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新词积累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5
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第一单元自然之美(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们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们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并认识28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积累“奇观、农历"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准确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3.能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大潮的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走月亮》,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之情。
通过阅读,感受《现代诗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
充满童真、童趣的《繁星》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4.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5.培养观察大自然的习惯,树立热爰大自然的情感。
6.背诵积累古诗《鹿柴》。
三、单元重难点1.掌握并认识28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积累“奇观、农历"等词语。
2.熟练背诵积累古诗《鹿柴》。
3.学可作者写景状物的表现手法,写出事物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观潮》 2课时《走月亮》 2课时〈现代诗二首》 1课时《繁星》 1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习作 1课时语文园地 2课时第二单元提问(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提问”为主题,编排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五篇课文,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们学习提问的方法。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从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对提问进行总结。
“日积月累”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提问的意义。
二、单元教学目标1.本单元主体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提问的意义引导学生热情进行提问,用际的行动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15道)一、课内积累1.同桌林飞经常因为遇到疑难问题而苦恼,我先用韩愈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慰他,又用《尚书》中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励他。
林飞变得乐观起来,学习也进步了。
2.老师常常告诉我们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最后要切实地去实行。
用《礼记》中的话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笃行之”。
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___________,在五粒豌豆中,你认为最值得的赞美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中引用了边塞诗人岑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二、积累背诵。
1.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积累的气象谚语有:“夏雨少,______________。
”还积累了鼓励勇于提问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知道有的古诗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描绘了和谐、宁静的画卷,比如《暮江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古诗阐明了正确的思想方法,比如蕴含着“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的位置不同,看法就不同”的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梅》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2)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上册语文生词观潮:潮水、浪潮、涨潮、退潮。
据守:据守、据说、据为己有。
河堤:河堤、大堤、千里之堤。
广阔:广阔、宽阔、高谈阔论。
笼罩:箱笼、笼罩、笼络人心。
盼望:期盼、盼望、左顾右盼。
滚动:翻滚、滚动、滚瓜烂熟。
顿悟:顿悟、顿时、茅塞顿开。
追逐:追逐、逐渐、随波逐流。
渐渐:渐渐、渐变、循序渐进。
犹如:犹豫、犹如、虽死犹生。
崩溃:崩溃、崩盘、土崩瓦解。
震动:地震、震动、震耳欲聋。
名称:名称、称号、称呼、称赞。
匀称:匀称、称职、称心。
食盐:食盐、盐水、粗盐、盐业。
鸟笼:鸟笼、笼子。
蒙面:蒙蒙、启蒙、蒙面。
蒙古:蒙古、蒙古包。
薄雾:薄雾、薄饼、薄冰、薄板。
烟雾:雾气、大雾、烟雾。
沸腾:沸腾、沸点、沸水。
贯穿:横贯、连贯、贯穿。
全神贯注:全神贯注。
依旧:依旧、破旧、陈旧。
恢复:恢复、天网恢恢。
恢弘:恢弘。
灿烂:灿烂、繁星灿烂。
竹竿:竹竿、钓鱼竿、百尺竿头。
茫茫:白茫茫、茫茫大海。
桨声:船桨、划桨、桨声。
规律:规律、法律、纪律。
缝隙:缝隙、门缝、墙缝。
照耀:照耀、照办、按照。
树梢:树梢、眉梢、末梢。
寂静:静寂、寂静无声。
盛饭:盛情、茂盛、盛开。
勺子:勺子、铁勺、汤勺。
匀称:匀称、均匀、匀称美。
重叠:重叠、叠纸、层峦叠嶂。
茎干:茎叶、茎干、草茎。
痕迹:痕迹、泪痕、印痕。
逐渐:逐渐、渐变、逐鹿中原。
牢固:牢固、固定、顽固。
休想:休息、休闲、休养。
住宅:住宅、宅院、豪宅。
临街:临时、面临、临危不惧。
选择:选择、抉择、别无选择。
地址:地址、网址、遗址。
优良:优秀、良好、良师益友。
洞穴:洞穴、破洞、破洞百出。
客厅:大厅、厅堂、餐厅。
卧室:卧室、室内、室外。
专家:专家、专心、专一。
九寸:尺寸、一寸光阴一寸金。
卫星:卫星、行星、恒星。
联络:联络、联合、联欢。
爆发:爆发、火山爆发。
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各章节重点考点全面复习第一单元:基础知识与重点字词1.1 汉字基础知识- 复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
- 掌握常用的偏旁部首及其意义。
1.2 词语理解与运用- 掌握本单元的生词、新词,理解词义。
- 学会使用词语造句,并进行适当的修饰。
1.3 句子理解与运用- 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学会分析句子成分。
- 掌握不同类型的句子,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第二单元:课内阅读理解2.1 课文内容理解- 回顾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 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2.2 课文细节理解- 找出每篇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关键词语,并进行解释。
-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第三单元:作文训练3.1 作文要求与评价标准- 回顾本单元的作文要求,包括题目、体裁、字数等。
- 掌握作文的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3.2 写作技巧与方法- 复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方法、叙事方法等。
- 学会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如对比、排比、设问等。
第四单元:古诗文阅读与鉴赏4.1 古诗文理解与翻译- 理解每首古诗文的内容,体会其意境。
- 掌握古诗文的翻译技巧,准确理解古诗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4.2 古诗文鉴赏与分析- 分析每首古诗文的韵律、节奏,理解其修辞手法。
- 学会欣赏古诗文的美的特点,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
第五单元:课外阅读拓展5.1 阅读材料选择与理解- 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
- 理解课外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掌握其主题思想。
5.2 阅读技巧与方法- 复课外阅读的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等。
