在随机的脉动量,而在层流流动中则没有。
● 1883年,雷诺试验表明:圆管中恒定流动的流态转化取决于雷诺数νvdR e =,d 是圆管直径,v 是断面平均流速,ν是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