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网络信息检索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4
网络信息检索技术(5篇材料)第一篇: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网络信息检索中,基本的检索技术有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位置检索、限制检索等。
一、布尔逻辑检索逻辑检索是一种开发较早、比较成熟、在信息检索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技术。
布尔逻辑检索就是采用布尔关系运算符来表达检索词与检索词之间逻辑关系的检索方法,目前最常用的布尔逻辑运算符主要包括逻辑“与”(AND)、逻辑“或”(OR)、逻辑“非”(NOT)。
(一)逻辑“与”逻辑“与”,也称为逻辑乘,用AND表示,是用来组配不同含义检索词之间的限定关系。
检索词A、B以AND(或“*”)相连,即A AND B(或A*B),表示同时包含A、B两词的文献才是命中记录,因而逻辑“与”运算用于对检索词进行限定,从而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准率。
例如,要查找children education(儿童教育)方面的文献,检索逻辑式可表示为“children * education”或者“children AND educa tion”。
运算的结果是同时含有检索词children和检索词education的文献才被检索出来。
(二)逻辑“或”逻辑“或”,也称为逻辑加,用OR或者“+”表示,是用来组配同义或者同族检索词之间的并列关系。
检索词A、B若以OR或“+”相连,即A OR B(或A+B),表示只要含有A、B之一或者同时包含A、B的文献都是命中记录。
因而逻辑“或”运算可用于扩大检索范围。
例如,要查找“汽车”方面的文献,因为汽车在英语中可以用car 或者automobile表示,所以为了将有关汽车的文献全部检出,避免漏检,检索逻辑式就可表示为“car OR automobile”或者“car + automobile”。
运算的结果是含有car或者automobile任意一个或者同时两个的文献均被检索出来。
(三)逻辑“非”逻辑“非”用NOT或者“-”来表示,是用来组配概念的包含关系,可以从原检索范围中排除一部分,因而使用逻辑“非”运算可以缩小检索范围。
《网络信息检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筛选、评估和运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网络信息检索的概念与意义2. 常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3. 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与策略4. 网络信息的筛选与评估5. 网络信息检索的实际操作训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常用工具。
2. 演示法:展示网络信息检索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与策略。
4. 讨论法:分组讨论网络信息的筛选与评估方法,分享实际操作经验。
四、教学准备1. 网络环境:确保教学场所具备稳定的网络连接。
2.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3. 教学资源:收集各类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和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常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技巧。
3. 演示:演示网络信息检索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与策略。
5. 讨论:分组讨论网络信息的筛选与评估方法,分享实际操作经验。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网络信息检索的注意事项。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学生实际操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2.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其筛选和评估网络信息的能力。
3. 总结性评价:课后作业和课程考试,评估学生对网络信息检索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网络信息检索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信息中心,了解传统信息检索与网络信息检索的异同。
3. 开展网络信息检索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什么是⽹络信息检索⼀、⽹络信息检索的概念⽹络信息检索(NIR:Network Information Retrieval)⼀般指因特⽹检索,是通过⽹络接⼝软件,⽤户可以在⼀终端查询各地上⽹的信息资源。
这⼀类检索系统都是基于互联⽹的分布式特点开发和应⽤的,即:数据分布式存储,⼤量的数据可以分散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户分布式检索,任何地⽅的终端⽤户都可以访问存储数据;数据分布式处理,任何数据都可以在⽹上的任何地⽅进⾏处理。
⼆、⽹络信息检索的技巧与使⽤1、主题指南与搜索引擎结合使⽤主题指南将信息系统地进⾏归类,可使⽤户⽅便地查找到某⼀⼤类信息,但其搜索范围较搜索引擎要⼩许多。
搜索引擎查询较为全⾯⽽充分,可以提供最全⾯、最⼴泛的搜索结果,但所提供的信息不像主题指南那样层次结构清晰,显得繁多⽽杂乱。
由于主题指南和搜索引擎各有优势,两者可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合理运⽤,以产⽣最佳结果。
总之,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是信息检索⾄关重要的⼀步。
搜索引擎在查询范围、检索能⼒、效率等⽅⾯各具特⾊,针对不同⽬的的检索,应选⽤不同的搜索引擎。
2、缩⼩检索范围(1)采⽤恰当的检索表达式。
在检索表达式的构造中,可采⽤把⼀个短语作为⼀个整体进⾏查询的办法,或者采⽤强制包含或排除特定关键词的办法限定检索范围。
(2)限定检索范围。
当检索的范围过⼤时,可以对检索词的年代、语种、数量、学科等检索范围进⾏限定。
这些限定检索的运⽤可以有效控制检索的相关性,从⽽提⾼检准率,使检索结果接近⽤户需求。
(3)利⽤进阶检索功能。
进阶查询(RefineQuery)是指利⽤前⼀次检索的结果作为后⼀次检索的依据,逐步缩⼩检索范围。
(4)搜索⼒求具体化。
检索⽂献信息资源时,要明确检索课题的需求,限定查询范围,选择确切的检索词,使检索要求具体化、明确化。
这样,有利于提⾼⽂献信息资源检索的查准率。
3、扩⼤检索范围(1)使⽤同义词或近义词检索。
⽬前,检索软件的智能化程度较低,容易漏检与关键词意思相近或⼀致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