- 学会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归纳总结、批判性思考等。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各章节重点考点的全面复内容。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复资料,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必背古诗文(完整版)「名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 1.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释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解释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解释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4.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释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释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6.竹枝词·其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日积月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日积月累》是一篇讲述付出和收获的故事,通过小猫捉老鼠的经历,表现了日积月累的力量。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用行动去积累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日积月累的含义,理解付出和收获的关系。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真诚待人、坚持不懈的品质。
三、教学内容1. 生字:月积、累计、目标、较量2. 词语:日积月累3. 阅读:《日积月累》4. 累的用法五、教学步骤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画,让学生猜一猜:“为什么老鼠不怕猫?”引导学生思考老鼠和猫之间的关系,生动形象地引入主题。
2.教授新单词(10分钟)教师出示新词汇卡片,带领学生认读、记忆和理解新单词的含义。
并举例反复使用这些单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词汇。
3.快速阅读文章(15分钟)教师告诉学生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让学生先快速阅读一遍《日积月累》。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4.理解《日积月累》的含义(20分钟)教师将故事进行分段式解读,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内涵,并让学生与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式问答,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意义。
5.以“日积月累”的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想做好一件事,应该怎样做?通过提问和举例,让学生明白“日积月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累知识和技能的意识和习惯,并引导学生把这个思想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6.课后小结,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学习的知识内容,强化记忆。
并布置作业:回家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挑选一件事情,运用“日积月累”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实现目标。
六、教学要点1.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2.新单词要重复使用,帮助学生掌握单词;3.教师要把握节奏,让学生不断适应教学的变化;4.创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第一单元1 观潮【教学目标】1.学会认“盐、屹、昂、顿、鼎、沸”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潮、据、堤、阔、笼”等15个字。
正确读写“笼罩、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横贯”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会认“盐、屹、昂、顿、鼎、沸”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潮、据、堤、阔、笼”等15个字。
正确读写“笼罩、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横贯”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难点】1.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2.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吟诵古诗,引入情境1.同学们,宋代潘阆写的《酒泉子.长忆观潮》中,这样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2.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潮,并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之间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3.课件出示会认生字,指名读。
“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g),避免读成(pēng),“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易错字指导:“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
“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各课知识点梳理一、概述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是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一系列知识点,对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至关重要。
这一单元涉及课文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我们将对第一单元各课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梳理和解析。
从整个单元的内容来看,这一单元课文以古诗文和现代经典作品为主,包括了不同体裁和题材的文章。
这些课文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学元素,如人物塑造、情节构建、环境描写等,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生字新词、文学常识、课文内容理解、语言运用等方面。
生字新词方面,学生需要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文学常识方面,学生需要了解课文的背景、作者介绍等;课文内容理解方面,学生需要理解课文的主旨、情节、人物形象等;语言运用方面,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通过对第一单元各课知识点的梳理,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
1. 介绍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整体内容。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又一重要阶段。
这一单元整体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各类文体,旨在通过不同文章风格与题材,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课文的选择注重思想性、文学性和适宜性,既包含了经典名篇的节选,也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现代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聚焦于自然与生活的美好。
通过描绘四季更迭、自然风光以及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温馨。
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四季的特色和风景的美丽,使学生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单元内的课文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详细知识点总结一、综述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围绕自然与生活的主题展开,展现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本单元的文章以生活故事为主线,穿插诗歌和散文等文学形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这些文章语言优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感染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不断提升听说读写能力,并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同时本单元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生活,提升综合素养。
1. 简述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学习的重要性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这一单元的学习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基础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对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涵盖了拼音、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等多个方面,是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全面检测和提升。
其次通过学习第一单元,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短语,为今后学习更加复杂的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第一单元的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将来的语文学习生涯铺设坚实的基石。
因此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学习并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2. 概括本文的目的和内容本文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尽的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涵盖了第一单元的关键知识点,包括课文的主旨大意、生字新词、语法结构、文学常识以及阅读理解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文的阅读和学习,学生可以对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同时本文也为学生提供了复习和巩固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考试和学习任务。
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前预习善阅读:1.初读1-2遍,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标出新字词,划出自己不理解的新词。
联系上下文尝试在文中找到解释。
2.★了解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和蝙蝠之间探路的相互联系,搜集跟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阅读科普主题类的文章。
(重点)3.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然后列出自己的问题清单,和同学讨论解决问题。
(重点)提问角度1:根据课文内容提问:比如:怎样结合“蝙蝠”的生理特点来解说“雷达”的科学原理呢?提问角度2:联系生活经验提问:我们知道了雷达原来是科学家根据蝙蝠飞行的特征发明出来的,你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提出了问题吗?比如:“雷达在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提问角度3:根据写作方式提问:比如:4~5自然段,我想问为什么第一次实验过程进行了详写,而后两次略写呢?你可以像上边一样,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吗?广积累:1.给加点生字注音。
蝙蝠..()即.使()系.着()铛.铛响()铃铛.()蚊蝇.()苍蝇.()证.明()保障..()障碍.物()荧.光屏.()()2.照样子抄写一遍,并组两个词。
即竖写法指导● 左右结构的字,要左右对比,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即:右半部分竖为悬针竖,向下长伸。
组词:即使 即将绳:左窄右宽。
右边“口”窄小,竖弯钩中正有力。
组词:绳子 跳绳 蝇: “虫”点内收;“电”竖弯钩由轻到重向右转。
组词:苍蝇 蚊蝇 研:“石”略向上提;“开”悬针竖略长。
组词:钻研 研究 ● 上下结构要找主笔,注意重心相聚,比例的当。
横:左窄右宽。
“木”捺变点;右部撇、点收笔平齐。
组词:横竖 纵横 竖: 上部两竖左短右长;下部底横长。
组词:竖立竖直系:第一个撇折要短小;“小”竖钩宜短,左点底右点高。
组词:系鞋带 系绳子3.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打“√”,错的打“×”。
(1)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所以它能灵巧地避开。
”这句话使用的关联词是正确的。
( )(2)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意思是蝙蝠的眼睛在夜里能看清所有的东西。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能借助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字词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野荷塘的特点,感受野荷塘的美,体会作者对野荷塘景色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借助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新词的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塘)你们知道“塘”是什么意思吗?2.(板书:荷)加上一个字,是什么意思?3.(板书:野)一个“野”字又传递给你什么信息?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野荷塘》,看看作者描写的和饿你想象的是否相同。
二、初读感知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检查预习情况。
3.学习生字、词。
4.区别形近字,指导书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出示三段的。
段意,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可以放在一起。
参观野荷塘之前的所见所闻。
白天见到的野荷塘的美丽景色。
野荷塘夜晚的美丽景色。
2.小组交流,划分段落。
3.自由练读。
注意标点的使用。
4.指名读文。
四、作业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野荷塘塞北心驰神往晶莹剔透心血来潮嬉戏气喘吁吁沁人心脾拍手称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教学要点:讨论学习课文,理解怀丙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1、读课题,在预习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需要老师、同学们的帮助?--(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话板书出来)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齐读第四段,请给"出色"、"工程家"标上"……"3、"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特别好的设计,主持各项工程的专家。
4、请小声读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
哪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教材简介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一套系统、全面的教材。
本册教材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引导学生接触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材内容涵盖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个方面,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强调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材从易到难,为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一册,其知识点总结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
1. 介绍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版本和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们所使用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由权威教育部门编写,经过严格审查与修订的版本。
这套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内容涵盖了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个方面。
教材结构清晰,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内容丰富多彩。
课文选择经典且富有时代性,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材中还穿插了一些语文知识应用、语文实践活动的栏目,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这套教材适应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文学体裁的理解:本单元包含古诗、文言文等体裁,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如古诗中的意象、韵律、对仗等,文言文的古汉语表达方式、句式结构等。
课文内容的掌握: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包括描绘自然美景、反映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本单元出现了许多新词汇和难句,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难句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通过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学生需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第四单元13 白鹅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2.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3.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或制作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预学案设计:1.我会巧识字。
2.我的巧积累。
3.我是小智囊。
(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或是作者资料)4.课文中有很多生动的句子,抄下来。
5.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读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重点: 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读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难点: 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单元导读,梳理要点1.阅读单元导语。
2.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老师从三方面引导与梳理:学习内容、课文特点、学习要求。
)3.揭题,引入本课。
(可结合出示挂图或课件简笔画)◆学习生字,初读课文1.学习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
(或同桌互教互查)2.教师分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如,8个认读的生字,课文中注音的其他词,“待”等容易读错的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
(注意正音、读通读准)4.指导写字。
(引导观察、发现,自主识记字形,重点指导笔画多和字形复杂的字。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概括)1.口头填空:这是一只-----------------的白鹅。
(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侯……)2.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1、观潮新课教学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卡片。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
(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
)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
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4)出示“闷”:里外结构。
组词:闷雷。
读音:m èn(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初读感知。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五、合作交流,反馈检查。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新课教学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7 新词积累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18分)
二、填上表示动作的字。
(12分)
跟头____边鼓____天荒____绿灯
钉子 ____大梁 ____上风 ____头阵
脚石 ____家子 ____佛脚 ____黑锅
三、补充四字词语。
(12分)
____头____进山____地____ 顶____立____
随____而____ ____流____息大____失____
____可____何面____土____ 提____吊____
归____结____ 垂____丧____ ____顾____盼
四、按要求做题。
(12分)
1.熟悉的花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动物的家: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列举几种果实长在土里的农作物: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按要求为词语分类,填序号。
(12分)
①鸦雀无声②铁面无私③三头六臂
④眉清目秀⑤视死如归⑥上天入地
⑦腾云驾雾⑧锣鼓喧天⑨震耳欲聋
⑩膀大腰圆⑪英勇无畏⑫慈眉善目
1.描写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声音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练习。
(34分)
小白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
高高的额上凸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
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
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
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
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作响。
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
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你几口不可
..。
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能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
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地向外扩散。
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
有时它伸长脖颈对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嘟、嘟、嘟……”水面上泛起一串串晶莹的小泡泡;有时它一边游一边甩头摆尾,向后背洒水,还时不时地翻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中午就回家生下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
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1.照样子,写词语。
(6分)
例:又扁又宽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2.写出三个与“徐徐”意思相近的词语。
(3分)
( ) ( ) (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8分)
( )的小眼睛( )的小嘴巴
( )的河面 ( )的小泡泡
( )的大鹅蛋 ( )的衣裳
( )的阳光 ( )的波纹
4.用“——”画出第三自然段中描写小白鹅生气时的动作的词语。
(4分)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6分)
一( )小眼睛一( )小包包
一( )小帆船一( )大鹅蛋
一( )大扇子一( )波纹
6.“我”爱小白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7.用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新词积累
一、奇观逐渐风俗枯萎血液敏锐掩护疑惑重叠
二、栽敲破开碰挑占打绊败抱背
三、齐并崩裂天地遇安奔不惊色无奈如色心胆根底头气左右
四、1.玫瑰牡丹海棠
2.猪圈牛棚狗窝
3.霎时刹那间一瞬间
4.花生芋头土豆
五、1.③⑥⑦ 2.①⑧⑨3.④⑩⑫ 4.②⑤⑪
六、1.大圆香脆快好
2.缓缓慢慢冉冉
3.圆溜溜红红碧绿晶莹热乎乎雪白明媚粼粼
4.摇瞪伸叫跑飞扑
5.双个只个把圈
6.①小白鹅非常漂亮;②小白鹅生气时的样子很可爱;③小白鹅戏水很有意思;④小白鹅下的蛋很大
7.示例:今天晚上,我非把这项作业做完不可。